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m1m2走勢原因分析

m1m2走勢原因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14 07:37:44

『壹』 如何用M0、M1、M2分析流動性

[先說基本概念]
我國現行貨幣統計制度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
(1)流通中現金(M0),是指銀行體系以外各個單位的庫存現金和居民的手持現金之和;
(2)狹義貨幣供應量(M1),是指M0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
(3)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指M1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城鄉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儲蓄存款以及證券客戶保證金。M2與M1的差額,即單位的定期存款和個人的儲蓄存款之和,通常稱作準貨幣。

[政策影響]
明確了概念以後,M0、M1、M2都是貨幣的統計指標,所以直接受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影響,但主要受貨幣政策的影響。

[貨幣政策]
運用貨幣政策所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第四,改變存款准備金率。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但不管怎麼說,M0、M1、M2隻是根據貨幣流動能力的一個統計劃分,並且是通貨膨脹/緊縮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你的目的是看通貨膨脹的話,看看M1 M2就明白了,CPI這種東西不要當真。

『貳』 中國的M1 M2 增長速度說明什麼問題

M1M2的增加說明社會中貨幣供給在增加,貨幣供給量變大一般來說會刺激經濟增長,但也會導致通脹,即物價上漲.

1,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

2,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3,M1、M2是貨幣供應量的范疇.人們一般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不同的層次加以測量、分析和調控.實踐中,各國對M0、M1、M2的定義不盡相同,但都是根據流動性的大小來劃分的,M0的流動性最強,M1次之,M2的流動性最差.

4,我國現階段也是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其含義分別是:

(1)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2)M1: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3)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在這三個層次中,

M0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

『叄』 什麼軟體可以查看M1和M2的走勢圖

暫時還沒有公布出那個軟體可以看M1M2的走勢圖。

M1和M2是貨幣供應量的范疇。人們通常根據流動性的大小來衡量、分析和調整不同層次的貨幣供應量。實際上,M1和M2的定義是不同的,但它們是根據流動性的大小來劃分的。M2的流動性最強其次是M1。

貨幣供應量是指全社會在一定時期內承受流通支付手段的貨幣存量。目前中國將貨幣供應量分為三個層次:

1、是指流通中的現金M0,即銀行系統外流通中的現金。

2、狹義貨幣供應量M1,即M1組=M0企業活期存款管理機構持有的農村存款和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

3、廣義貨幣供應量m2,即城鄉居民儲蓄企業存款中的其他定期存款。。1反映經濟中的實際購買力;M2不僅反映實際購買力還反映潛在購買力。如果M1增速加快,消費者和終端市場將活躍起來,並出現通貨膨脹。

(3)m1m2走勢原因分析擴展閱讀:

中國貨幣水平的劃分是M0=流通中的現金

狹義貨幣(M1)=M0+銀行活期存款

廣義貨幣(M2)=M1+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另外,m3=M2+金融債券+商業匯票+大額可轉讓存單等

其中M2減M1為准貨幣,M3是根據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而設定的。

M1反映了經濟中的實際購買力;M2不僅反映了實際購買力,還反映了潛在購買力。當M1增長較快時,消費者和終端市場都活躍;如果M2增長較快,投資和中間市場都活躍。

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可以據此來判斷貨幣政策。其中M2過高M1過低說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存在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說明需求旺盛,投資不足存在價格上漲風險。

『肆』 研究「M1、M2」有什麼意義

貨幣供應量
Money Supply

貨幣和准貨幣(M2)
Money & Quasi-money

貨幣(M1)
Money

流通中現金(M0)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M0=流通中現金

M1= 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M2= M1+企事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存款+其它存款

市場貨幣供應量:M0、M1、M2

貨幣供應量是指某一時點一個國家流通中的貨幣量。它是分布在居民人中、信貸系統、企事業單位金庫中的貨幣總計。貨幣供應量是影響宏觀經濟的一個重要變數。它同收入、消費、投資、價格、國際收支都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是國家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依據。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從需求方面看,主要決定於貨幣供應量是否適度。

現金(M0):就是一定時點上單位和個人所持有的現金,它隨時可以直接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進入流通領域,是最直接和最活躍的購買力。

狹義貨幣供應量(M1):就是現金(M0)加上企事業單位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可以隨時簽發支票和變現,所以它類同現金具有較強的流動性。

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指M1加上准貨幣。其中准貨幣包括企事業單位的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及其他存款。准貨幣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直接變為現金。

M0、M1、M2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可以從以下關系中體現:

M0=流通中現金

M1= 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M2= M1+企事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存款+其它存款
股市的最大規律就是很難把握其規律,所有的關於股市預測的學問都非「放之四海皆準」。但若因此否認股市規律的存在,難免陷入「不可知」論。起碼有一個現象在中國股市至少重復出現了三次,時間跨度十餘年,這姑且可以算作一個「規律」吧。

這個規律是:股指漲跌與貨幣供應量之間有高度的相關性,每當M2與M1的差超過5個百分點時,指數即開始走入牛市,而當差逐漸縮小,股市就開始見頂,尤其當M1達到22%左右高度時,指數就開始下跌。

例如: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周期始於1992年,1995年後經濟開始步入調整。在此過程中,M1和M2的增長速度的差距開始收窄,而後又擴大。1992年二者之間的差距是6個百分點,1993年收窄為1個百分點,1994年和1995年,M1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使M1和M2的差距開始拉大,1994年和1995年M2比M1分別快7.7個百分點和12.8個百分點。隨後是1996年之後的大牛市,股票指數連續2年上漲,上證綜指從1996年初的500點上漲到1997年5月份的1500點,漲幅近2倍。

分析中國的股票指數,不能不提「5.19」行情。在1999年「5.19」行情之前,M1和M2同樣出現了這樣的背離走勢,最大差距達到6個百分點。「5.19」行情之所以在十年後的今天仍然被市場津津樂道,其重要原因是上證綜指短時間內漲幅巨大。

有意思的是,根據貨幣供應量數據的變化,不僅可以預測股指的低點,而且可以預測其高點。當M1增長速度超過22%以後,股指一般會步入熊市。2007年12月11日,筆者撰文指出:M1已經在20%之上持續了數月時間,儲蓄搬家的情況即將減緩,股市的持續上漲已經難以為繼。10月份銀行存款減少約4500億元和上證綜指的6124點將一起成為一個新的歷史紀錄。

轉眼來到2008年下半年,當上證綜指在2008年底跌到1700點附近時,貨幣供應量指標M2和M1再次出現較大的背離,當時的M2比M1高10多個百分點。之後「規律」再次被應驗,截止到2009年5月底,上證綜指反彈了40%多。

為什麼我國股市運行呈現這樣的「規律」?背後的制度性基礎更值得我們關注。一般而論,當M2增長速度超過M1時,經濟增長處在走下坡路的狀態,經濟活躍程度在下降。此時,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應該是下降的,1996年、1999年、2005年都是如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什麼會出現股指大幅度上漲呢?原因在於政策的干預,每當經濟出現疲態,政府即會出現放鬆貨幣,多餘的貨幣首先選擇進入股市,推動股市大幅度上漲。

正因如此,在中國股市還存在其他一些比較「另類」的邏輯。並且在中國股市演進的過程中,隨著市場結構的變化,一些規律在減弱以及消失,另一些新的規律取而代之。面對這種情況,投資者何以自處?如果以自身的變化來追逐市場的變化,就會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在這方面,盡管中美股市有著很大的差異,但巴菲特的做法仍然可以給我們很大啟示。巴菲特以堅持價值投資的不變來應萬變,這看起來不夠聰明,但卻是真正的智慧。一個人內心如果沒有一些不可改變的價值准則,就無法把握自己,更何談把握股市。莊子的道家學說是一種形而上學,「外化內不化」的核心思想為中國人指明了人格成熟不可或缺的修煉目標。股市作為人生實踐的一個場所自然也不例外。

『伍』 M1M2什麼意思

MI:狹義貨幣供應量;M2廣義貨幣供應量

1、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2、M1: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3、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4、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0;

5、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5)m1m2走勢原因分析擴展閱讀

中央銀行一般根據宏觀監測和宏觀調控的需要,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我國現行貨幣統計制度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

按流動性標准劃分貨幣供應量的層次,對中央銀行而言,有兩個方面的意義:

一方面提供貨幣供應結構圖,這種貨幣供應層次的劃分,有利於為中央銀行的宏觀金融決策提供一個清晰的貨幣供應結構圖,有助於掌握不同的貨幣運行態勢,並據此採取不同的措施進行調控。

另一方面,分析經濟的動態變化,這種貨幣層次劃分方法,有助於中央銀行分析整個經濟的動態變化,每一層次的貨幣供應量,都有特定的經濟活動和商品運動與之對應,通過對各層次貨幣供應量變動的觀察,中央銀行可以掌握經濟活動的狀況,並分析預測其變化的趨勢。

參考資料

網路-宏觀經濟學M1



『陸』 M1-M2同比增速剪刀差在2010年1月達到12.98%後開始逐步收窄,這表明什麼請解釋分析原因及理論.

表明存款開始出現定期化趨勢,企業活期存款增長緩慢,主要原因是投資減弱

『柒』 我國貨幣供應量主要控制在哪個階段是M0、M1、還是M2其原因是什麼

M1是指狹義貨幣供應量,對應的M2是廣義貨幣供應量。我國貨幣供應量主要控制一般是指m2。

原因是:
貨幣供應量是影響宏觀經濟的一個重要變數。它同收入、消費、投資、價格、國際收支都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是國家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依據。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從需求方面看,主要決定於貨幣供應量是否適度。
人們一般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不同的層次加以測量、分析和調控。實踐中,各國對M0、M1、M2的定義不盡相同,但都是根據流動性的大小來劃分的,M0的流動性最強,M1次之,M2的流動性最差。
我國現階段也是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其含義分別是:
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M1: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在這三個層次中,M0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
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0;
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所以M2最容易控制,對它的控制也最容易出效果。

『捌』 請根據下圖分析貨幣供應量M1、M2同比增長率與股市(以上證指數(SSCI)為例)的關系。

一、M2與上證指數的關系
廣義貨幣供應量M2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現金(M0)、企業活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等。M2不僅代表了現時的購買力,還代表了潛在的購買力。
從形態上看,2009年之前,M2同比增長與上證指數同比增長的關系並不明顯,尤其是在2006、2007年股市大漲之時,M2增速則是在一個窄小的區間波動。但2009年以來,二者卻顯示出較強的同向變動關系。對二者做格蘭傑因果(Grange Causality)檢驗,結果顯示M2與上證指數的相互影響關系並不明顯,即一者的變化並沒有顯著引起另一者的變化。一般認為,這與M2相對較強的外生性有關,實際信貸數額往往在貨幣當局設定的信貸日標附近。

二、M1與上證指數的關系
狹義貨幣供應量M1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現金(M0)、企業活期存款等,也就是說「M1+居民儲蓄存款」約等於M2。M1代表了現時的購買力,流動性較M2為高。筆者認為,M1與股價的關系較M2與股價的關系更密切。股市向好,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通過證券經紀商進入股市,也即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活期存款會增多,Ml增速加快。
圖形顯示,M1與上證指數同比增幅的有較明顯的同向變動關系,尤其是在2004年後,二者的相關系數接近0.5,若以適當方法剔除股市2007年超出常規的大漲和2009年以來Ml的超高速增長中的趨勢性和外部政策性因素,相關系數還會提高。對二者做格蘭傑因果檢驗,結果顯示上證指數同比增速變化顯著引起了M1同比增速的變化(p值為2.2%),而相反的關系並不成立。從以上結果看,筆者認為,在M1與上證指數的相互影響關系中,上證指數的變動作為原因引起M1的變動是佔主導地位的,而M1的變動引起上證指數的變動則是次要的。為何會出現這樣的關系呢?
三、准貨幣與上證指數的關系

M2與M1的差額即為准貨幣,主要由居民儲蓄存款構成。
圖形顯示,准貨幣與上證指數大體上呈現反向變動的趨勢:准貨幣同比增速在相對低位時,上證指數同比增速則處在上升通道中;而准貨幣增速在相對高位時,上證指數增速則在低位徘徊。筆者認為,這說明股價的變動帶動了准貨幣的變動,且需要一定的傳導時間。對二者做格蘭傑因果檢驗,結果顯示上證指數同比增幅變動顯著引起准貨幣同比增幅的變動(p值為0.714%),而反向關系並不成立。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各個層次貨幣供應量同比增幅與上證指數同比增幅的相互影響關系中,上證指數對准貨幣的影響最為顯著。同時,筆者認為,圖示的形態及其對應因果分析的結果顯示了在准貨幣和上證指數的變動關系中,上證指數的變動為原因,准貨幣的變動為結果,上證指數的變動向准貨幣傳導。准貨幣的變動反映了居民儲蓄存款的變動,准貨幣同比增幅擴大,說明居民儲蓄存款增多;而准貨幣同比增幅縮小,則說明居民儲蓄存款向企業活期存款轉化,也即所謂的「存款搬家」。而股市的漲跌會引起准貨幣的變動,進而引起M1與M2的相對變動,如當股價下跌時,資金會從股市轉移出去形成儲蓄存款,金融機構的活期存款增速減慢而准貨幣增速加快,高流動性貨幣(M1)增速相對於若流動性貨幣(M2)會減慢。筆者認為,對此傳導關系可做出如下結構式模型分析:股價上漲(下跌)-->准貨幣或儲蓄存款增速減慢(加快)-->金融機構活期存款增速提高(減慢)-->銀行信用貨幣派生能力增強(減弱)-->企業活期存款增速提高(減慢)-->M1同比增幅擴大(減小)。
股票價格變動是由投資者對未來經濟的預期決定的,而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政府的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則對投資者的預期有著巨大影響。因此,筆者認為以上所分析的傳導關系可視為經濟政策的傳導環節的一部分,例如,政府需將貨幣政策收緊,則投資者預期股價會受到負面影響,進而引起股價的下跌,再通過以上所分析的傳導過程最終導致貨幣供應的收緊。
投資者預期股價下跌,引起貨幣供應量的收緊,導致企業資金鏈的緊張,進而影響企業未來的利潤。資產的價格是資產未來收益的折現值,投資者的預期通過一系列的傳導最終使預期成為現實,這或可稱為預期的自我實現過程。

『玖』 分析2011年到2012年m1和m2的走勢和原因

你去看下美國的財政政策然後結合一下經濟常識就知道了么

閱讀全文

與m1m2走勢原因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債期貨模擬交易與真實交易的關系 瀏覽:139
鄭煤機股票行情 瀏覽:633
廣發證券有助於貸款 瀏覽:533
股票暴漲段子 瀏覽:623
量化投資以r為工具 瀏覽:747
香港信託終止 瀏覽:477
瀏陽通源貸款上市 瀏覽:195
中國的主要股票市場 瀏覽:627
杭州好望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網站 瀏覽:578
基金選股體系 瀏覽:290
大陸人香港投資a股 瀏覽:84
深交所分級基金交易規則 瀏覽:276
歐元現金買入價格 瀏覽:702
招行消費貸款套現 瀏覽:531
2019天然氣期貨交割日 瀏覽:898
公募基金每天都買賣股票嗎 瀏覽:832
中石化股票價格 瀏覽:827
上海普天投資者 瀏覽:12
排排網基金大師 瀏覽:612
投資人白皮書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