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6年上海個稅
應納稅所得額減去起征點=5700-3500 =2200
應納稅額= 2200*10%-105=115
http://ke..com/link?url=L4nO1S6Mw-7kp1WD3--cEe5FzXJJoqS1DvtrK
⑵ 2016年全國財政收入是多少其中稅收是多少
159552億元、40712億元
1-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552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357億元,同比增長4.7%,同口徑[①]增長1.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87195億元,同比增長4.2%,同口徑增長7.4%。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30354億元,同比增長4.3%;非稅收入29198億元,同比增長5%。
國內增值稅40712億元,同比增長30.9%,其中改徵增值稅增長2.7倍(1-5月增長33%,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的6-12月增長4.5倍);營業稅11502億元,同比下降40.4%(1-5月增長37.3%,6-12月下降95.9%)。主要是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原營業稅納稅人改繳增值稅形成收入轉移,體現增值稅增收、營業稅減收。
⑶ 全國納稅排名省
2020年1-6月個稅收入7強情況
1-6月,個稅收入7強出爐,廣東954.85億元,排全國第一名,比去年同期增加79.64億元,同比增長9.1%;說明經濟復甦步伐加快,經濟發展水平高,是全國高端人群最多省份;其中,珠海、深圳、東莞、肇慶表現較好,拉動全省個稅增長,而中山、廣州、佛山、惠州、江門表現一般,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至於非珠12市,整體上還可以,達到全省平均左右。
上海、北京列第二至列第三,分別848.67億元、787.75億元;其中,北京表現較好,個稅同比增長10%,主要是個稅匯算清繳補稅影響,與上海差距縮小,說明北京是一個經濟發展水平高及運行質量高的城市。
另外,浙江、江蘇分別638.05億元、496.35億元;其中浙江表現較差,同比下降0.9%,是個稅7強中唯一一個負增長省份,與廣東差距在擴大,加上浙江個稅下半年收入少,預計年底浙江與廣東差距擴大800億元以上。浙江個稅下降主要是減稅紅利的釋放以及去年同期股權轉讓所得一次性入庫抬高基數。
剩下福建279.95億元,山東205億元;其中福建表現較好,人均個稅超過江蘇,排第6,僅次於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天津,是我國高端人群最多省份之一。
江蘇個稅收入排第5
江蘇是我國第二經濟大省,是目前唯一一個能與對比的省份,尤其是gdp已超廣東90%以上,但個稅與廣東相差巨大,2019年不及廣東55%,說明江蘇產業轉型升級做得不夠好,缺少廣州、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以及東莞、珠海、中山、惠州高質量城市。
2020年1-6月,江蘇個稅收入496.35億元,在個稅7強中排第5,與gdp排名完全不相稱;說明江蘇高端人群不夠多,經濟發展水平不夠高,需進一步加強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水平,回歸其應有位置。
福建個稅收入排第6
2020年1-7月福建個稅收入279.95億元,在個稅7強中排第6,僅次於廣東、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同比增長11.5%,增幅在個稅7強中排第1;說明福建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發現水平較高,是我國高端收入人群最多省份之一,經濟發展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
福建個稅收入主要是依靠廈門,而福州、泉州等城市增幅均低於全省平均;廈門1-6月個稅增長23%,個稅收入排全國第7,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蘇州,超過天津、南京、重慶、武漢、寧波、東莞等城市。
福建在產業轉型升級及經濟道路方向是非常明確和清晰,擁有地理位置優勢,發展潛力巨大,必將是佼佼者,成為各省學習榜樣
⑷ 江蘇的稅收排行
1 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2 江蘇省電力公司
3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
4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5 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
6 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7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
8 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 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
10 阿迪達斯體育(中國)有限公司
11 蘇酒集團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12 江蘇核電有限公司
13 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
14 中海油氣(泰州)石化有限公司
15 中海瀝青(泰州)有限責任公司
16 江蘇省煙草公司南京市公司
17 江蘇省煙草公司蘇州市公司
18 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9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油田分公司
20 江蘇洋河包裝有限公司
21 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
22 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
23 揚子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24 江蘇省煙草公司無錫市公司
25 淮安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26 江蘇省煙草公司南通市公司
27 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28 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
29 阿斯利康(無錫)貿易有限公司
30 華為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31 江蘇省煙草公司常州市公司
32 通力電梯有限公司
33 江蘇省煙草公司鹽城市公司
34 華能南京金陵發電有限公司
35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儀征分公司
36 江蘇省煙草公司徐州市公司
37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38 聯峰鋼鐵(張家港)有限公司
39 江蘇大屯煤炭貿易有限公司
40 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1 江蘇省煙草公司泰州市公司
42 江蘇省煙草公司揚州市公司
43 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
44 江蘇豪森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5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
46 南通醋酸纖維有限公司
47 蘇果超市有限公司
48 江蘇省煙草公司鎮江市公司
49 阿爾法(江陰)瀝青有限公司
50 南京南瑞集團公司
51 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南京公司
52 三一重機有限公司
53 江蘇波司登羽絨服裝有限公司
54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分行
55 泗洪雙泰飲品灌裝有限公司
56 張家港宏昌鋼板有限公司
57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石油分公司
58 華潤電力(常熟)有限公司
59 蘇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0 惠氏制葯有限公司
61 博西家用電器(中國)有限公司
62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
63 金鷹國際商貿集團(中國)有限公司
64 江蘇江陰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5 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
66 江蘇奧賽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67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68 泰州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69 江蘇華電戚墅堰發電有限公司
70 國電泰州發電有限公司
71 恆力集團有限公司
72 惠氏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
73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4 江蘇省煙草公司淮安市公司
75 中海發展(蘇州)有限公司
76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7 正新橡膠(中國)有限公司
78 張家港華興電力有限公司
79 江蘇大唐國際呂四港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80 江蘇華電望亭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
81 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
82 道康寧(張家港)有限公司
83 太倉港協鑫發電有限公司
84 新浦化學(泰興)有限公司
85 江蘇利港電力有限公司
86 江陰蘇龍熱電有限公司
87 華瑞制葯有限公司
88 艾歐史密斯(中國)熱水器有限公司
89 江蘇恆力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90 克諾爾車輛設備(蘇州)有限公司
91 埃克森美孚(太倉)石油有限公司
92 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93 無錫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4 江蘇省煙草公司連雲港市公司
95 國電常州發電有限公司
96 江蘇國信揚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97 華能太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98 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
99 南京高速齒輪製造有限公司
100揚州石化有限責任公司
⑸ 中國稅收收入排行前五大行業是哪些行業
這個不是很明顯嗎
到什麼招聘網站上看一下就知道了
1. 計算機和軟體業(看看各大211高校的這個專業有多少就知道火爆程度)
2. 金融業(雖然金融危機,但還是很多金)
3. 科技和地質勘查業(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4. 文體娛(算平均水平搞藝術的還不是太高)
5. 租賃和商業服務(這里有和宏觀經濟狀況聯系很緊密的房地產業)
黏貼請註明where_it_ends 的名字哦
⑹ 有誰知道中國的稅收在世界的排名
我國的納稅指標排名由2016年的全球第131位上升至2019年第105位,財政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各項減稅降費措施落實有力,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余蔚平表示,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效應的不斷釋放以及納稅便利化水平的持續提高,我國的納稅指標排名正處於一個穩步上升的通道。世界銀行在今年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用大段篇幅高度肯定了中國在壓縮納稅次數、耗時,降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率等方面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政策。
(6)2016上海稅收排行生產擴展閱讀
社會普遍反映今年實施的綜合性、一攬子減稅降費政策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公平的惠企措施。各項減稅降費措施落實有力,效果正在逐步顯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初步實現了製造業等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建築業和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稅負有所降低、其他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三個確保」要求。
二、堅持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聚焦減輕小微企業稅負,重點支持了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
三、企業減稅紅利再投資比例上升,有力促進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四、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有力增強了市場信心和經濟增長後勁。
五、在減稅降費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消費活力提升。
⑺ 2o14全國上交稅收的排行榜揭曉
地區-上繳中央的稅收-地方財政上繳中央-中央財政返回-出口退稅-凈上繳中央的財政
上海------1649.85--------122.88---------326.03-----186.34----1260.36
廣東------1949.16---------35.97---------443.33-----393.30----1148.50
北京-------988.91---------42.02---------184.68------83.62-----762.63
江蘇------1100.31---------93.62---------334.65-----260.99-----598.29
浙江------1042.17---------50.05---------276.22-----329.03-----486.97
山東-------788.34---------35.57---------329.60-----155.15-----339.15
天津-------432.17---------34.75---------129.94------67.91-----269.05
福建-------389.32---------14.06---------150.56-----118.72-----134.10
遼寧-------530.29---------61.16---------412.27------80.47------98.70
黑龍江-----314.30---------12.30---------322.46-------9.44-----(-5.29)
雲南-------331.24----------7.10---------345.95------14.29----(-21.89)
海南--------41.70----------1.39----------62.24-------6.91----(-26.05)
河北-------327.07---------26.53---------342.66------51.76----(-40.82)
山西-------199.10----------9.46---------223.78------28.10----(-43.31)
湖北-------250.15---------34.74---------311.14------20.08----(-46.34)
寧夏--------23.48----------0.36----------73.97-------3.67----(-53.80)
重慶-------132.69---------17.43---------195.24------17.26----(-62.38)
青海--------20.22----------0.43----------95.29-------2.52----(-77.14)
河南-------302.92---------32.70---------391.34------24.14----(-79.85)
廣西-------154.32----------3.90---------237.88------12.79----(-92.44)
陝西-------164.06----------5.09---------249.52------19.98---(-100.35)
貴州-------114.49----------2.25---------216.07-------3.42---(-102.74)
湖南-------233.27---------17.25---------328.72------25.25---(-103.43)
吉林-------200.66----------4.15---------294.12------19.72---(-109.02)
新疆-------135.22----------2.26---------237.77-------9.44---(-109.73)
安徽-------201.15---------11.86---------293.44------34.75---(-115.18)
江西-------120.61----------2.00---------223.95------14.85---(-116.18)
甘肅--------91.89----------0.29---------212.32-------5.90---(-126.03)
西藏---------4.38----------0.27---------133.58-------0.39---(-129.32)
內蒙古-----121.17----------3.10---------271.92------13.21---(-160.85)
四川-------259.02----------3.50---------407.40------25.45---(-170.33)
⑻ 上海市佔全國的GDP比重是多少
2003年全國GDP116694億元,上海.81億元,佔全國約5.4%。
2013年全國GDP568845億元,上海21602.12億元,佔全國約3.8%。
2014年全國GDP636463億元,上海23560.94億元,佔全國月3.7%。浙江、江蘇、廣東和山東這4個經濟大省依舊占據著榜單的半壁江山。上海市依舊雄踞首位,北京以21330.80億元緊隨其後,成為唯一兩個GDP超2萬億元的城市。排名第三位的廣州市GDP總量為16707億元,深圳排名第四為16002億元。GDP數據超萬億的城市依次還有是天津15722億元,重慶14265億元,蘇州13761億元,武漢10060億元,成都10056億元。
由於全國各地區經濟在新世紀以來紛紛異軍突起,上海GDP總量雖然遙遙領先,但是近十幾年來佔比不斷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GDP中,第三產業的佔比逐年提高。
有幾個值得關注的2014年度上海GDP相關指標,供參考——
上海城市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7710元
金融市場交易額達786萬億
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64.8%
對外直投達123億美元
上海人均生產總值9.73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上年增長11.6%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3.6%全市生產總值
⑼ 2019年各省國稅凈上繳額排名
剔除海關代征和證券交易印花稅!各省相同口徑,都是2016年度國稅局統計的國內稅收!1、廣東 9066.53億(並非網上說的12855.58億,要剔除海關代征和深圳的證券印花稅)2、上海 7730.1億(國稅4個種類相加,上海國地稅合並了)3、江蘇 7108.9億(和廣東同口徑)4、北京????(大家知道的)5、浙江 5154.59億6、山東 4069.31億(好像比2015年還少)7、湖北 2402億(中西部第一)8、四川 2282億 (西部第一)9、遼寧 2273.4億 (比上年下滑2位)10、河北 2122.9億11、河南 2092.7億12、湖南 1968.05億(包含海關代征,不過很少,15年才52億,不影響排名)13、安徽 1877.3億14、天津 ????15、雲南 1710.4億(西部第二,官方說排名全國15)16、福建 1561億17、陝西 1516.2億(西部老三)18、重慶 1375億19、江西 1271.5億20、吉林 1200.03億20名後就不排了!很多城市都超過後面這些省的國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