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雙十一為什麼這么火
主要是抓住了人們的心理,雙十一商品促銷,根據市場經濟規律,商品(正常品)價格下降,需求增多,加上群眾作用,雙十一這幾年越來越火 不乏跟風效應 商家通過大量宣傳對人們進行心理激勵,使得電商行業一度升溫。
Ⅱ 分析2018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2018年「雙十一」網路零售交易額超過3000億元
2018年「雙十一」當天全國網路零售交易額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長約27%,再創歷史新高。「雙十一」我國網路零售市場呈現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配送效率進一步提升等特點。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11月11日24時,隨著最終數字的定格,2018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成交額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關,達到2135億元,相比去年增長約27%。相比於2009年的0.5億元成交額,增長超過4200倍。同時,今年天貓雙11全天物流訂單量達到10.42億,再創新紀錄,進入1天10億包裹的時代。2018年「雙十一」期間,全網最終銷售額達3143億元,同比增長23.8%。
2009-2018年天貓「雙十一」成交額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雙十一我國消費市場呈現六大特點
1、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從11月1日至11日,跨境電商進口商品銷售額超過300億元,日本、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德國位列進口來源國的前5位,國內某知名電商平台一家就引入7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9萬個海外品牌商品參與促銷。同時,有200多萬海外消費者在我國電商平台上消費近30億元。
2、消費向年輕人和三四線城市居民延伸。新增的網購人群主要是年輕人和三四線城市居民,80後、90後年輕消費群體佔比超過70%,成為此次消費的主力軍。
3、品牌消費趨勢明顯。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知名品牌商品,其中國產品牌更加受到青睞,「雙十一」銷售額前10名的品牌中,國產品牌佔了6個;銷售量前10名的品牌中,國產品牌佔8個。中華老字型大小的銷量超過28億元。
4、業態模式更活。除了傳統電商平台外,社交電商成為市場的新增量,更好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5、配送效率進一步提升。憑借大數據、智能倉儲、物流機器人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今年「雙十一」電商物流效率進一步提升,配送時效由以天為單位向以小時和分鍾為單位邁進,物流配送更加高效、精準。
6、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數百萬家線下實體店參與了此次「雙十一」的促銷活動,各大電商平台也大力發展線下業務,推動線上線下聯動的全渠道購物。
Ⅲ 在網路上,怎樣才能找到CCTV經濟頻中道已播出的《市場分析室》這一節目
網路電視里 我還沒看到這 頻道
Ⅳ 觀看「雙十一的狂歡」視頻,請思考,企業的行為如何影響個體、組織和社會個體的行為是否能影響組織
給台階不下就毫不猶豫往下踹
Ⅳ 從市場營銷學的角度分析 天貓「雙十一」活動的好處與壞處
好處:
光棍節來」營源銷模式的成功無疑加速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通過價格戰打出來的聚眾效應引起了廣大群眾的關注,增加了淘寶天貓的知名品牌效應。這次的活動在節日來臨之前就用「半價包郵」、「0元秒殺」、「免費」等各種敏感的詞條加深對消費者的影響,使之達到光棍節當天哄搶的結局。 人心所向,眾望所歸,把握各類消費群體的需求,迎合消費群眾的心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以此達到自己的營銷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來完成每一步的工作。
壞處:這樣大型的促銷模式,是對商戶的一種利益減損,從而導致企業的盈利出現一定的問題。低價促銷沖擊價格體系,利潤被壓薄,對品牌商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生死疲勞卻換來白乾一場。
當然這種好處與壞處,都是相對的,也沒有什麼統一的標准,關鍵在於參與雙十一活動能否達到企業的目的,如果企業不清楚自己的目的,盲目的參加這種活動,那還是得不償失的。也就是好與壞歸根到底要由商家自己判斷。
Ⅵ 市場營銷你覺得雙十一是營銷利劍還是營銷陷阱請分析
這個要相對於消費者或者生產銷售方來說,而且根據現在的消費趨勢來看,理性的消費者會在有需求的時候選擇消費,有些不夠理性的消費群體就算不是雙十一或者其他特定活動都會有消費沖動。所以就此看來,因人而異。
Ⅶ 雙十一的銷量達到了2000億元,有多少是通過產品宣傳動畫視頻轉化得到的
5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