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析三峽水利工程對長江中下游防洪的意義
防洪
(1)長江的洪水災害——防洪是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
長江水災的原因分析——首先是自然原因,其次才是人為原因
自然原因(洪水來量、滯洪能力、泄洪能力)
人為原因(濫伐森林、圍湖造田)
(2)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防洪是三峽工程的首要目標
三峽工程的防洪原理:區位優勢、巨大庫容
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
按設計標准,三峽水庫總庫容達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為221.5億立方米,相當於4個荊江分洪區的蓄洪量。從工程本身來講,三峽工程的設計標准可防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標準是可防萬年一遇洪水再加10%。即,當峰值為98800立方米/秒的千年一遇洪水來臨時,大壩本身仍能正常運行;當峰值流量為113000立方米/秒的萬年一遇洪水再加10%時,大壩主體建築物不會遭到破壞。三峽工程可將下游荊江河段的防洪標准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到超過百年一遇至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也可保荊江河段安全。
針對大壩自身的牢固程度和安全性而言,三峽大壩能夠抵禦千年一遇、萬年一遇的洪水的說法是毋庸置疑的。
而針對長江中下游防洪而言,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的時候,通過三峽水庫調蓄和荊江分蓄洪區的運用,三峽大壩可以保證下游水位不超過保證水位和江漢平原地區的安全。遇到不大於百年一遇的洪水,三峽大壩可通過水庫調蓄,及時攔洪、適時泄洪,控制枝城站最大流量,不必啟用分洪工程,荊江河段就可安全行洪。
三峽水庫防洪作用是針對壩址下游,對壩址上游沒有防洪作用。就三峽而言,其防洪的作用覆蓋長江中下游,但重點區域還是荊江河段及城陵磯附近地區,防洪作用也最為顯著。城陵磯以下區域,隨著與三峽大壩的距離漸遠,防洪作用也逐步減弱。
據了解,三峽工程的防洪調度運用還提高了對城陵磯以上洪水的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庫和武漢附近分蓄洪區的運用,可避免武漢市汛期水位失去控制;減輕了洪水對洞庭湖區的威脅,延緩了洞庭湖泥沙淤積速度,延長洞庭湖壽命;增加了長江中下游防洪調度的可靠性和靈活性,便於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若遇特大洪水需要運用分蓄洪區時,因有三峽水庫攔蓄洪水,還可為分蓄洪區人員轉移、避免人員傷亡贏得時間。
Ⅱ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首要目標是 ( )
【答案】D.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於2009年竣工,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以防洪為首要目標.兼具防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灌溉和旅遊等綜合效益,故選D
考點:本題考查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作用.
Ⅲ 根據多目標,多層次分析綜合評價法,試建立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社會綜合評價模型該怎麼建立
層次分析法把研究對象作為一個系統,按照分解、比較判斷、綜合的思維方式進行決策,成為繼機理分析、統計分析之後發展起來的系統分析的重要工具。
系統的思想在於不割斷各個因素對結果的影響,而層次分析法中每一層的權重設置最後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結果,而且在每個層次中的每個因素對結果的影響程度都是量化的,非常清晰、明確。這種方法尤其可用於對無結構特性的系統評價以及多目標、多准則、多時期等的系統評價。
Ⅳ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建設情況怎樣
位於幹流三峽河段的西陵峽,壩址在湖北省的三斗坪,距葛洲壩水利樞紐38千米。是一座集防洪、發電、航運、養殖、供水等巨大綜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工程。三峽樞紐主要由混凝士重力壩、水電站和雙線多級船閘及一線垂直開船機組成。採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建設方針。大壩壩頂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千米,占長江流域面積的56%。總裝機容量1768萬千瓦。三峽工程地理位置和地質條件都十分優越。
三峽水利樞紐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它的裝機容量、船閘和升船機規模均超過目前世界最高水平。三峽水利樞紐於1993年進入准備階段,1996年開始施工。三峽建成後,將從防洪,航運等諸方面對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Ⅳ 600116 三峽水利 為何一直跌
首先說一句,千萬不要斬倉.我想問一句業績那麼好,最近又認購商業銀行股權,在加上土地增值概念,這樣不錯的股票為什麼要斬倉呢.
現在的股票有多少只在上漲呢,我們要分析一下自己手裡的股票的質地如何,我可以很堅定的說,三峽水利是一隻質地不錯的股票.雖說短線跌的不輕,可是長線一定會給你很不錯的回報.
現在大多數股票跌的都很慘,三峽水利算的上是前期漲的很不錯的股票了,你看一下它下跌時候的量,一點量沒有,這說明什麼,說明不是主力在出貨,而是洗盤.
Ⅵ 三峽水利樞紐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請分析三峽水利樞紐對黃河下游的治理發揮哪些作用
因為,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有一定聯系,所以你的問題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因為南水北調工程分為三條路線,第一條是在長江的源頭抽水到黃河的源頭增加了下游的流量,但是這水要經過黃土高原區,所以對下游的治理,好的方面不大,而且還增加黃土沖刷,加大了下游的泥沙沉積,其中第二條是從三峽庫區抽水到丹江水庫,再由丹江水庫輸送到黃河,所以增加了黃河下游的流量,這條路線不會經過黃土高於區,或者說絕大部分不會,所以說,流量的增加會抬走下游的泥沙沉積,對於下遊河段的河道疏通有很好作用。還有一條就是在長江水經過經和大運河送到京津地區,這途中要翻越黃河(因為黃河是地上懸河,所以叫「翻越」)當然這是在枯水期,這不但有第二條路線的好處一樣,還有利於下游植被的改善,,也是有助於的、、、、
Ⅶ 三峽水利的財務分析
綜合投資建議:三峽水利(600116)的綜合評分表明該股投資價值一般(★★★),回運用綜合估值答該股的估值區間在7.81-8.59元之間,股價目前處於價值區,可以繼續持有。
12步價值評估投資建議:綜合12個步驟對該股的評估,該股投資價值較佳(★★★★),建議你對該股採取參與的態度。
行業評級投資建議:三峽水利(600116)屬於電力行業,該行業目前投資價值一般(★★★),該行業的總排名為第39名。
成長質量評級投資建議:三峽水利(600116)成長能力一般(★★★),未來三年發展潛力較大(★★★★),該股成長能力總排名第565名,所屬行業成長能力排名第23名。
評級及盈利預測:三峽水利(600116)預測2009年的每股收益為0.26元,2010年的每股收益為0.38元,當前的目標股價為7.81元。
Ⅷ 三峽水利工程地處什麼和長江的交匯處
考點: 葛洲壩水利樞紐與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位置 專題: 分析: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於2009年竣工,總裝機容量為1 820萬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灌溉和旅遊等綜合效益. 長江水能資源豐富,被譽為「水能寶庫」,建有很多水電站和水利樞紐,其中位於湖北省與重慶市的三峽,是一個特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供水、灌溉和旅遊等綜合利用效益.故選:A. 點評: 考查三峽的地理位置,要理解記憶.
Ⅸ 修建水庫是治理題長江洪澇災害的重要措施,試分析三峽水利樞紐的建設產生的巨大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防洪、發電、航運、灌溉
Ⅹ 三峽水利工程對該區旅遊業的影響
三峽工程對旅遊業影響淺析
●胡玉厚
胡玉厚:長江水利委員會規劃處高級工程師
本文原載《水利規劃研究》1989年第1期一、旅遊是三峽工程的綜合
利用效益之一
長江三峽是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在國際上享有盛名,三峽旅遊線是
目前較能吸引國內外遊客的一條旅遊熱線,具有較大的旅遊經濟效益。
三峽水利樞紐是一座多目標開發水資源的宏偉工程,它不僅具有巨大的
防洪、發電、和航運效益,而且對旅遊業產生多方面的影響,一方面由於水
庫壅高水位將淹沒部分旅遊資源,另一方面又將形成一些新的景觀,增添一
些新的旅遊勝地;一方面將淹沒搬遷某些現有旅遊設施,另一方面又將為旅
游業的發展創造新的良好條件,特別是世界水平的、超大型的三峽工程本身,
具有很大游覽價值,將提高三峽旅遊線的知名度。會促進旅遊效益的提高。
因此,應把旅遊納入三峽工程開發任務之一,對其影響和效益進行探求。
二、三峽工程論證中旅遊工作的基本內容
旅遊業是國民經濟中的一個獨立部門,它有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這個
規劃,一般包括旅遊資源的開發布局、旅遊客源的測算、旅遊服務設施的建
設、旅遊機構的設置、旅遊效益分析等等諸方面。而且在不同的規劃階段,
有不同深度要求。大型水利工程建設中應當考慮旅遊問題,但水利工程中的
旅遊工作問題應包括哪些內容,如何進行研究工作,沒有成文的規范可遵循,
也無系統的經驗可作借鑒。我們通過初步的工作實踐,認為水利工程中的旅
游工作,具有水利和旅遊的雙重性,一方面它是水利規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另一方面它又是旅遊規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研究的內容應包括旅遊專業
規劃的基本項目和遵循其基本原則,但又不能做到旅遊專業規劃所要求的深
度,而是具有明顯的水利規劃特性。這個基本特性應圍繞興建水利工程對發
展旅遊事業的影響為中心主題。
發展旅遊事業要具備三個基本要素:第一、要有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
藉以吸引遊人前來游覽;第二、要有方便的交通,利於遊人的來往集散;第
三、要有一定的生活服務設施,使遊人得到舒適的休歇。這三個基本條件中
又以旅遊資源為核心。旅遊資源的多寡,觀賞價值的高低,是吸引旅客的先
決條件,可以說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的生命線。當然僅有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
而無方便的交通和適當的旅舍餐館、商店等等服務設施,旅遊業也就發展不
了,旅遊效益也無從談起。這方面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興建三峽工程對發展旅遊業的三個基本要素均有一定的影響,但由於三
峽工程目前尚在可行性論證階段,建成三峽工程尚有一段年月,有關三峽旅
游線旅遊資源的具體開發方案,服務設施的布局和規模等旅遊專業性較強的
問題,當留待以後適當階段,由旅遊專業部門牽頭組織有關單位,共同進行。
在可行性階段,水利部門能進行的研究工作應集中在分析論證,興建三峽工
程對旅遊資源有何種影響,初步探索如何因勢利導為發展旅遊業創造條件,
及旅遊的經濟效益等內容,至於旅遊部門現有設施受淹而須搬遷補償的問
題,這屬於水庫移民補償問題,應另作專題研究。
為了研究上述三方面的內容,我們在以往水庫調查資料的基礎上,補充
搜集了庫區旅遊資源和旅遊業目前經營狀況,結合三峽工程蓄水特徵,研究
工程建成後對旅遊資源的影響程度,從而分析旅遊的效益如何。
三、三峽庫區旅遊資源簡況
三峽大壩將建在西陵峽內三斗坪,大壩正常蓄水位175米,壩上回水可
達重慶,壩下則與已建成的葛洲壩水庫相銜接,從而形成由宜昌到重慶長達
660 公里的水庫區,水庫區內蘊藏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中知名度較高,目
前已具相當旅遊價值,而又受三峽工程影響較大的風景名勝有涪陵白鶴粱枯
水題刻、豐都名山,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和三峽峽谷風光。
白鶴粱枯水題刻:白鶴粱是長江與烏江匯合口上游約一公里處縱卧長江
江心的一座天然石粱,只在枯水年份的冬春季節才露出水面,石粱上刻有詩
文163段、石魚14尾、線刻觀音一幅,翔實記載了1200多年間,72個年份
的枯水情況,既是珍貴的水文歷史資料,也是當地人民踴躍觀覽的勝景,民
間有「石魚出水兆豐年」的說法,每逢石魚出水,觀者如潮。
豐都名山:豐都在我國歷史上素有「鬼城」之稱,傳說人死後魂魄要到
豐都報到,不僅廣泛流傳於民間,而且遠播東南亞各地,影響深遠。在城東
名山上,有自唐代以來,陸續修建的廟宇殿堂,塑雕的鬼怪神像,構成「鬼
國幽都」的「陰曹地府」,反映出生死回轉的迷信色彩。現在剔除迷信的糟
粕,成為獨具特色的名勝古跡。
忠縣石寶寨:石寶寨系明末清初興建的一座木結構塔樓,它以長江岸邊
孤聳的玉印山為依託,順山就勢、倚山建樓、直冠山頂。樓分十二層,通高
56m,飛檐繪彩,氣勢非凡。由於結構獨特、建築靈巧,成為川江旅遊線上富
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築物,倍受遊客贊譽。
雲陽張飛廟:與雲陽縣城隔長江相望的張飛廟,是為紀念三國時蜀漢名
將張飛的,始建於蜀漢末年,以後幾經興廢修葺,現存有正殿、結義樓、助
風閣、望雲軒、杜鵑亭等,形成了一組宏偉壯麗,獨具一格的古建築群,廟
宇內還珍藏大量文物,是川江旅遊線上的著名古跡之一。
雄偉壯麗的三峽:三峽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的南津關,
全長192公里,整個峽區分為窄寬相間的五段,即瞿塘峽、大寧寬谷、巫峽、
香溪寬谷,西陵峽,各段均有不同特色的風景與名勝。瞿塘峽又名夔峽,自
白帝城到大溪,全長8公里,兩岸高山入雲,左右對峙懸崖絕壁似刀削斧劈,
峽內急流洶涌,故以雄偉險峻著稱,峽口左岸的白帝城臨江聳峙,山巒青翠,
山上建有殿、祠、樓、亭等古建築物。傳說中蜀漢皇帝劉備在此託孤,唐宋
以來,有許多著名的詩人墨客到此游覽,詠留了大量詩詞,是人們游覽三峽
的主要風景點。峽內還有粉壁牆、孟良梯、倒吊和尚、風箱峽、古棧道、七
道門、鳳凰飲泉、犀牛望月等景觀。大寧寬谷是自大溪鎮到巫山縣城長約26
公里的寬谷河段。本段內主要文物與風景有兩片。一是「大溪文化」發掘地
大溪鎮,經考證是距今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後期母系氏族公社活動
的遺址。一是古巫山縣城匯入長江的大寧河、溯河而上有龍門峽、巴霧峽、
滴翠峽,合稱小三峽,它風光旖旎,有「不是三峽,勝似三峽」的贊語。巫
峽自巫山縣城起到巴東官渡口,全長約45公里,峽內兩岸重巒疊幛、綿延如
屏、奇峰突兀,挺拔秀麗,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就屹立其間;在集仙峰下,緊
臨江面的絕崖上,有一凹進石壁,刻有題字,此即民間傳說的孔明碑。香溪
寬谷是從官渡口到香溪河口,長約47公里,巴東、秭歸兩縣城座落其間。巴
東縣城內的秋風亭,是紀念宋朝名相寇準任巴東縣令的古建築物。秭歸是我
國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鄉,香溪河可通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里,在秭歸城街
口上,立著兩塊石碑,一題「大夫屈原故里」,一題「漢昭君王嬙故里」,
城東有新建的屈原紀念館。西陵峽長約66公里,除具有峽谷的特色外,以灘
多水急聞名,新灘和號稱鬼門關的崆嶺灘就分布其間,峽內著名景觀有兵書
寶劍,牛肝馬肺,黃陵廟和唐僧師徒的石形的燈影峽,以及峽口的三游洞等。
以上所舉只是庫區內眾多風景名勝中之代表,還有一些風景和文物具有
潛在開發價值,將隨著建設的發展而得到開發。
四、三峽工程庫水位變化特徵
三峽工程目前推薦的正常蓄水位為175米(吳淞海拔),防洪限制水位
為145米,每年有30米的升降變化。水庫調度的原則一般是每年6月上旬汛
期來臨之前,庫水位降到145米,10月上旬,汛期過去,水庫開始蓄水,10
月底水位升到175米高程。到次年元月,隨著天然來水量減少,庫水位又逐
漸消落,直到次年6月上旬下降到防洪限制水位。
在未建三峽工程前,川江兩岸天然水位漲落,變化也是很大的,例如重
慶約38米,奉節約70米,一般均在45米左右。為了分析三峽工程蓄水後對
川江兩岸旅遊資源的影響,我們比較了五年一遇的洪水年份,三峽庫區回水
位比庫區沿程天然洪水位抬高的大概數為:三斗坪約104米,秭歸約86米,
巴東約74米,巫山約56米,奉節約49米,雲陽約44米,萬縣約40米,忠
縣約30米,豐都約25米,涪陵約14米,長壽約3米。
五、三峽工程對旅遊資源的影響淺析
根據三峽工程水位變化情況,對庫區和旅遊資源業將有多方面的辯證影
響。
1.部分景觀將受淹沒。
由於三峽大壩壅高了水位,沿水庫區有些高程較低的文物和景觀將受淹
沒,如雲陽的張飛廟、巴東的秋風亭、秭歸的屈原祠等建築物,瞿塘峽內的
粉璧牆、古棧道、巫峽中的孔明碑,西陵峽中的兵書寶劍、牛肝馬肺等碑刻
和自然景觀。從旅遊角度上看,這是一個損失,是不利影響的一個方面,對
類似被完全淹沒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將盡可能採取補救措施。如張飛廟、
秋風亭、屈原祠將隨著縣城的搬遷而在新選的適當地點進行重建,並作一定
的發展,使之形成新的旅遊點。粉璧牆和孔明碑的石刻,可拓貼拍照,在適
當的崖壁上重新鑿刻,或者設法切割下來,運至適當地方建館陳列展覽。兵
書寶劍、牛肝馬肺等由岩溶自然形成的景觀,也可考慮在適當的岩壁上人工
再塑制。還有涪陵白鶴粱石魚等枯水題刻,一般年份很難露出水面,三峽建
庫後,則永沉水底,對於這項珍貴的文物,也在研究保護方案,有的主張將
刻石切割下來運至適當地點建館保存;有的主張維持原地不動,將來可建立
水下游覽館。所有這類保護補救措施,有關部門正在作意向性的綜合研究。
2.部分風景的景觀將起新的變化。
川江原來是灘多水急,險灘如林,舟船航行不僅速度慢,而且有危及安
全之慮。興建三峽工程後則成帶狀水庫,連同下游的葛洲壩水庫,共長約660
公里,水庫總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有的地段庫面寬闊達4公里左右。原來的危礁險灘,沉沒水底,奔騰咆嘯的急流和泡漩消失了。有的旅遊者崇好獵
奇涉險,對於激流險灘的消失,也許感到是一種損失。但是,換來了萬頃碧
波的高峽平湖,湖光山色更有情趣。遊客們可泛舟湖面,輕歌漫渡,盡情享
受三峽自然風光,不必擔心過灘履險的安危。從這種意義上看這種景觀的變
化將有利於旅遊事業的發展。
白帝城是三峽旅遊線上很享盛名的景點,白帝城山頭的高程約在230米
左右,連接後山的山凹高程約為 150 米左右。三峽水庫蓄水後,凹部淹入
水中。白帝城到奉節的江面將拓寬到400~800米,白帝城下的夔門口拓寬有
限,它將成為扼守夔峽的湖中島。蔚蘭色的湖水,環繞蔥郁的山巒,將具有
蓬萊仙島的韻味。
忠縣石寶寨所依附的玉印山,山腳高程為 150~160 米,山頂高程約為
210米,石寶寨寨門高程約 175 米,寨頂高程約 230 米。三峽工程蓄水,玉
印山也變為湖中孤峰,石寶寨塔樓可採取技術措施予以加固保護。十二層塔
樓瀕臨水邊,宛如水上浮宮,其景色更為迷人。
3.主要景觀特色基本不變。
三峽自然景觀的主要特色是山高峰秀,壁陡峽窄水曲回環。興建三峽工
程後,抬高了幾十米的水位,拓寬了江面,對原有高窄峽谷的景觀有一些削
弱,但其影響是有限的。如瞿塘峽口兩岸陡立的崖壁,崖頂的高程約在150~
350 米之間,水庫蓄水到 175 米時,較低的絕壁沒入水中,較高的絕壁在水
面上留存的凈高度仍有170米之普,當水庫消落到較低水位時,凈高可達200
米之多,再加上背後赤甲山、白鹽山高達1000餘米的山峰之襯托,「夔門天
下雄」的氣概尚存。再如巫山十二峰海拔高程均在800~1200米之間,三峽
水庫蓄水至175米高程時,雖比當地的天然洪水位抬了50~60米,但僅淹及
山腳,相對於高聳的山巒只是很小一點變化。像著名的神女峰高程約為 921
米,剪刀峰約為787米,遊人泛舟於峰腳下,離峰頂尚有六七百米之高差,
仍須仰頭眺望,幽深秀麗的景色基本不變。三峽河谷是寬窄相間的,三峽水
庫蓄水後,在寬谷河段可形成平湖,而在窄谷段由於陡崖夾峙,水面卻增寬
有限,岸畔高山連綿,如封似閉,憑目遠眺,仍有「山塞疑無路,灣回別有
天」的觀感。
4.部分景觀安然無恙。
三峽大壩以下有40公里的峽谷河段,不受三峽水庫回水影響,已建成葛
洲壩工程抬高水位,雖淹沒了航道中的險灘,但對本段內主要景觀沒有影響,
如燈影峽中唐僧師徒石形像仍高蹲山頭,遊人乘船仰觀,未有任何改變。黃
陵廟卻新添水色美景。三峽大壩以上的豐都「鬼城」名山,地勢在200米高
程以上,當安然無恙。
5.為開發新的旅遊點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峽庫區有一些山溪性支流小河匯入,這些溪河大都流經崇山峻嶺,高
峽深谷,灘多水急,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過去因山水阻隔,交通閉塞,游
人難入,成為「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旅遊處女地。近幾年來大寧河、香溪雖
得到初步開發,但還是受交通的制約,旅遊效益受到限制。三峽水庫蓄水後,
庫水可順溪向上伸延,既提供舟楫交通之便,又為奇峰秀嶺增加水域山色,
必將促進新的旅遊點開發建設。如青石溪可上溯十幾公里,兩岸山勢雄奇。
所謂巫山十二峰,沿江見九峰,其餘三峰就深藏在清石溪內,待三峽工程建
成後,可乘小舟遊艇,沿溪河庫叉而進,曲徑通幽,遊人將一睹三峰真面目。其它如梅溪、黛溪等都具有開發的潛在價值。已有一定基礎的高嵐風景區,
因香溪河水位抬高,可行舟通船,將提高它的旅遊價值。大寧河回水向上伸
延,將有利於開發上游其它峽谷。
三峽庫區有10餘座縣城,上百個集鎮和眾多村莊。這些城鎮一般建築較
簡陋,旅遊服務設施少,也限制了旅遊事業的發展。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
庫區城鎮將實行開發性移民建設,其中把發展旅遊業作為開發庫區經濟的重
要內容。原有的城鎮有的要搬遷,有的要改建,市容面貌將得到很大的改善,
旅遊服務設施也會得到發展,這就為發展旅遊提供了賞心悅目的新環境和物
質基礎。
6.三峽工程是引人矚目的游覽對象。
三峽工程規模宏偉,有巍峨的大壩,巨型的船閘,水晶宮般的發電廠房,
高聳的輸電鋼塔,是現代化的建築群體,它必將吸引五洲四海的遊人。大壩
所建地三斗坪不僅是一座新興的能源基地,而且還將是新興旅遊城市,壩上
遼闊的水面是開展水上娛樂活動的場所,沿岸起伏的山巒,可修建山間別墅,
度假村舍,療養院和賓館,從而形成獨具一幟的旅遊區。
綜上所述,興建三峽工程後庫區原有的旅遊資源有部分被淹,將採取補
救措施;有的因水域變化而引起景觀的美化;有的高高在上,則不受影響;
有的地方可增闢為新的旅遊點,影響是多方面的辯證性的,總的趨勢是對峽
區主要風光特色不會造成大的損害,而且因三峽工程的興建,加快裝點山河
的步伐,提高三峽風光的知名度,促進旅遊事業的發展。
六、三峽旅遊線經濟效益
旅遊業的經濟效益,是由旅遊服務行業、交通運輸、商業、輕工業和文
化藝術等行業共同經營的結果。旅遊的經濟效益包括三個層次,一是旅遊的
微觀經濟效益,即直接經營旅遊企業的經濟效益;二是旅遊的中觀經濟效益,
即旅遊部門的經濟效益;三是旅遊的宏觀經濟效益,即旅遊業所帶動的其它
相關產業的經濟效益。三峽旅遊線是由許多旅遊點連接起來的,它包括的地
域較寬,涉及的行業較多,要詳細分析其旅遊經濟效益,殊非易事;在三峽
工程論證中採用人均旅遊費用法,概略分析其趨勢。
三峽旅遊線目前已有一定的經營水平,每年接待海外遊客約5萬人,國
內遊人尚缺統計數字,每年通過葛洲壩船閘的旅客達250萬人次,其中有相
當數量的旅客是專程來游覽三峽的。興建三峽工程將推動三峽旅遊業的發
展,有關部門曾根據交通工具、賓館、旅舍、飯店等設備的發展條件和速度,
設想到2000年時旅遊三峽的海外遊客將達20萬人次,國內遊人200萬人次,
到2015年分別翻一番,即海外遊客40萬人次,國內遊客400萬人次。近幾
年來,外國人來華旅遊,每人綜合費用(包括長途交通、住宿、飲食、游樂、
購物等)低的約100美元、高的約1000餘美元。旅遊部門預測,到2000年
時,平均每人次達到1000美元。外國來華旅遊平均費時12天,若游三峽,
一般要佔用六天,據此推算,每位外國客人游三峽的綜合費用將為500美元。
2000 年和 2015 年三峽旅遊線國際旅遊部分可以分別創收外匯 1 億美元和 2
億美元,僅按目前外匯牌價兌換,摺合人民幣為3.71億元和7.42億元。我
國人民國內旅遊消費水平較低,平均每人次僅40元左右,考慮到三峽旅遊景
點很多,許多遊人遠道而來,歷時較長,今後生活改善,費用將會提高,按
每人次 150 元計算,則三峽旅遊線國內旅遊部分收入在 2000 年可達 1.5 億元,2015年將達3億元。
旅遊業屬於第三產業,投資少而利潤高,根據一般情況,在旅遊業營業
總收入中,利潤和稅金約佔30%左右,照此框估,三峽旅遊線的純收益,包
括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兩部分在內,2000年時將達1.56億元,2015年可達
3.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