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都西環里類住宅如何
成都西環里類住宅應該是很很好的呀
❷ 《關於擬出讓商業商務用地規劃條件增加類住宅限制要求的函》,主要講的是什麼政策規定
文件明確「對規劃條件未明確允許建設酒店式公寓等類住宅的,規劃條件中增加『不得建設公寓式辦公、酒店式辦公等帶居住功能用房,最小產權分割單元不300平方米。』」
❸ 看了今天的新聞上海現在不允許群租,群租的定義指的是
群租是指出租人將房屋分別向兩個以上承租人出租,並訂有兩個以上書面租約或者口頭租約,以及承租人及二房東將承租房屋部分或者全部,再轉租給兩個以上新承租人,並有兩個以上書面租約或口頭租約。
上海市房地局頒布的「關於加強居住房屋租賃管理的若干規定」更是一份針對群租的正式管理條例。這份《規定》界定了什麼是群租,為群租的管制劃定了一條臨界線,臨界線之上的,是合法存在的;臨界線之下的,則是要依法打擊的。
比如,規定對人均承租居住面積作出了限制。「一間房間只能出租給一個家庭或一個自然人,出租給家庭的,家庭人均承租的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
群租把毛坯房子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的房間,再簡單裝飾裝潢一下,然後以便宜價格把房子出租給很多人的現象。2007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171個漢語新詞之一。
2013年7月,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規劃委會同市衛生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 ,房主違規出租可罰3萬。
群租產生的原因是:一是不好租房,房源有限;二是租金很高,分租的成本相對較低。要解決多人分租的問題須對症下葯,多增加一些適合低收入人群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緩解多人分租的壓力,而不是一味地堵,這種不符合實際的「限制人數和面積的規定」只會適得其反,治標不治本。
❹ 類住宅是住宅嗎
類住宅本質上仍舊是商辦
只不過在一些方面上有一定的不同
例如:
通天然氣
戶型按照住宅設計
公攤接近住宅
綠化面積高,有小區環境
物業環境好
❺ 什麼樣的房屋類型將在明年失去流動性變得「一文不值」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世界全球風暴等種種打擊下,所有人都會覺得只有實體經濟才不會遭受過大的泡沫時代,這些表示只有房地產這個行業能夠在中國屹立不倒,無論什麼時間,什麼條件下始終都能排在前三。
其實想一想這樣的話其實有道理的,無論一個人,他們是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首先他們必須要有一個家。這個地方可以是他們買來的,也可以是他們租來的,但是每個人至少要一個容留之所。所以房價每年都會以上升的趨勢進行增長。前幾年曾經有的炒房熱,那些人已經賺的富得流油了。
尤其是直播帶貨,視頻購物這樣的方式,直接將實體經濟的營業額大幅度的拉低。所以有很多人可能面臨著賠錢的生活狀態。自己的收入可能還沒有商鋪的租金多。所以大家在逛街的時候,可能會看見很多的商鋪寫著出租的字眼。
❻ 上海市支內職工回滬後的相關住房政策
上海市支內職工回滬後的沒有相關住房政策,但上海市支內支邊人員退休回滬後有幫困補助。
本次出台的調整幫困補助標準的新措施包括兩大部分:
一是調整普惠補助標准。將本市支援外地建設退休(職)回滬定居人員月養老待遇低於2000元的,原每人每月生活補助60元調整為100元;將原「春節」每人每次節日補助200元調整為300元;「五一勞動節」、「國慶節」節日補助標准維持原標准不變。
二是調整對養老金偏低的人員實行分檔補助的標准。以本人養老待遇為依據,對月養老待遇偏低的人員每人每月實行分檔幫困補助。同時明確,調整後的幫困補助標准自2008年1月1日起執行。據測算,補助標准調整後,市、區(縣)兩級財政將增加1.44億元的核撥經費,享受分檔幫困補助對象將從5.8萬人增加到7.5萬人。
(6)上海市類住宅整改新聞擴展閱讀:
上海市支內職工回滬後的幫困補助的申辦條件:
1、本市支援外地建設退休(職)回滬定居人員:
一是原本市常住戶口,1979年1月底之前由本市動員分配支援外地建設;
二是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在外地辦理退休(職)手續,享受外地社會保險待遇;
三是報入本市常住戶口或按規定已領取「上海市居住證」。
2、上述人員的外省市籍配偶應同時符合三個條件:
一是上述對象的原非本市戶口、非本市動員分配支援外地建設的配偶;
二是報入本市常住戶口或按規定已領取「上海市居住證」;
三是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在外地辦理退休(職)手續,享受外地社會保險待遇。
參考資料來源:上海市總工會——本市調整支援外地建設退休(職)回滬定居人員
❼ 今天新浪有篇上海市原副秘書長被調查的新聞怎麼看不了的
上海市來政府原副秘書長戴海波被立案偵源查2015年08月20日01:39 京華時報 分享 添加喜愛 列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京華時報訊(記者楊鳳臨)昨天下午,最高人民檢察院通過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2015年8月19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戴海波(正局級)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據了解,今年3月17日,上海市監察局官網發布消息稱,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戴海波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4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免去戴海波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戴海波,1962年7月生,江蘇靖江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團委副書記;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兼市少工委主任;上海市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常務副區長;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上海自由貿易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書記;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
❽ 上海730萬平方米里弄住宅該如何保護
6月9日,上海「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在「上生·新所」舉行,多名歷史風貌保護專家在研討環節不約而同表示,里弄街坊建築應是上海目前保護的重點,但也是難點。目前,上海中心城區共有50年以上的歷史建築約2559萬平方米,包括里弄住宅813萬平方米,除了約一成考慮拆除,其餘約730萬平方米都將得到保留和保護。
然而,這些里弄住宅的保護卻面臨種種困難。
她建議,先期可以先行試點一些風貌街坊,制度上可以有所突破,總結經驗,效果好再推廣,「看看哪些人願意出這個錢,制度上有哪些瓶頸,是不是可以先突破。」
上海市規土局相關負責人現場介紹,上海近期即將出台《關於落實<關於深化城市有機更新促進歷史風貌保護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規劃土地管理實施細則》。
據介紹,該細則將提出採取多種保護更新方式,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居民自願、市場運作等形式,按照整體保護的理念,分別從規劃土地、財政、保護修繕等方面提出多項支持政策和措施。
來源:澎湃新聞網
❾ 11·15上海靜安區高層住宅大火的善後工作
善後:國務院成立事故調查組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11.15」特別重大火災第二次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海市靜安區區長張仁良表示,非本市戶籍遇難人員和本市戶籍遇難人員按同樣標准處理。
每位遇難人員將獲得約96萬元賠償和救助金。其中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一次性死亡賠償約65萬元、政府綜合幫扶和社會愛心捐助等31萬元。 靜安區膠州路728號教師公寓正在進行外牆整修的28層居民樓發生大火。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新民網采訪時稱,財險公司相關的責任險險種,包括火災責任險、裝修責任險、建築安裝險等。如果建築安裝公司投保的話,可以得到賠付。但他表示,投保的企業非常少,建築安裝險的話,都是一些新建的樓盤在投保。
據了解,在建築安裝險中,裝修隊引起的火災的話,保險公司承擔保額范圍內的責任。
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財險部負責人張璐告訴記者,類似火災事故中,居民可獲得保險賠償的財產險,還有家財險與房貸險。如果投保的是家財險,以保險金額為限,按照實際損失獲得賠償。家財險還細分為房屋與室內的附屬設備,以及室內的財產,理賠時看總的保單金額及分項的保額。若實際保單金額為10萬元,而損失達到100萬元,最高賠付為10萬元。此外,一些向銀行貸款買房客戶,可獲得一定的保險賠償。
太平壽險上海分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此次火災中遇難的人員,如果投保了意外險、終生壽險等相關人壽險種,將獲得一定的保險理賠。受傷部分人員的理賠,則要看受傷及醫療的情況而定。 上海保監局統計數據顯示,此次火災理賠共涉及9家財險公司、34件案件。其中,社區綜合責任險1件,保額 500萬元;家財險7件,保額142.66萬元;房貸險9件,保額828.11萬元;抵押物保險1件,保額90萬元;財產險1件,保額87萬元;車險15件,保額待查。 此外,15家壽險及養老險公司確認保險客戶13人身故,保額合計240.67萬元,受傷客戶26人。 上海「11·15」特大火災發生後,保險行業快速反應,上海保監局在事故現場附近的靜安區少體校事故處理中心設立了專門的保險理賠受理點,並派駐24小時值班人員,接受市民的咨詢和報案。各家保險公司紛紛啟動緊急預案,第一時間確認核實客戶信息,投入災後理賠工作。 據悉,此次火災可以得到來自幾個層面的保險保障:由上海市政府購買的社區綜合保險,這一險種在全市覆蓋率基本達到100%;家庭財產保險,但投保率不超過15%,滬上多數家庭沒有財產保險;個人投保的人身意外傷害險,涉及身故和醫療,保費和保額直接掛鉤,除了投保率不高外,還存在保額不足的情況。 16日開始,保險公司快速啟動理賠工作。太平洋保險按照保險協議約定向靜安區支付保險金500萬元。太平洋產險上海分公司承保了靜安區江寧路街道社區綜合保險,保障內容包括「社區居民住宅及公共設施火災責任」、「社區公眾責任」、「街道固定財產」、「團體人身意外傷害」。太平洋壽險上海分公司已確認有2名客戶遇難,積極做好理賠和客戶慰問工作。 截至17日15點,人保財險上海市分公司共排摸出受災案件7件:其中4件家財險報案、2件房貸險報案和1件車損險報案,共涉及賠款41.65萬元。國壽財險和太平財險分別向遭受家庭財產損失的客戶送上5萬元和20萬元理賠款。平安養老險分別為在火災中身故的2位客戶家屬送上122.5萬元和60萬元理賠金。國壽上海市分公司確認有4位客戶受災,其中2人正在住院治療,1人失蹤,1人死亡,公司已送上1.6萬元身故理賠金。 新華人壽上海分公司查找核實共計10名客戶信息,其中1人遇難並完成理賠,2人輕傷,4人仍在重症監護室內,3人持續跟進中。新華人壽緊急製作理賠服務聯系卡,由查勘人員到醫院和臨時安置點進行隨機發放。泰康人壽上海分公司已確認1名失蹤客戶為該公司客戶。 太平人壽上海分公司確認有4名客戶,並已與其中3名客戶取得聯絡並進行慰問,另1名客戶失蹤,太平人壽已作針對該失蹤客戶預賠付的決定。
平安壽險受災客戶合計80人
中國平安共向「11·15」火災事故賠付212萬元,其中平安養老險賠付182.5萬元,平安壽險賠付29.5萬元。
中華財險估損130萬元
截至18日為止,中華財險上海分公司接到車險報案1起,房貸險案件2起,據初步估計總損失金額約為130萬元。針對以上情況,上海分公司已全面啟動理賠綠色通道,確保保戶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上海膠州路住宅樓嚴重火災發生後,約100名傷者被緊急送到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華東醫院、華山醫院、瑞金醫院、普陀區人民醫院等。各醫療機構紛紛開辟綠色通道啟動應急方案,組織醫務人員迅速投入搶救。
記者在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救治現場看到,醫院在急診和住院處都放有指示牌,上面有其他幾家收治傷者醫院的名稱和電話,不時有焦急的住宅樓住戶親朋前來詢問,有專人提供名單查詢,並有長海醫院專家前來支援治療。
「醫院從下午2點40分後接到50餘位傷者,各科室醫務人員、儀器火速到位,在緊急分診搶救後除了個別傷者在重症監護室外,絕大多數傷者被分流至病房接受進一步治療。」靜安區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李天雅表示。
在上海華東醫院,醫院為每一個傷者進行了創口包紮、生命體征檢查,除了10名較重傷者住院治療外,還騰出專門場地收治了10名留觀傷者,為病人配備了氧氣瓶、監護儀。部分傷者出現了創傷後應激反應,心理專家為他們進行疏導和葯物治療。
至15日23時,上海瑞金醫院已收治了13名傷者。副院長、燒傷外科專家袁克儉告訴記者:「我們先後派出3名燒傷科醫生和3名呼吸科醫生前往其他醫院支援,並從晚上6點半開始收到病人,這些病人燒傷面積多數並不大,但以吸入性損傷為主,病人氣管受到熱和化學塵埃灼傷出現水腫,外表傷情不重但存在一定危險。」醫院迅速組織了醫療人員展開救治,許多醫務人員自動留院值班,燒傷科護士長周潔等醫務人員看到報道後主動回到醫院投入戰斗。
記者了解到,絕大多數傷者主要是體表燒傷、骨折、吸入性損傷等,均已接受了對症治療。 11月15位於膠州路餘姚路附近的靜安區教師公寓突發的特大火災牽動了上海市民的心。16日一早,市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金閩珠代表基金會來到「11·15特大火災」受災群眾的臨時安置點,為受災群眾送去50萬元善款,並安撫受災群眾的情緒。
在聞訊災情後,市慈善基金會已於火災發生當晚向受災群眾送上價值20萬元物資。上海慈善物資管理中心黨政班子以及十餘位員工紛紛從家中趕到單位,緊急組織救災物資。翻倉、整理、打包,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將棉被、棉衣、枕芯、棉毛衫褲、毛衣、衣褲等六大類物資裝滿了一輛卡車。晚上11時許,這批救災物資送到了設於海防路的救災指揮部,為政府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助了一臂之力。
靜安大火捐贈413萬用於慰問。
期頻頻爆出的慈善負面信息,讓慈善事業公信力受到影響近。因此,面對輿論對於上海高樓大火社會捐款去向不明的質疑,上海有關方面旋即公布了捐款發布情況,並稱,社會捐贈款在使用和管理過程中,嚴格按照「依法合規、專款專用;嚴格程序、手續完備」的發放原則。 靜安區高層住宅樓發生大火,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受黨中央、國務院委託,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15日深夜率國務院工作組緊急趕赴上海,指導火災事故救援及善後工作。
16日凌晨1時許,孟建柱抵達上海,立即趕往火災現場,實地查看現場情況,了解搜救工作最新進展。在得知公安消防官兵已經對大樓進行了多次拉網式搜尋,仍不放棄最後的努力時,他強調,大火已經撲滅,當前最急迫的任務就是盡全力搜救倖存者,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同時要科學施救,確保救援人員自身安全,並採取措施消除隱患,嚴防次生事故發生。
隨後,孟建柱趕往瑞金醫院看望傷員。在病房裡,孟建柱親切握住傷員的手,仔細詢問他們的傷情。孟建柱說,這次火災事故牽動著中央領導和許多群眾的心,黨中央國務院委託我們專程來看望你們,黨和政府一定會提供最好的醫療條件全力救治,希望你們積極配合治療、安心養傷,早日恢復健康。
凌晨2時許,孟建柱主持召開會議,傳達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聽取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情況匯報,宣布成立國務院上海市「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調查組。他說,火災事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上海市委市政府全力組織滅火和人員施救,努力減少人員傷亡,有關處置和善後工作正在陸續開展。
孟建柱要求,繼續全力以赴做好搜救工作,全面核清死亡、受傷和失蹤人員;千方百計救治傷員,減少因傷死亡、因傷致殘,確保受傷人員得到最好、最及時的治療;妥善做好善後工作,把這項工作做細做實,請上海市組織精幹力量,一家一戶地做好安撫救助工作,及時疏導情緒、化解矛盾;徹底查清事故原因,明確性質,認定責任,依法嚴肅處理;客觀、及時、准確地發布人員傷亡、現場搜尋、傷員救治、財產損失等信息,回應社會關心的問題。
孟建柱強調,當前正值火災易發高發期,要認真吸取此次火災教訓,切實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全面落實冬季防火會議精神,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大檢查,及時消除火災事故隱患,同時要做好其他安全生產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一同查看現場、慰問傷員並出席會議。俞正聲強調,我們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搶救傷員、做好居民安置工作,盡快准確查明火災原因,市區兩級立即組織專門班子妥善做好善後工作,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及時報道火災實情。要高度重視,舉一反三地做好各項安全生產工作,決不能鬆懈大意,必須始終綳緊安全這根弦,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社會和諧穩定。
國務院副秘書長汪永清,公安部副部長劉京、劉金國,教育部副部長魯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郭允沖,衛生部副部長尹力,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駱琳、副局長梁嘉琨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丁薛祥,副市長沈駿,市長助理、市公安局局長張學兵等有關領導參加上述活動。 2010年12月20日,緊鄰失火大樓的膠州路718弄2號和常德路999號兩大樓的居民,被允許回搬。由於工作等原因,一些居民19日晚已開始回搬。
19日20時許,新民網記者在泛陽酒店的安置點看見,一些居民帶著物品往家搬東西。他告訴記者,由於20日要上班,無暇顧及搬家事宜,於是提前將東西陸續回搬。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兩幢大樓的聚氨酯材料已經鏟除,消防設施配備將在整治中升級,如樓梯間、電梯間的防火門將被換為甲級防火門。原有泵房內消火栓泵、每層樓消防箱內及其他配件、消防管道也將重新調試。新民網記者看見,樓外已換上新防護網。
2010年12月20日,新民網記者在718弄2號和常德路999號兩大樓門口看見,門口張貼著為了確保安全,進入大樓的人員請將打火機等易燃物品放在門口。據大樓的保安介紹,今晨6點起就已經陸續有居民將物品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