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為什麼經濟實力和潛力都這么強
一,上海是東方重要港口。物流進長江口的都要經過上海。
二,上海儒家文化思想較弱。整個南方長江流域的儒家思想都較北方黃河流域要弱很多。 因此在19世紀一開埠,農民繼續即離開了農業的儒家文化的思維影響,而被西方的工業文化所影響。 而西方商業文化與工業文化核心就是:平等。交流。提供質量好的服務與產品。 所以上海的理念,是普遍性的較為敬業與科學。 這是上海產品在整個20世紀中,在中國,就是高質量的代名詞,一直到現在。
三,民國黨當年的中心就在南京,所以上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經濟大城市。所以集中了當時中國極多的人才與高等學府。 北有北京,南有上海。 但學術與科學,講究的就是自由與創新。 這一點上,全國沒有一個城市能做到上海這樣。 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兩所學校的創新力,在全國都是靠前的。 北京投入非常大,國家有錢,但畢竟政治氛圍太濃,很多思想不敢講。 自由度與創新力要差很多。 所以西方工業化國家的老外,在北京,是圖新鮮。但在上海,有家的感覺,工業化,商業化的氣氛都非常濃厚。 商業規則也都比較遵循。這個非常重要啊。 人事力量起的作用越強,對一個地區的經濟活力的阻擋越強。這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四,天氣優勢。 上海天氣不錯,有空調的可以活,沒空調的也能活,不是活不下去。
五,人才與理念優勢。 這是最核心的一點。因為上面四個原因,所以人才與理念非常強大。是全國唯一一個可以與國外工業化城市相提並論的。 北京官員太多啦,只指點不幹活,那產值硬拿錢投出來的。 所以上海也是全國最忙碌的城市。
但我個人覺得非常習慣,忙碌是忙碌,但讓人感覺忙碌的有價值: 一是給的錢較多。 二是人性化,業余時間人家不管你。 三是面子問題放的低。 所以忙但不心累。 體力好就多干,體力不好就少干,也沒人干預你。 人家就是再恨你,也得通過法律,否則再看不慣你也沒辦法,呵呵。 法治很好。 正而巴經的給你辦事。 所以上海人到內地城市,大家雖然看不慣,但沒有講上海人做事不認真的。這種評論很少。 最多就是講上海人看不起人。但也是別人自己感覺的。 因為在上海就這樣,他看不起你,你也可以看不起他,但只要不是誹謗罪,互相也不鳥對方。 這種文化,在內地,就受不了了,呵呵,內地城市基本上,都講儒家的禮,即所謂的你高興不高興,你得理他,得笑。 上海不這個文化,上海只有對服務對象時,那非常專業的笑。但一般都是各干各的事,互相不理的。 你可能會覺得這太冷漠,但其實非常省心。沒那麼多事。
我從上海待了十年,回內地城市,非常不習慣。 效率低,不辦事,就只是忽悠人,然後拖啊拖的,還得去送禮什麼的,講什麼,只講誰家關系硬,不講誰有本事。 一說羨慕誰,就是誰認識哪個當官的,然後搞了多少錢,很少,極少有講:誰非常有本事,自己如何創辦了什麼,然後又如何的。 這個我就變得很不習慣。
呵呵,我想中國人之所以看不懂上海人,根本上,還是農業文明占的城市太多。 工業文明占的城市實在是太少了。
再過100年,中國真正的從文化上實現了工業化時,就不一樣了。
那全國基本就不再罵上海人了。
這是個發展過程,正常的。
2. 秦奮在上海有多大實力
關於秦奮的背景,流傳的比較多的有兩個版本
1、秦奮的爸爸是澳門大衛集團的幕專後老闆,跟賭王家的屬生意差不多,以博彩業發的家。
2、秦奮的爸爸是上海招商銀行董事長,爺爺是軍人,他是紅三代。
真正的牛人,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的真正背景,就算知道了,也不一定就是真的。總之,他非常有錢就對了。
(2)上海一個重實力擴展閱讀
秦奮是上海的超級富二代,很多人給他起了個外號為滬上皇。從這樣的外號就能看出來是多麼的驚人,要知道上海本身就是中國經濟的橋頭堡,匯聚著全國經濟實力最強的企業家和各種風雲人物,可以說是國內除了北京之外最高經濟實力的城市了。
想看他們的資產肯定還是很難做到的,那麼我們也許可以看看他車庫里的豪車。畢竟這也是一種實力的象徵,他家裡價值超過千萬的豪車就有十幾輛。
大家對秦奮的了解其實也是從他的豪車開始的。在2014年的時候,保時捷918發生的亞洲首撞的車主就是他,當時還不算非常的出名。而接下來的2015年,一輛價值3000萬的法拉利被撞成廢鐵這,這位車主也是他。
3. 上海哪些大學有實力
上海市的教育資源豐富,知名高校雲集,一共擁有4所985大學,10所211大學。在上海即使是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大學,同樣也能受到很多考生的青睞,因為能在上海這座城市讀大學,畢業之後能有更好的就業機會和發展平台,而且薪資待遇水平也比較好。
小匠老師本期內容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上海市最好的9所大學,其中第5所雖然不是985,但是報考難度堪比985,能考上其中一所就是賺到了!
1、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學校一共有5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3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專業學位博士點,64個本科專業,上海交通大學比較優勢的王牌專業分別有:數學、生物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等等,實力都很雄厚。
2、復旦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覆蓋理、工、農、醫、經、管、文、法、藝術、哲學、教育11個學科門類的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也是一所以理工為特色的211大學,學校的綜合實力也是很強悍的,其中化學工程學科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國家重點學科,在1991年,學校獲批全國第一個生物化工博士點。
7、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教育部、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學校一共開設了26個學院,82個本科專業,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數學、計算機科學、臨床醫學、物理學等都是該校的王牌專業,學科實力強悍,不容小覷。
8、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也是一所211大學和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東華大學以發展工科為主,形成了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架構,整體實力也很不錯。
9、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以上就是上海市最好的9大學,實力很不錯,是不少考生們努力的目標。對此,你覺得哪所高校的實力最強悍呢?
4. 上海一所實力強悍的211高校,佔地826畝,有一學科世界一流,是嗎
近些年,我國各大城市都在注重自身的科教能力,科教興國,科教能力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國各大城市都有吸引人才留住的政策,此外還有建設高校和引進高校的政策,所以我國現在高校數量越來越多。在眾多高校當中,總有一個劃分標准,分為一本和二本,一本當中又有985高校和211高校,其餘為“雙非”學校。
上海財經大學目前擁有三個校區,分別為主校區,中山北一路校區和崑山路校區,佔地面積826畝,有1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有4個財政部重點學科,經濟學與商學和社會科學進入ESI全球前1%。這些學科均為財經類或與財經相關的專業,可見上海財經大學在財經類方面實力十分的強。上海財經大學在2019 U.S.News全球最好大學學科排名中,經濟學與商學位列全球第156名。在2018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統計學位列全球51名至75名,金融學位列全球76名至100名,經濟學位列全球101名至150名。學校與世界銀行經濟發展學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計劃開發署、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等國際組織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還與國外很多高校建立合作關系。
5. 上海VS北京 綜合實力誰更強誰更發達
上海和北京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因為兩者均是國內的一線發達城市,經濟均較為繁榮。上海和北京的相關介紹具體如下:
1、上海:上海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全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0.6%。
2、北京:北京屬於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被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同時,北京同時也是全國教育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5)上海一個重實力擴展閱讀:
上海的其他介紹:
上海的貿易夥伴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0多個國家擴展至現在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海口岸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貿易港口之一;
上海口岸進出口位居世界城市之首,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約有三成左右的中國製造經由上海輸往世界各地,也有約三成左右的各國商品經由上海進入中國市場。
全國1/3左右的進口汽車、鑽石、葡萄酒、乳品,1/2左右的進口化妝品、醫葯品、醫療器械,超過60%的進口服裝服飾,70%以上的進口手錶等都是經上海口岸來到全國消費者手中。
6. 上海的綜合實力超過香港了嗎
的確最近幾十年上海的經濟是在迅猛的發展,特別是浦東經濟開發區,成為全國的模範了,但是那隻是在國內,上海的確是算中國的經濟中心,是國內的大城市能夠和北京相提並論,但是如果和香港比,恐怕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上海的綜合實力現在還沒有超過香港,可能上海在將來有機會超過香港,但是現在,不僅是上海,全國沒有一座城市能夠比得過香港,我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香港的地理位置優越,四面環海,雖然過去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回歸大陸之後,香港的經濟還是很強大,香港可以說是中國內地和國外連接的一個通道,在香港,世界的文化和內地的文化相互交流。我們分析上海和香港的綜合實力,那麼首先就是經濟了,雖然說上海經濟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但是香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能夠和香港的經濟相比較的只有紐約和東京了,所以上海的經濟在香港面前並不值得一提。
第二點,看城市的綜合發展情況,由於香港已經是一個擁有了上百年歷史的大城市了,現代化的程度已經非常之高,可以說無論是街道還是居民素質都已趕超發達國家了,而上海卻只有短短幾十年的現代化歷史,雖然說發展非常的迅猛,從高樓大廈的角度看,香港還是發展的均衡而且數量眾多,香港已經被開發得很完善了,但是上海還是有存在的不足,城市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環境角度上海明顯更不如香港了,不過上海所擁有的潛力是巨大的,相信未來的上海可以與香港比肩。
7. 上海綜合實力目前為止超過香港了嗎
關於香港、上海綜抄合實襲力的討論其實已經很多,2017年3月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發布了一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上海的綜合實力首次超過香港。
其實綜合實力的對比很多時候都是一個關公戰秦瓊的討論,通常包括經濟實力、綜合服務、人群素質、發展趨勢、創新能力、管理水平,其中,上海在經濟實力、創新能力、發展趨勢上明顯占優,而香港在人群素質、管理水平、綜合服務上占優。
綜合實力的對比並非簡單的算數題,六項指標各拿3項也不是說就是平手。
側重於經濟,上海的綜合實力早就超過香港,上海的城市規模、發展潛力不是香港可以相提並論的。
側重於人口素質,上海可能幾十年也不會達到香港的水平,不是說上海人素質不可能提高,而是因為上海的開放性(什麼人都可以來,什麼人都可以走)香港的相對封閉性(有島的屬性和體制的不同)。
結論,上海的城市綜合實力強於香港,但上海人(包括在上海工作的外地人)不一定比香港人更幸福
8. 我想知道上海的綜合實力,詳細點
上海:綜合實力「首位城市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3-2004)》在建議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培育組團式城市群的同時,也強調了要重視中國「首位城市」的帶動作用,並首次應用城市發展的「真實能力」概念,計算了中國具代表性的50個城市的發展水平與發展質量,將城市發展評估納入到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層次之中。
「200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16694億元(人均超過1000美元)。其中全部地級城市(不包括轄縣)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3%,反映出城市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龍頭地位。」組織編寫該報告的中國市長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3-2004)》選擇了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沿海開放城市、港口城市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共50個為樣本,做出了城市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等因素的排名。
城市綜合實力主要是指從總體規模上衡量城市的發展狀況和發展實力的強弱。《報告》選取了15項指標來刻畫城市的綜合實力,結果顯示,50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懸殊。上海綜合實力最強為0.811,居全國城市首位,而排在最末位的北海只有0.039,兩者相差約21倍。其中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漢、南京、成都、沈陽在全國分別位居前十名,而銀川、煙台、秦皇島、包頭、連雲港、汕頭、西寧、湛江、威海、北海等城市位居全國後十名。
再從前十名和後十名的內部差異來看,居全國城市第十名的沈陽市,其綜合實力指數為0.266,只有上海市的1/3左右。這說明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城市綜合實力的差距比較大。
但是城市綜合實力只是從城市的規模上衡量城市的發展狀況,而城市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要全面地反映其發展狀況,僅有規模上的評價是不夠的,還必須從其未來發展潛力,進行多角度刻畫。
根據專家組的研究,全面反映城市的發展潛力可以由城市的實力、城市的競爭能力、城市的社會發展能力、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城市的持續能力綜合表現。但是統計結果顯示,城市發展潛力是深圳、上海、廣州、北京、珠海、海口、廈門、杭州、南京、天津依次排名前十位,與城市綜合實力的結果進行比較,發現兩者的差距較大。據介紹,考慮到城市發展實際上是「數量」與「質量」的共同表徵,是「規模」與「動力」的共同表徵,所以城市「綜合實力」與「發展潛力」的共同表徵結果被定義為「城市發展真實能力」。此外,由於城市綜合實力與城市發展潛力兩者之間在排序上的差距,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城市發展的「真實能力」將以城市發展潛力的評價為基礎,利用城市綜合實力的結果對其進行加權處理,即用綜合實力指數作為權重,對城市發展潛力進行修正,最終獲得中國城市發展的「真實能力」排名,前十名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杭州、南京、武漢、成都、沈陽。由此可以看出,在三大組團城市群中,長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將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首位城市」。
另外還有一篇上海的88個第一,你自己看吧:
http://www.tashan.net.cn/news/view.asp?id=228
9. 中國北京厲害還是上海
誰是中國城市一哥?上海還是北京?中國真正的一線城市從來都是北京和上海,那麼它們誰是中國城市一哥?我們從8個方面比較:
1,經濟:上海的gdp總量高於北京,北京人均gdp略高於上海,經濟作為評定一個城市實力最重要的指標佔到了最高的權重,數據上上海領先較多,再加上中國經濟中心的頭銜,此輪上海領先。
2,政治地位 :上海作為中國經濟中心,直轄市,長三角龍頭,中國門戶城市,政治地位不言而喻,但還是難與首都北京競爭。政治地位也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並關乎到影響力和發展。此輪北京勝出。
3,體量:上海在人口,建成區面積,GDP總量占優,北京僅全市面積大於上海,此輪上海占優。
4,生活水平 :北京在人均工資,人均存款,人均消費方面略勝一籌。上海在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社消 ,人均稅收方面占優。綜合來講都代表中國富民最高水平,但北京物價似乎稍低,本輪持平。
5,金融業 :上海作為中國金融中心,金融市場更大更廣,外資金融企業集中。但北京由於金融街這個bug一般的存在,北京金融資產規模,生產總值都高於上海,金融企業實力也更強,本輪北京小勝。
6,歷史文化 :北京始終是歷朝前幾大的城市,並且是世界上擁有最多文化遺產的城市,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而上海晉朝時叫松江府作為蘇州的附屬城,直到近代才開始發展,文化影響力較弱。此輪毫無懸念北京大勝。
7,城建 :上海浦西商業區的建設很人性化,夜景led雖多,但內透也不差。而北京單體見諸雖然品質更高,但城建除了幾大商圈外細節方面就要遜色上海很多,特別是城南和郊區,規劃設計夜遜色一些。此輪上海勝。
8,教育:清華北大人大遙遙領先復旦交大同濟,人大附和四中貌似也強於復旦附中和上海中學,北京勝。
綜上,8個方面北京上海各佔4優,誰是中國城市一哥,只能說半斤八兩,如果硬要分出個高下,北京作為首都,似乎中國一哥稱號更名符其實。你認為呢?
10. 上海一所實力強悍的211高校,佔地826畝,會是哪所高校呢
近些年,我國各大城市都在注重自身的科教能力,科教興國,科教能力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國各大城市都有吸引人才留住的政策,此外還有建設高校和引進高校的政策,所以我國現在高校數量越來越多。在眾多高校當中,總有一個劃分標准,分為一本和二本,一本當中又有985高校和211高校,其餘為「雙非」學校。
上海財經大學位於上海,大家都知道上海是我國的金融中心,所以一畢業就有很多的就業機會,而且發展空間還大。上海財經大學培養的基金經理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由此可見在財經類方面,上海財經大學完全可以比肩985高校。如果你對財經類感興趣,可以努力學習報考該所學校。對上海財經大學你有什麼了解,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