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華電腦學校究竟怎麼樣好不好
職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人自身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發展到某個特殊時期的產物。職業教育受益於社會,社會也可受益於職業教育,促進社會發展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和神聖職責。
一、 以新華教育集團強大的辦學實力為依託
新華教育集團是集教育、科研於一體的跨地區高科技企業集團。目前集團擁有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職業教育、遠程教育和自學助考等教育項目,並與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等國一流高等學府建立了合作交流、合作辦學關系,形成了多層次、多學科、多專業、多邊合作的辦學模式和新華教育格局。新華電腦教育不僅在雲南擁有新華學院,而且在昆明、北京、南京、南昌、長沙、貴陽、成都、鄭州等地設立了20多所直營教育院校,擁有全國無與倫比的教育資源。因實力雄厚、辦學正規、理念先進、業績卓著,而在國際國內享譽盛名。
二、一流的師資為過硬的教學質量做保障
新華電腦學院辦學30年來,匯集了大批電腦教育精英。擁有電腦高級教師400多名, 均為專職教師,國際權威認證機構認證教師組成。先進的設備、金牌的師資,成為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障。
三、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為實踐鍛煉提供高效率
雲南新華電腦學院擁有高檔聯想品牌電腦千餘台,全部配置在奔三、奔四以上,人手一機,每天提供3小時以上的上機操作。同時還擁有大型計算機實習中心、計算機網路中心、圖形圖像影視製作中心、網路工程實驗室、電腦安裝調試室、電腦美術創作室、蘋果美術電腦設計室、軟體開發實訓基地、現代辦公設備實習室,寬頻互聯網教室等高標準的實習實驗室共計20多間,實習實踐環境全國一流。
四、全國獨創的「五步教學法+導師訓練」為科學教學注入活力
雲南新華電腦學院是全省唯一以高等教育實力和大學教育模式進行電腦教學的院校,「導師訓練」的推出保證所有一年制專業的學生在最後一個階段的學習中,都可以選准一個專業方向,並從校內選擇優秀教師或學科帶頭人、專家教授作為專業導師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畢業前的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綜合實力。
五、嚴格、規范、科學的管理為安全生活、安心學習做支持
新華電腦學院借鑒高校和軍事院校的管理模式,結合電腦教育特點,通過實踐,總結、完善了一整套適合電腦長、短期教育的管理模式——二元管理模式。
學院始終認為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在「學」這一元素上,對學生嚴格要求,階段性地因材施教,手把手輔導,同時更注重學生操行素質的培養。
在安全保障方面,保衛科24小時值班,為學員安心學習、安全生活、健康成長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六、齊全、權威的電腦認證考證體系為求職晉升奠基石
雲南新華電腦學院是雲南省目前電腦權威考試認證最齊全、最完備的院校。學院是教育部、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廳直接授權的安徽省電腦培訓和考證中心及管理中心;國家信息產業部CEAC安徽唯一授權培訓、考試中心;上海交大信息安全工程師安徽唯一培訓、考試中心。
雲南新華電腦學院,學生能方便、及時地考取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考試(NIT)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國家高新技術證書、國家信息產業部技術證書、職稱考試證書、計算機應用能力證書以及國際通用的美國微軟、Autodesk、 Adobe 、Macromedia 、Corel、 Discreet、 Sun 、Linux等國際國內100多個門類的300多種認證證書。
七、優越的校園環境創造學習生活好空間
雲南新華電腦學院是雲南省同類學校中唯一擁有獨立校園的院校,總佔地面積300多畝,建築面積達5萬平方米,可容納5000餘名學生同時學習、生活。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是學生生活、學習、休閑的理想場所。
八、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為學習添動力
新華電腦教育旨在培養精理論、強技能、擅應用、會創新的一專多能型綜合人才。新華電腦學院不僅擁有花園式校園、先進的硬體設施,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營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建有學生會、廣播站、文學社、籃球隊、足球隊等,由學生自己組織、參與;還定期組織各種電腦技能競賽、演講賽、文藝晚會,體育活動等,學生全程參與,鍛煉自己、提高自己,既豐富了課餘生活,又使個人能力得到了鍛煉。
九、完善的就業安置服務不僅使學員成功就業,更能成就事業
2007年,新華電腦學院設在全國20多個主要城市設立了就業辦事處(如北京、天津、上海、崑山、南京、杭州、深圳、廣州等),協議用人單位擁有4萬余家(如聯想集團、海爾集團、網易、新浪網、中國網、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上海申寶等),就業網路輻射全國。辦學30年來,為社會培養了60多萬新華學子,並全部成功就業。 各就業辦會不定期的對已就業學生進行回訪,了解其工作情況,同時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各地「校友會」的成立,標志著新華電腦學院就業安置服務工作再上新台階。
十、靈活的運行機制使辦學不斷創新
雲南新華電腦學院30年來不斷發展、進步,其辦學體制機動靈活。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相吻合,技術領先與社會發展同步。設施設備先進、高效,國際國內一流。教學運用高等教育的實力和模式,同時與國際接軌,突顯新華特色。 二元的管理模式,使辦學更具針對性。 創新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源泉,新華電腦學院以雄厚的實力不斷引領中國電腦教育發展,樹立了聞名全國的電腦教育第一品牌!
2. 2007上海書展有現場售票嗎會擠嗎
因該有現場售票的,因為前三年都有現在售票我都去了,這次在各個東方書報亭和班車上買票主要是為了不要排隊擁擠
補充:今天去過了,當然有現場票子,人嗎……和裡面買書排隊的人差不多。不過現場的票子一定要當天去,有日期規定。
3. 上海新華路地王地標建築是哪個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 → 地鐵3號線,全程約7.7公里
1、從人民廣場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版4站, 到達中山公園站權
2、步行約330米,換乘地鐵3號線
3、乘坐地鐵3號線,經過1站, 到達延安西路站
4、步行約780米,到達新華路
上海新華路地王地標建築是<申暢國際商務樓>;
4. 上海尤心企業控股有限公司
趙德:唐朝人,潮州府,助韓愈在潮辦教育。
王大寶:潮州府潮安縣人,榜眼,宋禮部尚書。支持抗金名將張浚北伐,彈劾抗金敗將汪澈,致力穩住抗金局勢。
許申:潮州府潮陽人,宋人,曾任韶州、吉州、柳州、建州等地知府
張夔:潮州府澄海人
劉允:潮州府歷任循州(今龍川)戶曹、程鄉(今梅縣)知縣、化州知州。體恤民苦,減免賦稅,革除弊政。
林巽:潮州府潮安人
盧侗:潮州府人,歷任宋朝善縣主簿、國子監直講、柳州知州、循州知州、太子中舍人。
吳復古:潮州府揭陽人,字子野,布衣怪才。
明戊辰八賢
指的是明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同榜登第的8位潮州府進士(時程鄉縣屬潮州府)。八進士在潮州太平路廣源街口獻建盛世元凱坊。
辜朝薦:潮州人,明亡後投靠鄭成功,積極反清。
郭之奇:潮州府揭陽人,南明為君國而犧牲的最後一個重臣。
黃奇遇:潮州府揭陽人,官翰林編修,累官禮、兵二部尚書。
宋兆禴:揭陽人,揭陽人,官仁和縣令
李士淳:潮州府程鄉人(今梅州),官曲沃翼城縣令,考選翰林院編修,累官吏部侍郎。
梁應龍:潮州府饒平人,官福建參議。
楊任斯:潮州府饒平人,官沁水縣令。
陳所獻:潮州府普寧人,官保定府推官。
其他
陳賢齋:潮州府普寧洪陽人,宋朝吏部尚書
姚宏中:潮州人,宋探花,建炎二年,姚參加戊申科舉殿試,讀卷官認為其文章切中時弊,直言不諱,觸犯忌諱,高宗故意將之壓為第三名,姚後不得志,29歲憾離人世。
翁萬達:潮州府人,明兵部尚書,著名軍事家。明史有其傳
唐伯元:潮州府澄海人,《明史·儒林傳》稱贊其為「嶺海士大夫儀表」
林大春:潮州府潮陽人,浙江提學僉事,後晉升提學副使,又奉詔預修世廟實錄,著浙江人物列傳,為吳越人士所景仰。
薛侃:潮州府潮安人,世稱「中離先生」,明大儒。明史有其傳。
蕭端蒙:潮州府潮陽人,明江西巡撫。
周光鎬:潮州府潮南峽山人,明陝西按察使,平寧夏之亂平定,次年晉都蔡院右僉都御史,任寧夏巡撫。後晉大理寺卿。
林大欽:潮州府潮安人,明狀元。
黃錦:潮州府饒平人,明崇禎禮部尚書。
鄭大進:潮州府揭陽人,清直隸總督
吳六奇:潮州府豐順豐良人,康熙年總兵官左都督、少師兼太子太師。御賜一品典式營造。
林德鏞:潮州府揭陽榕城人,康熙六十年武狀元
黃仁勇:潮州府潮安古巷人,嘉慶元年武狀元
鄭之僑:潮州府潮陽金浦人
曾華蓋:潮州府清詩人
丁日昌:潮州府豐順人,清末洋務運動的愛國革新家、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
方耀:潮州府普寧人,清廣東水師提督
朱樹豪:潮州府饒平人,深圳觀瀾湖高爾夫球會主席、駿豪地產主席、全國政協常委。
黃光裕:潮州府潮陽銅盂人,國美創始人,三登內地首富
黃秀紅:潮州府潮陽銅盂人,鵬潤總裁
朱孟依:潮州府豐順人,合生創展總裁
黃茂如:潮州府惠來人,茂業總裁
黃世再:潮州府惠來周田人,大中華國際總裁
楊榮明:潮州府普寧人,鷹金錢集團、珠江啤酒集團、廣葯集團董事長
張仲凖:潮州府普寧燎原人,多保利、立達總裁
黃澤標:潮州府潮陽人,中大方略總裁,潮聲衛視董事
黃丕通:潮州府潮陽人,香港T.T集團創辦人、董事長。
周澤榮:潮州府潮南峽山人,僑鑫總裁
黃俊欽:潮州府潮南人,新恆基總裁
施少斌:潮州府饒平人,佳多寶(王老吉)總裁
李松堅,潮州府澄海人,上海電器、名園總裁
陳鴻城,潮州府普寧人,金友誼總裁
陳建城,潮州府普寧人,中大環保投資總裁
何榮堅:潮州府普寧軍埠人,中宇控股、群豪男裝、英丹服飾總裁。
梁國湛:潮州府潮安人,華豐總裁
姚文琛:潮州府潮陽人,姚記總裁,上海潮汕商會會長
廖創賓:潮州府汕頭人,潮宏基總裁
陳鴻成:潮州府普寧軍埠人,雷伊總裁
賴海民:潮州府普寧麒麟人,鴻榮源總裁
楊啟昭:潮州府揭陽人,榕泰總裁
鄭松明:潮州府潮陽人,德明投資集團董事長
陳昇平:潮州府潮陽人,晨光筆業總裁
馬興田:潮州府普寧下架山人,康美總裁
楊鎮欣:潮州府普寧占隴人,高樂玩具總裁
劉武:潮州府澄海人,寶供物流總裁
張章筍:潮州府潮安人,北京國瑞興業總裁,地產改革家
蔡東青:潮州府澄海人,玩具之王,奧飛動漫總裁
周衛群:潮州府普寧人,邁四通建材總裁
黃偉鵬:潮州府汕頭人,西隴化工總裁
盧禮杭:潮州府普寧流沙人,雅諾信珠寶總裁
林連登:潮州府惠來人,老一輩橡膠大王
高繩之:潮州府澄海人,老一輩商業家
林小拙:潮州府揭陽人,吉榮總裁
張永標:潮州府普寧人,立達總裁
吳開松:潮州府人,東方明珠總裁,深圳市潮商會會長。
陳凱旋:潮州府普寧流沙人,立白總裁
劉紹喜:潮州府澄海人,宜美木業總裁
楊義發:潮州府普寧石橋頭人,武漢鋼發總裁
鄭鍾南:潮州府潮陽人,南洋電纜總裁
黃建平:潮州府普寧人,中國陶瓷大王、廣東唯美陶瓷總裁
林樂文:潮州府普寧洪陽人,金泓投資總裁
吳桂謙:潮州府潮南人,拉芳董事長
庄文強:潮州府普寧燎原人,南庄總裁
鄭平定:潮州府潮南人,大印象總裁
方毓棠:潮州府普寧洪陽人,湖南省工商聯(總商會)會長
陳樂伍:潮州府澄海人,獅猛總裁
庄育民:潮州府普寧燎原人,裕益總裁
張利鈿:潮安人,雅士利總裁
楊漢榮:普寧麒麟人,榮泰總裁
庄振鴻:潮州府普寧燎原人,衍宏總裁
港澳
李嘉誠:潮州人,著名慈善家,亞洲首富,世界華人首富,授香港最高榮譽大紫荊勛章,長江實業總裁。
庄世平:潮州府普寧果隴人,著名慈善家,山高水長的愛國僑領,南洋商業銀行、澳門南通銀行創始人,香港第一屆最高榮譽勛章大紫荊勛章獲得者(12人)
陳偉南:潮州府潮安沙溪人,著名慈善家,飼料大王。
林百欣:潮州府潮陽棉城人,著名慈善家,麗新創始人,亞視永遠榮譽主席。
林世鏗:潮州府惠來人,著名慈善家,益豐創始人。
倪少傑:潮州府普寧下架山人,日豐、歐亞機器、高中地產、北京金業總裁,太平紳士、英女皇頒發O.B.E英帝國勛銜、香港立法局議員,工業及貿易事務委員會主席、中華廠商聯合會名譽會長、香港事務顧問、特區籌委會第一任行政長宮小組港方召集人。
翁錦通:潮州府汕頭人,錦興總裁
羅康瑞:潮州府普寧人,外號「上海姑爺」,瑞安總裁。
葉樹林:潮州府普寧池尾人。榮興集團總裁
羅鷹石:潮州府普寧馬柵人,鷹君集團總裁。
楊受成:潮州人,英皇集團總裁。
庄學山:潮州府潮州人,「鍾表大王」庄靜庵長子,國際潮青聯合會會長。
陳統金:潮州府普寧人,著名慈善家,春林集團總裁
羅傑倫 潮州府普寧南徑人,世界最大胸罩生產商「黛麗斯」創始人、總裁。
戴德豐:潮州府普寧占隴人,四洲集團總裁。
陳偉:潮州府普寧軍埠人,著名慈善家,香港新界工商業總會永遠名譽會長。
陳大河:潮州府普寧占隴人,星集團主席。
林寶喜:潮州府惠來靖海人,寶景實業、寶光電器總裁。
潘迪生:潮州府香港商人,旗下業務包括鍾表、百貨公司與著名品牌時裝零售。
蔡志明:潮州府揭東人,香港玩具大王。
張慶民:潮州府普寧燎原人,獲利集團總裁。
羅志清:潮州府普寧人,好世界飲食集團總裁。
陳幼男:潮州府潮安人,屏山企業總裁,國際潮青聯誼年會的創會主席。
楊奮彬:潮州府普寧南徑人,香港康密勞遠東發展、香港錦華礦產貿易總裁。
陳錫謙:潮州府普寧軍埠人,著名慈善家,寶龍制衣、錦龍總裁
孫振文:潮州府普寧人,香港振興、金藝工藝創始人
陳經緯:潮州府汕頭人,經緯總裁、全國政協
蔡陳葆心:潮州府人,香港證券商協會副主席及永遠名譽會長,前香港聯合交易所副主席,聯交所理事會成員,中潤證券主席。
呂高文:潮州府普寧麒麟人。香港潮商銀業界先輩呂明才老先生次子,著名慈善家,香港著名商人。
馬介璋:潮州府潮南成田人,佳寧娜、達成總裁,全國政協委員,潮州菜推廣第一人。
廖寶珊:潮州府潮陽人,創興銀行創始人。
鄭和明:潮州府普寧高埔人,凱撒總裁。
張中畊:潮州府普寧下架山人,華一總裁,中華總商會常董。
林建名:潮州府人,東方足球隊主席,林百欣長子。
林建岳:潮州府人,香港商人。林百欣次子,主力投資娛樂事業。
陳厚練:潮州府揭陽人,日源實業總裁
羅少榮:潮州府普寧大南山人,國昌。金華集團董事長,政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委員、澳門基本法協進會委員。
劉藝良 潮州府普寧南溪人,創世董事長、全國人大代表、潮州同鄉會會長。
柯為湘:潮州府潮安人,保利達總裁,澳門金融、工商業代表
許世元:潮州府揭東人,星華貿易,永泰置業總裁,澳門中華總商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委
邱成章:潮州府饒平人,澳門金華石油總裁,暨大、廣東信託投資董事
泰國
Low Khiok Chiang
陳弼臣:潮州府潮南峽山人,前世界華商代表,盤古銀行創始人
陳有慶:潮州府潮南峽山人,亞洲金融集團、亞洲保險總裁。
陳有漢:潮州府潮南峽山人,盤古銀行董事長
張仲彩:潮州府普寧燎原人,泰國巨富,曾獲泰皇御賜紀念章,八世皇慈善基金會主席訕蘭上將為其頒發鑽石獎章。
辜炳標:潮州府普寧大壩人,泰國「影業大王」、中華總商會會董、泰國教育公會永遠名譽主席、。
謝慧如:潮州人
謝易初:潮州府澄海人:正大集團創始人
謝國民:潮州府澄海人
李景河:潮州府普寧流沙人,香港工商銀行、泰華國際銀行創始人,泰中促進投資貿易商會主席。
蟻光炎:潮州府澄海人,捨身救國的泰國華僑領袖
吳宏豐:潮州府潮南臚崗人,工商業巨子,中華總商會會長,獲泰皇御賜一等皇冠大綬。
李錦清 潮州府普寧流沙人,泰托因樂蒂、曼隆兩合、昌隆建築集團總裁。
李文祥:潮州府普寧流沙人,協成昌集團總裁。
張錦程:潮州府普寧燎原人,世界糧食大王,曾任泰國上議院議員、泰國國務院長經濟顧問,順和成、順成發有限公司、順昌、歐亞企業等集團總裁,居泰國商人創匯首位。
吳玉音:潮州府饒平人,泰最大鋼鐵集團偉成發總裁
陳漢士:潮州府潮陽谷饒人,泰國萬盛董事長、泰國潮州會館主席、泰中友好協會副會長、泰華進出口工會理事長。
詹美珠:潮州府普寧人,泰國最大服務企業——湄南大酒店集團總裁。
廖漢渲:潮州府潮安人,泰國石化工業公司創始人
陳有漢:潮州府潮南峽山人
李智正:潮州府澄海人,大成銀行主席
鄭午樓:潮州府潮南隴田人,京華銀行創始人
林德年:潮州府普寧里湖人,日亞、眾億總裁,開華裔進軍礦產開采實業之先河。
黃子明:潮州府普寧人,鍾表大王,泰國首富,通城總裁
秦榮 潮州府普寧流沙人,泰塑料化工及曼谷塑料人造花廠創始人。
胡玉麟:潮州府潮安人,匯川米行總裁
陳克修:潮州府普寧流沙人,合發房產創始人。
蘇旭明:潮州府汕頭人,泰國釀酒業巨子,福布斯首例泰國首富,TCC集團總裁
楊海泉:潮州府潮陽人,世界鱷魚大王
劉錦庭:潮州府揭陽人,泰大實業總裁
李石成:潮州府潮南兩英人,泰興集團總裁
陳龍堅:潮州府揭陽人,暹羅集團總裁
李桂雄:潮州人,金泰集團總裁
黃漢良:潮州府揭西人,利華董事長
新加坡
佘有進:潮州府汕頭人,老一輩僑領
林義順:潮州府澄海人,傑出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和愛國僑領,資助孫中山革命。
連瀛洲:潮州府潮南司馬浦人,大華銀行創始人
董俊競:潮州府饒平人,新加坡百貨業先驅。
黃海慶:潮州府普寧大壩人,麗都、聯峰控股總裁。
庄坤平:潮州府普寧燎原人,金味集團總裁
馬來西亞
鍾廷森:潮州府潮南兩英人,馬來西亞金獅主席,馬來西亞中華工商聯合會總會長、馬來西亞國家經濟發展委員會主席。
張泗清:潮州府潮南臚崗人
翁烈強:潮州府潮安人,新加坡潮安會館名譽主席、潮州市僑聯名譽主席。
庄元盛:潮州府普寧燎原人,泰華進出口商會副理事長,叻甲挽工業區公會主席,亞洲日報副董事長。
林森桂:潮州府潮安人,新龍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劉玉波:潮州府潮安人
印尼
楊扣:潮州府普寧人,老一輩著名慈善家
陳福林:又名陳欣深,潮州府普寧占隴人,雅加達美林木材總裁
越南
郭琰(or郭潭):潮州府潮安人,越南著名僑領。
寮國
張貴龍 潮州府普寧燎原人,十七家公司企業老總,曾創辦寮國第一家民營商業銀行、第一座五星級酒店,萬象市潮州鄉親會會長、寮國國家教育基金會顧問。
法國
陳克威:潮州府普寧大長隴人,陳氏兄弟創始人
陳克光:潮州府普寧大長隴人,陳氏兄弟創始人
黃擎天:潮州府普寧流沙人,歐洲零售業巨頭。
陳順源:潮州府普寧麒麒人,巴黎嘉華集團總裁,為潮州菜的歐洲傳播做出不朽貢獻。
丁林輝:潮州府潮南兩英人,蓬賽斯總裁。
美國
李大西:潮州府普寧人,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主席,美國凱思比海外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長兼CEO。
羅文正:潮州府普寧南徑人,美國中華團體工商聯合會會長、洛杉磯煙草大亨。世界各國人民「民間友好使者」,愛國僑領、著名慈善家。
劉仁堂:潮州府人,美中經貿科技促進總會常務副主席,美國華夏機械總裁
劉建吉:潮州府饒平新豐人,國際華人華僑同鄉總會名譽主席、美中經貿科技促進會駐華代表、國際養生保健學術大會副主席、中國工業國際合作論壇執行副主席,「共和國經濟建設功勛人士」 榮譽勛章。
張作波:潮州府普寧燎原人,美國金塔燒臘飯店連鎖董事長。
南非
蘇華傑:潮州府普寧占隴人,「中南經貿合作第一人」、中南(非)兩國「民間大使」、「兼職的文化參贊」。南中貿易促進會會長,華傑、祥發集團總裁。
加拿大
林雲鵬:潮州府潮南人,世界潮商傑出代表,香港盈信集團總裁、溫哥華潮州商會榮譽會長
澳洲
周光明:潮州府普寧人,「亞洲食品大王」,澳州政府授「太平紳士」, 榮獲英國女皇頒授的OAM勛銜,「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委員會」榮譽會長,「大洋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名譽會長。
林晉文:潮州府潮陽棉城人,澳大利亞華人團體協會名譽主席、澳中文化交流中心主席,原廣東興業總裁。
魏基成:潮州府揭陽人,紙業大王,ABC紙業總裁。
邱 恂:潮州府人,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
溫廷敬:潮州府大埔人,著名學者文獻學家。
翁輝東:潮州府潮安人,編寫潮州鄉土歷史、地理、文化教科書第一人。
吳貫因:潮州府澄海人,著名史學家、語言學家、民主主義者。
許心影:潮州府澄海人,著名女詩人
陳小奇:潮州府普寧赤崗人,嶺南文化名人50人之一,潮汕三大才子之首,國家一級作家,中國內地通俗音樂(即流行音樂)開拓者、領軍人物,現任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副主席,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中國輕音樂學會副主席,廣東省流行音樂學會會長。
許地山:潮州府揭陽人,著名學者型作家
碧野:潮州府大埔人,著名作家,有濃郁的潮州情節。 2008年2月,碧野被湖北省政府授予「終身成就藝術家」榮譽稱號。
楊邨人:潮州府潮安人,被歷史遺忘的第三種人
黃天鵬:潮州府普寧流沙人,中國新聞學先驅,創辦中國第一份新聞學刊,曾任上海《申報》主筆,繼任《時事新報》主編、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教授。著述有《天廬論叢》等近30種。
薛汕:潮州人,著名作家 ,原北京圖書館館長,中國通俗小說研究會會長,北京東方文化館館長,新詩歌雜志社社長。
馮鏗:潮州人,左聯五烈士之一。
方瑞麟:潮州府普寧洪陽人,中國同盟會會員、一生兩袖清風,曾主筆同盟會進步報紙《中興日報》。
張競生:潮州府饒平人,哲學博士,性學博士,著名文妖。
蔡楚生:潮州府潮陽銅盂人,中國現實電影奠基人,影響中國電影十人之一
鄭正秋:潮州府潮南成田人,中國電影事業奠基人,影響中國電影十人之一
孔邁: 潮州府普寧下架山人,原名孔東平,原廣電部前秘書長兼外事局長,新華社外事部主任,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宣傳司司長,廣播電視部秘書長兼外事局局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理事。
秦牧:潮州府澄海人,散文大家
詹安泰:潮州府饒平人,嶺南詞宗
杜國庠:潮州府澄海人,著名哲學家,主要代表作《中國思想通史》。
許滌新:潮州府揭西人,著名政治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經濟研究所所長,汕頭大學首任校長。
陳平原:潮州府潮安人,著名學者,北大中文系主任
洪子誠:潮州府揭陽人,著名學者,北大教授
梅益:潮州府潮安人,著名翻譯家,主要翻譯代表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曾時新:潮州府普寧梅塘人,又名曾心,中葯名家、作家。出版著作有:《大自然的兒子》、《曾心短詩選》(中英對照)、《涼亭》(中英對照)、《藍眼睛》、《給泰華文學把脈》、《曾心文集》等11部。現為廈門大學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泰華作家協會理事、泰國留學中國大學校友總會辦公室主任。
柯柏年:潮州府潮安人,中共早期黨員,馬克思主義著名著作翻譯家。
趙汀陽:潮州府汕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名哲學家
蔡起賢:潮州府潮安人,著名學者,「潮汕文化網路全書活字典」。
方漢奇:潮州府普寧人,著名新聞史學家,人大教授,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被譽為「中國新聞史研究的一座豐碑」。
郭任遠:潮州府潮陽銅盂人,原復旦大學代理校長、浙江大學校長,中國心理學奠基人。
黃際遇:潮州府澄海人,學貫中西,兼長文理卻,書法楹聯棋弈無不精通的博學之才。
鄭麐:潮州府潮陽人,中國政治學開創者之一,精研古代歷史哲學、英譯先秦古籍。
鄭壽麟:潮州府潮陽人,著名學者,中國最早的德國研究專家。
蕭灼基:潮州府潮陽棉城人,著名經濟學家,北大教授
饒芃子:潮州人,著名文藝理論家。2006年被《人民畫報》選為「中國20世紀125個有影響的女性」之一。
陳利華:潮州府普寧人,筆名華軍,當代作家,著有散文詩集《軍旅情愫》,散文集《不了情》,詩集《情感切片》等。
廖琪:潮州府普寧人,筆名:文兄,池尾街道合浦村人。《作品》編輯、副主編、副社長,廣東省作家協會理事,著有長篇小說《小鎮紀事》,中短篇小說集《等待判決的愛》,報告文學集《南粵之春》(合作)、大型傳記文學《庄世平傳》等
郭啟宏:潮州府潮安人,著名劇作家
李新魁:潮州府澄海人,著名語言學家
庄明英:潮州府普寧燎原人,傑出教育家,原廣州外國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書記、「亞洲大學校長論壇」發起人、潮汕學院創辦者。
港澳
饒宗頤:潮州府人,漢學家,大紫荊勛賢。
劉遵義:潮州府人,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黃麗松:潮州府人,原新加坡南洋大學、香港大學校長。
蔡瀾:潮州府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電影製片人、作家、食家。
林行止:潮州府人,香港作家、報人。
哈公:潮州府人, 香港作家、報人。
黃麗松:潮州府人,華人化學家,專長為自由基化學。1972年至1986年間任香港大學校長。
泰國
司馬攻:潮州府潮南成田人,原名馬君楚,泰國華文作家協會會長
5. 新華社和中新社有什麼區別
1、成立時間不一樣:新華社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中國新聞社成立於1952年。這樣來看新華社是要比中新社要早了20年左右。
2、職能不一樣:新華社的職能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國家通訊社、消息總匯、世界性通訊社。中國新聞社的職能則是對外新聞報道的國家級通訊社、世界華文媒體信息總匯、國際性通訊社。
3、履行職能的形式不一樣:新華社主要通過傳統形式的報道、新形式的報道、社辦報刊三種形式。中國新聞社則是傳統形式的報道、新形式的報道、對海外華文報紙供版、社辦報刊四種形式。中新社比新華社要多一種。
社內業務
新華社在建設現代全媒體集團,擁有各種新聞發布形式和媒體工具,包括傳統通訊社業務、報刊業務、網路業務、經濟信息服務、資料庫和搜索服務、手機和網路及大屏幕等新媒體、電視台等等綜合性架構。
文字新聞
文字新聞報道是新華社傳統報道形式。它及時、准確、權威地報道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國內外時政、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領域的重要新聞。全天24小時滾動發稿,每天播發稿件近600條。新華社文字新聞產品分為6條發稿線路:通稿新聞線路、體育新聞專線、服務新聞專線、財經新聞專線、社會文化新聞專線、專特稿新聞專線。
圖片圖表新聞
新華社是國內最大、最權威的圖片採集和發布機構。新華社不僅擁有一支遍布全球的高素質專職新聞攝影隊伍,還吸納了國內外一大批優秀簽約攝影師,進一步拓寬了新華社圖片稿件來源。每天24小時實時播發新聞圖片700餘底,全年發稿20多萬底。
6. 上海財經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1、嚴濟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第一批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回、全國人大常答委會副委員長;
2、楊紀琬,中國社會主義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重建和恢復的創始人;
3、曹沛霖,政治學家、復旦大學首席教授、中國政治學理論博士點最早的3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4、婁爾行,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會計學家之一、中國會計學博士點最早的2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5、褚葆一,經濟學家、中國世界經濟學研究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北錢南褚),早年留學歐洲;
6、賈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碩士第一年在上財學習基礎課。
(6)王建才上海新華擴展閱讀
排名:在2019 U.S.News全球最好大學學科排名中,經濟學與商學位列全球第156;在2018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統計學位列全球51-75,金融學位列全球76-100,經濟學位列全球101-150;
在荷蘭蒂爾堡大學全球經濟學研究機構科研排名、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全球商學院科研排名、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全球金融學排名、美國楊百翰大學全球會計學排名中,相關學科已進入或接近全球前100。
7. 最強大腦的主持人是誰
你好,我是記憶協會會員,,到過最強大腦現場,很高興為你解答。
1、本季《最強大腦》延續賽制,主持人:蔣昌建、新晉主持人章澤天,Dr.魏也將繼續坐鎮專家席,孟非、高曉松以及神秘女星列席嘉賓看台,此外還有全面升級的嘉賓陣容。比起第一季《最強大腦》讓人目不暇接的魔方牆、斑點狗、巨型攀岩牆等,第二季節目在新鮮元素和道具方面都會有大幅度的升級,表演從室內擴展到室外,內容更加不可思議。
2、最強大腦中表現最多的是計算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其實注意力、記憶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後天訓練的。由於我們平時對注意力記憶力訓練接觸不多,所以學習起來不容易,一般情況下用軟體訓練是提高最快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能在短時間內提高記憶力,通過視幅擴展、焦點移動提高注意力、練習舒爾特表提高計算能力,是我們記憶協會公認的讓人變得聰明的軟體。我和我女兒一直學慣用精英特記憶力訓練來提高記憶力到現在,她的學習成績提高了不少,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我做教育的,在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收獲。
3、從目前的賽制安排看,2014年3月份《最強大腦》即將進入國際PK賽階段,12名中國腦王們將迎戰西班牙、德國、義大利的「最強大腦」。在這場東方挑戰西方的舞台上,當來自歐洲的一大波「外星人」正在近中國時,金秀賢聲援亞洲的最強大腦對抗歐洲,無疑給提供中國戰隊提供了一股「超能量」。同時針對我們這些一般大腦的人,如果想變得和他們一樣「聰明」,擁有一樣的大腦的話,我覺得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軟體能幫到你。
希望我對最強大腦的回答能幫到你,望採納
8. 1930年誰在上海被捕.臨刑時拒不下跪,挺著胸膛屹立在刑場上,高唱國際歌,壯烈犧牲
中國共產黨人自從事新聞事業的那一天起,就有意識地利用這個武器批判黑暗政治、宣傳馬列主義、追求科學真理、弘揚社會風氣。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中國共產黨人在不乏刀光劍影的新聞史上,汲汲以求,獻身正義,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烈士。
一、前期黨中央的主要領袖
李大釗(1889-1927),新文化運動主將,五四運動主要領導人,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27歲時在《晨鍾報》第六期寫的警句"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成為無數文化人尤其是新聞工作者的堅強信念。從1913年起,他主編或指導編輯出版的報刊約20種,影響巨大的有《甲寅》、《晨鍾報》、《新青年》、《每周評論》、《勞動音》、《向導》等;寫作政論、時評、通訊、文藝作品300餘篇,其中《國情》(1914,日本)堪稱反對袁世凱稱帝的最先聲,《青春》、《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Bolshevism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振聾發聵。
李大釗影響巨大,反動派恨之入骨,1927年4月6日,奉系不顧國際公法和外交慣例的約束,悍然襲擊了蘇聯大使館並逮捕了堅守在裡面的李大釗。"巨魁不除,北京終久危險"(張宗昌電報),反動派置輿論於不顧,嚴刑逼供不遂後決意殺害之。4月28日,在奉系最新從德國進口的絞刑台上,李大釗三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
瞿秋白(1899-1935),第四、五、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大革命失敗後臨時中央政治局的總負責人,1928年赴蘇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為掀起土地革命高潮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是傑出的無產階級報刊活動家。首先,他是我黨黨報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領導和主編了中國無產階級的第一批報刊,包括《向導》、《前鋒》、《新青年》(後期)、《熱血日報》、《紅旗日報》、《紅色中華》等十幾種,領導過中國新聞學研究會和左翼記者聯盟。其次,他是我國新聞記者走向世界的先驅,1920年10月至1923年1月,他作為北京《晨報》和上海《時事新報》特派員赴蘇采訪,最早向中國人民介紹十月革命後蘇聯的真實情況,通訊集《餓鄉紀程》和《赤都心史》享有盛名。再次,他開了我國無產階級新聞理論研究的先河,從蘇聯帶了列寧的辦報學說回來後,他結合自己的辦報體會,提出了黨報要為黨的建設發揮作用等一系列黨報工作主張,形成了我國無產階級早期新聞理論的雛形。
因受最高"三人團"排擠,瞿秋白未能參加長征,被留在蘇區。他堅持《紅色中華》的出版,1935年2月在轉移途中被捕。"他在革命困難的年月里堅持了英雄的立場,寧願向劊子手的屠刀走去,不願屈服。"(毛澤東語)6月18日,臨上刑場,他背手挺立、面帶微笑,先照了張相,再自斟自飲,放歌長吟,然後在敵人的刀槍環護下,手夾香煙,顧盼自如,緩步走向刑場,沿途用俄語唱《國際歌》,並唱《紅軍歌》,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到刑場後盤膝而坐,說"此地甚好",從容就義。
蔡和森(1895-1931),中國共產黨法國支部創始人,二大至六大,均當選中央(執行)委員並分管宣傳工作,五大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央宣傳部長,並代理中共中央秘書長。是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報刊宣傳家,黨報事業的締造者之一。他曾主編團中央機關報《先驅》和黨中央機關報《向導》,制定了黨早期報刊的辦報方針和原則;在《向導》上,他撰文160多篇,影響深遠,還經常為中央理論刊物《布爾什維克》周報撰稿。
1931年6月在香港指導廣東工作時被捕,從港英當局被引渡後,在廣東軍閥陳濟堂的監獄里,他面對敵人的種種酷刑和最後以長釘釘四肢、以刺刀戳胸膛的死亡威脅,始終堅貞不屈,最後壯烈犧牲。毛澤東高度評價之:"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二、前期黨的工作的傑出領導
"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國民黨在白區大搞白色恐怖;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幾次反共高潮,許多黨的傑出領導被捕被害。監獄、酷刑和死亡,在他們眼裡太尋常了。面對敵人高高舉起的皮鞭和屠刀,他們沒有屈服,最終倒在血泊里。其中不少是新聞史上的重要人物。
鄧中夏(1894-1933),中國工人運動先驅,曾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總部主任、中共中央秘書長,傑出的報刊宣傳家,參與創辦和主編的有《國民》、《勞動音》、《中國青年》、《工人之路特號》等,主編的有《先驅》、《青年工人》等,是《工人周刊》、《中國工人》等的重要撰稿人,其文章很有鼓動性。1933年在上海被捕,獄中鐵骨錚錚,說:"就是把鄧中夏的骨頭燒成灰,鄧中夏還是共產黨員!"9月在南京英勇就義。
向警予(1895-1928),第二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我黨著名的婦女領袖,中國婦女運動先驅,蔡和森之妻。先後任中央婦女部部長、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書記、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委員長。是傑出的報刊宣傳家,經常為《向導》、《前鋒》、《覺悟》(《民國日報》副刊)、《婦女周報》(創辦並主編)、《婦女日報》(主編)等撰文,大革命失敗後,實際負責中共湖北地下省委工作,並任秘密黨刊《長江》主編。1928年3月在漢口法租界被捕並引渡給國民黨當局,嚴刑而不屈,5月1日壯烈犧牲。毛澤東稱其為"大革命時代犧牲了的模範婦女領袖"。
陳潭秋(1896-1943),黨創始人之一,一大代表,第五、六屆候補中央委員、第七屆中央委員,(當時因音訊隔絕,不知陳已犧牲,仍選其為中央委員),1935年赴蘇參加少共國際六大中國代表團領導工作,後參加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工作,曾任中華蘇維埃糧食人民委員。創辦的報刊有《武漢星期評論》、《楚光日報》等,在蘇聯期間為《救國時報》、《共產國際》(中文版)等多種報刊寫了不少稿件,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1939年回國,任中共駐新疆代表和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主任,利用《新疆日報》積極開展抗日宣傳,1942年9月被新疆軍閥盛世才逮捕,酷刑下英勇不屈,翌年被害。
惲代英(1895-1931),第五屆中央委員、第六屆候補中央委員,黨早期著名的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傑出的理論宣傳家,曾任團中央宣傳部長、黃埔軍校政治總教官和軍校中共黨團書記、中共中央宣傳部秘書長、組織部秘書長等,參加領導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先後參與創辦、主編或編輯了包括《中國青年》(創辦兼主編)、國民黨《新建設》(主編)月刊和《民國日報》副刊、《紅旗》(主編)等在內的十多種報刊,並寫了大量戰斗性極強的政論文。1930年在上海被捕,因叛徒顧順章出賣被識穿身分,蔣介石勸降不成下令殺害。臨刑慷慨演講,令執刑者雙手顫抖、好久扣不動扳機。其絕命詩"浪跡江湖憶舊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一時廣為傳誦。周恩來曾為之題詞"……應永遠成為中國革命者的楷模。"
蕭楚女(1893-1927),黨早期著名的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富有傳奇色彩的傑出宣傳家,他沒上過學,卻當過中學教員、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和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專職教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新聞工作者。從23歲開始,他在漢口、重慶、上海、南京、開封、廣州等地累計擔任了十多種報刊的主編、編輯、主筆或重要撰稿人,著名者如《中國青年》、《政治周報》和《民國日報》等,其文章"字夾風霜,聲成金石",深受青年喜愛。其名著《國民革命與中國共產黨》對戴季陶的反動言論逐條進行駁斥,令進步人士回腸盪氣。四一二政變期間,其口誅筆伐大大地激怒了反動派,不久,在廣州李濟深發動的四一五反革命政變中,被反動派用棍棒活活打死。
李求實(1903-1931),革命的文學家,黨在文藝思想戰線的傑出領導,曾任團中央宣傳部長,1930年以中共文委領導人的身分參加"左聯"的領導工作。他19歲即成為武漢《日日新聞》的記者,其後主編過《安源月刊》、《少年先鋒》(創辦)、《中國青年》、《上海報》(創辦)和《實話》等。1931年初在上海租界被捕,2月犧牲於龍華,是"左聯"五烈士之一。就刑時,與戰友共24人,高唱《國際歌》,昂首挺胸,走向刑場。
三、民國初年特殊的新聞界巨擘
"一支筆,勝抵十萬軍。"被稱為"民國第一報人"的邵飄萍(1884-1926),是中國現代新聞史上身分特殊的泰山北斗。他是聲名顯赫的記者、報刊活動家、新聞教育家、新聞學者,堪稱繼梁啟超之後又一個難得的新聞界全才。作為記者,他曾任杭州《漢民日報》、上海《申報》、《時事新報》和《時報》的主筆、《申報》駐京特派記者(其"北京特別通訊"名重一時)、北京《甲寅》日刊主編。作為報刊活動家,他創辦了《漢民日報》、《京報》、(自任社長)和東京通訊社、新聞編譯社(北京),曾擔任浙江省報界公會幹事長和大阪《朝日新聞》社顧問。作為新聞教育家,他1918年參與創辦北京大家新聞學研究會並任導師,講授新聞采訪寫作和新聞概論,1923年參與創辦由國人創辦的第一個大學新聞系---北京平民大學報學系,1924年起兼任北京平民大學和法政大學的新聞學教授。作為新聞學者,他編輯和出版了《實際應用新聞學》和《新聞學總論》,其中《實際應用新聞學》是我國第一部新聞采訪學專著。邵飄萍是"秘密中共黨員,1925年經李大釗、羅章龍介紹,他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革命者,邵飄萍以報刊為陣地、以筆墨為武器,刺得軍閥們坐卧不安,他辦報頭三年,就被捕3次,受了9個月牢獄之災,後又被迫兩次流亡日本,但他不屈不撓,終其一生以"鐵肩辣手"自警,追求進步、宣揚主義、弘揚正義。1926年4月26日,被張作霖以"勾結赤俄、宣傳赤化"的罪名秘密殺害。
四、抗日戰場上流盡最後一滴血的戰地記者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用毛澤東這兩句詞來謳歌抗日戰場上犧牲的記者,殊為合適。烈士的鮮血,使這段新聞史的書頁,也格外飄香。他們的軀體倒在了戰地上,他們的靈魂,卻飄香在歷史里。
戈里(1918-1942),八路軍總政治部前線記者團記者兼一二0師大青山騎兵支隊宣傳幹事,主編《戰壘報》和《綏蒙抗戰》,1942年春,在內蒙古涼城縣反掃盪突圍中壯烈犧牲。
何雲(1904-1942),曾任《新華日報》國際版編輯,是《新華日報》華北版創辦者,時任該報社長兼總編輯、同時兼任新華社華北總分社社長和中國青年記者學會北方辦事處主任,1942年5月28日在今山西左權縣被掃盪的日軍包圍,突圍中壯烈犧牲。
李竹如(1904-1942),曾任《新華日報》華北版副總編輯、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宣傳部長兼《大眾日報》管理委員會主任,後再兼新華社山東分社社長,1942年11月在魯中地區反掃盪戰斗中犧牲。
雷燁(1917-1943),八路軍總政治部前線記者團記者,後調任冀東軍分區政治部宣傳科、組織科科長、編輯出版《文藝輕騎隊》、《國防最前線》等刊物,1943年4月在晉察冀畫報社駐地河北平山縣曹家村整理和編輯照片時,遭敵奔襲,突圍時受重傷,自殺殉國。
丁基(1917-1944),八路軍一二0師《戰斗報》編輯、記者,1944年9月派赴太原外圍第八分區采訪時,在參加開府山戰斗中英勇犧牲。
五、解放戰爭以紙筆為槍的特殊戰士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貌似強大的蔣家王朝,堅持倒行逆施,新聞戰線的共產黨人,用紙和筆,在文化戰線上,向它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不少人殉職。在高唱的凱歌聲中,腐敗透頂的蔣家王朝敲響了喪鍾。
羊棗(1900-1946),即楊潮,一度主持左聯宣傳部工作,曾任《申報》副刊《自由談》等十多種報刊的撰稿人、香港《光明報》等多種報刊的編輯、記者,所寫國際時事和軍事評論,影響遐邇,1945年7月因與新四軍秘密聯系,遭國民黨當局逮捕,備受折磨,不屈,翌年在杭州獄中遇害。
倉夷(1923-1946),曾任《晉察冀日報》、新華社晉察冀分社記者,後任新華社北平分社記者,1946年8月奉命去河北采訪"安平事件"現場,至大同被國民黨駐軍扣押,不久被害。
謝文耀(1913-1948),曾任中共鄂豫邊區黨委機關報《七七報》總編輯、副社長、新華社中原野戰軍分社副社長,1948年2月在河南汝南開展土改工作時,被還鄉團殺害。
陳子濤(1921-1948)、駱何民(1911-1948)、吳承德(1919-1949),分別是《文萃》的編輯、經理;1947年,隨形勢惡化,黨在上海出版的時事政治刊物《文萃》,被迫轉入地下,同年7月,陳、駱、吳被捕,受盡酷刑不屈,次年,陳、駱同日被活埋,再次年,吳被害。史稱"《文萃》三烈士"。
陳然(1923-1949),曾任中央重慶市委領導下的地下刊物《挺進報》特支書記。1948年4月被捕,獄中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其《我的"自白"書》唱出了廣大難友心聲,膾炙人口,重慶解放前夕被害。
80多年來,許許多多與新聞界有著這樣那樣關系的中國共產黨烈士,前仆後繼,生
9. 上海一男子為父奔喪遭辭退:主管說了讓我回家,還讓我安心,你怎麼看呢
2021年2月1日,央視網發布視頻評論近期發生的幾件熱議事件。白岩松針對「為父奔喪遭辭退」一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稱希望能等到這家公司可以發自內心的道歉,然後反思並在未來改正這樣的做法,否則就應該是員工們紛紛辭退這家公司才對。
1月25日,詞條「因父去世請假8天未獲批強行休假被辭」登頂熱搜,一時間引起眾多網友關注,大家紛紛表示,公司的行為實在是沒有人文關懷,應該重罰。
新華社也表示,該公司的做法令人心寒,刻薄處事不是正確之道。員工父親離世,這對於該員工來說是一件極其悲痛的事情,公司非但不理解,還用所謂的規章制度壓榨員工,顯得太過不近人情,這種不良現象絕對不能放任為之。
就像白岩松說的那樣,該公司如此對待員工,確實是急需改進,希望他們能盡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向王某表達出自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