Ⅰ 上海徐匯區首批公租房下月起招租
本帖最後由 一個人的世界 於 2011-11-13 16:16 編輯 在上海中心城區工作的「夾心層」無房戶有了好消息:徐匯區公租房項目已進入「收官」階段,從11月開始供應市場的公租房項目有兩處,分別為馨寧公寓和田東佳苑,在建項目是龍南佳苑。 馨寧公寓位於華發路406弄,小區分為東西兩片,西片為公租房,有11幢高層,共有房屋2900套;東區片為配套商品房。小區內有小塊集中綠化、兒童游樂區、社區醫療衛生點及集中式商業。周邊以住宅小區為主,有多條公交線路,距上海南站約4公里左右,從幼兒園到大學一應俱全。商業與公共配套設施有超市、商業街、大華醫院、長橋街道社區健康中心等。 徐匯區公租房田東佳苑位於漕東路,小區為1幢15層高層建築,共有房屋124套。周邊配套設施成熟,超市、菜場、銀行、醫院、教育等一應俱全,小區位於上海體育館附近,交通便利。 龍南佳苑東靠長峰小區,西依疊加苑小區,南臨夏泰浜路,北鄰龍水南路,項目將於近期開工,建成後可解決近1500戶家庭的階段性居住困難。 為盡快完成招租准備工作,徐匯區組建了兩家公租房運營機構。其中,匯成公租房公司負責區籌公租房建設事宜,惠眾公租房公司負責區籌房源的分配、審核、供應和管理等。徐匯區房管局住房保障科科長周雄鷹介紹,徐匯區的公租房租金由運營機構委託有資質的專業估價機構評估產生,按略低於市場租金水平確定租賃價格。目前,馨寧公寓租金的市場評估價格為每月每平方米48元,本次供應將不高於市場租金水平。田東佳苑的租金標准為1房1廳不高於每月每平方米57元,2房1廳不高於每月每平方米56元。 徐匯區公租房無需繳納物業管理費,但應按時繳納房屋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水、電、煤、通訊、有線電視等相關費用。租賃合同期限不能超過入住對象與申請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一般不少於2年。合同到期後仍需租賃的,應在租賃期限屆滿前一個月內向運營公司提出申請,運營公司應重新進行資格審核,徐匯區公租房符合條件的可續租,統一入住對象租賃的期限累計不得超過6年,且承租期內不得增加共同居住人員。
Ⅱ 夾心層的政策指標
地方通過公共租賃房解決「夾心層」住房難的做法,引起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關注。置身於市場和政府保障之間空白地帶的「夾心層」住房難問題有望緩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有關負責人表示,2009年將研究制訂《公共租賃住房指導意見》,總結各地通過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等方式解決「夾心層」住房問題的經驗,明確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標准、供應對象及相關政策。
200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著力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將編制2009年廉租住房工作計劃,以實物方式為主,結合發放租賃補貼,解決260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將搞好經濟適用房建設和管理,適當增加經濟適用住房供應,新建經濟適用住房130萬套。
Ⅲ 夾心階層的夾心層
「夾心階層」指既不符合買經濟適用房條件也無力購買商品房,置身於市場和政府保障之間空白地帶的一種居民群體。
在日前政府倡導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之時,絕對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而與此相反的是,一些高收入人群卻仍可在高房價下買房而不考慮價格。但是,卻有這么一群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既不符合經濟適用房的申請條件,又買不起市場中的商品房,這就是「夾心階層」。
他們目前處於最尷尬的局面:買市中心房?買不起;買郊區二手房?太遠了,上班不方便,而且首期還得厚著臉皮借點;繼續租房?沒有歸屬感。誰來關注他們?或許大家可從我們本期的「聚焦夾心階層」專題中了解到這群人的購房辛酸。
隨著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低收入家庭通過住房保障這種制度解決了住房困難,一批不屬於低收入階層,也還不足以通過市場來買或者承租自己的住房的群體,他們的住房問題就顯現出來。
2009年,建設部將研究制定《公共租賃住房指導意見》,總結各地通過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等方式解決「夾心層」住房問題的經驗,明確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標准、供應對象及相關政策。除了公共租賃住房外,2009年,建設部將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著力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
Ⅳ 夾心層 限價房 住房保障 住房公積金 住房政策 的英文翻譯
住房公積金public accumulation funds for housing;
夾心層sandwich layer
住房保障Housing security
住房政策Housing Policy
限價房price-limit housing
Ⅳ 夾心層的案例分析
上海浦東張江科技園2009年1月推出了面向就業者的青年公寓。只要是大專以上學歷、與科技園內企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且在上海無住房的年輕人,就可申請租房。每個青年在公寓最多隻能住3年,單房租金888元。浦東新區人事局人才開發處楊文慶說,無積累、買不起房的人群以本科以上學歷的青年居多,他們迫切需要過渡住房,政府如幫助減輕負擔,其就業和創業的競爭力也將加強。
萬科超小戶型面向「夾心層」。
北京萬科金域華府項目提出將開發建築面積約20平方米和30平方米的兩種超小戶型,目標客群定位在奮斗在城市中無法負擔高昂房價,卻又不符合申請保障性住房資格的「夾心層」。
北京萬科金域華府項目超小戶型的設計方案目前已經確定,並在積極地推進項目進程。這一產品是超小戶型和商業屬性用地的一次嘗試,並看好其所具有的市場空間。
400套超小戶型「只租不售」
超小戶型的出現源於一條微博。「萬科正在研發15平方米超小戶型,針對剛畢業大學生,若在廣州,首付只要5萬元,月供700~800元。」2011年6月24日,這條微博被瘋狂轉發,甚至不少網友都呼籲,萬科應該將這一產品推廣到全國,特別是北京、上海等城市。
幾個月之後,北京萬科發布消息稱,正在進行超小戶型產品的嘗試,該產品預計將在北京昌平區金域華府項目中推出。
當時這個產品提出的概念是為在都市中奮斗的20~30歲的青年人提供起步的居住、辦公空間,作為夢想的孵化器。現在確定了10棟樓的規劃,高5層,所有樓棟的首層和二層都是為鄰里服務的商鋪;7棟樓的3~5層是居住空間,約400套,只租不售,由萬科物業進行規范管理;還有3棟樓的3~5層是小型辦公空間,可以出售。
Ⅵ 眾美能解決解決夾心層的住房痛苦嗎
這被稱為「創新型商品房合作建設」,實踐者是一家叫做眾美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而合作單位中就有河北師大這樣一個有大量住房「夾心層」群體的單位。
河北師大房管科科長李輝介紹,河北師大共有教職工5000多人,青年教職工的住房問題對學校來說一直是個難題。「1998年以後進校的教職工只能自己解決住房。沒分到房的教職工也沒有落實貨幣化分房,收入又不是很高,要買商品房的確困難。」2010年9月,河北師大與眾美集團在眾美城合作建設1077套商品房。在周邊房價已經飆升到大約每平方米4800元的情況下,以每平方米2650元的價格,團體在眾美城合作建設商品房。最終1000多人採用隨機搖號方式購得住房,在這1000多人中,大約有一半屬於無房的青年教職工,另一半則屬於有住房改善需求的教職工。
眾美集團負責人介紹,「創新型商品房合作建設有舍也有得,我們舍棄的是前端一定比例商品房的利潤,追求的是低風險、大批量、快周轉。房價大概是這樣構成:土地成本、建造成本加一定比例的服務費,這個價格將會是透明的,這樣就會避免暴利和高房價的出現。」
業內人士評價,眾美做法與現行的市場模式相比,有兩大好處:首先,有效縮短了供應鏈條,實現地產項目中供需雙方最快捷和最直接的溝通,減少了中間環節,從而可以實現節約成本的目的;其次,提高了開發效率,降低了企業風險,不會出現爛尾樓,也不會出現空置和積壓,對土地資源進行了更有效的利用。
這種市場化的房地產開發新模式,也完全不同於傳統的以行政權力為依託的「單位集資建房」或「福利分房」:一方面,土地通過完全市場化方式,以公開競價取得,而不是單位利用職權獲取土地或利用自有土地建房;另一方面,房屋是商品房屬性,完全按商品房政策銷售,而「單位集資建房」是需納入經濟適用住房政策范疇進行管理的經濟適用房。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苗樂如認為,商品房合作建設是建立在「買房」基礎上、對公租房等住房保障形式的有益補充,「眾美創新型商品房合作建設模式符合『十二五』規劃中改善民生的政策方向,是民生地產的積極、有益嘗試。」
本質上,眾美模式所使用的根本力量還是市場機制在其中的基礎性作用。這一基礎上,保證企業獲得合理但有節制的利潤,才能在將房價控制在合理水平的同時,又吸引大量的社會資源進入安居型住房開發,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所特有的資源配置作用。
Ⅶ 機關事業單位夾心層的住房問題該怎麼解決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機關事業單位夾心層的住房問題親這個你要咨詢相關的監管部門,更多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詳情點擊:http://www.zgsydw.com/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Ⅷ 什麼是「夾心房」
用來解決夾心層人群的住房,稱之為夾心房,這類房子的特點有兩個:第一,小,一般是90平方以下;二,價格低,一般比周圍的商品房價格低30%左右。
這個是有產權的,但是,5年內不能上市交易。
Ⅸ 外地單身在上海買房需要什麼條件
外地人上海買房條件如下:
1、以家庭為單位,即必須是已婚的(提供婚姻證明),單身的不可以購買。
2、是在上海購買的首套房子,且能提供自購房之日起算的前3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2年以上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可以購房,不過要繳納房產稅。(注意:是累計不是連續。)
3、已經擁有1套及以上,或者不能提供自購房之日起算的前3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2年以上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繳納證明。不可以購買。所以不需上海居住證也可以買房子,只需符合條件就好。
上海一直貫徹國家各項房地產調控政策措施,採取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住房限購、增加土地供應等綜合措施,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調控取得積極成效,市場運行總體平穩。2011年、2012年本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數全年漲幅分別為2%和0。
2013年以來,住房價格波動較為明顯,隨著交易量上升,房價上漲壓力加大。
對房價持續上漲,市政府常務會議進行了專題研究,會議明確本市將進一步按照「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為主」的原則,不斷完善房地產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有效抑制房地產市場價格過快上漲,會議明確了進一步嚴格執行國家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相關措施。
措施
針對近期樓市交易量上升、房價上漲壓力增大的態勢,上海8日公布樓市新政。
在土地供應方面,「滬七條」要求,今年住房用地供應量在不低於過去5年平均供應量的基礎上,再增加30%的供應量,確保住房用地供應1000公頃,並進一步加大中小套型住房用地供應,確保土地市場交易平穩。
上海還將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稅收政策。此次「滬七條」要求,做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預征和清算管理以及存量房交易稅收管理,強化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堵塞稅收漏洞,並繼續穩步推進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工作。據介紹,截至今年年底上海個人住房房產稅應稅住房數量將達到11萬戶左右。
上海將進一步加大住房保障覆蓋面,並解決更多「夾心層」人群的住房困難。根據此次新出台的措施,參照物價、收入等因素,上海將研究明年放寬廉租房和共有產權房的准入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