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市委政策研究室的職責主要是什麼主任有啥實權沒
市委政策研究室的基本職責是:負責全市發展戰略、總體規劃、改革開放、社會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調查研究工作;負責對全市經濟建設、經濟宏觀調控、產業結構、產業政策,包括工、農業和科技等方面的調查研究工作;負責對全市財政、金融、貿易等第三產業的調查研究工作;承擔市委政治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負責全市性調查研究的組織、協調工作,完成全市綜合性課題的調研任務;參與市委重要文件、報告和市領導文章的寫作;承辦市委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㈡ 哪位市委組織部長很受歡迎
一對從萬里之外的俄羅斯帶回的茶杯,孤零零地放置在武漢市水果湖一幢老樓二層的房間里,再也等不到它的主人開封啟用。
已經入住武漢沙湖附近人才公寓大半年的留漢大學生李波,再也等不到為他們操持盡快住進公寓的那位長輩來實地看一眼。
家住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鎮毛家沖村的87歲的孤寡老人郭桂榮,再聽不到「兒子」噓寒問暖的話語,在「兒子」關心下蓋起來的新平房,也盼不到他再上門看上一眼!
隨後,「紅色物業」全面鋪開。19家公益性物業公司陸續組建,進駐500多個老舊小區,1500多名畢業生競聘「紅色物業」崗位,很多來自「985」「211」高校。
武漢市東西湖區稻香社區鑫海花城,「紅色物業」整治坑窪地面,修復池塘污染,多年來的「臟亂差」局面變了;青山區鋼花村街117社區,住戶家裡的自來水不再是「涓涓細流」……
對此,中組部高度肯定:黨建有思想、有溫度、有色彩。
楊漢軍曾說過:「我也住在沒有物業的樓里,要從我身邊看變化,但不能只抓我那個點。『紅色物業』全市覆蓋,自然延伸到我家,才算到位了。」
楊漢軍因公犧牲後第二個月,他住的那幢老樓也有了「紅色物業」,樓梯間里沒了小廣告,燈泡壞了也不用住戶自己換了。然而這些,他卻看不到了。
武漢市委組織部研究室的李磊至今依然清晰記得,在建黨95周年「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上,楊漢軍講過的一段肺腑之言:「不忘初心,意味著責任如山。這個責任,就是我們在入黨宣誓時的承諾。不忘初心,要做到奉獻如常,隨時准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1983年12月9日,21歲的楊漢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入黨志願書中他寫到,「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每一步都凝聚著黨的心血。小時候,黨教給我從小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我還受益於高考改革,在大學里接受了更為系統的黨的教育。所有這些都使我感受到,黨是撫育我成長的慈父!」
因公犧牲兩個月後,楊漢軍被追授為湖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
「要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
武漢市水果湖一幢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樓,爬上昏暗的樓梯間,二樓就是楊漢軍的家。牆上水漬的痕跡,門下面開裂的白漆,能看出年頭的藍色布藝沙發,讓人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正廳級幹部的家。
「大家都不知道楊部長家住哪裡,犧牲後去他家弔唁,看到那個樣子,真是太震驚了。」這幾乎是所有認識楊漢軍的人不約而同說的話。
在到武漢任職前,楊漢軍曾擔任過省委組織部的秘書長,期間管過分房子。「只要他有一點私心,不可能還住在這里。」同事說。
組織部長位高權重,經常有人打聽他的愛好。在一次大會上,楊漢軍說:「如果一定要問我喜歡什麼,那就是喜歡幹事的人。」
有人到辦公室,臨走時遞上兩條煙,他當即拒絕,連人帶煙送出去。推不掉,就請工作人員代為上交。同事休假外出,帶回一盒家鄉的茶葉,他不收,還不忘補上一句,「不是針對你一個人,規矩不能破了。」
送別楊漢軍時,武漢市委組織部里的許多年輕人回憶起他和大家的最後一次集體談心。那次談心,他說:「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做官、做事和做人的關系--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
每逢過年過節,楊漢軍家總是鎖著門。有人打聽到住處後來「拜訪」,家裡人就躲在屋裡,不敢出聲。楊漢軍曾說,這樣雖然給家裡帶來一點不便,但可省去當面回絕的尷尬。
不收人禮物,對別人卻充滿溫情。武漢市委組織部辦公室的歐陽俊告訴記者,逢著過年,會收到楊漢軍給他孩子的壓歲錢。犧牲前不久,楊漢軍從俄羅斯考察回來,還給他孩子買了俄羅斯套娃。
「別人是給領導送禮物,我是收領導禮物。這樣正派的領導,從哪兒找啊。」歐陽俊說完,沉默了。
楊漢軍的外甥在武漢上大學,畢業時問舅舅,是在武漢還是去外地發展。楊漢軍勉勵他,好男兒志在四方。
侄兒知道,舅舅不會為親人謀私。此後,幾個侄兒侄女都在外地發展。
楊漢軍的母親去世後葬在老家湖北仙桃。每年清明,不管多忙,他一定會回去上墳。他不和地方打招呼,地方的官員只知道他回來了,但從未見過他本人。
楊家的祖墳在一個偏僻的地方,逢著雨天,道路泥濘難走。地方上想修一下這段路,被他婉言謝絕。
「我討厭一切虛偽和狡猾的東西,因此總希望自己能做一個作風正派的人。」在他大學畢業材料的「自我鑒定」一欄,楊漢軍寫道。他用一生踐行了諾言。
「墨守成規、四平八穩,日子雖然過得輕松,但黨的事業難以發展,就是不負責任」
「組織部收到的舉報信變少了,自薦信變多了。」武漢市委組織部經濟幹部處處長李保旗談起這幾年的變化時說。
變化的原因,要從一項特殊的人才政策說起。
2016年底,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方案獲批,急需一批幹事創業的幹部。為此,楊漢軍帶頭謀劃,提出「獅子型」幹部的調研選拔方案:副處以上幹部,不唯年齡、學歷、年限,只要敢闖敢拼,想幹事、能幹事,就有被推選的機會。特別優秀的,副處直接提副局。
一時間,幹部紛紛寫信自薦,連過去不想幹事的人都想當「獅子」。
楊漢軍組織17個調研組,走訪了137家單位,談話4000多人次。調研組出發前,他特別交待,每一位被推薦的候選人,都要用3件工作實例「畫像」。
有位正處級幹部有沖勁有闖勁,但年齡偏大,調研組提出,這樣的幹部能不能用?楊漢軍堅持提議,將他安排到重要實職崗位。
有名幹部,因工作失誤受過處分,但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努力工作。楊漢軍建議,這名幹部要大膽用。
最終,309名「獅子型」幹部進入儲備庫,截至目前,近150人已被安排到重要崗位。這些幹部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
楊漢軍常說:「墨守成規、四平八穩,日子雖然過得輕松,但黨的事業難以發展,就是不負責任。」在同事眼裡,楊漢軍也是個「獅子型」幹部,是個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的「闖將」。
2017年,武漢成立招才局,整合人才工作職能,楊漢軍兼任局長。去哪找人才,用什麼吸引人才?
楊漢軍把突破口放在武漢校友這個群體上。
「怎麼是您?」凌晨一點,武大校友、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乘坐的航班到了武漢,走下飛機,發現接機的是楊漢軍。
組織部長半夜接機的消息傳開,百姓引為美談,企業家知道了武漢的招才誠意。此後,雷軍幾次赴漢。小米第二總部落戶武漢,僅用5天。
人才來了,資金隨之而來。去年,武漢校友招商簽約1.3萬億元,為全市招商引資總額貢獻半數。
有了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城市發展才有後勁。武漢在校大學生近120萬人,怎麼留住他們,楊漢軍很是動了一番心思。
他比較了武漢和北上廣深,發現武漢的優勢是房價相對較低,生活成本不算太高。所以他提出人才公寓政策,讓畢業留漢的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的租金拎包入住。
楊漢軍常說,政策不落實,還不如沒有這個政策,那會損傷黨和國家的公信力。他不搞形式主義,要實地看看政策執行得怎麼樣。
畢業季的一天,楊漢軍來到申請人才公寓的窗口,和兩個大學生說,我扮成你們的家長,在旁邊看看辦起來麻煩不麻煩。
第一個同學沒辦成,告訴楊漢軍他有個證件忘帶了,楊漢軍還不太信。第二個同學順利地申請到了,楊漢軍這才放心。
聽說有個同學入住的公寓很遠,楊漢軍就問負責這項工作的幹部,你自己願意住那麼遠嗎,自己都不願意去,怎麼指望大學生去?
2017年,留在武漢工作的大學生首次突破30萬人,是2016年的兩倍,為城市帶來了活力。
武漢高層次人才不少,但缺的是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武漢大學的張俐娜院士,有很多國際上認可的研究成果,特別是有項專利,能實現低溫溶解纖維素,既節約能源,又減少環境污染。楊漢軍聽說後,沒幾天就上門拜訪,倆人談了很久。
楊漢軍突然離開的那天,辦張俐娜院士科研成果轉化工作的報告。
得知他因公犧牲,張俐娜夫婦冒著大雨參加了楊漢軍的追悼會。
「我一般很少接受采訪,但我很願意和你們講講楊漢軍的事情。我們太需要這樣的幹部了。有了這樣的好乾部,我們的國家就會大有希望。」張俐娜說。
㈢ 市委研究室的主要工作是什麼分為幾個部門,市委研究室跟市委是什麼關系
你好,研究室是市委的部門,有政策研究室、黨史研究室之別,如果該市的級別是正廳級,那麼研究室主任的級別是正處級。研究室是黨委從事政策和黨史研究的專門機構,當然屬於市委的部門了。
㈣ 市委政策研究室 是什麼機構主任是什麼級別
市委政策研究室是市委的常設機構,為市委領導出謀劃策。
政策研究室主任的行政級別根據城市的類別,不能一概而論。
中央直轄市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正廳級。
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副廳級。
地級市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正處級。
縣級市市委政策研究室,正科級或副處級。
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主要職責 :
(一)圍繞市委的中心工作,對有關全市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向市委提出意見和建議,供市委決策參考。
(二)組織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對全市工業、農業、財貿、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三)負責起草或修改市委有關重要文件、文稿。
(四)做好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中的信息反饋工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集中情況,匯總資料,向市委綜合反映各級領導和廣大幹部群眾的有關意見及各種帶有傾向性的問題,提出完善、補充以至修正決策的建議。
(五)根據需要組織撰寫宣傳、闡釋中央和省委、市委有關方針、政策的文章和著作。
(六)組織、聯絡、協調全市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多層次的政研網路。
(七)承擔市委交辦的其它事項。
㈤ 各級黨委政府的研究室有什麼職能不是 政策研究室。 和辦公室有什麼區別
黨委設政策研究室,不設研究室。
政府設研究室,不設政策研究室。
其職能類似,都是調查研究,起草重大文件和講話。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而辦公室則是拘泥於日常事務,起草的文件和講話,也都是日常文件,譬如一些例行會議的講話和通知、工作安排等,主要圍繞日常工作開展。
而政研室或研究室,則是起草重大政策性、長遠性、綱領性的文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其工作人員具有幕僚性質,重點就是出主意,參與決策,與日常安排工作相去甚遠。
㈥ 各位高人:請問市委研究室和市委政策研究室是一回事嗎若不是,哪個權利大
你好,市委研究室分為政策研究室和黨史研究室,兩者功能不同,政策研究室主要負責黨委的政策研究及理論支持,黨史研究室主要負責黨史方面工作,如編寫黨史,編輯出版重要黨史書刊等。
【市委政策研究室】是市委智囊機構。
【主要職能】
1、負責市委領導重要講話稿和其他重要文稿的起草或審修。承擔市委領導的調研服務工作;
2、根據市委領導的要求,按時完成市委重要文件和上報材料的起草任務;
3、負責對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調研,分析問題,提出建議,為市委決策服務;
4、及時了解和掌握全市改革、發展、穩定中帶有傾向性的問題,提供市領導參考;
5、發行和總結對全市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典型;
6、參與市委重要會議的籌備和服務工作;
7、組織、協調、指導全市各方面的調研力量,搞好調查研究,發揮全市調研網路中心的作用;
8、搜集、整理市內外有價值的信息資料,供市委決策參考;
9、代市委主辦黨刊,編發參考、政研等內部刊物;
10、完成市委交辦的其他任務。
市委政研室是市委下屬單位,如果是直轄市級別就是正廳級單位。
副省級城市市委政研室是副廳級單位。
地級市市委政研室是正處級單位。
黨史研究室也一樣。同是市委下屬部門。
由於這兩個部門管理的事物不一樣,權力不好比較。
㈦ 在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發展前途如何
要看各個地方的傳統,有的地方更重視市委辦,那政研室地位就要低,有的地方並重那地位就和市委辦相當。還有些地方特別重視市委政研室,比如東莞,市委政研室主任兩三年甚至一兩年就下派重要鎮的鎮長或書記(東莞直接管轄鎮,相當於縣),而市委辦主任流動性很差,干到退休,這就造成政研室出來的幹部呈現壓倒性優勢,按東莞這種形勢,就要爭取進市委政研室。
㈧ 市政策研究室主任有什麼權利
權利及職責如下:
1、負責組織起草《政府工作報告》和市政府主要領導重要講話等文稿;審修部門起草的市政府領導在全市有關會議上的講話文稿;參與市委、市政府重要會議領導講話文稿和文件的起草工作。
2、負責組織或參與全市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負責市政府綜合性調查研究工作;協調、指導全市政府系統調查研究工作。
3、負責向市政府領導的資料信息服務,按照市政府領導要求組織有關事項的協調落實。
4、編發《政務調研》、《參閱件》和其他內部信息資料。
5、負責與國務院、省政府相關部門的聯系,完成交辦的研究課題。
6、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8)上海市組織部政策研究室李波擴展閱讀
市政策研究室的其他機構:
1、辦公室
組織協調本機關日常工作;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政務公開、電子政務、安全、保密、接待、信訪、財務、資產管理及行政後勤工作;負責對外聯系工作;負責機關人事管理和機構編制等工作。
2、綜合處
負責組織起草《政府工作報告》;組織或參與起草、審修市政府主要領導重要講話文稿和其他綜合文稿;參與起草市政府關於重大問題向上級的請示和報告;參與市委、市政府重要會議的領導講話文稿和文件的起草。
3、社會調研處
負責全市城鄉建設、國土資源、住房、民政、公共安全、環保、旅遊、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人口計生、民族宗教等領域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並提出政策性建議;起草、審修有關重要講話、文件等文稿。
4、決策咨詢處
負責市政府專家庫建設,組織協調重大行政決策專家咨詢、論證和評估工作,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負責重大決策網路智庫平台建設,加強與其他智庫的溝通合作;負責開展信息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報送工作。
㈨ 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機關的研究室有什麼職能註:不是政策研究室。是研究室 和辦公室或辦公廳有什麼區別
主要就是給領導出政策文件、匯報材料、總結規劃等書面材料,是管材料的地方。辦公室、辦公廳多是管事和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