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好還是上海好
不一定哪裡好,關鍵是你適合哪裡。
1如果你既不是上海人又不是北京人,估計北京更好一些,因為北京70%多的人口都已經是外地人了,真正成為了全國人民的首都,你遇到的排外情況絕對不如上海那麼嚴重,上海只要不說上海話,就能被看出來是外地人。
2如果你討厭太陽曬和天氣熱,討厭海邊空氣鹽化潮濕,討厭冬天陰冷,勸你別去上海。如果你討厭氣候乾燥,缺少雨雪,別去北京。
3如果你喜歡高樓大廈林林總總,上海的陸家嘴和北京的國貿CBD都可以滿足你,如果你喜歡古色古香的舊建築,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可以滿足你,如果你喜歡西洋建築,上海的外灘你會喜歡,如果你愛上皇家園林,北京的故宮、頤和園將會令你痴狂。
4如果你只愛吃米飯,京滬兩地都可以滿足你,如果你不愛吃米飯,只愛吃麵食(烙餅燒餅饅頭),那就留在北京。
5在城市交通上,兩地差不多,區別在於上海市可以騎摩托,北京市基本全是汽車,兩地堵車程度差不多,高峰期都堵的很兇。兩地都有密布的地鐵和公交系統,區別在於北京地方大,一站地路很長,上海地方小,每站間隔比較短。兩地都有高度發達的航空業和鐵路運輸業。關於道路,上海的道路很窄,而且羊腸,北京純粹的正北正南,九宮格,條條街道都很寬敞。
6就居民區而言,由於北京人口少於上海人口,而且北京地盤要比上海大很多,所以北京的居民區要矮小,上海居民公寓樓動輒二三十層像香港那樣。可兩地房價都是一線的價格,市區價格都貴的很。
7物價而言,食品價格北京要比上海便宜,飲食價格也比上海便宜,人少佔優勢。其他商品價格基本一致。
8教育,不用問,全國首屈一指的是北京城,不論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是國家最強大的教育之都。不過由於北京本地人實在太少,60%以上的中小學生都是外地籍。而上海也有10來所名校。
9按照國家內的城市地位,北京首善之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北方經濟中心。上海市是東南沿海經濟中心,未來的亞洲金融中心。
10論旅遊景點,北京有天安門,故宮,長城,八大處,香山,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北海等等,上海有外灘,陸家嘴地標,靜安寺,豫園等等。相對來說北京景點更勝一籌。上海有海有黃浦江,北京有山有園林水系。
11兩地人都不怎麼樣,北京人太傲慢,上海人太勢力,不過北京本地人太少,市區內不到30%人口是北京人,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按照這個標准看,北京更可愛親切一些,畢竟普通話的起源地,語言溝通無障礙,城市內到處都是外地人。而上海市公共場所很多人還在用上海話竊竊私語,連公交司機也用上海話和乘客對話,上海人還總是硬碟長鄉毋寧短的。
12兩地經濟不相伯仲,雖然北京人口少於上海,但全國富人的聚集地,所以GDP和人均收入都目前僅次於上海。
13飲食文化上,北京城聚集了全國的菜系,有名的飲食之都,一條街上餐館不少於3家。而上海市人民生活比較精打細算,出去吃飯還愛去西餐館,所以上海的街道上餐館不多。
14著裝,總體而言,上海市人民的衣著水平要比北京市的人民高,畢竟北京天氣較冷,北京人的文化也不愛臭美。上海市較熱,4月到10月的氣溫都在25度之上,一出門一身汗,所以天天都需要換洗衣服,上海女人更是變著花樣地愛美。
15如果你從事商業貿易經濟金融類的工作或者是對外交流等工作,建議你去上海,那裡的外企超多,而且從事以上活動,上海是投機家與商賈的樂園。如果你想從事科研,尤其是國家級別戰略的科研工作,這種高科技項目的科研人才大多數在北京發展,北京市是科研學術之都,總部經濟的駐扎地。兩個城市文化不同,一個重商,一個重學。
16由於北京市外地人口太多,導致北京市看起來比上海要臟亂,上海市相對顯得細膩整潔。一個大氣,一個精細。
⑵ 北京上海的經濟差距是什麼
2018年1月北京和上海同時發布了2017年經濟成績單。同為超一線城市,二者經濟實力一直就難分伯仲,各有千秋。
從城市定位來看,北京更偏重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其經濟實力也很強;上海更偏重經濟中心,但在文化方面也不示弱。
第七:財政收入
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42.26億元,比上年增長9.1%;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5430.8億元,同比增長6.8%。
財政收入方面,上海還是挺厲害的,主要是上海的經濟總量大。但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不僅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有中央稅收返還和中央轉移支付。
財政部最新發布的《2017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分地區預算匯總表》顯示,北京2017年預算數為700.46億元,上海為525.28億。
看來,在轉移支付方面,中央還是更偏愛北京一些,畢竟北京是中國的首都,需要花錢的地方多。
第八:接待遊客
這個指標主要是為了對比一個城市的開放程度,相比之下,上海確實比北京更開放,上海入境的外國(包含港澳台)遊客比北京多很多。
2017年,北京全市累計接待入境遊客392.6萬人次,上海全年的數據沒公布,但是截止去年11月,接待入境遊客就達到801.6萬人。
不過,兩市有個共同點,從主要客源國來看,接待最多的外國遊客都來自美國、日本和韓國。
第九:人口
上海去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2418.3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7萬人;北京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下降0.1%。
兩個城市都是人口超大城市,但去年北京人口下降了2.2萬人,有人分析可能和疏散低端產業有關。
看完詳細對比,很多人會發現,北京和上海的差距可能並沒有外界想像中那麼大,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是齊頭並進的。
如果要說二者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上,這主要是由兩個城市的定位決定的,總體上孰優孰劣真的不好下結論。
聲明:對比不是最終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兩個城市的差異,拒絕無緣無故的地域黑。
⑶ 為什麼世界城市各種排名中北京都落後於上海
因犯罪率、空氣質量和交通擁擠情況方面得分不高,不少著名都會的生活質量趨於下降狀態。
美世咨詢每年都會公布全球城市生活質量排行榜,以供政府和跨國公司進行人力資源投資時參考。2006年排行榜覆蓋全球各地215座城市,評判標准包括政局是否穩定、自然環境、醫療、教育和交通等公共設施情況等39項指標。美國紐約通常都是評估的基準城市,得分是100分。
歐洲城市佔優
毫無懸念,歐洲在排行榜上占據了統治地位,前10名中有7個是歐洲城市,其中德國和瑞士又各佔了3位。蘇黎世得到108.2分排在第1位,僅比第2位的日內瓦多了0.1分,排在第3位的是加拿大的溫哥華,得分為107.7分。
紐西蘭的奧克蘭(第5位)和澳大利亞的悉尼(第9位)成為前10名中僅有的其他兩個非歐洲城市。
在排名墊底的3座城市中,除了巴格達外,中非共和國首都班吉和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分列倒數第二和倒數第三。
大都市排名普遍不高
但世界知名的國際性大都市排名都不是很高,英國倫敦排在第39位(101.2分),法國巴黎排在第33位(102.7分),德國柏林排在第16位(105.1分),日本東京排在第35位(102.3分),美國紐約排在第46位(100分)。美世咨詢表示,最近幾年,由於遭遇恐怖襲擊事件,加上在犯罪率、空氣質量和交通擁擠情況方面得分不高,不少著名都會的生活質量趨於下降狀態。
排名最高的美國城市是檀香山,排名第27位;舊金山排在第28位。但今年進步最快的城市要數美國的芝加哥,從去年的第52位升至第41位,上升了11位,這主要得益於當地犯罪率下降。
此外,今年不少東歐城市的成績也不錯,例如布達佩斯、布拉格和華沙的排名都有所上升。
新加坡成績亞洲最好
新加坡得到102.5分,排名第34位,成為亞洲地區生活質量最高的城市。得分高的主要原因是新加坡在機場服務和金融服務方面的優良品質,低犯罪率以及公共衛生機構的服務質量。此外,日本的橫濱排在第37位,韓國首爾排在第89位。
北京上海正處於上升期
今年,中國香港的排名提升了兩位,從去年的第70名上升到第68名,主要得益於現代、高效的基礎設施,香港國際機場被評為「世界上最好的機場之一」。此外,上海排在第103位,是僅次於香港的中國城市。美世咨詢說:「北京和上海正處於上升期,最近幾年在生活質量方面應該有迅速提升。這與引進較多的國際投資和專業人士有關。」與中國相比,印度城市的排名都比較低,孟買和班加羅爾分別排在第150位和第153位。
前十位排名
1、瑞士蘇黎世 2、瑞士日內瓦
3、加拿大溫哥華 4、奧地利維也納
5、紐西蘭奧克蘭 6、德國杜塞爾多夫
7、德國法蘭克福 8、德國慕尼黑
9、澳大利亞悉尼 10、瑞士伯爾尼
⑷ 北京和上海哪座城市更發達
北京除了空氣質量不好,其他的都還不錯,如果整個城市,比起繁華程度來,還回是不及魔都上海。
帝都北答京是中國的首都,是一座有著幾百年都城歷史的古都。魔都上海是近現代中國現代化都市的代表,19世紀末就已經是遠東第一大城市。兩座城市確實不是一種氣質的。如果說北京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那麼上海就是時尚摩登高貴的代表。
如今的上海,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變化,始終都是中國大陸最富有,最時尚的大都市之一。上海沒有五環六環,只有內環、中環、外環。但是,上海內中外三環都很繁華,即便是外環之外。
⑸ 北京與上海比較誰更好點
其實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北京和上海,是中國的兩大都市,一個是政治中心,另一個是經濟中心。
北京和上海,應該都是帶動力極大的城市,都應該具有較強的經濟帶動性。
但是,上海做到了,兩者獲取財富的方式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上海是帶動周圍一起致富的龍頭,而北京依靠的則是寄生和利用權力進行資源掠奪的方式。所以北京周圍的省份則是越來越貧窮,實際上北京資源掠奪范圍不僅僅是北京周邊,延伸至全國,所以北京就是一個寄生蟲,我們所有人創造的財富都最終被他掠奪走,號稱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結果勤勞的省份分配得最少,沒有勞動的省份獲取最多,比如北京。
2:嚮往北京的人,看中的是權力,以及與權力緊緊相連的利益。
嚮往上海的人,看中的是上海的創業環境,以及與創業緊緊相連的價值體現。
3:到過北京的人,都有一種壓抑的感覺,一種被權力壓抑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即使是經商,也要與權力緊緊相依,與政治緊緊相連。再高明的企業家,在北京,如果離開權力,都難以獲得成功。所以外國人不喜歡在北京經商,因為中國人是權力控制著錢,太多官方全力參與其中。北京經商不是真的在經商,是在搞特權。
到過上海的人,都有一種緊張的感覺,一種被競爭所壓製得高度緊張的感覺。在上海經商,你不需要考慮過多的市場之外的因素,只需要懂得什麼叫市場,什麼叫競爭,什麼叫創新,什麼叫發展。
4:北京人喜歡高昂自己的頭,不管該不該昂起頭,頭始終是昂著的,因為,他是北京人,他在政治中心,就必須高人一頭,就必須讓人高看一眼,就可以動輒訓斥人。
上海人也喜歡高昂自己的頭,但他們昂起的是經濟大都市的頭,昂起的是有經濟大腦的頭,他們看不起沒有經濟大腦的人,他們看不起只會拉關系的人。
5:生活在北京的人,雖然昂著頭,但他們的觀念十分落後,特別是市場經濟觀念,競爭觀念,危機觀念,他們只知道自己是北京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不知道經濟發展歸根結蒂要靠市場、靠經營理念。於是,只要出了北京,他們很難做成大事。
生活在上海的人,不會整天昂著頭,他們沒有時間昂著頭,他們需要面對激烈的競爭,面對緊張的工作,面對殘酷的市場。他們走到世界每個地方,只要願意,都能夠創出一番事業。
6:於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了,北京,除了全國人民支援北京、支持北京外,他們自己創造的財富很少很少;於是,她對周圍也就沒有形成幅射,河北、天津等,在北京的周圍,經濟並沒有得到北京的幅射而快速發展。
但是,上海不一樣,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上海的經濟象賓士的駿馬一樣,不僅如此,蘇州、杭州、寧波都受到她的幅射,成為中國經濟的明星。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州地區,已成為中國最活躍、最有前途的經濟圈。
7:按理,北京集中了全國最好大學中的多數,科技發展水平應該很高,然而,北京的科技水平能夠用到經濟發展上的,又有多少呢?北京經濟發展中,科技的貢獻又有多大呢?北京的大學看起來都是一流學校,但實際上沒有真正做學問,而是在搞政治,所以他們沒有心思真正學習,所以也不能學到東西,所以在科技中貢獻很小,我們所看到的有些名氣很大的科學家,其實也是通過政治斗爭獲取名利,巧取豪奪別人的成果,因為北京人有權力,北京的大學和科學家也利用權力奪取別人成果,可以說也是寄生蟲。
上海的一流大學雖然沒有北京多,但是,上海在科技轉化方面,比北京抓得好、抓得緊、抓得及時,於是,科技對上海的貢獻很大,對上海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很大。
8:北京是保守和頑固勢力的大本營,政治斗爭的大本營,上海則本質上就是一座開放型的城市。
北京與上海的差距,已經是全方位的差距,從經濟到社會,從科技人文,從思想到觀念,都有著相當的差距。
⑹ 同樣靠近大都市,為何北京周圍遠不如上海周圍富裕
因為上海周邊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是非常富裕的,因為像蘇州,杭州,無錫這些地方都地處江南魚米之鄉,所以說一直以來這里經濟就比較繁榮,也是人文薈萃之地,特別是蘇州,在明清時期,蘇州是全國的經濟商業中心,相當於今天的上海,而上海此時還是漁村,而北京也是因為成為了首都,所以說北京自然發展的不錯,但是周邊的河北一帶,這里經濟就和其他的北方省份差不多,也沒什麼突出的,甚至經濟還更落後。
但是北京,同樣也是因為成為了都城,因此北京市區的發展也是不會差的,但是北京周邊的城市,也就是河北的,因為北京是政治中心的緣故,所以說沒有太多的外資產業輻射,所以這里的經濟相對就不算太發達了,論歷史,這里也不如江南地區富裕的,因此就會出現這一種現象。
⑺ 北京發展落後上海你有責任嗎
北京發展怎麼落後了?北京上海發展不都是名列全國前茅的嗎?有對比總會有差異,稍微有點差異也是很正常的。怎麼會怪到上海頭上呢?風馬牛不相及的嘛。北京的發展主要取決於北京自己和中央的決策,和上海沒有太大關聯。
⑻ 中國北京厲害還是上海
誰是中國城市一哥?上海還是北京?中國真正的一線城市從來都是北京和上海,那麼它們誰是中國城市一哥?我們從8個方面比較:
1,經濟:上海的gdp總量高於北京,北京人均gdp略高於上海,經濟作為評定一個城市實力最重要的指標佔到了最高的權重,數據上上海領先較多,再加上中國經濟中心的頭銜,此輪上海領先。
2,政治地位 :上海作為中國經濟中心,直轄市,長三角龍頭,中國門戶城市,政治地位不言而喻,但還是難與首都北京競爭。政治地位也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並關乎到影響力和發展。此輪北京勝出。
3,體量:上海在人口,建成區面積,GDP總量占優,北京僅全市面積大於上海,此輪上海占優。
4,生活水平 :北京在人均工資,人均存款,人均消費方面略勝一籌。上海在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社消 ,人均稅收方面占優。綜合來講都代表中國富民最高水平,但北京物價似乎稍低,本輪持平。
5,金融業 :上海作為中國金融中心,金融市場更大更廣,外資金融企業集中。但北京由於金融街這個bug一般的存在,北京金融資產規模,生產總值都高於上海,金融企業實力也更強,本輪北京小勝。
6,歷史文化 :北京始終是歷朝前幾大的城市,並且是世界上擁有最多文化遺產的城市,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而上海晉朝時叫松江府作為蘇州的附屬城,直到近代才開始發展,文化影響力較弱。此輪毫無懸念北京大勝。
7,城建 :上海浦西商業區的建設很人性化,夜景led雖多,但內透也不差。而北京單體見諸雖然品質更高,但城建除了幾大商圈外細節方面就要遜色上海很多,特別是城南和郊區,規劃設計夜遜色一些。此輪上海勝。
8,教育:清華北大人大遙遙領先復旦交大同濟,人大附和四中貌似也強於復旦附中和上海中學,北京勝。
綜上,8個方面北京上海各佔4優,誰是中國城市一哥,只能說半斤八兩,如果硬要分出個高下,北京作為首都,似乎中國一哥稱號更名符其實。你認為呢?
⑼ 北京和上海哪個發達
上海發達。
北京和上海是全國經濟最強的兩個城市,多年來牢牢占據了中國城市GDP排行榜的前二位置。剛剛出爐的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十強的城市,按順序排名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天津。上海以GDP17356.80億元,依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北京則以16205.6億元,位居第二。
北京經濟規模不僅跟上海有差距,與紐約都市圈、倫敦都市圈、東京都市圈等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
北京經濟發展還有較大發展空間,北京GDP落後於上海,並非始自近兩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梳理發現,至少從2010年至今,北京與上海的經濟規模就一直存在差距。
2010年,上海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6872.42億元,北京為13777.9,兩者相差3094.52億元;到了2019年,兩者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上海GDP為38155.32億元,北京為35371.3億元,兩者相差2784.02億元,差距有所縮小。
這也就意味著,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北京的經濟總量在持續上升,逐漸接近上海。
(9)北京落後上海擴展閱讀:
根據紐約、倫敦、東京三大全球城市的發展經驗,當經濟總量達到一定水平後,經濟增長速度會有所下降。為實現《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的全球中心城市的建設目標,北京必須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經濟適度增長。
就產業結構而言,北京的產業結構應該不斷調整優化,但高端高效化程度亟須提升。「從三次產業結構的演變過程來看,第三產業比重由2000年的64.5%增長到2019年的83.5%,第二產業比重和第一產業比重均逐年下降。結合國際化大都市產業結構演進的規律,以及北京市市域面積比較大的客觀事實,下一階段,北京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更多地是提高效率和勞動生產率,產業內部高端化高效化趨勢將日趨明顯。」李國平說。
當前,北京的勞動生產率與發達國家和城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僅為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德國、日本、法國、美國和英國)平均勞動生產率的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