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動作經濟分析

動作經濟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13 14:52:56

⑴ 舉例日常生活中的動作經濟案例,急!

「谷賤傷農」是經濟學的一個經典問題。農民糧食收割後到底能賣多少錢取決於兩個因素:產量和糧價,是二者的乘積。

⑵ 動作經濟原則,如何提高作業效率

「動作經濟原則」又稱「省工原則」,是使作業(動作的組成)能以最少的「工」的投入,產生最有效率的效果,達成作業目的的原則。「動作經濟原則」是由吉爾布雷斯(Gilbreth)開始提倡的,其後經許多工業工程的專家學者研究整理而成。熟悉掌握「動作經濟原則」對有效安排作業動作,提高作業效率,能起到很大的幫助。
所謂動作經濟原則,即在於人在操作作業時,能以最少的勞力在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經濟法則,對這個法則能好好的學習與使用,在工廠內,我們可在許多地方發現許多不合乎此法則的動作,當然工作效率會低,人員易於疲勞。
在動作分析時,經常需用到「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是一組指導人們如何節約動作、如何提高動作效率的准則,它的目的是減少工作疲勞與縮短操作時間。「動作經濟原則」可劃分為三大類,共22項。第一類是關於人體的使用,第二類是關於工作場所的布置,第三類是關於工具設備的設計。更綜合地說,它可歸納為四點:
(1)同時使用兩手,避免一手操作一手空閑;
(2)力求減少動作單位數,避免不必要的動作;
(3)盡可能減少動作距離,避免出現全身性活動;
(4)追求舒適的工作環境,減少動作難度,避免不合理的工作姿勢或操作方式。

⑶ 動作經濟原則的簡介

所謂動作經濟原則,即在於人在操作作業時,能以最少的勞力得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經濟法則,對這個法則能好好的學習與使用,在工廠內,我們可在許多地方發現許多不合乎此法則的動作,當然工作效率會低,人員易於疲勞。
在動作分析時,經常需用到「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是一組指導人們如何節約動作、如何提高動作效率的准則,它的目的是減少工作疲勞與縮短操作時間。「動作經濟原則」可劃分為三大類,共22項。第一類是關於人體的使用,第二類是關於工作場所的布置,第三類是關於工具設備的設計。更綜合地說,它可歸納為四點:(1)同時使用兩手,避免一手操作一手空閑;(2)力求減少動作單位數,避免不必要的動作;(3)盡可能減少動作距離,避免出現全身性活動;(4)追求舒適的工作環境,減少動作難度,避免不合理的工作姿勢或操作方式。 1.雙手同時開始並同時結束動作
單手作業會造成另一隻手的空閑及不平衡
2.雙手的動作應對稱反向進行
雙手在某一方賂單向動作的話,會造成身體重心的轉移,而維持這種平衡的勞動將帶來精神以及肌肉的疲勞。雙手反向對稱動作是最省力的作業方式
3.身體的動作應以最低等級的動作來進行
身體的動作幅度越小越好,動作時間越短越好
人體的動作等級以下列次序遞減
腿的動作→腰的動作→肩的動作→肘的動作→手腕的動作→手指的動作
4.動作姿勢穩定
使作業者能夠在身體整體相對穩的情況下更輕松地工作,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5.連續圓滑的曲線動作
動作的速度和方向突然改變的話,會打亂工作節奏,同時會消耗大量體力
6.利用物體的慣性
像使用手捶時我們所感覺的那橛,當盡可能利用手捶的慣性和動量重量時,就會越省力,所以利用物體慣性能節省體力提高效率
7.降低動作注意力
過程中產生迷惑或需要判斷時,動作會有停頓、遲凝
降低動作注意力例子:
⑴放置螺絲刀的固定位以喇叭形為佳;
⑵需要對准及嵌入時,以導向槽及機構裝置減少對準的難度;
⑶測量時用固定規格及定位等手段,使測量工作減少腦力判斷過程;
⑷利用聲光等進行識別,減少注意力;
8.動作應盡可能有節奏,習慣性的節奏有助於提高熟練度
改善作業節奏的方法
⑴作業速度應適當,以一定的節拍規律進行
⑵物品的擺放按工藝順序放置;
⑶縮小手的動作范圍,保持手部適當高度; 1.材料、工裝的3定
3定是指5s整頓中的物品擺放的基本事項,包括定點、定容、定量三原則
2.材料、工裝預置在小臂的工作范圍內
這樣人可以以比較低級的動作即小臂、手及手指拿取物品及工具完成工作
3.簡化材料、工裝取放
對產品及材料按下工序的取拿原則進行放置,另外對一些細小的、不便取放的零件,如小薄墊征、針型物等以小容器及彈性毯墊等方法使之容易取拿
4.物品的移動以水平移動最佳
物品的移動應盡量避免垂直向上的移動,這種較高等級的動作使人易間生疲勞及工時的增加
另外較重的物品,用水平滾軸的方式進行水平移動
5.利用物品自重進行工序間傳遞和移動
物品的取放,廢腳料的收集等作業都可以利用物品重力,在斜導槽、導軌平面及圓筒等輔助下進行傳遞與移動
6.作業高度適度以便於操作
7.滿足作業要求的照明
工作場所之光線應適度,通風應良好,溫度應適度 1.用夾具固定產品及工具以固定用台鉗及夾持具等來固定產品及工具,以解放人手從而進行雙手作業
2.使用專用工具
生產線中所用工裝應最適合該產品及人工操作的專用工具以提高生產效率
3.合並二種工裝為一種
減少工具的更換麻煩,以減少轉拉的工時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生活中我們常見的紅、藍兩用毛及帶有橡皮的鉛筆
4.提高工具設計便利性減少疲勞
⑴工具手柄方便抓握
⑵作業工具與人體動作相協調
⑶工裝夾具的操作應以ie的方法進行評估
5.機械操作動作作相對安定並且操作流程化
⑴操作位置應相近集中
⑵讓機械盡量減少或脫離人的監控和輔助
⑶開關位置與下工序兼顧
⑷工件自動脫落
⑸能夠自檢的自動化
⑹安全第一
⑺小型化
⑻容易進行作業准備

⑷ 動作分析的動作經濟原則

一、身體使用的原則
1.兩手同時開始動作,同時終止動作
2.兩手除去休息時,不可以同時處於閑置狀態
3.兩胳膊要互相向相向或相反方向同時進行
4.手指及身體的動作盡量在末梢部位進行。末梢部位的順序為手指和手、手指同前手臂、手臂同手指及身體與手臂手指的5種類型,且以上的動作支點按照順序分別為拳頭、手腕、肘、肩、身體。僅僅是手指的動作是最末梢的動作,也是上半身5種動作類型中的最中樞動作。
5.利用支撐作業者動作的物理慣性(重力)。但是、為了控制慣性使用力氣時會將慣性變為最小。
6.比起做直線型Z字型的動作,做平滑的曲線型動作要更好
7.比起受制約或受控制的動作,彈道型的(自由曲線型)動作更快、容易及正確。
8.在反復操作作業中為了能夠自發的平滑的動作,順暢是不可缺的。因此、作業應該盡可能的設計成容易自然且順暢的作業。
9.作業設計還應該避免視線的頻繁移動。要將視線設置在自然范圍內移動。
二、設備及配置的原則
1.治工具及材料要根據作業形成習慣放置在特定的固定的位置
2.為了省去「尋找」,應事先在既定的位置配置好治工具及材料
3.為了使材料能夠在使用位置附近供給,應利用送料器、部品箱、容器等
4.治工具、材料、操作工具盡量放置在離作業者近的位置,或者應該配置在作業者的最大作業范圍內。最大作業范圍是指身體不動,以肩關節為軸,手向左右、上下方向所到達的距離而構成的范圍。
5.治工具同材料應該按照動作順序的最合適位置配置
6.作業終了時,作業者可以不用手來移走已作完的完成品,而是利用移出器械或自然落下方式來完成。
7.給作業者合適的照明。為了採取正確的作業姿勢,要給作業者合適設計及高度的椅子。作業場所的高度同椅子的高度要相互吻合。照明方面今天更加關注的是陰影、灰色、色光、視野等方面。特別是要從作業范圍同作業物之間配色的對比對作業性能及眼睛疲勞所帶來的影響的角度來考慮選擇。
三、機械機器、設計的原則
1.祛除掉用手指來「保持」、「固定」的動作。固定物體要治具、固定器、花瓣式等的固定治具。不要用人來固定。
2.使用多重功能的工具。使用單一功能的工具的話、在替換工具時浪費太多(時間)。集多功能於一身的工具則只需一次的操作即可完成作業。
3.像打字作業等使用手指作業的場合,要考慮各手指的特性來作業。拇指比食指力度弱但持久力強。小指力度弱但適應性好。
4.治工具的手柄同手掌的接觸面要盡量設計得多些。在現實中使用的手柄中很多都很細,而細的手柄不容易傳力故而不穩定。
5.操作桿同手柄等操作工具的大小的配置要以不改變作業姿勢能夠操作為原則。但是操作工具的大小要從生物體力學觀點來考慮,切記不要太小。

⑸ 動作經濟原則22項原則

動作經濟四項基本原則第四項:舒適的工作;

動作分析最重要的目的就在於減輕工作人員的疲勞感;而且疲勞分為生理疲勞和精神疲勞兩種;上面所提的三個基本動作經濟原則,都比較偏重與強調生理疲勞的減輕與工作時間的縮短;而第四項原則,則比較偏重與精神疲勞的減輕;動作本身的困難性引起的躊躇心理最容易引起工人精神疲勞;如果希望做到舒適的工作,就一定要避免因困難動作而造成的工作人員精神疲勞;舉例說明如下:

1、盡量使用日常生活已經熟悉的動作,流利而且自然;

2、盡量採用曲線圓滑的動作;

3、利用慣性,重力和自然的力量;

4、工作地點應當配合適當的高度,而且決定高度的時候要考量到以下因素:

(1)配合操作周期;

(2)配合操作員工的身體特點;

(3)需要看到的距離;

(4)需要使用力量的程度;

(5)身體的平衡性;

動作的改善,必須要從排除下列工作開始:

1、需要用力氣的工作,需要用手、腳或者全身用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或者向膝蓋下方伸手以及蹲下拿起物品的動作,因為這些工作會引起肌肉的疲勞;

2、不自然的姿勢,例如蹲在地上做事,或彎著腰工作等,這些不自然的姿勢也會引起肌肉的疲勞;

⑹ 闡述動作經濟原則的本質

動作經濟原則的本質(即在於人在操作作業時,能以最少的勞力得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經濟法則。)
擴展:
動作經濟原則共二十二項,並歸納為下列三大類:第一類是關於人體的使用;第二類是關於工作場所的布置;第三類是關於工具設備的設計。
「動作經濟原則」又稱「省工原則」,是使作業(動作的組成)能以最少的「工」的投入,產生最有效率的效果,達成作業目的的原則。「動作經濟原則」是由吉爾布雷斯(Gilbreth)開始提倡的,其後經許多工業工程的專家學者研究整理而成。
熟悉掌握「動作經濟原則」對有效安排作業動作,提高作業效率,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供參考。

⑺ 動作經濟原則的介紹

「動作經濟原則」又稱「省工原則」,是使作業(動作的組成)能以最少的「工」的投入,產生最有效率的效果,達成作業目的的原則。「動作經濟原則」是由吉爾布雷斯(Gilbreth)開始提倡的,其後經許多工業工程的專家學者研究整理而成。熟悉掌握「動作經濟原則」對有效安排作業動作,提高作業效率,能起到很大的幫助。

⑻ 動作經濟原則該如何應用

在動作分析時,經常需用到「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是一組指導人們如何節約動作、如何提高動作效率的准則,它的目的是減少工作疲勞與縮短操作時間。「動作經濟原則」可劃分為三大類,共22項。第一類是關於人體的使用,第二類是關於工作場所的布置,第三類是關於工具設備的設計。
更綜合地說,它可歸納為四點:
(1)同時使用兩手,避免一手操作一手空閑;
(2)力求減少動作單位數,避免不必要的動作;
(3)盡可能減少動作距離,避免出現全身性活動;
(4)追求舒適的工作環境,減少動作難度,避免不合理的工作姿勢或操作方式。

閱讀全文

與動作經濟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