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1873股價

1873股價

發布時間:2021-05-11 12:44:59

Ⅰ 特斯拉股價大漲,埃隆 ·馬斯克有望成全球首富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美股在周五大漲,埃隆·馬斯克(ElonMusk)因股票大漲,旗下凈資產增加了近90億美元。

今年對於埃隆·馬斯克來說是幸運的一年,埃隆·馬斯克的SpaceX不僅又完成了19億美元的融資,因為在中國投產特斯拉超級工廠,國產Model3的一系列好消息,甚至一度讓特斯拉的股票漲停,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新聞,埃隆·馬斯克快成世界首富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求助】分析兩次金融危機的資料!

怎麼都是復制 無聊.你知道 歷史會從演.那就簡單了.你不知道這次危專機後經濟

會怎麼屬發展.但是你可以去看上次大蕭條後.經濟怎麼發展加以總結 和判斷應該

就可以了.
而且這次對中國出口是很大的打擊.所以ZF會提高內需的.

Ⅲ 歷史!急急急··1873-1907,資本主義世界先後爆發了五次經濟危機,請問是拿5次~~

1、1873——187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
導源於5月9日維也納的債券交易,24小時內股票貶值了幾億盾;接踵而至的,是信用全面癱瘓和有價證券交易中止。維也納的交易所危機很快蔓延到歐洲的其他交易所。由歐洲各國停止對美國的資本輸出,導致美國紐約銀行不再對鐵路公司和工業界撥款,於是在9月18日,隨著擁有北太平洋鐵路大量債券的澤依-庫克金融公司宣告破產,一場影響深遠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終於全面爆發。受這次危機打擊或影響的國家,除了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和奧匈帝國外,還有俄國、義大利、荷蘭、瑞典、比利時以及日本、阿根廷、印度等非西方國家。自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每隔一段時間就爆發一次危機。但與以往各次危機比較,1873年的危機「就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的強烈程度來說」,卻是資本主義有史以來所經歷過的危機中「最大的一次」。
2、1882——1883年經濟危機:
1882年,美國鐵路建設退潮,引發世界經濟史上的第十三次經濟危機。銀行及投
資者紛紛拋售鐵路股票和債券。鐵路投資驟然萎縮。從1882年到1886年,批發物
價指數下降24.1%。蕭條持續了四年之久。英國經濟早在1882年就開始下降,美
國鐵路退潮後,危機加深了。危機期間,鋼產量第一次下降,達15.9%,棉花消
費量縮減了19.7%,造船業下降最嚴重,達62.8%。1882年失業率為2.3%,1884年
增至8.1%,1886年更達10.2%。法國的嚴重程度僅次於美國。1882年聯合總銀行
,里昂和羅爾銀行倒閉,震驚全國。同年企業倒閉達7000多起。從1884年到1886
年,破產企業數和失業人數都進一步增長。從1882年到1885年,進出口連續幾年
下降,出口共下降13.6%,進口共下降15.2%。煤、鐵的產量,棉花的消費量都大
幅度下降了。1890年德國交易所危機

3、 1890年—1893年 德國經濟危機
1890年3月,德國股票市場暴跌,此後股價連續下降兩年多。從1890年到1891
年,破產事件約1.5萬起,鐵路建築規模縮減了60%。適逢農業歉收,危機更
加嚴重。美國從1893年1月到8月,工業股票平均市價下跌近一半 金屬和金屬
製品價格指數下降44%,紡織品價格指數下降了26%。
4、1900——1903年俄國金融危機:
1899年夏天一場金融危機席捲俄羅斯,隨之工業生產陷入危機。在俄羅斯有大量
投資並向俄羅斯大量出口的法國、德國、比利時等國最先跟進,英國尾隨其後。
美國1900年生產已經開始下降,市場信心開始失穩,1901年5月,紐約股市
跌。但很快又上漲。1901年和1902年,美國的固定資本投資還在繼續,生鐵、
鋼和煤的產量都有所增長, 直到1903年,美國才爆發全面危機,並轉入蕭條。
日本在1900年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

5、1907——1908年美國交易所危機:
1907年到1908年,美國破產的信貸機構超過300個,負債達 3.56億美元,大多數銀行則停止支付現金。30多家鐵路公司倒閉,在美國,這次危機引起的生產下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嚴重。以月度數字計算,鋼產量下降近60%,生鐵38%,機車69%,貨車車廂75%,新建鐵路量46%。1908年,新建築合同減少23%,鋼托拉斯所屬企業一半以上停工。失業人數超過以往各次。英國1907年,黑色金屬消費量減少20%,生鐵產量下降11%,鋼產量下降19%,新建船舶噸位減少48%,棉花消費量下降14%。從1906年到1909年,生鐵價格下跌25%。德國1907年,黑色金屬消費量縮減20%以上,鋼產量下降13.1%,已竣工商船噸位減少三分之一,建設業損失最慘重,業務量縮減36%,與此相應,水泥等建材工業產量下降近一半。輕工業損失也不小。棉紗和棉布的出口減少18%,棉布價格下跌23% 黑色金屬的價格竟提高了14% 法國1907年,法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6.5%。其中絲紡工業危機最嚴重,絲織品出口減少了24%。

Ⅳ 請問內盤遠遠大於外盤為何還能封漲停在線等

1. 在股價上漲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這種內盤大、外盤小的情況,這種情況下股價並不一定會下跌。

2. 因為有些時候莊家會用幾筆買單將股價拉至一個相對的高位,然後在股價小跌後,在買1、買2掛買單,一些者認為股價會下跌,紛紛以叫買價賣出股票,但莊家分步掛單,將拋單通通接走。

3. 這種先拉高後低位掛買單的手法,常會顯示內盤大、外盤小,達到欺騙投資者的目的,待接足籌碼後迅速繼續推高股價。

(4)1873股價擴展閱讀

股票的歷史

最早的股份公司、產生於17世紀初荷蘭和英國成立的海外貿易公司。這些公司通過募集股份資本而建立,具有明顯的股份公司特徵:具有法人地位:成立董事會: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按股分紅;實行有限責任制。股份公司的成功經營和迅速發展,使更多的企業群起效仿,在荷蘭和英國掀起了成立股份公司的浪潮。到1695年。英國成立了約100家新股份公司。

18世紀下半時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逐步取代了工場手工業。在這場變革中,股份制立下了汗馬功勞。 隨著工業革命向其他國家擴展,股份制也傳遍了資本主義世界。

19世紀中葉,美國產生了一大批靠發行股票和債券籌資的築路公司、運輸公司、采礦公司和銀行,股份制逐步進入了主要經濟領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製造業產值的90%由股份公司創造。19世紀後半葉,股份制傳入日本和中國。日本明治維新後出現了一批股份公司。我國在洋務運動時期建立了一批官辦和官商合辦的股份制企業,1873年成立的輪船招商局,發行了中國自己最早的股票。

股票的出現,促使股票交易所產生。早在1611年,就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買賣海外貿易公司的股票。形成了股票交易所的雛形,1773年,在倫敦柴思胡同的約那森咖啡館正式成立了英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以後演變為倫敦證券交易所,1792年。24名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訂立協定。形成了經紀人聯盟,它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78年,東京股票交易所正式創立。它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91年。香港成立了香港股票經紀協會,後發展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14年,中國當時的北洋政府頒布證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證券交易所。

Ⅳ 請問有沒有實踐過周佛郎炒股方法的朋友,感覺如何呢

我是那麼的喜歡你和愛你。也許,錯過那每看過《水滸傳》,我們都知道其中有一個故

Ⅵ 美國金融危機歷史

美國金融危機20年一個輪回

歷史彷彿總是充滿了巧合,即便是金融危機也總是經歷著輪回。對於美國所經歷的金融危機來說,其似乎總在大約每20年便輪回一次:1819年、1837年、1857年、1873年、1893年、1907年、1929年,美國的經濟在繁榮與動盪中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美蘇爭霸,但在1987年卻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導致了一場金融大地震,接著便是今天——2008年。

不可避免的是,美國金融危機的輪回往往都標志著其經濟衰退期的一個開始。

輪回第一站

1819年,首先陷入危機的是英國。英國當時的三大棉紡織工業中心——曼徹斯特、格拉斯哥、培斯利——工人的工資降低了一半以上,全國食品消費量比1818年減少三分之一。這場危機對美國、法國、德國正在成長中的紡織工業和冶金工業造成了沉重打擊。 由歐洲農業經濟復甦和世界農產品市價驟跌而引發的1819年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美國政界和企業界的領袖們都把它看作是人力所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

這次股市暴跌,對世界經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首先,使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大受損傷。其次,股市暴跌引起了債券市場和黃金市場的價格上漲,同時使匯率下跌,對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造成了破壞。

最後,2008年金融海嘯

其實從美國政府從2008年9月7日宣布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之時,美國金融海嘯的徵兆就已經在蔓延。9日,雷曼兄弟信用評級遭標普列入觀察名單,再加上其與汗國開發銀行談判陷入僵局,雷曼當天股價驟降45%,拖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當天急挫2.4%,而這也預示著雷曼慘淡的前景。之後雷曼尋找買家計劃破產,而美國財長保爾森表示不會再替金融機構出錢,雷曼最終於15日宣布破產,從而正式引發了席捲全球的這場金融海嘯。

盡管境況不佳的美國國際集團獲得了美國政府85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獲取了80%的股份,美國國際集團卻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狀況改善。美國金融機構資金流動性隨後繼續凍結,道指持續下挫,全球股市市值急速蒸發,數額高達數萬億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隨後也獲准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美投資銀行5巨頭自此消失。

盡管美國政府歷經艱辛最終通過了7000億美元救市法案,但美國股市危機陰影仍無法消散,即便是全球央行齊出手降息,全球股市仍急挫不止。我們目前還無法預知這場金融海嘯要走到怎樣的一個程度,但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美國經濟或許無法避免陷入衰退的命運。

Ⅶ 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出現了多少次,分別是

世界歷史上的經濟危機編輯

1637年鬱金香狂熱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 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
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

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1857)
1857年經濟危機在歷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點的普遍生產過剩危機。這次危機也是第一次在美國、而不是在英國開始的危機。由於英國對美國鐵路建設進行了大量的投資,故美國鐵路投機的破產對英國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動。1847年經濟危機結束後,從1850年開始的周期性高漲的最重要的特點是世界貿易急劇的擴大,19世紀50年代世界貿易的年平均增長額比前20年提高了2倍。機器工業的發展,運輸業的革命,新興國家和新興部門捲入國際商品流通,以及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金礦的發現都促進了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
1848年至1858年,美國建成的鐵路約達33,000公里,超過了其他國家所建鐵路的總和。而英國在40年代的建設熱潮中,所鋪設的鐵路卻只有8,000公里。美國鐵路事業的蓬勃發展,按道理應會帶動其冶金業的大發展,然而,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而且,這一時期,美國生鐵產量長期停滯不前,棉紡織業的增長速度也不快。與此同時,鐵軌、生鐵、機車、棉布和其他英國製成品的進口卻增長得十分迅速,英國產品充斥美國市場阻礙了美國冶金業和棉紡織業等當時的重要工業部門發展。
隨著危機的爆發,美國的銀行、金融公司和工業企業大量倒閉。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業破產。糧食生產過剩,糧價和糧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國工業品的劇烈競爭,促使了美國經濟危機的加深。反過來,英國的經濟發展也受到美國危機的打擊。由英國向之提供資金的美國銀行、鐵路、商業公司紛紛破產,也使英國的投資者持有的有價證券急劇貶值。
1857年秋季,美國還爆發了貨幣危機,整個銀行系統癱瘓了,美國的貨幣危機在10月中旬達到了頂點,當時紐約63家銀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貼現率竟然超過了60%,股票市場行市則下跌了20-50%,許多鐵路公司的股票跌幅達到80%以上。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蔓延到英國和歐洲大陸,引發了一陣又一陣的破產浪潮。
1857年經濟危機波及面很廣,之後,爆發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其後,奴隸制的消滅、宅地法的實施、重工業的發展,為美國的加速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1907年銀行危機
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
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
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 2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嚴重的危機。在此期間,社會經濟雖然有一定發展,但是,資本家獲得了高額利潤,廣大勞動人民卻日益相對貧困,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資本家為眼前的利潤驅使,盲目擴大生產,使得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同時,人們醉心於利潤豐厚的股票等投機活動,股價被大幅度哄抬,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1]
1929年10月,紐約華爾街股票市場形勢急轉直下,股價狂跌。人們瘋狂拋售股票,股市崩潰,引發了一場經濟危機。首先是銀行紛紛倒閉;接著,工商企業大量破產,生產銳減,市場蕭條;失業人數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農產品價格下跌,農民收入減少,很多人瀕於破產。
1929年上半年,紐約股市經過不斷哄抬,持續上揚,呈現一片「繁榮」。10月23日,股價開始急劇下跌。次日,在一些銀行巨頭的干預下,股市行情有所回升。美國總統胡佛聲稱:美國經濟「形勢很好,欣欣向榮」。但是,好景不長,29日,股市出現了災難性的風暴,一天之內拋售了1600多萬股,一些主要股票的價格下跌了40%,轉眼問,許多人破產。到 l1月,紐約股市的各種股票損失達260多億美元。
據統計,1933年初,美國已經有半數銀行倒閉,完全失業人數達到1500萬至1700萬人;此外,還有許多人處於半失業狀態。當時,窮人想盡一切辦法艱難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禦寒;而資本家為了維持商品價格,保證利潤,不惜大量銷毀商品。
經濟危機很快波及到其他國家,影響世界各國,演變成一場空前規模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這場經濟危機具有一些明顯的特徵,如來勢之猛烈、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特別長,破壞性特別大,等等,以至於「大蕭條」、「大恐慌」成了這次危機專用的代名詞。
當時,美國經濟對其他國家經濟和世界市場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美國出現的經濟危機很快引發了其他國家的經濟危機。1930年,嚴重依賴美國資本的德國發生經濟危機;接著,英、日等國經濟出現了嚴重的衰退;1932年,法國經濟也開始蕭條。各國不得不相繼宣布放棄金本位。
1929年至1933年,西方世界工業生產下降了 l/3以上,貿易額減少了2/3。其中,美國和德國的受破壞程度最大。美國的進出口額下降了70%,英、法、德、日也都減少了一大半。
美、英、法、德共有30萬家企業倒閉,失業工人竟達到3000萬以上。許多昔日機器轟鳴的工廠區,變得死氣沉沉,野草叢生,成為所謂的機器「墓地」。廣大勞動人民飢寒交迫,流離失所,但壟斷資本家為了維持他們的利潤,穩定商品價格,卻大量銷毀商品。大量的玉米、小麥、棉花、牛奶等產品,或被當作燃料,或被傾人河流、大海。1933年以後,這場經濟危機的高潮才過去,但各國經濟的恢復仍是步履艱難。
1929一1933年的經濟危機對各國的社會狀況和世界局勢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首先,加深了各國嚴重的社會危機。各國政壇丑聞層出不窮,政府信譽掃地;廣大人民強烈要求改善生活狀況,示威遊行和罷工斗爭不斷;法西斯分子利用人們對現狀的不滿,興風作浪,促使社會更加動盪不安。
1932年春夏之際,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20萬美國退伍軍人聚集華盛頓,在郊外扎營,要求發放福利金。軍警奉命前往驅散退伍軍人,並燒毀其營地。雙方發生沖突,退伍軍人死傷50多人。
其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各國為了改善本國經濟形勢,紛紛加強對經濟的干預,並加緊在國際市場上爭奪,各國間的矛盾和摩擦日趨尖銳。為了盡快擺脫困境,各國進一步加強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奪,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反抗。
經濟危機期問,各國紛紛設置關稅壁壘,推行傾銷戰術,採取有利於本國的貨幣政策,以保護本國的經濟。1930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把近900種主要商品的進口關稅平均提高近40%,
由此引發了一場關稅大戰。第二年底,先後有七八十個國家採取了報復措施,大幅度提高了關稅。

1973-1975石油危機
1974年美國的汽油定量配給票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石油生產國削減石油輸出量,造成油價飛漲,立即打亂了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節奏,從而引發了經濟危機。
除開石油危機的因素,美元的貶值和和此次危機的產生也不無關系。1971年,由於美國國際收支赤字的不斷上升,同時西方外匯市場大量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西德馬克,為防止美國黃金儲備的嚴重枯竭,美國尼克松政府宣布暫停按布雷頓森林體系所規定的以每盎司黃金換35美元的價格向美國兌換黃金;當年12月,美元正式貶值7.8%;1973年1月,新的美元危機再度爆發,2月2日美國再度宣布美元貶值10%,3月,西歐各國對美國實行浮動匯率。至此,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宣告瓦解,波及整個西方的經濟危機也呼之欲出。
這是戰後最嚴重的一次全球經濟危機。在危機發生一年之後的1974年12月,美國汽車工業下降幅度高達32%,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比危機前的最高點下跌近一半,1975年,美國的失業率高達9.2%。而在此期間,整個西方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了8.1%;英國的股市比危機前的最高點下跌了72%;危機最嚴重的1975年,西方發達國家的每月平均失業總人數達1448萬人;世界貿易的總額在1975年減少了6%。
最為可怕的是,此次經濟危機造成了西方經濟較長時間的「滯脹」。一方面,危機之後,經濟回升極其緩慢;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卻與蕭條共存。危機過後,各發達國家的通脹率依然居高不下,美國的通脹率甚至還不斷上升,1979年消費物價上漲年率達到13.2%。
直到80年代裡根成為總統後,運用減稅、減規、減開支和節制通貨流量等「里根經濟學」,才使得美國經濟逐漸走出「滯脹」出現巨大的回升。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上午9時30分,紐約股市一開盤,道·瓊斯指數經過一段顫動後突然下跌,截至休市,道·瓊斯指數暴跌508.32點,跌幅達22.62%,超過了1929年10月29日紐約股市暴跌的紀錄。如果將抽象的指數折算成貨幣,這一大紐約股市下跌使市場喪失了5000億美元的市值。這個數字幾乎相當於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
這次突如其來的股災,實際上是在一系列因素共同促成的必然結果。自1983年起,美國以至整個西方經濟進入了一個持續增長期,同時整個西方國家的股市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牛市中,1982~1987年,美國道·瓊斯指數上漲了兩倍多,義大利、日本、聯邦德國股市也分別上漲了3.56倍、 3.51倍和1.6倍,市場出現過熱的跡象;但在1987年,西方國家的經濟已出現了經濟衰退的跡象,它已無法支持股市上漲,導致了經濟泡沫的產生;此外 1986年,美國財政赤字2210億美元,外債更是高達2636億美元,已淪為世界最大債務國;另外西方各國在協調經濟發展中不斷發生貿易糾紛,也影響了世界經濟和股市的穩定。
紐約股市的暴跌,迅速引起了西方主要國家股票市場連續大幅下挫。10月19日,英國倫敦《金融時報》指數跌183.70點,跌幅為10.8%;日本東京日經指數10月19日、20日累計跌幅為16.90%;香港恆生指數19日下跌420.81點,跌幅11.2%;法國、荷蘭、比利時和新加坡股市分別下跌9.7%、11.8%、10.5%和12.5%,巴西、墨西哥股市更是暴跌20%以上。
10月23日,美元遭到拋售大幅貶值。受此影響,10月26日道·瓊斯指數再次暴跌156.63點,跌幅為8.03%其它國家股市也再次隨之下跌,香港恆生指數更是暴跌1120.7點,日跌幅高達33.33%,創世界股市歷史上的最高跌幅。
這是迄今為止影響面最大的一次全球性股災,造成了世界主要股市的巨大損失。美國股票市值損失8000億美元,世界主要股市合計損失達17920億美元,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的5.3倍。

1997東南亞金融危機
自1997年7月起,爆發了一場始於泰國、後迅速擴散到整個東南亞並波及世界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許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匯市、股市輪番暴跌,金融系統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受到嚴重創傷,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僅半年時間,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貨幣貶值幅度高達30%~50%,最高的印尼盾貶值達70%以上。同期。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股市跌幅達30%~60%。據估算、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僅匯市、股市下跌給東南亞同家和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1000億美元以上。受匯市、股市暴跌影響。這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衰退。
[2]

08年次貸危機
2002以來利率先降後升,房地產市場卻先熱後冷,導致大批藍領階級陷入房貸陷阱[1]
次貸危機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為緩解次貸風暴及信用緊縮所帶來的各種經濟問題、穩定金融市場,美聯儲幾月來大幅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並打破常規為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直接貸款及其他融資渠道。美國政府還批准了耗資逾15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另外放寬了對房利美、房地美(美國兩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融資、准備金額度等方面的限制。
在美國房貸市場繼續低迷、法拍屋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美國財政部於2008年9月7日宣布以高達2000億美元的可能代價,接管了瀕臨破產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Ⅷ 國信證券金太陽!交易軟體里的k線圖三條紅黃白是什麼意思!白色是即時肢價

1、在K線圖中有三條線分別是5日、10日、30日均線;2、在分時圖中有兩條線分別是即時股價線和均價線。

Ⅸ 歷史上521有什麼悲劇

5月21日 歷史上發生的事件
1) 1086年5月21日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逝世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中國江西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裡陽村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1042年(宋慶歷二年)進士。嘉三年(1058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要求改革。1069年宋神宗時,王安石任參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法。1070年升任宰相。由於新法中關於土地改革影響到地主與相關的官僚,變法遭到他們的強烈抵制,在民間由於改革推行難度大,反而對一般民眾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又遭到知識分子的敵視。使得他在民間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年、1076年兩次被罷免職務。宋神宗死後,原反對派司馬光(曾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而被排擠)任宰相,幾乎廢除了所有法案。變法失敗後,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元元年,王安石在江寧府的半山園去世,皇帝趙煦追贈王安石為太傅,並命中書舍人蘇軾撰寫《王安石贈太傅》的「制詞」。後封舒國公,後改為荊國公,世稱王荊公。
1086年5月21日(宋元釣元年四月初六日)逝世。
後世對王安石的評價褒貶不一。歷史發展到近代,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變故,改革的呼聲日益提高,所以對王安石變法開始進行正面的評價,主要的人物有梁啟超、嚴復等,他們從社會現實需要出發,呼籲改革精神。例如梁啟超曾評價王安石「三代以下唯一完人」。以後對王安石變法的研究越來越多,並在民國時期有所推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王安石的評價一度主要從階級等角度出發,以後又更多的從具體的利益角度來看他的變法。主要研究者有漆俠、鄧廣銘等。
著有《字說》、《鍾山目錄》、《臨川集》、《臨川集拾遺》、(三經新義》中的(周官新義》殘卷:《老子注》(保存在《道藏》"彭把集注」中)。
關鍵詞: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王荊公 臨川集

2) 1860年5月21日 荷蘭病理學家威廉埃因托芬誕生

威廉埃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1860年5月21日-1927年9月29日)是一位荷蘭醫師與生理學家。 埃因托芬出生於當時屬於荷蘭的爪哇島三寶瓏,他的父親是一位醫生,在他小時後便過世。父親過世之後,埃因托芬的母親在1870年帶他與其他小孩回到荷蘭。
1885年埃因托芬獲得烏特勒支大學的醫學學位,並且在1886年成為萊頓大學的教授。他在1903年發明了最早的心電圖與量測裝置,並因此在1924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27年,埃因托芬逝世於荷蘭萊頓(Leiden)。現在的心電圖測量儀器已經不使用埃因托芬所發明的裝置,但是人們仍然繼續使用他所發明的心電圖解讀與分析方式。
關鍵詞:威廉埃因托芬 心電圖 心電圖測量儀

3) 1873年5月21日 江西瑞昌士民拆毀美國教堂

隨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的深入內地,教會是進入內地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先鋒和主要堡壘。外國教士以傳教和辦學堂、醫院、育嬰堂等「文化」、「慈善」事業為名,出人官府,包攬詞訟,強奪田產,製造「教民」與群眾的糾紛,甚至指揮和教會有關系的流氓、土根大批殺害反對教會的民眾。如:1868年的「揚州教案」、1869年的四川「酉陽教案」、「安慶教案」和1870年的「天津教案」等。
因此,在河北、山東、江西、安徽、江蘇、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及一切有外國教會的地方,不約而同地都發生了群眾性的反對外國教會侵略行為的斗爭。
1873年美國傳教士在江西瑞昌強行建立教堂,幾經交涉不予理睬,激起當地士民的憤慨,於1873年5月21日(清同治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一舉將教堂拆毀。
關鍵詞:揚州教案 酉陽教案 天津教案 瑞昌
4) 1884年5月21日 美國自由女神像安裝峻工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Statue de la liberté),又稱「自由照耀世界」(英語: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法語: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位於美國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雕像所在的自由島是觀光重點。
法國著名雕塑家巴托爾迪歷時10年艱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為藍本。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的服裝,所戴頭冠有象徵世界七大洲及七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她象徵著自由、掙脫暴政的約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並揭幕。雕像鍛鐵的內部結構是由後來建造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為93米,重200多噸,是金屬鑄造,置於一座混凝土製的台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約瑟夫.普利策籌集10萬美金建成的,現在的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
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關鍵詞:自由女神像 自由島 巴托爾迪
5) 1902年5月21日 張之洞創立湖北師范學堂

1902年5月21日,湖廣總督張之洞於武昌創辦湖北師范學堂。東路小學堂附屬其旁,歸師范學生教課,以資實驗。師范課程,除普通學外,另加教育學、衛生學、教授法、學校管理法等科,日課以8小時為率,專門培養中小學教習。學額120名,暫取品學兼優之文生入學,嗣後以中學堂學生升入。速成班定一年畢業,第二班二年畢業,第三班三年畢業。派武昌知府梁鼎芬為監督,廩生陳毅,舉人胡鈞為堂長。延聘日本師范教員一人為總教習。
關鍵詞:張之洞 湖北師范學堂
6) 1920年5月21日 墨西哥首任立憲總統卡蘭薩被殺害

維努斯蒂亞諾卡蘭薩德拉加薩,1859年12月29日生。1910年作為科阿韋拉州州長參加馬德羅領導的反對迪亞斯的斗爭。1913年率軍反對殺害馬德羅的韋爾塔。1915年4月,卡蘭薩的軍隊擊敗比利亞的軍隊後,卡蘭薩任臨時總統。1917年5月1日成為法定總統後,與比利亞和薩帕拉繼續發生沖突,但由於遲遲不進行土地改革而引起社會的普遍不滿和騷亂。1914年4月他反對美國對墨西哥土地的侵蝕。1916年3月阻止美國軍事遠征隊進入墨西哥。1918年將石油工業置於墨西哥控制之下而激怒了美國。他是狂熱的民族主義者。1920年,在總統選舉中被P.E.卡列斯、A.奧夫雷貢和韋爾塔3人集團所擊敗。後被反對派於1920年5月21日殺害。
關鍵詞:墨西哥 卡蘭薩
7) 1927年5月21日 許克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

1927年,在國民黨第35軍軍長何鍵的陰謀策劃下,駐長沙的國民黨反動軍官許克祥於5月21日發動了殘殺共產黨員和工農群眾的反革命叛變。因為事變這天中文電報用韻目「馬」字代表21日,所以稱這一事件為「馬日事變。」
本來就反對孫中山三大政策,對兩湖工農運動深懷仇恨的第35軍軍長何鍵,在蔣介石的唆使下,早在1927年4月底,就在漢口召集了一次高級將領會議,邀集了一批反動軍官,密商反共清黨,舉行軍事叛變,推翻武漢國民政府的陰謀。5月17日,獨立14師師長夏斗寅公開叛變革命,何鍵立即響應,率領他的部隊,在湖南各地進行屠殺,他們先殘害了臨湘農民協會委員長和常德近郊農民協會委員長,後又佔領了益陽縣工會、農民協會等革命機關,繳了農民自衛軍和工人糾察隊的槍。5月21日早晨,何鍵率領他的部隊,將常德所有革命團體包圍起來。工人糾察隊進行抵抗,遭到機槍掃射。當時,共產黨員、革命群眾80餘人被打死。當天夜晚,駐長沙的何鍵部下第33團團長許克祥,率兵1000多人發動反革命政變,對革命黨和工農群眾進行了突然襲擊。長沙城頓時火光沖天,槍聲四起,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反動軍隊向國民黨省黨部,盛市總工會,農民自衛軍總部,省黨校,特別法庭等機關、團體以及工人糾察隊發起進攻,奪取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軍的槍支,放走了關押在監獄里的土豪劣紳等犯罪分子,撕毀了「擁護武漢國民政府」,「打倒蔣介石」,「鏟除土豪劣紳」的標語,代之以各式各樣的反動標語。大批共產黨、工農群眾以及青年學生倒在血泊中。這伙叛匪,在長沙戒嚴司令部集會,成立了所謂「中國國民黨湖南省臨時救黨委員會」,作為反革命叛變的公開指揮機關。
「馬日事變」之後,白色恐怖遍及湖南。反動派一邊殺人,一邊嫁禍於共產黨。造謠說:此次事變,全是共產黨發號施令的結果,是「軍民沖突」,是「工農圍攻33團團部,搶劫槍支」所引起的。武漢國民黨反動分子,也大肆造謠說:假若沒有工農運動,夏斗寅、許克祥是不會叛變的。「馬日事變」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長沙附近就有一萬多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革命事業受到了嚴重危害。
關鍵詞:許克祥 馬日事變 何鍵 夏斗寅
8) 1949年5月21日 中共與英方就「紫石英」號事件交涉

1949年4月21日,英國軍艦紫石英號未經允許進入我解放軍渡江戰役作戰江面,被我炮兵部隊擊傷。事件發生後,英國遠東艦隊先後派「倫敦」號等三艘戰艦向我軍陣地尋釁,都被我炮兵擊退,但雙方均造成200餘人的傷亡,英遠東艦隊副司令受傷。
英艦長江事件震驚世界。英首相艾德禮稱「英國軍艦有合法權利開進長江執行和平任務。」前首相丘吉爾甚至揚言應派遣航空母艦去實行報復。而反對黨領袖麥克米倫則指出,英國軍艦進入中國內河的權利已於1943年被中國政府收回。議員蓋萊奇則質問:如果當年一艘親希特勒的國家軍艦在我們定的進攻日(諾曼底登陸)闖入英吉利海峽,難道我們不應該把它打得粉碎嗎?
英國「紫石英」艦被擊傷以來一直滯留在鎮江以東的江面上,5月21日,中共代表康矛召受命致函「紫石英」艦艦長克仁斯少校,表明解放軍決定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態度,要求英方指派相應的代表舉行談判。英方對此始終不表態,但指派了不具代表身份的「紫石英」繼任艦長克仁斯少校與中方接觸交涉,來回傳遞英方和中方的電函和信件。中共代表向克仁斯遞交了一份備忘錄,備忘錄列舉了4艘英艦武裝侵犯中國內河和解放軍陣地,造成中共嚴重傷亡和損失的情況,要求英國軍艦承認錯誤,向解放軍道歉。在賠償解放軍及當地人民所受之損失後,中共准備討論讓肇事英艦「紫石英」號及其人員撤離長江的辦法。該艦艦長克仁斯於5月31日轉來英方電函,依然稱「紫石英」號系執行「和平使命」而被火炮擊傷,因此,「英國諸艦對此事件是沒有責任的」。
關鍵詞:「紫石英」號 「紫石英」號事件
9) 1951年5月21日 我國與巴基斯坦建交

巴基斯坦全稱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意為「純潔人所住之處」,烏爾都語意為「聖潔之國」。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面積796095平方公里。人口12250萬(1993年7月),主要有旁遮普族、信德族和巴丹族,分別佔全國人口的56.1%、22.6%、13.1%。官方語言為英語。96%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首都伊斯蘭堡。礦藏有天然氣、石油、鐵、煤、銅、大理石、寶石等。經濟以農業為主,依賴外援,為低收入國家之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1393盧比(1992/1993)。貨幣名稱巴基斯坦盧比。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甘蔗。牲畜有水牛、黃牛、羊、馬和駱駝。出口大米、棉花、棉織品、皮革製品、鮮魚、水果、水泥;進口石油、建材、交通設備、鋼鐵產品、電器產品、輕工產品。鐵路總長8775公里,公路總長169502公里,主要港口有卡拉奇,與世界主要國家有航空聯系。巴基斯坦原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858年整個次大陸淪為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同意印巴分治。8月14日巴宣布獨立,成為英聯邦的一個自治領,包括東、西巴基斯坦。1956年3月23日(國慶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1971年3月東部宣布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12月正式獨立。對外奉行獨立和不結盟政策,注重發展同伊斯蘭國家和中國的關系,致力於維護南亞地區和平與穩定。1951年5月21日同中國建交。
關鍵詞:巴基斯坦
10) 1981年5月21日 首批參加絕食的共和軍戰士全部死亡

愛爾蘭共和軍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炸彈攻勢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於是,他們將牌局換了另一種打法。
1981年3月1日,關在貝爾法斯特梅茲監獄中的愛爾蘭共和軍戰士桑茲等4人宣布開始絕食。他們的目的很簡單:要求英國政府給予被俘的共和軍戰士以「政治犯」待遇,而不是現在的恐怖分子待遇。但是,桑茲等人的要求被英國政府拒絕了,於是,各種傳媒大炒特炒桑茲的獄中情況,國際社會也表現出異常的熱情,各種組織、各個國家紛紛派出說客到英國調解。對他們的勸說,英國政府一一回絕,最後,各位說客全部無功而返。
1981年5月5日,在絕食66天之後,桑茲終於死去。撒切爾夫人在下院發表演說,聲稱:「對共和軍囚犯讓步就是給他們頒布屠殺無辜的許可證。」此言一出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強烈反應。全球抗議之聲不絕於耳。法國喊出「撒切爾夫人是殺人犯」的口號。到5月21日夜11時29分,首批參加絕食的共和軍戰士全部死亡,又有一批囚犯自願接替了他們的位置,開始了新的絕食。
由於英國政府的強硬態度,共和軍的聲望空前提高,與此相對應的是北愛爾蘭地區的爆炸活動成倍上升。平民百姓甚至婦女、兒童都參加了向英國人復仇的戰斗。他們拿著自製的燃燒瓶,向英國軍警開火,七個月後,絕食終於停止。但前後已經相繼死去了10個共和軍戰士。
在長達七個月的絕食過程中,撒切爾夫人的鐵石心腸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鐵女人」的外號不脛而走。
關鍵詞:愛爾蘭共和軍 桑茲 撒切爾夫人
11) 1982年5月21日 中國男子羽毛球隊首獲湯姆斯杯

1982年5月21日,中國男子羽毛球隊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12屆國際羽毛球團體錦標賽決賽上,戰勝印度尼西亞隊首次獲得湯姆斯杯。
關鍵詞:男子羽毛球隊 湯姆斯杯

12) 1984年5月21日 世界第一台光纖錄像電話開始使用

1984年5月21日,世界上第一台利用光纖通訊網的錄像電話在法國西南部的比亞里茨正式起用。這一天,法國總統密特朗在愛麗舍宮通過錄像電話同正在比亞里茨的法國郵電事務部長路易·梅克桑多進行了10分鍾的交談。密特朗認為,這一成果是「法國電子技術的尖端」,它表明法國的通訊工業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光纖通訊網是未來的通訊系統,因為光纖的阻力比同軸電纜小10倍,但容量卻大10部,因此,可以逐步代替傳統的銅纜。光纖通訊網可用於錄像電話、電視聯播網和存取資料及圖像。比亞里茨光纖通訊網長1萬公里,價值約6億法郎。
關鍵詞:光纖錄像電話 光纖通訊
13) 1991年5月21日 衣索比亞門格斯圖政權垮台

1991年5月21日,衣索比亞總統門格斯圖被迫辭職,並出走辛巴威尋求政治避難。反政府武裝組織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民陣)趁機向首都地區發動猛烈進攻,政府軍迅速潰敗。民陣26日攻佔位於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東南約50公里的埃塞最大軍用機場,並切斷通向首都的最後一道陸路通道;28日,佔領總統府,接管國家政權;29日開始解除前政府軍武裝。30日,前政府一些高級官員向民陣軍隊投降。
關鍵詞:衣索比亞 門格斯圖政權 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
14) 1992年5月21日 上海股票交易市場股價全部放開

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上海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始正式營業。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上證所市場交易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為前市,9:15至9:25為集合競價時間,9:30至11:30為連續競價時間。下午為後市,13:00至15:00為連續競價時間,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市場休市。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國際證監會組織、亞洲暨大洋洲交易所聯合會、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成員。
對上海金融界來說,1992年5月21日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上海股票市場全面放開股價,從這一天起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市場。
關鍵詞: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交所
15) 2000年5月21日 中國佛教領袖、社會活動家趙朴初逝世

趙朴初(1907年11月5日-2000年5月21日),安徽省太湖縣人,中國社會活動家、宗教領袖、詩人、書法家、佛教居士。
1926年就讀於中國江蘇東吳大學。畢業後擔任上海江浙佛教聯合會秘書、上海市佛教協會秘書。1936年,趙朴初在上海成立了「中國佛教護國和平會」的救亡組織,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9年,參加民主促進運動。1945年抗戰勝利,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民主促進會,擔任上海分會副主任。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趙朴初代表上海佛教界,參加中共在北京首次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50年,趙朴初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民政部副部長、人事部副部長,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律委員會副主任。1952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上,趙朴初代表中國佛教界,將一尊古銅佛像贈送日本佛教界。 1953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北京廣濟寺舉行了中國佛教協會成立會議,由趙朴初擔任籌備處主任。
趙朴初在90歲以後健康狀況不佳。於2000年5月2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3歲。
著有《滴水集》、《片石集》、《佛教常識問答》。
16) 2003年5月21日 阿爾及利亞發生地震

2003年5月21日,阿爾及利亞發生地震,死亡人數已逾700,受傷人員已超過5000人。據阿爾及利亞內政部的報告說,這場地震波及了阿北部8個省份,其中首都阿爾及爾和位於震中地區的布米爾達斯省受災最嚴重。這兩個地區的公路以及電力、通訊和供水設施均遭到嚴重破壞。阿爾及爾市中心通往機場的高速公路也已經關閉。這次地震震中位於首都阿爾及爾以東50多公里處的布米爾達斯市,該市和阿爾及爾市都有強烈震感。阿爾及爾市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和電話通訊中斷,驚恐的居民或擁擠在街頭,或帶著自己的財產逃離城市。在阿爾及爾以東約30公里的魯維巴鎮,大量建築物倒塌,許多人被埋在廢墟中。

閱讀全文

與1873股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可轉債與可轉債基金的區別 瀏覽:153
4月10日北上資金 瀏覽:506
調研投資者賠償基金 瀏覽:326
2017我國消費貸款不良率 瀏覽:345
紅綠燈股票 瀏覽:319
天盛中國投資集團 瀏覽:906
米高梅股票 瀏覽:38
購買基金從什麼時間起算 瀏覽:691
基金黃陳 瀏覽:112
只投分級基金 瀏覽:6
a類期貨公司相關股票 瀏覽:487
東阿貸款5萬 瀏覽:585
立華投資王政 瀏覽:35
奧西康價格 瀏覽:964
外匯微盤哪個好 瀏覽:2
助學貸款有多少人逾期 瀏覽:819
貴港國海資金賬號5位升為 瀏覽:503
中國國際投資股份集團有限公司 瀏覽:59
開立外匯經常項目賬戶應注意 瀏覽:640
新加坡幣對人民幣匯率2月24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