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收益分析包括:
每股凈收益
普通股每股凈收益是年盈餘與普通股流通股數的比值。其計算公式一般為:普通股每股凈收益 =(凈利-優先股股息)/ 發行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由於中國公司法沒有關於發行優先股的規定,所以普通股每股凈收益等於凈利除以發行在外的股份總數。
該指標反映普通股的獲利水平,指標值越高,每一股份可得的利潤越多,股東的投資效益越好;反之則越差。
股息發放率
股息發放率是普通股每股股利與每股凈收益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股息發放率 =(每股股利 / 每股凈收益) * 100%。該指標反映普通股股東從每股的全部凈收益中分到手部分的多少,就單獨的普通股投資人來講,這一指標比每股凈收益更直接體現當前利益。股息發放率的高低要依據各公司對資金需要量的具體狀況而定。股息發放率的高低取決於公司的股利支付方針,公司要考慮經營擴張資金需求、財務風險高低、最佳資本結構來決定支付股利的比例。
市盈率
(1)市盈率的定義。市盈率是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亦稱市盈率或本益比或本利比。其計算公式為:市價與每股盈利比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盈餘,公式中的每股市價是指普通股每股在證券市場上的買賣價格。
(2)市盈率比率分析。該指標是衡量股份制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用每股盈餘與股價進行比較,反映投資者對每元利潤所願支付的價格。這一比率越高,意味著公司未來成長的潛力越大。一般說來,市盈率越高,說明公眾對該股票的評價越高。但應注意的是在每股收益很小或虧損時,市盈率往往非常高,此時的市盈率不說明任何問題;當市盈率受凈利潤的影響較大,存在利潤操縱現象時,該指標也就失去了意義。
(4)投資收益率。
投資收益率等於公司投資收益與平均投資額的比值。用公式表示為:投資收益率 = 投資收益 /(期初長、短期投資 + 期末長、短期投資)/ 2 * 100%,該指標反映公司利用資金進行長、短期投資的獲利能力。
(5)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是每股股利與每股收益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為:股利支付率 =(每股股利/每股收益),該比率反映股東從每股的全部盈餘中分到手的部分有多少,就普通投資者而言,這比每股收益更直接體現當前利益。
(6)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是期末凈資產與總股本的比值,也稱為每股帳面價值或每股權益。計算公式為:每股凈資產 = 年末股東權益 / 總股本,投資者還應特別注意另一個重要的指標--調整後的每股凈資產。調整後的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 - 三年以上的應收帳款 - 待攤費用 - 待處理(流動、固定)資產凈損失 - 開辦費 -長期待攤費用)/年末股本總數。一般來說,調整後的每股凈資產稍低於每股凈資產,但如果調整後的每股凈資產遠遠低於每股凈資產的話,說明該公司的資產質量差,潛虧巨大,隨時可能發生較大的帳面虧損,投資者應警惕。
(7)市凈率。
把每股凈資產和每股市價聯系起來,可以說明市場對公司資產質量的評價。市凈率就是反映每股市價和每股凈資產關系的比率。計算公式為:市凈率 = 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是股票的帳面價值,它是用成本計算的,每股市價是這些資產的價值,它是證券市場上交易的結果。一般來說,市價越是高於其帳面價值,公司資產的質量越是好,優質股票的市凈率普遍較高。
❷ 初學者如何看損益表
損益表(利潤分配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的經營成果及其分配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一段時間內公司經營業績的財務記錄,反映了這段時間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經營費用及稅收狀況,報表結果為公司實現的利潤或虧損。
損益表是一張動態報表,也叫利潤表。它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經營收支和經營成果。也就是說從這張報表中可以看到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賺了多少或虧了多少錢。這張表是按月編制的。其恆等式如下:
收入-費用=利潤
目前這張表有二種編制的方法:單步式和多步式.
前一種方法是把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減去所有的支出之和,直接算出利潤,一步到位,比較直觀,適合在小企業用.
後一種方法是分步計算,分段列示出利潤,看這張表可以了解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情況;可以了解哪些業務超過了預算;哪些因素造成計劃外的開支或哪些費用有所增加;還可以掌握產品利潤或銷售成本急劇增長的情況,以便確定要繳多少所得稅.目前基本上都用後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加+其他業務收入-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一、當你拿到這張表時,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檢查經營結果:
1、從下往上看,即把握結果。看凈利潤是多少?賺了還是虧了。
2、分段觀察,看錢賺在什麼地方或虧在什麼地方?發生了多少費用?是在主營上賺的錢還是在其他業務里賺的錢,分析其利潤是穩定的、還是偶然獲得的。
3、對賺的錢是否滿意,可以跟上一年比,也可以是同行業比,還可以跟預算比。
二、在你大體上看完後,就可以藉助於財務比率來透視經營成果了。主要有五個指標來幫助你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
1、毛利率:
公式為:毛利率=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這個指標高或者適中,表明了企業的產品竟爭力強,獲利好,否則,則差。當然也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就是溥利多銷,毛利也會下降的,所以還要藉助下例指標
2、銷售凈利潤:
公式為:銷售凈利潤=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這個指標反映企業獲利水平的高低。
3、資產凈利潤:
資產凈利潤=凈利潤/資產總額(年初數和年末數之和除2)*100%
這個指標高表明企業經濟效益、管理水平好。
4、凈值報酬率:
凈值報酬率=凈利潤/平均股東權益*100%
這個指標表明了投資者對利潤的態度
5、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盈利
這個指標表明每1元盈利支持股票多少價格,價格下降了,市盈率也下降。這個指標高表明投資者對股票將來的獲利能力有信心,但是指標過高,風險也就越高。因為這其中包含了國家的政策等因素。
三、你還可以把三年的損益表對照,看企業的銷售和利潤是否呈上升趨勢?從而發現企業是否有發展潛力。
❸ 上市公司歷年每股收益如何查看
通常用F10都是看近幾個季度的,但大智慧軟體可以看歷年的。
另外 ,通過權威網站,比如巨潮 全景 交易所網站,可以查看歷年財務數據報表
❹ 企業所得稅與歷年損益的關系
不超過5年
❺ 中國股市1990~2012各年收益。1990~2012歷史平均收益(幾何)標准差,夏普比率
2001年-2010年A股收益率和美國標准普爾的對比
2000年以前,A股剛成立10年,沒有太大可比性
❻ 損益分析是什麼
損益分析是什麼意思?
1.是指對影響企業盈虧的重大因素的分析.
2.損益分析就是對損益表(也稱利潤表)內的相關項目逐個進行分析對比。
一般先從凈利潤開始分析凈利潤與預算相比、與去年同期相比、或與公司歷史最高值相比增加或減少多少,百分比增加或減少多少。然後,
再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及營業外收支凈額等項目逐個對比分析,最後得出損益變動的原因。
❼ 如何分析損益表
首先要有數據對比,才會有分析。看看是與上年同期數相對比,還是本年各期間數據相對比。
財務管理的書里,有很多損益表的比率分析計算公式,建議多看看,再根據不同行業的基準值結合自身業務加以分析。
個人認為好的財務要通過數據深入業務,不能單看財務數據,以下幾點僅供參考:
1、收入的同比增減額及其主要影響因素,包括銷售量,銷售價格,銷售結構變動,以及影響銷售量的產品種類,庫存數量等。
2、成本費用變動的主要因素,各項成本費用對利潤增減的影響。
3、其他業務收入、支出的增減變化,若其金額占營業總收入的10%以上的,則應按類別披露有關數據。
4、同比影響其他收益的主要事項,金額。
5、損益表中的項目,如兩個期間的數據變動幅度達30%以上,且占報告期利潤總額10%以上的,應詳細說明原因。
6、稅賦調整對凈利潤的影響。
7、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的原因及其對利潤總額的影響。
8、對盈利或虧損進行總結性分析。
❽ 損益表的分析
一份損益表可以告訴投資者一家公司在特定時間內產生了多少銷售收入,為實現這些銷售收入,又投入了多少成本和費用,以及在減去所有賬單和稅單後,最終賺了多少錢,即利潤情況。
收入層面
主營業務收入,或稱銷售收入,是損益表中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它反映了公司在報告期內銷售所有產品或服務所產生的收入。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才是提升公司利潤的最根本辦法。所以,那些在主營業務收入上徘徊不前的公司,即使通過其他什麼辦法讓利潤保持增長,都不是正常現象。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才是體現公司市場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不斷提高的標志。有些時候,公司利潤雖然短期內表現不佳,但只要主營業務收入可以快速增長,能夠有效擴大市場份額,也會給投資者帶來信心。我們對於主營業務收入的認識,不能僅局限於損益表中這幾個孤立的數字,還需要到財務報表附註中了解主營業務收入的構成,因為絕大多數公司都同時經營著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若干種產品和服務,了解哪些產品和服務對主營業務收入的貢獻更大、哪些領域存在增長潛力,可以幫助投資者把握公司未來的表現,並且清楚哪些相關的市場和行業資訊需要密切關注。雖然主營業務收入是公司最主要、最根本的收入,但公司還有其他業務收入,如銷售邊角廢料產生的收入,以及公司進行長短期投資產生的投資收益,可能還有如政府補貼、資產重組收益等構成的營業外收入等。有時候,這些非主營業務收入會成為公司利潤的重要構成。但投資者對這一塊收入需要非常小心,要判斷它們是可持續的,還是一次性的(即非經常損益),如果是後者,由此帶來的業績增長就很有可能只是表面繁榮,是難以持續的,業績大漲之後就很有可能是業績大跌。
費用層面
公司為產生主營業務收入需要有各種投入,在賬面上主要體現為兩個部分,一是主營業務成本,二是所謂的三項費用,即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主營業務成本是公司為產生主營業務收入需要直接支出的成本和費用,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購成本和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其中折舊部分一般變動不大,投資者更多需要關注原材料成本的變化。如鋼鐵公司因鐵礦石價格上漲就會推升主營業務成本,降低公司盈利,所以投資者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的產品和服務需要使用哪些原材料,以及原材料價格的變動情況。三項費用主要反映公司運營費用,如營銷廣告費用、辦公費用、工資、研發費用、利息費用等,某些行業里的公司也把折舊和攤銷費用放到管理費用中反映。三項費用是投資者衡量公司內部運營效率高低需要重點研究的領域,通常用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來衡量,如果三項費用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下降或低於同類公司,說明該公司在內部管理效率上具有優勢。
利潤層面
損益表上體現的利潤,分別是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又稱毛利潤,來自於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其表現可以用毛利率,即主營業務毛利÷主營業務收入來衡量。毛利率越高,說明公司擴大再生產的能力越強;而一個微薄的毛利率則會限制公司收入和業績擴張的能力,並且增大業績波動的風險。營業利潤是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三項費用後得來,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是反映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公司不僅要盡可能壓低主營業務成本,還需要在三項費用上挖潛增效,如此營業利潤率才能表現得優秀,公司最終的業績才能得以最大化。利潤總額則是營業利潤加上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後的公司稅前利潤,將其減去所得稅後就得到凈利潤。到了這一步,已是利潤的最終體現,但由於摻雜了非主營收入帶來的利潤,持續性和可比性可能會降低,一份「干凈」的凈利潤成績單最好全部是由主營業務產生的利潤所構成。
❾ 損益分析是什麼意思
分析收入、成本、費用的構成、增減變化分析,成本率、毛利率、費用率分析及原因分析,這對直接可以了解企業的盈虧情況,所以對企業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