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鹿奶粉事件的後果
中國三鹿奶粉事件的失火,殃及整個乳製品業的池魚.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信心流失,為乳製品生產商的前景蒙上陰影,而一些規模較小的生產商則料將被淘汰.
投資銀行高盛在報告中指出,受累於三鹿事件,消費者擔心原奶有問題,拖累中國液體奶用量短期內亦將下跌,致使中國乳製品生產商受到打擊.
(消費者)對這個行業的食品安全還是比較擔心的,但現在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不知道這是個別現象還是行業現象,不好判斷(對行業的最終影響),但對行業短期的負面沖擊比較大.中信證券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薄官輝說.
業內人士擔心,原來國產奶粉的消費者,在三鹿事件發生後,消費能力稍強的,將會轉向進口產品;而對於一直以進口奶粉為主的消費者來說,就更不會改變了.
三鹿集團是中國國內最大的奶粉生產企業,其奶粉產銷量已連續15年達全國第一.過去中國亦曾出現有毒食品的問題,但是次涉及國內的名牌,可能令國內消費者對本土食品失卻信心,尤其是中國近年銷量增速甚高的乳製品.
中國乳製品生產商的股價周二多數表現欠佳,如有奶粉生產業務的伊利(600887.SS:)首當其沖,股價一度大跌10%至52周低位,收盤跌近6%;光明乳業(600597.SS:)收盤亦跌7.9%.至於奶粉產量較小的蒙牛乳業(2319.HK:)曾急挫近11%,惟收市跌幅收窄至僅跌0.7%.香港大盤?生指數當日受外圍市場大跌影響下挫5.44%.
聽到(三鹿)這件事真的是挺擔心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可能不僅只是一家(企業)的事,而是全行業都是這樣,上海一位半歲幼兒的媽媽說.
近日逾1,200名曾食用中國三鹿牌奶粉的內地嬰兒先後被驗出患上結石病.中國政府初步調查發現,三鹿奶粉中的化合物三聚氰胺可能導政嬰兒患上腎結石.生產該批奶粉的中國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表示,發現市場上約700噸的三鹿嬰幼兒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決定全部召回今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
優勝劣汰
分析師普遍認為,三鹿事件長遠將推動行內進一步整合,令強者更強,並催化政府加強監管原奶等的原材料供應.
中國政府今年3月出台對乳製品加工企業頒布新規定,包括調高對加工企業產能要求及自給原奶比例等,以提高乳製品的質素,對大型乳製品生產商較為有利.
高盛及另一投行瑞信均預期,事件將觸發政府加強規管乳製品行業的供應鏈,在更高的生產要求下,規模較小的生產商將遭淘汰.
瑞信認為,若調查證實蒙牛的產品未受污染,相信蒙牛將可得到新的市場機會,受惠於這個毛利率甚高的中國奶粉市場.
高盛則認為,海外品牌價錢仍相對高昂,農村或鄉鎮的消費者未必能夠負擔,都將利好伊利等大品牌,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根據瑞信的數據,三鹿在中國奶粉市場的佔有率達18%.
北京舉辦奧運,一直令市場憧憬將推動中國產品走上世界舞台.京奧開幕式的成功以至整個賽事順利舉行,均令海外對中國的印象加分.然而,三鹿事件令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有學者指問題非一朝一夕可得到解決.
有人為了貪圖利潤而弄虛作假,已不是單靠法律或監管可以解決的問題.要真正令民眾守法,顧及大眾利益,是需要中國社會有結構性的改變,當中包括社會風氣和道德等.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系學系教授丁偉說.
丁偉直言,若海外消費者對中國產品沒有信心,就不會選擇中國的產品,這亦使中國產品開拓海外市場困難重重.
Ⅱ 五糧液股票20元錢買入,但總感覺漲勢緩慢,請高手指點,後市該如何操作
拋,前有奶粉含有三聚氰胺,現在有傳聞釀酒行業出現問題酒,不論是真是假,都會對股價造成巨大影響的。
Ⅲ 對網友波子:關於為什麼敢在三聚氰胺事件後買伊利股份的回復
我說實話,我自己思考過~我是因為那時間之後由經常喝伊利蒙牛,變為從此沒再喝過~~現在伊利,蒙牛,光明等酸奶也大行其道,超市看到很多新包裝新產品,,我也還沒建立回信心,可以說自那黑天鵝後,我是對這些品牌失去信心,,反而三聚青安事件~媒體反而報道了我們廣州一些本土奶企沒有任何污染(燕塘,風行,香滿樓)從此我就只認這幾個牌子的奶喝了~~~ ---------------------------------------------------下面是我的回復: 首先我本來投資伊利之前就經常買伊利的牛奶喝,喝牛奶對人體是有好處的,這在日本得到驗證。而外國人每日消費奶製品是當初中國的十倍(好像是,記不大清)。這說明在中國奶製品消費具有很大的潛力。而中國乳製品經過這些年的競爭,伊利和蒙牛優勢特別突出。而伊利當時靠贊助奧運會,效果肯定會顯現出來,後來10年又贊助上海世博會,不斷加強自己的品牌。後來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主要是三鹿含量很高,伊利和蒙牛雖然受到影響,但含量低,對成年人根本沒影響,而且事件曝光後,問題奶製品都下架了。這時各個乳製品都在打折促銷,我還去買了幾箱。在中國,我們知道只要是吃的總有點問題,只是可能沒曝光,你不知道。牛奶因為這件事件後可能更安全了。所以我現在買來喝一點都不擔心,況且以前就一直喝,沒啥問題。 其次投資伊利,是因為經濟上的雙寡頭現象,一個行業競爭到最後剩下一般是兩家大的企業。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像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像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我覺得未來中國乳製品肯定會被伊利和蒙牛壟斷,因為他們都來自草原,有先天的基因。就像伊利有三大牧場資源,不是其他公司能比的。 買伊利還有就是伊利市值是蒙牛的一半,而兩者銷售量差不多。這是因為伊利的市凈率很低,而且我統計了下,它的市凈率處於歷史低位,只有2%,而蒙牛是4%多,只要伊利未來稍微提高下,那就是很大的利潤。當時我也懷疑公司是不是故意做低利潤,因為管理層要股權激勵,股份還沒拿到手,是不是未來利潤釋放出來。後來,這幾年伊利的利潤率確實提高了,現在應該有4%了,再加上銷售量的提升,股價也逐步上漲,回升的速度甚至超過了我的想像,所以我在2010年和2011年把伊利股份都賣掉了,稍微賣早了點。 其實說到最初原因,還因為哪位投資大師的一句話:當一個好公司遭遇一次黑天鵝事件打擊,而這事件不足以致命,最終能恢復過來,那就是一次重大的投資機會。 以上是我當時買伊利股份的一點想法,時間倉促寫得不是很詳細,和你一起交流。
Ⅳ 哪個國產奶粉打敗巨頭捱過三聚氰胺沒躲過什麼劫
「國際品質,華人配方」,你還記得這句有些年頭的廣告詞,和那個曾被譽為「國產奶粉第一品牌」的貝因美么?
(圖文無關)
貝因美在奶粉新政後推行的總承銷模式是由一個總承銷商將負責一兩個產品品類在全國范圍的渠道規劃、營銷推廣。但是對於貝因美的總承銷模式,行業內卻備受爭議。
據報道,有大型乳企奶粉事業部負責人認為,這種承銷模式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一是承銷商同時代理幾個品牌,不可能把資源集中起來只做貝因美;二是不排除承銷商為開拓市場挖貝因美經銷商牆腳的可能。
母嬰行業獨立評論員年永威認為,貝因美把這些稀缺品牌拱手交給承銷商令人匪夷所思。
對此,貝因美此前回應表示,總承銷商帶來的是雜牌清退後的增量市場,原有市場依然掌握在公司經營團隊手中,因覆蓋的區域和渠道不同,不存在價格和促銷等方面的沖突。
Ⅳ 那些深陷丑聞的股票怎樣了:行業巨頭反而會出現買點
閃牛分析:轉載,希望能幫助到你!
一、三聚氰胺事件
2009年2月12日三鹿集團破產,資產被北京三元收購。
再來看9月16日晚上新聞聯播爆出蒙牛、伊利產品同樣含有三聚氰胺後,兩家巨頭企業的反應。
9月17日凌晨,蒙牛董事會召開電話會議,牛根生、楊文俊以及焦震(鼎暉合夥人)等資本方代表最終同意,為了不讓股價暴跌,蒙牛股票暫時停牌。
同時蒙牛開始停售、回購產品並致歉。
9月23日,蒙牛乳業的股票在港交所復牌當天暴跌60.25%。
回頭看,出事的酒鬼酒的確受到打擊一蹶不振,而行業老大貴州茅台則在涅槃之後開啟了開掛之路,一路高歌猛進,成為中國神九。
行業小弟出事,牽連了老大,但最終小弟奄奄一息,老大活得更好了。
Ⅵ 三鹿奶粉事件的後果
中國三鹿奶粉事件的失火,殃及整個乳製品業的池魚.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信心流失,為乳製品生產商的前景蒙上陰影,而一些規模較小的生產商則料將被淘汰. 投資銀行高盛在報告中指出,受累於三鹿事件,消費者擔心原奶有問題,拖累中國液體奶用量短期內亦將下跌,致使中國乳製品生產商受到打擊. (消費者)對這個行業的食品安全還是比較擔心的,但現在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不知道這是個別現象還是行業現象,不好判斷(對行業的最終影響),但對行業短期的負面沖擊比較大.中信證券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薄官輝說. 業內人士擔心,原來國產奶粉的消費者,在三鹿事件發生後,消費能力稍強的,將會轉向進口產品;而對於一直以進口奶粉為主的消費者來說,就更不會改變了. 三鹿集團是中國國內最大的奶粉生產企業,其奶粉產銷量已連續15年達全國第一.過去中國亦曾出現有毒食品的問題,但是次涉及國內的名牌,可能令國內消費者對本土食品失卻信心,尤其是中國近年銷量增速甚高的乳製品. 中國乳製品生產商的股價周二多數表現欠佳,如有奶粉生產業務的伊利(600887.SS:)首當其沖,股價一度大跌10%至52周低位,收盤跌近6%;光明乳業(600597.SS:)收盤亦跌7.9%.至於奶粉產量較小的蒙牛乳業(2319.HK:)曾急挫近11%,惟收市跌幅收窄至僅跌0.7%.香港大盤?生指數當日受外圍市場大跌影響下挫5.44%. 聽到(三鹿)這件事真的是挺擔心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可能不僅只是一家(企業)的事,而是全行業都是這樣,上海一位半歲幼兒的媽媽說. 近日逾1,200名曾食用中國三鹿牌奶粉的內地嬰兒先後被驗出患上結石病.中國政府初步調查發現,三鹿奶粉中的化合物三聚氰胺可能導政嬰兒患上腎結石.生產該批奶粉的中國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表示,發現市場上約700噸的三鹿嬰幼兒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決定全部召回今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 優勝劣汰 分析師普遍認為,三鹿事件長遠將推動行內進一步整合,令強者更強,並催化政府加強監管原奶等的原材料供應. 中國政府今年3月出台對乳製品加工企業頒布新規定,包括調高對加工企業產能要求及自給原奶比例等,以提高乳製品的質素,對大型乳製品生產商較為有利. 高盛及另一投行瑞信均預期,事件將觸發政府加強規管乳製品行業的供應鏈,在更高的生產要求下,規模較小的生產商將遭淘汰. 瑞信認為,若調查證實蒙牛的產品未受污染,相信蒙牛將可得到新的市場機會,受惠於這個毛利率甚高的中國奶粉市場. 高盛則認為,海外品牌價錢仍相對高昂,農村或鄉鎮的消費者未必能夠負擔,都將利好伊利等大品牌,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根據瑞信的數據,三鹿在中國奶粉市場的佔有率達18%. 北京舉辦奧運,一直令市場憧憬將推動中國產品走上世界舞台.京奧開幕式的成功以至整個賽事順利舉行,均令海外對中國的印象加分.然而,三鹿事件令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有學者指問題非一朝一夕可得到解決. 有人為了貪圖利潤而弄虛作假,已不是單靠法律或監管可以解決的問題.要真正令民眾守法,顧及大眾利益,是需要中國社會有結構性的改變,當中包括社會風氣和道德等.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系學系教授丁偉說. 丁偉直言,若海外消費者對中國產品沒有信心,就不會選擇中國的產品,這亦使中國產品開拓海外市場困難重重.
Ⅶ 自從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伊利牛奶股票的價格為什麼反而上升得比較快
這是基金堆量現象,白酒雲南白葯等都是這種現象,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伊利在中國乳製品市場上所佔有的份額,三聚氰胺並無法動搖。
Ⅷ 美國次貸危機和三聚氰胺的關系
http://finance.qq.com/c/biz/langxianping_news.htm
,裡面詳細介紹:
·郎咸平:國企改革要靠法制杜絕科龍現象[12月11日 ]
·郎咸平:救市難治本 經濟寒冬明年到[12月03日 ]
·郎咸平:千萬別抄底越抄越虧[12月02日 ]
·郎咸平:千萬不要抄底樓市股市 越抄底越虧[12月02日 ]
·郎咸平:只要股市繼續下跌樓市定會繼續下跌[11月20日 ]
·郎咸平:四萬億應多投向民營企業[11月20日 ]
·「金鵬獎」十大金融風雲人物候選人之郎咸平[11月12日 ]
·郎咸平:股市遠沒有到抄底時 目標是少虧錢[11月06日 ]
·郎咸平:警惕中國經濟的多米諾骨牌[11月06日 ]
·郎咸平:救市應先救製造業[11月03日 ]
·郎咸平:救市應先救製造業 冬天還沒開始[11月03日 ]
Ⅸ 股票分析中的三角形態對於股價的走勢有什麼影響
股價最高點的連線,形成壓力(因為這個區域以上沒有買入);
最低點的連線,形成支撐(因為這個價位區域以下,沒人賣出);
股價會沿著三角形態作何走勢?
三角形形態,只是當股價跌至/或升到,壓力線和支撐線交叉區域時,買賣雙方存在分歧,無法判定。
什麼時候屬於突破或者反向突破?
當買多賣少,向上突破;當賣多買少,向下尋找支撐。
什麼時點是買進股票的時機,什麼時點是賣出股票的時機?
形態(三角形、楔形、箱體等等)只是一種形態,是股票隨著市場走出來的。突破或方向突破,只是結果,不能通過形態判斷買入點。
買賣股票,其實是你選擇投資品。要找出上漲/下跌的理由、及時間點,才能確定買賣時機。
基本面(全球經濟基本面、中國經濟基本面、行業及相關行業基本面、最後是個股的基本面)
危機事件(如銀行的城投債、瘦肉精、三聚氰胺、國際危機、氣候突變、天災人禍)
時間點:股價夠便宜(不是股價的貴賤,而是是否有上升空間)+基本面趨好/危機解決
技術指標:當前股價走勢的晴雨表(常用指標:MACD、KDJ、K線組合、RSI、Boll等等)
以上,只是舉例,不能窮盡上漲下跌的原因,及應用技術。專家評述,只是評述,建議只是他們認為的大概率事件,股價如何走,是由市場的內因、外因、時間點決定。
買賣股票,要遵循價值規律,避免參與惡炒、爆炒的股票。長期投資(不等於,長期持有某隻股票。不如,當危機時間發生時,賣出持幣規避風險。當基本面向好、危機影響解除時,擇機買入股票,支持企業共同發展,股票會以股價或紅利返還你的投資)。
Ⅹ 如何看待「雙氰胺」和「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紐西蘭奶粉雙氰胺事件回放 作為中國最大的奶粉進口國,以「天然、高品質」著稱的紐西蘭近日捲入質量門。日前有報道稱,2012年9月紐西蘭乳製品公司恆天然在對牛奶進行抽檢時,發現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雙氰胺(DCD)化學殘留物,紐西蘭第一產業部官員25日證實,在紐西蘭出產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中檢測出少量雙氰胺化學殘留物,但這些殘留物不會影響食品安全或導致健康問題。 全球最大奶源基地紐西蘭產牛奶及乳製品被檢查出雙氰胺引發全球關注。紐西蘭政府繼下令禁止使用雙氰胺後,在上周六再次通報只有小部分乳製品可能涉及這個事件,並表示不會召回被測出含有少量雙氰胺化學殘留物的乳製品。但受事件的影響,雅士利國際股價一度大跌超過15%,而恆天然則緊急開通微博澄清並在昨日再次強調:「我們在少量奶粉中檢測到的DCD殘留極低,還不到歐盟規定安全限值的百分之一。」 紐西蘭政府為何禁止使用雙氰胺 紐西蘭乃至世界各個角落都有農民會在牧場使用含雙氰胺的化肥,雙氰胺作為化肥噴灑到草地上,牛羊吃了這種草可以減少二氧化氮的排放,氮排放過高,可能會使湖泊、河流滋生綠藻,破壞環境,同時減少硝酸鹽從土壤中滲漏至河水和溪流中。出於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紐西蘭研究並開始了雙氰胺的使用。據統計,紐西蘭只有5%的農場使用了雙氰胺,並且每年只使用2-3次。 紐西蘭初級產業部局長WayneMcNee說,對於紐西蘭暫停在牧場施用雙氰胺及其對紐西蘭乳製品的安全性意味著什麼,外界有所誤解。 在一些國家,對雙氰胺殘留物問題沒有標准可參照之際,作為以綠色產品著稱的紐西蘭為了做得更好,既然檢測出了殘留物,不管多少,採取的是零容忍,停用雙氰胺,並把風險評估過程公諸於眾,完全是秉著對公眾的極負責任的態度,對貿易夥伴信任的回饋而發,結果卻被外界所誤解,甚至被某些媒體利用演變為毒奶粉事件。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恆天然也只是在2012年9月的一個批次原料粉中檢出了雙氰胺,此前以及此後的產品都沒有發現。雙氰胺只在少量乳製品中發現,並且極其微量,不對食品安全造成影響。而紐西蘭也於2012年9月第一時間切斷了雙氰胺的源頭,下令禁止農業部生產含有雙氰胺的化肥。WayneMcNee說,任何紐西蘭乳製品目前的生產都不可能有雙氰胺殘留物。 紐西蘭官員稱,去年9月就做了風險提示,最近中國國內轉炒,只是因為《華爾街日報》轉載而已,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問題奶粉瞞報三個月」的事情。 肥料公司Ravensdown行政總裁格雷格•坎貝爾稱,紐西蘭第一產業部最開始的調查認為二氰二氨不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但是,後來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將二氰二氨添加到安全性待檢測物質名單,隨後二氰二氨的安全性遭到質疑。 紐西蘭第一產業部通用標准副總監卡羅爾•巴爾瑙強調,紐西蘭的聲譽源於當地出產的高質量食物,紐西蘭政府正研究二氰二氨的使用規定。第一產業部已經成立工作組來評估該事件的影響。巴爾瑙稱,正是因為沒有食品含量標准,消費者以及國際市場對於奶粉中檢測出二氰二氨殘留都很難接受,即便含量很低。 針對「洋奶粉」也出現問題,很多消費者吐槽說:「還有沒有安全的奶粉?」但對於此次出現的紐西蘭奶粉雙氰胺殘留事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此次事件並非是奶粉加工過程中蓄意添加,而是牧草使用了氮肥增效劑雙氰胺,奶牛吃了這種牧草後,在奶中殘留的,雙氰胺毒性小於三聚氰胺。 乳業知名專家王丁棉日前也表示,化學劑有多少停留在水、土壤中,又有多少進入奶牛的身體中,主要還要看檢測出的物質濃度高不高。從目前報道來看其含量不高,消費者沒必要恐慌,應冷靜對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安全學院副教授朱毅同時表示,二聚氰胺的毒性比較輕微,目前國際上沒有規定食品中可接受的二聚氰胺含量,也沒有相關的毒性報告和病例,消費者不必過於恐慌。 紐西蘭奶粉享譽全球 皆因嚴格管理 紐西蘭奶粉之所以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最主要的原因是紐西蘭的奶源好,奶牛管理非常先進,牧場的科學管理水平世界領先。 紐西蘭擁有世界上最為嚴格和成熟的奶製品質量監管制度。紐西蘭食品安全局除了監管紐西蘭11600多個牧場外,還對全國所有乳品運輸和儲存商、乳品出口商、46個乳品實驗室以及252個乳品風險管理評估機構實行嚴格監管,實行從農場到餐桌全程一條龍管理。 在檢測方面,紐西蘭採用的是更為公正、有效的第三方檢測評估制度。食品安全局根據質量安全管理的規定和標准,對奶牛場實行風險管理制度。所有的評估和檢測都是委託有論證資格的第三方質量安全檢測實驗室和風險評估機構進行。第三方機構獨立於奶場和乳品企業,職責是進行產品抽檢,以及按照風險管理制度每年對每個奶牛場進行至少一次的獨立的檢測評估。風險評估不只是看生產結果,評估內容包括奶牛場選址、奶牛飼養管理及健康狀況、飼料和獸葯使用、飼養環境和飲水質量、牛奶的冷卻和營養成分等。 反思:國產奶粉市場低迷面臨困境,該如何解困? 因為國產奶粉的事件頻繁出現,所以很多媽媽都不願意冒險,這當中也反映出國產奶粉質量管理的缺陷。雖然近幾年國家加強了其安全的監管,但是,單純依靠政府監管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奶粉安全涉及原料、加工、運輸等環節,還涉及標准體系、檢驗檢測等方面。其中原料及相關安全標準是制約國產奶粉安全與否的關鍵。 目前,我國奶源基礎薄弱,仍有70%的奶牛為小規模養殖或散養。由於奶農弱勢地位沒有改變,不僅承擔養殖經營風險,還要獨自面對市場風險,這為奶源安全埋下隱患。 此外,近年國內奶企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為在市場夾縫中謀得一席之地,不得不降低對原料的選取。而且,這些年,企業更多選用進口奶粉作為原料,但進口奶粉、乳清粉的質量也明顯降低,這也增大了國內奶企在原料方面的安全隱患。 最後,行業內惡性競爭依然存在,加之消費者對國產食品缺乏信任,成為國產食品安全謠言迅速傳播的溫床。 國產奶粉如何解困?從短期來看,仍然依靠政府加強監督管理和企業自律。但從長期來看:需要國內奶源等相關產業向現代化方向推進,並與企業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分擔的互補合作關系;需要政府在監管手段、行業標准等方面有明顯的改進;需要企業嚴格自律,堅持「品質第一,惠及民眾」,加強自身原料、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全產業鏈的管理和監督。 當前,國產奶企應繼續加快整合步伐,提高競爭實力,政府、協會應發揮積極協調作用,避免國產奶企之間打惡性價格戰,推動企業抱團,聯合發展。同時加大對國產奶粉安全的正面宣傳和引導,重塑國產奶粉新形象。 相關鏈接:雙氰胺 雙氰胺,又名二氰二氨,縮寫DICY或DCD。是氰胺的二聚體,也是胍的氰基衍生物。化學式C2H4N4。白色結晶粉末。可溶於水、醇、乙二醇和二甲基甲醯胺,幾乎不溶於醚和苯。不可燃。乾燥時穩定。這種葯劑通常被當地農民用來噴灑在牧草上,防止肥料的副產品硝酸鹽流入河流和湖泊。目前國際上對食品中的雙氰胺含量並無標准,但在高劑量下,雙氰胺對人體有毒。 目前人體涉取多少有多大危害,紐西蘭及國內沒有發布相關含量多少對人體有危害。(吸入、攝入或經皮膚吸收後對身體有害。但急性中毒的危險性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