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東莞金融風暴對外資企業影響3000字左右
求電影《諜網迷魂》下載地址!!
懸賞分:2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3 天 22 小時
求 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電影《諜網迷魂》下載地址!
必須是可以下的啊!!
要清晰版的!帶漢字字幕的!
不勝感謝!!!
㈡ 金融問題。
9.7厘不到一分 按年化利率算是11.64%
㈢ 分析金融問題有哪些視角附例說明
金融類畢業論文常用題目
1. 金融不良資產價值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2. 我國農村經濟增長中的農村金融抑制研究
3. 發展中國家的金融自由化與中國金融開放
4.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問題研究
5. 我國房地產金融風險及防範研究
6. 房地產金融風險管理及對策研究
7. 我國金融衍生市場創建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8. 現代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法律問題芻議
9. 論我國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立法完善
10.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制約因素分析
11.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研究
12.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研究
13. 金融危機後韓國銀行業重組機制對中國的啟示
14. 金融自由化所必須的法律規則及其實施
15. 我國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
16. 制度、制度變遷與我國金融制度變遷研究
17. 離岸金融法律監管問題研究
18. 連接函數(Copula)理論及其在金融中的應用
19.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管理研究
20. 構建中國金融條件指數
21. 中國金融發展水平:比較與分析
22. 論國際金融衍生交易中的法律問題
23. 金融投資風險評價BP神經網路模型研究及應用
24. 現代金融危機的理論與實踐
25. 歐元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
26. 試論金融債權資產的定價理論與實務
27. 中國宏觀金融風險的統計度量與分析
28. 無線金融交易模型(WFTM)技術研究
29. 中國漸進改革中以租金為基礎的政府金融支持行為
30. 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問題的探討
31. 我國農村金融抑制問題研究
32. 論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
33. 金融監管有效性研究
34. 區域金融中心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35. 非正規金融在我國金融生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36. 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創新及應用研究
37. 西部地區縣域金融發展問題
38. 房地產金融風險的評價及防範對策研究
39. 房地產市場泡沫及其金融風險研究
40. 中國發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與設想
41. 金融開放條件下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42. 金融創新的擴散機理研究
43. 關於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的研究
44. 基於行為金融理論下的市場有效性研究與證券價值分析
45.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外貿出口政策的協調性研究
46. 我國農村金融生態問題研究
47. 金融中介的發展與金融穩定問題研究
48. 中外汽車金融比較研究
49. 金融資源優化配置解析及對江蘇的實際考察
50. 金融衍生工具在利率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51. 滬港金融中心發展的比較研究
52. 養老保險制度基礎與金融工具創新
53. 區域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
54. 中國資本項目開放與金融深化關系的實證分析
55. 金融反腐敗與金融安全
56. 我國金融中介作用於經濟增長的路徑分析
57. 中國金融領域反洗錢制度分析
58. 金融服務業消費者的安全保障問題研究
59. 基於資本市場的國防工業整合中的金融支撐研究
60. 汽車金融中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研究
61. 「新經濟」後美國財政貨幣政策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研究
62. 和諧金融生態體系的構建及區域金融生態的改善
63. 金融控股公司風險與監管研究
64. 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展策略研究
65. 我國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研究
66. 論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構建
67. 論我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
68. 我國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融資之路研究
69. 中國汽車金融風險管理
70. 金融危機與民主化
71. 構建金融網格的若干技術研究
72. 金融深化、資本深化與地方財政分權
73. 金融創新環境中的銀行審慎監管機制研究
74. 重慶近代金融建築研究
75. 網路金融風險及其監管探析
76. 金融中介理論和我國全能銀行的發展
77. 重構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研究
78. 非洲貨幣聯盟的發展
79. 關於建立我國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的思考
80. 金融衍生工具監管制度研究
81. 我國金融制度變遷路徑的不對稱研究
82. 我國的非正規金融
83. 安徽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84. 銀行國際化與金融發展關系的實證分析
85. 基於VaR技術的中國金融市場風險管理及實證研究
86. 世界金融監管模式的發展及我國之借鑒
87.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品牌理論與實踐探討
88. 山東省金融資源的配置和經濟分析
89. 我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金融支持的路徑研究
90. 農村金融資源的逆向配置與政策研究
91. 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商業化轉型問題研究
92. 山東省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理論與實證研究
93. 金融創新視角下的金融管制研究
94. 中國金融業務綜合經營收益和風險模擬分析
95. 電子金融的風險發生機理與防範策略研究
96. 金融集團監管的法律問題研究
97.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研究
98. 我國商業銀行房地產金融風險及其防範
99. FDI與經濟發展:金融市場的作用
100. 國內金融控股公司業務協同與創新研究
101. 新光證券交易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02. 論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實踐與完善
103. 資產證券化的定價探討和實證分析
104. 資產證券化理論及我國的應用探索
105. 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透析我國證券市場的效率
106. 證券翻譯理論與實踐
107.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運作模式及定價方法研究
108.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的定價方法及其在中國的應用分析
109. 中國早期證券公司衰亡原因分析
110. 股權分置改革的法律問題研究
111. 證券服務機構虛假陳述民事責任問題研究
112. 對我國資產證券化法制環境的分析和立法構想
113. 我國證券投資者權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
114. 互聯網對我國證券經紀業的影響
115.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風格的經驗分析
116. 中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管理
117. 中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研究
118. 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研究
119. 證券市場中的會計事務所變更研究
120. 中國證券市場最小報價單位調整的效應分析
121. 證券公司網路改造技術研究
122. 數據挖掘技術在證券領域的應用
123. 上市公司證券法監管研究
124. 證券欺詐犯罪若干問題研究
125. 中美證券市場比較分析
126. 資產證券化
127.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模式研究
128. 基於與證券投資基金比較的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129. 我國證券公司競爭力研究
130. 我國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價值投資行為研究
131. 中國證券市場投資風險與收益研究
132.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在我國的應用研究
133.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與規模關系的實證研究
134. 我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評價實證研究
135. 基於行為金融理論下的市場有效性研究與證券價值分析
136. 我國證券市場股權結構的制度安排與改革
137. 我國證券經紀業務研究
138. 我國證券經紀人發展問題研究
139. 構建和提升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探析
140. 資產證券化相關會計問題研究
141.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過程的風險控制研究
142. 汽車金融中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研究
143. 傭金自由化下的證券公司盈利模式分析
144.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風險研究
145. 我國證券市場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研究
146.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研究與實證分析
147.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和股票價格波動性的實證研究
148. 證券投資中股票選擇理論分析與案例研究
149.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及內部博弈研究
150. 我國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管制的實證檢驗
151. 我國證券信息內幕操縱與證券監管研究
152.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評價實證研究
153. 證券公司風險的法律監管
154. 證券投資基金監管法律制度研究
155.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與我國證券稽查執法模式比較
156. 資產證券化—我國的立法模式選擇
157. 證券市場操縱行為法律規制研究
158. 資產證券化中特殊目的載體法律問題研究
159. 一類部分信息下證券投資最優化問題
160. 我國工商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研究
161. 信貸資產證券化法律問題研究
162. 我國證券市場的風險研究
163. 證券交易所上市費的經濟分析
164. 中國證券公司治理結構與發展環境分析
165. 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信用風險分析
166. 淄博市農村合作銀行證券委託業務處理系統
167.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障礙及對策研究
168. 證券業網上交易系統設計與實現
169. TT證券經紀業務營銷策略研究
170. 證券公司數據採集與數據可視化
171. 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研究
172. 利率期限結構的混沌模型及其在利率衍生證券定價中的應用
173. 資產證券化財務效應研究
174. 證券市場政府監管的適度性分析
175. 證券民事責任制度研究
176. 證券管制的立法目標及其實現
177. 中國證券市場審計失敗問題研究
178. 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研究
179. 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證券化研究
180. 我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風險問題研究
181. 抵押權證券化法律問題研究
182. 我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營銷分析
183. 中國的A股上市公司是否成功地購買了審計意見
184. 人壽保險證券化及其在化解我國壽險業利差損問題中的應用
185. 證券市場委託理財合同糾紛案件處理的思考
186. 中國證券公司盈利模式轉變研究
187.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銀行業、證券業及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分析
188. 中國證券市場信用問題研究
189.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評價體系研究
190. 保險風險證券化研究
191. QDⅡ制度與我國證券市場的漸進開放
192. 證券投資基金產品創新設計研究
193. 我國證券監管法制現狀及其完善
194.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績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
195. 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法律問題研究
196. 資產證券化SPV法律問題研究
197.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發展問題研究
198.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治理結構研究
199. 證券投資基金監管法律問題研究
200. 我國證券公司融資模式研究
希望採納
㈣ 調查金融危機對東莞社會經濟的影響
中國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在廣東,廣東影響最大在珠三角,珠三角影響最大在東莞。換言之,東莞是金融危機在中國的重災區。
補:樓主你懸賞0分啊,一分錢一分貨,呵呵,謝謝
㈤ 東莞如今經濟形勢及趨勢
東莞以前是以「三來一補」企業為主的,就是有大量的廠房出租,然後大量的勞動力湧入,可以說賺的都是一些租金和粗加工的沒有一點技術含量的錢,但是現在不同了,第一金融危機導致一部分竟爭力不強的公司倒閉,第二是全國各地都在開放,而且招商的手法無所不用其極,如崑山、廣西、江西等地方就拉了很多的東莞廠商走,條件都很優惠,所以以後東莞的發展就准備「騰籠換鳥」了(意思是粗加工走了,要弄些高、精、尖的高科技的、高附加值的產業進來,因此,以後的走向大概就是這樣子,具體成效還要拭目以待。
東莞的經濟總量厲害,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東莞的GDP還是全國領先的!
一些區域性優勢是其它地區和省份無法取代的!
㈥ 為東莞解決金融危機的措施
東華的吧,我也是,下面這篇文章是我自己找的信息,沒有抄襲。
從過去一年金融危機留下的殘骸來看,似乎顯而易見的是,每個國家在2008年都是輸家。不管是用驟減的工業產量、暴跌的出口額、激增的失業率、凍結的信貸市場還是用近乎癱瘓的海上貿易來衡量,世界上的發達經濟體都遭受了重創。
東莞也不例外,現在東莞面臨的困局,是由全球性的金融海嘯、格林斯潘口中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所引起的,為應對本次危機,美國提出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中國剛通過了4萬億人民幣的「促增長方案」。如果東莞市的10億元方案真能起到作用,那真是可喜可賀,可是,有多少人會信呢。
一直到去年年中,東莞仍然欣欣向榮,無一絲頹意。然而,從去年下半年出台加工貿易產品出口退稅率下調開始,東莞大批外向型企業感到了寒意。請注意,出口退稅率下調的政策是國家行為,旨在控制在當時看來增漲太猛的貿易順差。但這個政策出台得太過草率,對許多行業如服裝、製鞋、傢具、玩具等傷害至深。盡管今年下半年這項政策已經修改,但它造成的傷害難以彌合。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各界議論頗多的東莞市「騰籠換鳥」、轉型升級等種種政策的出台,其實是國家限制出口加工貿易政策的具化和延續,有人認為是這些政策導致了東莞當前的困局,謬矣!
東莞的「騰籠換鳥」以及轉型升級政策執行得非常艱難,種種弊病一一顯露,政府多次調整。可惜的是,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性金融海嘯從根本上重創了嚴重依賴海外市場的東莞加工業,政府的諸多努力未能奏效
東莞城市的製造能力之強,國內罕有對手,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電子、機電、傢具、玩具、服裝、製鞋、食品等等,早已全面佔領世界市場。可惜的是,產品雖然是東莞製造,品牌卻非東莞所有,諾基亞在手機行業占據著老大的位置,但消費者購買它是因為諾基亞這個牌子,至於它是在東莞還是東京生產的,沒人關心。
因此,東莞空有強大的製造能力,在與品牌所有者的搏奕中卻不堪一擊,全面落入下風;東莞空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卻在同質化競爭中內耗,無法轉化成效益。這是東莞困局的深層次原因,不解決這個問題,冬天過去了,在秋天裡,東莞還是只能撿拾麥穗。
除了拿錢,政府還能做點什麼?對於東莞來說,拿錢是最容易的事情,但也最不解決問題。
我是反對政府拿錢救企業的。企業的興與衰,自有其周期,與經濟大環境一樣,興的時候,開廠多,企業發展快,衰的時候,倒閉多,企業發展慢,這是自然規律。從沒聽說市場好、企業賺錢多的時候要加稅,為什麼不好經營了就要政府來救呢?經營不好的企業,該倒就讓他倒,政府拿錢救企業,違背了經濟運行的規律,是典型的吃力不討好。至於說惡意「欠債跑路」,政府有義務、有責任監管,並且應該拿出行之有效的監管方案,這也不是拿錢可以解決、可以替代的。
2、這次全球性的經融危機,受影響的絕對不止是中國,更不止是東莞。美國、西歐、俄羅斯、越南、印度,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所謂「金磚四國」,以及有與中國競爭潛力的新興經濟體,概莫能外。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這可以讓我們把思路,從過冬中望過去,看到春天來到時必將會有的一番洗牌。洗牌現在已經開始,但一定會到春天才能結束。如果我們著眼於將來,那麼,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要去救那些奄奄一息的頻危企業,而是要尋找和支持那些抵抗力強、有能力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的企業,他們才是東莞未來的希望!
我設想,政府的10億元還是可以交給金融機構,下一步,應該在確定東莞今後發展的支柱產業基礎上,每個產業尋找8至10家左右具有一定規模,和很好發展潛力的企業,加大力度給予扶持。這種扶持有個前題,即這些企業也有一樣的發展的雄心,和詳細、可行、可控的發展規劃。政府的扶持可以放在兩頭,一是生產能力的擴大,二是市場終端品牌的打造。我相信,只要基礎工作扎實,那麼兩年左右,政府的投入即可從這些企業增長的稅收中得到很好的回報。
更重要的是,經過這一輪發展,東莞將崛起一批品牌集群,那時東莞方能真正體現出自己的力量;目前東莞「小而全」、同質化競爭的產業格局,才可能從根本上得到改觀。到了那時候,東莞市政府期望的產業轉型升級,就已經悄然完成了。
現在,政府要做的是扶強,是規劃,該市場決定的事情,還是留給市場解決吧。
OK!
㈦ 東莞 金融危機論文
專家稱金融危機對東莞是好時機
金融危機下東莞的加工貿易企業正經歷寒冬,10月24日,在東莞市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高層論壇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局長、東莞特約研究員張松濤認為,雖然金融風暴造成了東莞一些企業經營困難,但也應看到,金融危機後許多國家國民的購買力下降,將更多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是東莞製造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大好時機。
「金融危機對東莞是好時機」
10月24日,東莞市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高層論壇舉行,中央、省有關部門領導專家齊聚一堂,回顧東莞30年來的奮斗歷程,並總結經驗、建言獻策。市委書記劉志庚在回顧東莞改革開放歷程時說,30年來,東莞從一個國內生產總值僅6.11億元的農業縣迅速嬗變為生產總值超3000億元、管理人口逾千萬的現代製造業名城。且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如全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全國第一個「一站式企業服務辦公室」等。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籠罩下,東莞的不少加工貿易企業也陷入經營困難,外界一些觀點認為,正是加工貿易比例太大的產業特點導致了如今的困境。相反,張松濤則稱,雖然金融風暴造成了東莞一些企業面臨國際市場萎縮的而帶來經營困難,但也應看到,金融危機後許多國家國民的購買力將下降,消費趨向務實,將更多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這對於東莞龐大的加工貿易產業而言是一個利好的消息,這也是東莞製造業開拓國際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的大好時機。
「東莞應繼續發展加工貿易」
「不能倒掉了洗澡水,也倒掉了孩子,東莞應該繼續發展加工貿易,任何一個產業集群行程都有其內在的規律,東莞的傢具、電子、鞋業已經行程了規模,優勢還要繼續發揮,關鍵是發展附加值、檔次更高、更有創新能力的產品。東莞的前景是光明的,戰勝經濟危機完全有能力。」張松濤還指出,加工貿易在中國現階段是實現工業化、甚至是城市化的捷徑,而國家目前大力推行的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也是拉動內需的過程,這也將成為東莞的製造業提供廣闊市場。
「我對東莞十分看好,我認為在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效應中東莞將會迎來更美好的將來。」張松濤還建議,在現階段東莞應該把握機遇盡量保持外貿的平穩增長,對於面臨經營危機的企業政府要及時排憂解難。同時東莞應發揮傳統渠道的優勢,強化現有產業集群,吸引500強企業落戶,吸納勞動就業,這將為東莞乃至中國抵禦金融危機作出巨大貢獻,在此過程中,東莞也要加強引導自主創新,增加企業的科技含量,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主動。
專家觀點
培養企業家創新意識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工作室主任黃群慧:東莞在經濟結構方面,要從工業大市向工業強市轉型,大力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推進現代生產型服務業發展;在發展動力方面,要從外源發展模式向內外源結合模式轉變,從而降低經濟風險;在企業戰略方面,要從低成本戰略向差異化成本戰略轉型,通過培養企業家的創新意識,從而在國內外分工中,佔有自己的位置。
東莞可多養「文化閑人」
省社科聯黨組書記、研究員、博士田豐:東莞可以在理工學院設立一些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機構,培養一些「文化閑人」。建議東莞在今後的發展中,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文化成果。一個城市沒有「文化閑人」是很乏味的,「文化閑人」對為東莞提升軟實力大有好處。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會養一些「文化閑人」,東莞現在有這個經濟實力,也理應有更多的文化閑人。
相關資料:
http://news.qq.com/a/20081219/002772.htm
http://www.huaxia.com/tslj/rdqy/gd/2008/11/1219660.html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