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為什麼會陷入財務危機--財務危機案例啟示錄
第一部分 企業風險與財務危機
第一章 華聯三鑫案例:高負債產能擴張、產業環境惡化與財務危機 /
第二章 匯源果汁案例:業績大幅下滑、風險管理失敗與財務危機 /
第三章 合俊集團案例:貼牌生產、核心競爭力低與財務危機 /
第四章 日本航空案例:政治因素、資源配置失衡與財務危機 /
第二部分 金融危機與財務危機
第五章 中國金屬案例:高風險經營、銀行催收貸款與財務危機 /
第六章 江龍控股案例:管理粗放、金融環境突變與財務危機 /
第七章 佑威國際案例:店鋪擴張、籌資失敗與財務危機 /
第三部分 系族企業與財務危機
第八章 華源系案例:股權抵押貸款、多元化兼並與財務危機 /
第九章 泰躍系案例:資本運作、大股東利益侵佔與財務危機 /
第四部分 公司治理與財務危機
第十章 東北高速案例:大股東相鬥、內部人控制與財務危機 /
第十一章 ST宏盛案例:經營危機、控制權爭奪與財務危機 /
第五部分 金融衍生工具與財務危機
第十二章 深南電案例:油價上漲、「對賭」高盛與財務危機 /
第十三章 碧桂園案例:股票回購、股份掉期交易與財務危機 /
第十四章 中國傳動案例:可轉換債券籌資、回購成本控制與財務危機 /第十五章 席夢思案例:私募基金控制、金融危機與財務危機 /後記 /
Ⅱ 品牌管理混亂的風險是什麼
這是我今年寫論文用到的案例,都是今年的,一個成功的一個失敗的。海爾公司風險防範的成功經驗海爾集團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中國最具價值的品牌。海爾旗下擁有240多家法人單位,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有本土化的設計中心、製造基地和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五萬人,重點發展科技、貿易、金融、工業四大支柱產業,已發展成為具有相當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作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同樣面臨著巨大挑戰。世界著名的消費市場研究機構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歐睿國際)最新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海爾品牌在全球冰箱市場份額已達到6.3%,超過LG和伊萊克斯等品牌,躍居全球第一。海爾之所以能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的大環境下中取得如此佳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對風險防範的強化和創新。海爾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對風險實施管控:2.1.1 進行全面內控,建立內部監控機制內部監控機制:為了保證集團的運行安全,平穩的達成戰略目標,海爾建立了一套對風險進行防範和控制的體系,其核心是針對子公司的組織、治理、戰略,以及業務運作的各種制度與流程中可能存在(漏洞,規定空白,人為干擾,缺乏可行性,制度與執行制度的部門與崗位之間沖突,缺乏科學規范,制度過粗,或制度之間存在原則沖突等方面)的問題,為防範、管理乃至消除上述問題而建立一個系統性的、不依賴人的、制度性工作體系。 全員內控:海爾的風險防範是一個全員內控的理念。風險防範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財務部、審計部、法律部等部門,而是將其滲透到了公司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從董事會層到經理層,再到員工層,還是從集團戰略層到執行層,再到各個職能業務層,全面的風險防範意識已經滲透到了企業的每個層面、每個員工。 2.1.2 減少存貨、加快資金回收,降低經營風險在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海爾及時做出了各類風險應對措施,例如在全國范圍內取消倉庫,按訂單生產,像冰箱一年幾千萬的產量,庫存量幾乎為零,極大地降低了存貨在流動資金中所佔的比重。這樣一下子就增加了企業的現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營風險。2.1.3 建立財務公司財務公司是海爾集團進行業務流程再造的助推器。財務公司的建立解決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的局面。企業有了較完善的內部財務監控機制。財務公司實現了資產與資金的雙重增值,是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財務成本的金融工具,也是資金流整合的金融載體。到2008年底,歷經6年的發展,海爾財務公司已經初步完成了由一個單純的資金集中管理服務商到一個集約化金融服務、集團化金融管理、集成化金融支持三位一體的海爾特色金融服務綜合供應商的蛻變,構築了海爾品牌沖擊世界500強的核心競爭力。海爾通過建立財務公司,把財務風險控制模型注入到集團產業內部,全面構建了集團產業財務風險防範體系,整體提高了海爾集團的財務風險防範能力。用創新變革應對風險,在風險面前,海爾走創新之路應對風險。風險和機遇並存,能否規避風險、抓住機遇,主要看企業自身的競爭力。2.2 合俊集團風險防範的失敗教訓創辦於1996年的合俊集團,是國內規模較為大型的OEM型玩具生產廠商。在世界五大玩具品牌中,合俊集團已是其中三個品牌的製造商,並於2006年9月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到2007年的時候,銷售額超過9.5億港元。然而進入2008年之後,合俊集團的情況急劇下降。在2008年10月,這家在玩具界舉足輕重的大型玩具公司沒能躲過這次全球性金融風暴,成為中國企業實體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倒閉的第一案。表面上看起來,合俊集團是被金融風暴吹倒的,但是只要關注一下最近兩年合俊集團的發展動態就會發現,合俊集團倒閉的真正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2.2.1投資缺乏科學性,盲目多元化2007年9月,合俊集團計劃進入礦業,以3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福建天成礦業48.96%股權。天成礦業的主要任務是在中國開采貴金屬及礦產資源,擁有福建省大安銀礦。2008年2、3月份,合俊集團付給天成礦業2.69億元的現金,直接導致廠里資金鏈出現問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整個玩具行業的上下游供應鏈進入惡性循環,再加上2008年的生產成本持續上漲,塑料成本上升20%,最低工資上調12%即人民幣升值7%等大環境的影響,導致了合俊集團的資金鏈斷裂。這家銀礦卻一直沒能拿到開采許可證,沒法給公司帶來任何收益,對於天成礦業的巨額投入合俊集團不但沒能收回成本,反而令其陷入資金崩潰的絕境。2.2.2內部管理失控導致成本上升對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應對能力不足。2008年6月,合俊集團在樟木頭的廠房遭受水災,存貨遭受巨額損失。水災導致物料報廢致使生產被迫中斷,合俊集團耗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重新恢復生產。此次水災也嚴重的影響了該集團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及現金流量,從而影響了集團的經營效率。因為水災造成的存貨損失約為6750萬港元。合俊集團在物料管理上也很鬆散,公司物品常常被盜,原材料當廢品賣。而且生產上也沒有質量監控,返工甚至報廢的情況經常發生。合俊集團財務風險防範的失敗最終導致了合俊集團的倒閉。
Ⅲ 目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Z值模型計算公式是什麼
企業 風險與危機是由不確定性引起的,企業財務風險與 危機的成因也是如此。 由於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是一個具有不確定性的系統,即在企業活動的各個環節都有存在大量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因素,所以企業的行為必然會伴隨著風險的威脅和影響,若風險失控就會引發危機。任何企業風險終將會對企業財務造成影響,並顯示在會計信息上,企業資金管理技術性失誤是財務危機的直接根源。
事實上,企業陷入財務困境是一個逐步的過程,通常從財務正常漸漸發展到財務危機。實踐中,大多數企業的財務危機都是由財務狀況正常到逐步惡化,最終導致財務危機或破產的。因此,依據企業危機預警管理的基本思想,建立有效的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完全可能避免企業財務危機的發生,至少能夠把財 務危機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這是因為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通過設置並觀察一些敏感性財務指標的變化,而對企業(或企業集團)可能或將要面臨的財務危機事先進行預測預報的財務分析系統。它具備了財務危機的識別、分析與評價,並由此做出警示的管理功能。正確地預測企業財務危機,對於保護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對於經營者防範財務危機、對於政府管理部門監控上市公司質量和證券市場風險,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選擇Z值模型進行財務預警分析的原因 限於現在許多先進的財務困境預警模型十分復雜,對於上市公司一般的利益相關者來說使用起來十分困難。因此,財務指標廣泛且有效地應用於財務困境預測模型,如何選擇財務指標及是否存在最佳的財務指標來預測財務困境發生的概率卻一直存在分歧,但是,自Z模 型(1968 )及ZETA模型(1977)發明後,還未出現更好的使用財務指標於預測財務困境的模型。
二、Z值模型簡介 「Z-Score」模型由美國學者Altman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用於探討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檢測問題。Z值模型的思路是運用多變數模式建立多元線性函數公式,即運用 多種財務指標加權匯總產生的總判別分(稱為Z值 )來預測企業的財務危機。Z值模型理論是Altman通過對美國1945年~1965年之間的33家破產企業(製造業)和33家正常經營的企業(製造業)進行了充分的研究之後,再以 行業級別及規模大小分層抽取正常公司作為配對樣本。
Altman將22個財務比率分為五大類:(1)流動性;(2)獲利性;(3)財務杠桿;(4)償債能力;(5)周轉能力。
然後用逐步多元區別分析選取其中五個最具預測能力的財務比率,將之結合成一個數學式,於1968年發表的研究結 論而形成的理論(Z值模型 ),來計算、預測企業的財務狀況。其計算方法主要就是根據這些變數對財務危機警示作用的大小而賦予不同的權重,最後進行加權計算,得到一個企業的綜合風險總判別分Z,將其與臨界值對比就可以了解企業財務危機的嚴重程度。
根據Altman的統計結果,此方法預測的准確率在破產前一年高達90%以上,而在破產前5年也高達70%之多。 該模型定義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4X4+0.999X5式中:
X1=(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總資產X2=留存收益/總資產X3=息稅前利潤/總資產 X4=優先股及普通股的市場價值/總負債X5=銷售總額/總資產
該模型主要將企業的償債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營運能力指標有機地結合起來綜合分析企業破產的 可能性,當Z<1.8時, 代表企業具有很高的破產概率;當Z3>2.99時,說明企業處於安全狀態,破產的可能性很 小,可以不予考慮;當1.81≤Z3≤2.99時, 代表企業處於預測的灰色區域內,其財務狀況不穩定,是否破產,情況不明,需特別加以注意,此時,企業若採取有效措施,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才有可能轉危為安。
三、Z值模型的應用分析 Z值模型主要用於預測企業財務失敗或破產的可能性,也可用於判定企業財務危機的狀況,是目前在財務危機預警分析中最常採用的一種模型, 例:用Z值模型來對「合俊集團」公司財務困境進行判別分析。
香港合俊控股集團成立於1996年,在玩具業頗具知名度,香港聯交所上市企業。鼎盛時期在廣東東莞和清遠共設有4間生產工廠,廠房生產面積達10萬平方米,集團雇員1萬人左右。其主力生產基地就是設在東莞樟木頭鎮的兩家工廠。樟木頭的兩家工廠產品70%以上銷往美國,包括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提供OEM(貼 Z值模型在上市公司財務預警 業務。但出於種種原因,公司利潤不斷下滑,甚至出現巨額虧損,2008年陷入財務危機。
選用合俊集團公司2003年至2007年定期報告中的數據,分別計算所需的財務比率。 為了計算Z值,我們需要的原始數據:流動資產、總資產、流動負債、總負債、留存收益、銷售收入、利潤總額、 財務費用和年底的股票市場的收盤價格。
各個變數的計算方法解釋如下:
X1中的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X3中的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財務費用;
X4中的權益的市場價值由總權益的賬面價值代替,總負債的市場價值由總負債的賬面價值代替。
四、結論
根據Altman的大量實證研究,得出了關於Z模型的經驗判別區域:即當Z值小於1.81時,公司會在不久的幾年內走向破產;而如果Z值大於2.99,則表明公司運作非常正常,不會出現財務困境;如果公司的Z值介於1.81到2.99之間,則是所謂的「灰色地帶」,在這一區段內,公司的未來很難通過Z值進行推測,很可能發生破產,也很可能正常的運作下去。一般認為,如果Z值落在灰色地帶,而且伴有下降趨勢或明顯波動的,應該要加以注意;而伴隨著上升態勢的,則表明公司狀況良好。通過區域的劃分就可得出結論:合俊集團公司的Z值從2006年突然大幅度降低,小於1.81時,可以說明公司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很大,此結論與企業的發展狀況結果一致。
Ⅳ 合俊破產的啟示
字數要求太高了,但你可以這么分析:
首先,合俊是屬於勞動密集型的外向型加工企業,本來利潤空間就不大,又處於產業鏈的最底層,受到宏觀調控的影響,就最經不起風吹草動。
當時它面臨的困境:
1,原材料成本上漲
2,新勞動法帶來用人成本上升
3,信貸緊縮使企業很難貸到款,輸血不足
4,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減少,使得出口業務受限制
5,勞工荒
有人認為是金融風暴造成它的倒閉,但應該知道,那個時候,風暴還沒有真正影響到實體經濟呢。
應該是通貨膨脹和國家宏觀調控的原因。
Ⅳ 批發零售業的風險分析
授信風險點主要考慮了客戶額度授信環節須考慮或可能存在的風險,其中包括了客戶信用風險在內的幾類風險因素。 由於行業門檻低,企業素質薄弱良莠不齊,客戶信用風險主要體現在企業資信較差,缺少履約能力或意願。此行業的客戶基本缺乏專業人才和市場營銷能力,規模偏小,經營穩定性差,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弱;經營不規范,存在著報表欠真實,不能反映企業真實財務狀況;企業信息透明度低,使銀行難以了解客戶經營的真實狀況;公司股權較混亂,雖然由幾名成員注冊的有限公司,但實際可能是由一名成員全部出資的情況。
信用風險的控制措施:
①關注借款人徵信報告中的信用記錄情況。徵信報告能反映客戶的信用卡消費情況和借貸情況,以此反映客戶的信用水平和月還款情況。但是因為時限或者聯網的情況,有些客戶的貸款記錄並沒有在上面反映出來。之前有一個做皮草生意的客戶,其家庭資產很大,但月日常支出達到了13萬元,信用記錄中並沒有顯示其有貸款,這么大的日常支出就有些不正常。合規性審查提出這個疑問,信貸員在調查時並沒有注意。後來信貸員與客戶聯系,客戶稱其剛買了一套房產,月供6萬余元。客戶提供了月還款的證明,這樣就可以解釋其高額支出的問題。另外,對於信用記錄中禁入或者關注類的客戶,應該謹慎對待,詳細了解客戶產生逾期的原因,如果屬於惡意拖欠的話應嚴格按照制度來執行。
②利用合理數據來反映客戶的經營能力。中小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不能反映客戶真實的財務情況,更多的則是根本不會做財務報表,只有現金日記賬情況。很多客戶並不會充分利用其開立的對公賬戶,而是對公和個人賬戶交替使用,現金流狀況無法反映其經營情況。在繳稅方面,許多批發零售的客戶也是將每月利潤做得很低以達到避稅的目的,這使我們在核實客戶收入的時候遇到很大困難。因此,信貸員在調查批發零售客戶的時候,應要求客戶提供相關的進銷貨單據以反映其進貨、存貨和銷售情況,要求客戶提供相關的代理和銷售合同來證明其有穩固的進貨和銷貨渠道等。對於其現金流情況,如果客戶稱其對公賬戶不怎麼用,那麼要求客戶提供主要利用的個人賬戶現金流情況。
③關注客戶企業股權情況。一般客戶注冊的小規模有限公司股權結構相對混亂,要仔細分析其公司章程。如果客戶公司有幾名股東共同出資組建,則按照借款人占股情況對其有效資產和凈利潤進行分割;也有客戶稱為了注冊股份有限公司必須要兩人以上共同出資,因此找親戚或朋友一起,實際是由他自己出資注冊的,這樣需要另外的合夥人提供證明,否則應對客戶按占股情況對其有效資產和凈利潤進行分割;還有客戶夫妻或者家人分別開公司,則要重點了解幾個公司的關系,是否有關聯交易存在,關注客戶貸款用途。 客戶的市場風險與經營產品的市場價格波動成正比。產品市場價格上下波動越大,銀行所承受的風險越大,市場價格波動將引起產品滯銷或嚴重虧損,從而影響到客戶的支付能力和現金流的還貸能力。客戶風險偏好不同,其經營的風險也不同。風險偏好型客戶熱衷經營價格起伏較大的產品,依靠低位囤貨高位出貨獲利,其風險相對較大。另外,在金融海嘯的襲擊下「觸礁」的香港零售企業已上升到7家。其中,2000年11月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佑威國際、泳衣及便服生產零售商德發集團在9月被清盤,「二戰」後於香港建立的最早期的電器店之一泰林無線電行、香港玩具生產商合俊集團旗下兩家工廠、成立於1983年的香港手錶製造及零售商宜進利深圳工廠在10月先後倒閉。小家電百靈達公司深圳工廠隨後宣布停止運營,而「金至尊」陷入財務困境。這些案例一方面說明了再優質的企業也難逃被經濟危機吞噬的厄運,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開始向實體經濟蔓延,全球經濟危機現在迫使生產企業、經銷商要快速回籠資金,以彌補生產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通脹等種種因素的影響;零售企業不得不及時或縮短供應商應付款的賬期,從而導致資金鏈吃緊的情況非常嚴重。
市場風險的控制措施:
①應關注客戶的風險偏好,對投機類客戶風險應引起重視。對產品所屬行業、市場走勢、價格中長期走勢等有所了解,根據客戶經營方式和產品流通特性對其市場風險程度做出判斷。
②我們在選擇目標客戶的時候,最好選擇經營產品價格穩定、供應渠道穩定、銷售穩定的客戶。鎖定產品原則上以大宗、高流動性、價格穩定的原材料以及耐用的產成品等,以及對保存條件要求不高、便於移動和控制的產品為主。從目前形勢來看,紡織品、玩具、化工產品、鋼鐵等產品價格目前波動較大,對於從事相關行業銷售的客戶要謹慎對待,認真調查其日常經營情況。
③關注有鮮活保質期貨物的風險。一旦出現貿易糾紛或者周轉不靈,期間貨權存在自行滅失,銀行失去第一還款來源;對價格變動較大的產品要進行重點關注,並根據市場情況採取動態管理;對生產型企業的進口應根據企業的銷售訂單確定合理的原料進口額度。 批發零售行業進入的門檻較低,經營者的素質參差不齊,擁有的客戶資源不同,經營的效果也不一樣。經營風險主要體現在客戶的自身能力能否保證企業的正常持續經營,從上游來講即客戶能否與供貨商簽訂進貨合同,從下游來講能否擁有穩定的銷貨渠道,保持經營的持續性;第二是該行業的應收賬款和應付貨款金額較大,由於客戶下家違約,應收賬款形成壞賬,造成企業第一還款來源落空,導致客戶發生逾期;第三是存貨以及存貨周轉率的風險,經營批發零售的客戶一般會選擇旺季來臨之時抓緊備貨,以便擴大其銷售規模,因此會囤積大量的商品,我們要重點考慮存貨的價格風險和周轉情況。
經營風險的控制措施:
①要認真分析客戶的經營能力和戰略資源。信貸員在調查的時候,不僅要關注客戶經營的財務數據和抵押物情況,還要在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客戶的經營期限,分析客戶對市場競爭和企業前景的把握。之前做過一個在天意市場經營化妝包的客戶,他的商品利潤率並不高,但這個客戶是在天意市場剛建成的時候就開始在那裡做生意,經營期限較長,周圍沒有經營類似產品的商戶,擁有穩定的進貨和銷貨渠道、市場競爭較小,因此這個客戶的經營能力沒有問題。還有一個客戶是與幾個朋友合夥成立公司,做塑料倒模生意的,來我行貸款是想再成立一個公司單做。客戶的經營能力和產品的銷量遭到審批人質疑,信貸員解釋該客戶與進貨公司有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他正是憑借這種關系入股,該公司全年的貨源均是他來提供的。並且,產品的銷路很穩定,國內市場對該產品的需求也很旺盛。因此,像這種擁有進貨或銷貨資源在手的客戶,其經營能力也沒有問題。
②要關注應收賬款賬期和回收情況。我們做過的好多客戶資產負債表做得非常簡單,應收應付均沒有體現。其實客戶在日常經營中,肯定會有很多的應收款和應付款,這是批發零售行業的特點。客戶從廠家進貨時一般是付全款,付款後貨物到達之前,這筆錢算作預付款。在批發行業中,客戶向超市、飯店等供貨,總有一個賬期,短則一個月,長的能達到幾個月甚至一年。這未結的貨款就是應收款。產品的銷售收入是客戶第一收入來源,如果貨款結不回來會對他的日常經營周轉造成影響。因此,在調查客戶經營情況時,要詳細了解客戶應收款情況,了解其以往是否能及時將貨款收回來。另外,也要了解其下遊客戶,選擇做上下游有長期合作關系的客戶。
③關注客戶企業的存貨規模以及歷史的存貨周轉情況,如果發現存貨因過季、價格變動受市場影響加大的,須謹慎關注。另外,關注客戶產品的行業情況,對客戶管理能力、產品成本、銷售市場競爭力等綜合分析。之前做過一個從事糧油批發的客戶,他以前在糧食局工作,對糧食市場行情非常了解,並且關注糧食期貨的價格,以便隨時調整自己的庫存。他有五個銷售點,分布非常科學,在北京市的周圍,以便很容易的將產品發送給下遊客戶。目前國際糧價在不斷上漲,因此他想貸款再囤一些糧食。像這樣對產品市場行情有把握的客戶,他的經營情況應該是非常好的。
Ⅵ 英文翻譯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market economy, e to the corporate objective environment of uncertainty and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uncertainty, the business is facing huge financial risk. In 2007, the economic crisis sweeping the globe, despite the domestic Chinese enterprises to benefit from the enormous spending power is not affected, but for those of foreign enterprises, it is a fatal blow, and many enterprises lack of strict financial risk control issues prominent. Smart Union Group in 2008 faced suspension liquidation in 2009 after the restoration of reorgan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nancial risk to start Smart Union Group's financial risk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and as a basis for analysis of the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of the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sues!
Ⅶ 合俊集團倒閉的原因有哪些
經營不善
Ⅷ 新聞所說的「第二波金融危機」是什麼意思
金融危機指的是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次貸危機等類型。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
影響危害
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沖擊最直接也最嚴重。首先,危機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直接影響出口。美國消費支出佔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短期內,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加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華進口需求的減少。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出口呈現減速跡象。上半年中國繼續延續出口增長減速的趨勢。從出口金額看,上半年同比增長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長速度降低近6個百分點;從出口數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長8.44%,也明顯低於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長速度。除了出口數量減少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企業的違約率也開始上升,出口企業的外部信用環境進一步惡化。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統計,前5個月收到的報損案件金額高達3034萬美元,同比增長80%;已支付賠款895萬美元,同比增長525.6%。其中,2008年理賠量比2007年同期增長525.6%,本地企業的海外壞賬率增長約為268%。
具體到行業,保險業近年來總體處於上升狀態,除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保費增速降低,但仍超過10%。紡織行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08年9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較8月份減少近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僅小幅增加約3億美元,9月份出口延續了8月份微幅增長的趨勢。隨著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以美元計價的紡織出口接近零增長,以人民幣匯率計價的出口額持續負增長,20%的紡織企業出現虧損;汽車行業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總體表現低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8月,乘用車產銷463.24萬輛和455.03萬輛,同比增長13.67%和13.15%,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個百分點和10.94個百分點。從8月份的汽車銷量來看,歐洲同比銳減16%,北美降幅達15.5%,日本汽車銷量下降14.9%。而中國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5.4%,環比下降了6.0%;船舶行業也深受其害。由於金融危機,世界船舶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歐洲許多銀行都暫停了船舶融資業務,預訂船舶但未獲融資的比例明顯上升。一些船東被迫取消船舶訂單,如香港金輝船務取消了在大連船舶重工訂購2艘VLCC的訂單,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億美元散貨船訂單,韓國、印度中小船東也相繼出現了取消訂單的情況。就地區而言,東部地區由於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所受損失相對較嚴重。廣東有2萬至3萬家大大小小的工廠倒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合俊集團旗下的兩家玩具加工廠倒閉,6500名員工面臨失業,這是受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實體企業倒閉規模最大的案例。就出口國家來看,中國對美國出口金額增速下降較為明顯,對歐盟和大洋洲的出口並未受到明顯影響,而對拉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出口金額則出現了強勁增長態勢,上半年中國對拉美、非洲出口金額增長都在40%以上,遠遠高於對歐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額增長速度。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與擴散,中國對歐洲國家,甚至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對中國整體出口增長構成嚴峻挑戰。
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次級債券衍生合約的市場規模被放大至近4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體報道這次危機將導致全球金融資產縮水27萬億美元。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們回首今日,可能會把美國當前的金融危機評為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現已顯現,世界經濟下滑幾成定局。中國是這次危機中受損最小的發展中國家,直接損失較小,但是間接影響也不可小視。出口將減少,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作用開始消弱;投資者的信心有所動搖,投資積極性不高;銀行「惜貸」,國內流動性不足。目前,擴大內需,尤其是刺激消費已成為政府和學界統一的經濟調整口徑,但僅依靠個體經濟行為(個人與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促進經濟發展顯然有些「牽強附會」。實踐表明,當經濟處於衰退、或預期衰退時,(我國仍處於良性軌道上,但經濟下滑)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有效。應該說,從不久前的「反通脹」到今天的「保增長」政策突變,正在考驗著政府宏觀經濟駕馭和調控的能力。
經濟領域的劇變帶來了人心理上的改變,他們越來越失去安全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排山倒海般到來的金融危機不啻於美國經濟領域的「9·11」。美國人開始質疑美國政府的決策能力,美國數家新聞媒體23日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8%的接受調查的人認為,當前美國國家路線不對。民心的這種微妙變化,無疑將在即將白熱化的美國大選中發揮「威力」,因此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都在不遺餘力地批評現政府的決策之餘,還熱情洋溢地發布解決經濟困境的「妙招」,為的就是爭取這部分選民。
金融危機也直接沖擊到個人的生活。通貨膨脹、企業倒閉、經濟困境降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這不僅使得還不起房貸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普通美國人抱怨,連日常開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縮減。
Ⅸ 英文翻譯
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economy, the financial risk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faced growing. In 2007, China swept global economic crisis of foreign enterprise suffered a huge blow to control financial risks, many enterprises to faulty. 2008 toy proction all handsome face and trading, and liquidation group in 2007, the company sales 9.5 million hk dollar, a peak of enterprises in a year, why would ban settlement? From the financial risk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stantaneous collapse of joon group, and the basis of financial risk analysis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Ⅹ 需要關於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的實例
這是我今年寫論文用到的案例,都是今年的,一個成功的一個失敗的。海爾公司風險防範的成功經驗海爾集團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中國最具價值的品牌。海爾旗下擁有240多家法人單位,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有本土化的設計中心、製造基地和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五萬人,重點發展科技、貿易、金融、工業四大支柱產業,已發展成為具有相當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作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同樣面臨著巨大挑戰。世界著名的消費市場研究機構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歐睿國際)最新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海爾品牌在全球冰箱市場份額已達到6.3%,超過LG和伊萊克斯等品牌,躍居全球第一。海爾之所以能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的大環境下中取得如此佳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對風險防範的強化和創新。海爾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對風險實施管控:2.1.1 進行全面內控,建立內部監控機制內部監控機制:為了保證集團的運行安全,平穩的達成戰略目標,海爾建立了一套對風險進行防範和控制的體系,其核心是針對子公司的組織、治理、戰略,以及業務運作的各種制度與流程中可能存在(漏洞,規定空白,人為干擾,缺乏可行性,制度與執行制度的部門與崗位之間沖突,缺乏科學規范,制度過粗,或制度之間存在原則沖突等方面)的問題,為防範、管理乃至消除上述問題而建立一個系統性的、不依賴人的、制度性工作體系。
全員內控:海爾的風險防範是一個全員內控的理念。風險防範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財務部、審計部、法律部等部門,而是將其滲透到了公司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從董事會層到經理層,再到員工層,還是從集團戰略層到執行層,再到各個職能業務層,全面的風險防範意識已經滲透到了企業的每個層面、每個員工。 2.1.2 減少存貨、加快資金回收,降低經營風險在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海爾及時做出了各類風險應對措施,例如在全國范圍內取消倉庫,按訂單生產,像冰箱一年幾千萬的產量,庫存量幾乎為零,極大地降低了存貨在流動資金中所佔的比重。這樣一下子就增加了企業的現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營風險。2.1.3 建立財務公司財務公司是海爾集團進行業務流程再造的助推器。財務公司的建立解決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的局面。企業有了較完善的內部財務監控機制。財務公司實現了資產與資金的雙重增值,是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財務成本的金融工具,也是資金流整合的金融載體。到2008年底,歷經6年的發展,海爾財務公司已經初步完成了由一個單純的資金集中管理服務商到一個集約化金融服務、集團化金融管理、集成化金融支持三位一體的海爾特色金融服務綜合供應商的蛻變,構築了海爾品牌沖擊世界500強的核心競爭力。海爾通過建立財務公司,把財務風險控制模型注入到集團產業內部,全面構建了集團產業財務風險防範體系,整體提高了海爾集團的財務風險防範能力。用創新變革應對風險,在風險面前,海爾走創新之路應對風險。風險和機遇並存,能否規避風險、抓住機遇,主要看企業自身的競爭力。2.2 合俊集團風險防範的失敗教訓創辦於1996年的合俊集團,是國內規模較為大型的OEM型玩具生產廠商。在世界五大玩具品牌中,合俊集團已是其中三個品牌的製造商,並於2006年9月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到2007年的時候,銷售額超過9.5億港元。然而進入2008年之後,合俊集團的情況急劇下降。在2008年10月,這家在玩具界舉足輕重的大型玩具公司沒能躲過這次全球性金融風暴,成為中國企業實體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倒閉的第一案。表面上看起來,合俊集團是被金融風暴吹倒的,但是只要關注一下最近兩年合俊集團的發展動態就會發現,合俊集團倒閉的真正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2.2.1投資缺乏科學性,盲目多元化2007年9月,合俊集團計劃進入礦業,以3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福建天成礦業48.96%股權。天成礦業的主要任務是在中國開采貴金屬及礦產資源,擁有福建省大安銀礦。2008年2、3月份,合俊集團付給天成礦業2.69億元的現金,直接導致廠里資金鏈出現問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整個玩具行業的上下游供應鏈進入惡性循環,再加上2008年的生產成本持續上漲,塑料成本上升20%,最低工資上調12%即人民幣升值7%等大環境的影響,導致了合俊集團的資金鏈斷裂。這家銀礦卻一直沒能拿到開采許可證,沒法給公司帶來任何收益,對於天成礦業的巨額投入合俊集團不但沒能收回成本,反而令其陷入資金崩潰的絕境。2.2.2內部管理失控導致成本上升對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應對能力不足。2008年6月,合俊集團在樟木頭的廠房遭受水災,存貨遭受巨額損失。水災導致物料報廢致使生產被迫中斷,合俊集團耗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重新恢復生產。此次水災也嚴重的影響了該集團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及現金流量,從而影響了集團的經營效率。因為水災造成的存貨損失約為6750萬港元。合俊集團在物料管理上也很鬆散,公司物品常常被盜,原材料當廢品賣。而且生產上也沒有質量監控,返工甚至報廢的情況經常發生。合俊集團財務風險防範的失敗最終導致了合俊集團的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