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滬深A 股
滬深股票,是指上海、深圳的主要從事股票交易的證券交易所。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票,是由中國境內注冊公司發行,在境內上市,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
(1)滬深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擴展閱讀:
發行資格要求
1、發行人應當是依法設立且合法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經國務院批准,有限責任公司在依法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可以採取募集設立方式公開發行股票。
2、發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3年以上,但經國務院批準的除外。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3、發行人的注冊資本已足額繳納,發起人或者股東用作出資的資產的財產權轉移手續已辦理完畢,發行人的主要資產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
4、發行人的生產經營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5、發行人3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
6、發行人的股權清晰,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持有的發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
② 深市和滬市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如下:
1、板塊不同
滬市只有主板與B股;深市有深證成指、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深證100指數和深證300指數。
2、股票代碼不同
(1)滬市首位代碼代表的產品定義分別為:0國債/指數、1債券、2回購、3期貨、4備用、5基金/權證、6A股、7非交易業務(發行、權益分配)、8備用、9B股。
(2)深市主板是000開頭,中小板是002開頭、創業板是300開頭、B股是200開頭。順序編碼區:6位代碼中的第3位到第6位,取值范圍為0001-9999。證券種類標識區:6位代碼中的最左兩位,其中第1位標識證券大類,第2位標識該大類下的衍生證券。
3、B股標價不同:滬市是以美元競價;深市是以港幣競價。
4、交易制度不同:具體在於滬市的交易規則是連續競價;深市的交易規則是集合競價。
(2)滬深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擴展閱讀
1、深市主要指數:
(1)深證成指:深證成指為深圳全市場標尺性指數,其入選樣本均為大盤藍籌股,未來會進一步研究完善,打造深成指對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合理覆蓋,並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市場基準指數。
(2)中小板指數:中小板指數為中小板市場的標尺性指數,自發布以來運行表現突出,充分展示了中小板的高成長性,已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代表性指數之一。中小板市場整體定位為「服務中小企業」。
(3)創業板指數創業板指數為創業板市場的標尺性指數,新興產業所佔比重高達60%,高新技術企業超過90%,充分體現創業板市場特色。創業板市場組合投資需求旺盛,要盡快推出創業板系列指數,與中小板300和深證300形成系列。
2、滬市證券代碼如下:
(1)上證所證券代碼採用六位阿拉伯數字編碼,取值范圍為:六位代碼的前三位為證券種類標識區,其中第一位為證券產品標識,第二位至第三位為證券業務標識,六位代碼的後三位為順序編碼區。
(2)首位代碼代表的產品定義分別為:0國債/指數、1債券、2回購、3期貨、4備用、5基金/權證、6A股、7非交易業務(發行、權益分配)、8備用、9B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深市、網路—滬市、網路—股票代碼
③ 股票有哪些指數
一、滬深300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滬深300指數於2005年4月8日正式發布。滬深300指數是由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選取300隻A股作為樣本編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數。滬深300指數樣本覆蓋了滬深市場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場代表性。滬深300指數是滬深證券交易所第一次聯合發布的反映A股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它的推出,豐富了市場現有的指數體系,增加了一項用於觀察市場走勢的指標,有利於投資者全面把握市場運行狀況,也進一步為指數投資產品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二、中證100指數是從滬深300指數樣本股中挑選規模最大的10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以綜合反映滬深證券市場中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大市值公司的整體狀況。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於2006年5月29日正式發布指數。
三、上證180指數(又稱上證成份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原上證30指數進行了調整並更名而成的,其樣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場代表性的180種樣本股票,自2002年7月1日起正式發布。作為上證指數系列核心的上證180指數的編制方案,目的在於建立一個反映上海證券市場的概貌和運行狀況、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資性、能夠作為投資評價尺度及金融衍生產品基礎的基準指數。上證180指數的樣本股均是一些規模大、流動性好、行業代表性強的股票。該指數不僅在編制方法的科學性、成分選擇的代表性和成分的公開性上有所突破,同時也恢復和提升了成分指數的市場代表性,從而能更全面地反映股價的走勢。統計表明,上證180指數的流通市值佔到滬市流通市值的50%,成交金額佔比也達到47%.
四、上證50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2004年1月2日正式發布。上證50指數是根據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以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優質大盤企業的整體狀況。上證50指數依據樣本穩定性和動態跟蹤相結合的原則,每半年調整一次成分股,調整時間與上證l80指數一致。特殊情況時也可能對樣本進行臨時調整。每次調整的比例一般情況不超過l0%.樣本調整設置緩沖區,排名在40名之前的新樣本優先進入,排名在60名之前的老樣本優先保留。
五、深證100指數(又稱深證100總收益指數)是中國證券市場第一隻定位投資功能和代表多層次市場體系的指數。由深圳證券交易所委託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編制維護,此指數包含了深圳市場A股流通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躍的100隻成份股。深證100指數的成份股代表了深圳A股市場的核心優質資產,成長性強,估值水平低,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深證100指數是以深圳市場全部正常交易的股票(包括中小企業板)作為選樣范圍,選取100隻A股作為樣本編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數,並保證中小企業成份股數量不少於10隻,屬於描述深市多層次市場指數體系核心指數。深證100指數每半年調整一次,合理的調整幅度和科學的調整方法保證成份股普遍質地優良,盈利能力強,業績良好,不斷提高指數組合的投資價值。
六、上證紅利指數挑選在上證所上市的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隻股票作為樣本,以反映上海證券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該指數是上證所繼成功推出上證180、上證50等指數後的又一次指數創新,是滿足市場需求、服務投資者的重要舉措。上證紅利指數是一個重要的特色指數,它不僅進一步完善了上證指數體系和指數結構,豐富指數品種,也為指數產品開發和金融工具創新創造了條件。多從股息率來看,以2005年年報公布的2006年股息數據可以看出,上證紅利指數的股息率遠高於上證50指數、上證180指數和深證100指數。今後隨著優質價值藍籌股的增多和證券市場的逐漸發展和成熟,上證紅利指數的股息率長期表現必然會與國際同類指數接軌,相對於其他主要指數而言,其股息率長期表現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七、巨潮100指數的成份股是從滬深兩市選取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100隻股票,這些領先驅動股的階段性走勢通常都領先於市場,帶動相應板塊和行業群,並能進一步影響到市場運行,對於市場未來熱點及潛在熱點所在,極具指導價值。
八、滬深300指數和巨潮300指數的差別滬深300指數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攜手聯合編制的第一隻反映滬深兩市A股綜合表現的跨市場成分指數,2005年4月8日正式發布。其成分股由300隻規模大、流動性好的股票組成,樣本覆蓋了滬深市場六成左右的市值,並且相當穩定,在我國現有市場分散化程度下,滬深300指數能夠很好地刻畫整個市場。從指數的行業貢獻度來看,目前占權重最大的三個行業是金屬和非金屬(15%),金融和保險(10.94%)以及機械設備儀表(10.74%)。巨潮300指數遵循巨潮系列指數編制方法,選取深滬兩市300隻股票作為成份股,以成份股的可流通A股數為權數,採用派氏綜合法編制,每半年進行一次成份股調整。區別:滬深300指數是股票的總股本,巨潮300指數是股票的可流通股本。
④ 闡述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特點
一、 滬深300指數概述
滬深300指數是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負責編制和維護的成份股票指數,該指數是從滬深兩市中選取300隻股票作為其成份股,其樣本市值約占整個股票市場的六成左右,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滬深300指數也是我國第一隻用以反映A股整體市場表現的股票指數,有利於投資者觀察和把握國內股票市場的整體變化,具有很好的投資參考價值。 二、 滬深300指數的編制
滬深300指數是根據流動性和市值規模從滬深兩市中選取300隻A股股票作為成份股,其樣本空間為剔除如下股票後的A股股票:上市時間不足一個季度的股票(大市值股票可以有例外)、暫停上市股票、經營狀況異常或最近財務出現嚴重虧損的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異常明顯受操縱的股票、其他經專家委員會認為應剔除的股票。
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的選取方法為:對樣本空間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為上市以來)的日均成交額進行排名,剔除排名後50%的股票,然後對剩餘股票按日均總市值進行排序,選取前300位的股票作為成份股。
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的調整:指數根據樣本穩定性和動態跟蹤的原則,每半年進行一次調整,每次調整數量不超過10%。
滬深300指數採用派氏加權法進行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調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1000
調整市值= ∑(市價×調整股本數),其中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又稱為除數。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進行計算,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總股本)為7%,低於10%,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落在區間(30,40 )內,對應的加權比例為40%,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具體加權比例見下表: 流通比例(%)≤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加權比例(%)流通比例20304050607080100指數的修正:當滬深300指數的成份股發生替換或股本結構出現變化,或者成份股市值由於非交易因素產生變動時,需要對指數進行修正,以保證指數價格的連續性。修正方法採用「除數修正法」,即通過一定方法重新計算新的除數,並用新除數計算指數價格,除數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的市值 / 原 除 數 = 修正後的市值 / 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減)市值。
三、 滬深300指數構成結構
(一) 滬深兩市股票在指數中的比重結構
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由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市股票共同組成,成份股總數為300隻,其中上交所股票191隻,占總數的64%,深交所股票109隻,占總數的36%。
滬深300指數以成份股流通市值進行計算,以2006年8月3日數據為依據,成份股中上交所股份流通市值5718.24億元,占指數總流通市值的66%,深交所流通市值2941.91億元,占指數總值的34%。
(二) 板塊比重結構
將滬深300指數劃分為20個行業板塊,各板塊的成份股數量、流通市值及其權重數據見下表:
表 各板塊在滬深300指數中的股份數及流通值權重板塊 股份數 比重 流通值 比重 板塊 股份數 比重 流通值 比重 金屬 4113.67%1071.5312.38%金融 82.67%977.3211.29%生活消費品 248%834.559.64%公用商貿 299.67%750.678.67%港口交通 62%689.247.96%電力熱力 227.33%588.526.80%石化 227.33%586.196.77%機械材料 196.33%545.116.3%地產建築 175.67%486.275.61%電子 217%335.763.88%醫葯 105%325.493.76%通信設備 41.33%310.643.59%汽車製造 103.33%239.632.77%家電 103.33%224.212.59%煤炭采選 103.33%187.682.17%傳媒 41.33%145.621.68%硬體 62%126.181.46%軟體 62%109.541.27%農林 31%62.540.72網路 20.67%58.410.67%註:表上數據以2006年8月3日收市價格為依據計算
從上表可以看到,滬深300指數流通市值的板塊集中度非常高,市值排名前5位的板塊佔到指數總流通市值的50%,而前10位板塊的流通值占指數總值的80%。
從單個板塊來看,滬深300指數權重最大的板塊是金屬板塊,其流通市值佔到指數總值的12.38%,其次是金融板快,流通值比重為11.29,第三是生活消費品板塊,流通市值佔到指數的9.64%。值得注意的是滬深300指數是以成份股的流通市值進行計算的,而流通市值受股票的價格和流通股份變化的影響,當前國內股票市場會不斷上市一些具有龐大市值的銀行股,會使指數中的金融板塊的權重不斷增加,並成為在滬深300指數中最重要的板塊。
四、 滬深300指數權重個股
滬深300指數的權重集中度很高,前16隻權重股的流通市值佔到指數總流通市值的30%左右,而前50隻權重股的流通市值大約佔到指數流通市值的50%。
流通市值排在前十位的成份股是:招商銀行、中國聯通、長江電力、萬科A、民生銀行、中國石化、寶鋼股份、貴州茅台、上海機場、五糧液。(2006年8月3日數據計算)
五、 滬深300指數價格波動特徵
(一) 滬深300指數波動特點
滬深300指數的日收盤價的平均波動率:0.07%,標准差為1.39%。
(二) 滬深300指數與上證綜指、深成指波動關系
滬深300指數與上證綜指的價格變動相關度為94.22%,與深成指的價格變動相關度為92.5%。而上證綜指與深成指的價格變動相關度為86.95%。
上證綜指的日收盤價格的平均波動率:0.08%,波動率1.4%;
深成指的日收盤價格的平均波動率:0.04%,標准差1.4%。
⑤ 滬深300a股什麼意思
滬深300指數,是由滬深證券交易所於2005年4月8日聯合發布的反映滬深300指數編制目標和運行狀況,並能夠作為投資業績的評價標准,為指數化投資和指數衍生產品創新提供基礎條件。
主要特點
1.嚴格的樣本選擇標准,定位於交易性成份指數
滬深300指數以規模和流動性作為選樣的兩個根本標准,並賦予流動性更大的權重,符合該指數定位於交易指數的特點。在對上市公司進行指標排序後進行選擇,另外規定了詳細的入選條件,比如新股上市(除少數大市值公司外)不會很快進入指數,一般而言,上市時間一個季度後的股票才有可能入選指數樣本股;剔除暫停上市股票、ST股票以及經營狀況異常或財務報告嚴重虧損的股票和股價波動較大、市場表現明顯受到操縱的股票。因此,300指數反映的是流動性強和規模大的代表性股票的股價的綜合變動,可以給投資者提供權威的投資方向,也便於投資者進行跟蹤和進行投資組合,保證了指數的穩定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2.採用自由流通量為權數
所謂自由流通量,簡單地說,就是剔除不上市流通的股本之後的流通量。具體地說,自由流通量就是剔除公司創建者、家族和高級管理人員長期持有的股份、國有股、戰略投資者持股、凍結股份、受限制的員工持股、交叉持股後的流通量。這既保證了指數反映流通市場股價的綜合動態演變,也便於投資者進行套期保值、投資組合和指數化投資。
3.採用分級靠檔法確定成份股權重
300指數各成份股的權重確定,共分為九級靠檔。這樣做考慮了我國股票市場結構的特殊性以及未來可能的結構變動,同時也能避免股價指數非正常性的波動。九級靠檔的具體數值和比例都有明確規定,從指數復制角度出發,分級靠檔技術的採用可以降低由股本頻繁變動帶來的跟蹤投資成本增加,便於投資者進行跟蹤投資。
4.樣本股穩定性高,調整設置緩沖區
滬深300指數每年調整2次樣本股,並且在調整時採用了緩沖區技術,這樣既保證了樣本定期調整的幅度,提高樣本股的穩定性,也增強了調整的可預期性和指數管理的透明度。樣本股的穩定性強,可以提高被復制的准確度,增強可操作性。得到加強。300指數規定,綜合排名在240名內的新樣本優先進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樣本優先保留。當樣本股公司退市時,自退市日起,該股從指數樣本中剔除,而由過去近一次指數定期調整時的候選樣本中排名最高的尚未調入指數的股票替代。
5.指數行業分布狀況基本與市場行業分布比例一致
指數的行業佔比指標衡量了指數中的行業結構,市場的行業佔比則衡量市場整體經濟結構,二者偏差如果太大,則說明指數的行業結構失衡,通過統計發現,雖然滬深300指數沒有明確的行業選擇標准,不過樣本股的行業分布狀況基本與市場的行業分布狀況接近,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⑥ 中國滬深a股分了哪幾個板塊
A股有很多板塊常見的包括有:地區板塊如北京股、山東股,行業板塊,如:生版物醫葯板塊,證權監會板塊,還有概念板塊,如石油概念。分類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以上幾種。股票板塊定義:股票板塊指的是這樣一些股票組成的群體,這些股票因為有某一共同特徵而被人為地歸類在一起,而這一特徵往往是被所謂股市莊家用來進行炒作的題材。
⑦ 上證A股與滬深A股有什麼區別
中國股票市場是由三部分組成:A股市場、B股市場和H股市場。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內普通股票。上容證A股就是上海A股交易市場,滬深A股則包括了上海和深圳的A股市場。區別就是前者是後者的一部份。
A股分成滬深兩個交易所,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就是滬A,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就是深A,所以上證A股就是上海交易所上市的A股,是滬深A股的一部分。
⑧ 最能反應a股股市整體情況的指數基金是哪一支
能反應A股整體情況的指數基金,是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基金,如510300等
現市場中的股票指數,無論是綜合指數,還是成份股指數,只是分別表徵了兩個市場各自的行情走勢,都不具有反映滬深兩個市場整體走勢的能力。滬深300指數則是反映滬深兩個市場整體走勢的「晴雨表」。指數樣本選自滬深兩個證券市場,覆蓋了大部分流通市值。成份股為市場中市場代表性好,流動性高,交易活躍的主流投資股票,能夠反映市場主流投資的收益情況。
⑨ 上證指數,滬深300,中證500,誰是A股最靠譜的指數
上證指數是整個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指數,
滬深300,滬深300指數則是反映滬深兩個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樣本選自滬深兩個證券市場,覆蓋了大部分流通市值。成份股為市場中市場代表性好,流動性高,交易活躍的主流投資股票,能夠反映市場主流投資的收益情況。(個人認為是,行情波動多,操作穩定的人很適合這些股票)
中證500,扣除滬深300指數樣本股及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剩餘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新股為上市以來)的日均成交金額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後20%的股票,然後將剩餘股票按照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排名在前500名的股票作為中證500指數樣本股。中證500指數綜合反映滬深證券市場內小市值公司的整體狀況。(創業板,中小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