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股紅色代表下跌綠色代表上漲為什麼百度看到的美股下跌還是綠的
這個能調節的 美國是 下跌紅色 我國是上漲紅色 但是在股票軟體都能調
Ⅱ 想知道香港股市為什麼漲是綠色,跌是紅色
這是一種習慣用法。香港股市和歐美股票及外匯市場一樣,股份上漲時,股份報價屏幕上顯示的顏色為綠色,下跌時則為紅色;內地則相反。
香港證券市場與內地市場在交易安排上有不少差異,例如:
1)內地市場有漲跌停板制度,即漲跌波幅如超過某一百分比,有關股份即會停止交易一段指定時間;香港市場並沒有此制度。此外,根據香港法律,除非香港證監會在咨詢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後指令,否則香港的證券及期貨交易所不得停市。
2)在香港證券市場,股份上漲時,股份報價屏幕上顯示的顏色為綠色,下跌時則為紅色;內地則相反。
3)香港證券市場主要以港元為交易貨幣;內地股市以人民幣為交易貨幣。
4)在香港,證券商可替投資者安排賣出當日較早前已購入的證券,俗稱「即日鮮」買賣。內地則要求證券撥入戶口後始可賣出。投資者宜與證券商商議是否容許「即日鮮」買賣。
5)香港證券市場准許進行受監管的賣空交易。
6)香港的證券結算所在T+2日與證券商交收證券及清算款項。證券商與其客戶之間的所有清算安排,則屬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商業協議。
因此,投資者應該在交易前先向證券商查詢有關款項清算安排,例如在購入證券時是否需要實時付款,或出售證券後何時才能取回款項。
(2)美國股市紅跌綠漲擴展閱讀:
其他相關
一、香港每股的面值不是固定的一元,大部分股票面值是0.1元或0.01元.
二、香港是國際市場,同樣的股票比國內便宜很多,一般只有國內價格的一半。現受次債影響,股價大跌,價格更低。
三、香港股票增發或發行是不需要證監會審批的,股價上漲過高時,大股東隨時可以增發新股(一般是通過股東大會授權可是增發10%),無限量的供應使股票不可能高得太離譜。
但這其實本質上並不會損害原有股東的利益,因溢價發行總體上對原有股東是有利的。
Ⅲ 為什麼中國股市是紅漲綠跌
上世紀90年代初的內地股市市場,電子屏幕極少,都用黑板或者口頭公示價格,那時自然是不涉及到顏色問題的。後來才從台灣引進了「乾隆」股票軟體,這款軟體採用「紅漲綠跌」的方式顯示股價,後來內地的券商也都延續了這一習慣,這算是中國股市紅漲綠跌的直接原因。
其實全球股市的漲跌標識並沒有規定某種顏色標准,都是約定俗成,用著用著就成習慣了。關於其中的「俗」咱們倒是可以再展開來探討一下。
西方股市「綠漲紅跌」源於什麼寓意?
在歐美文化中,人們認為紅色代表暴力、禁忌,綠色代表財富、安全、希望,比如美元的主色就是綠色。所以美鈔的背面才會以綠色示人。在此文化背景下,於是,紅跌綠漲就順理成章了。
中國股市紅漲綠跌是什麼講究?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紅色的地位那叫一個高啊,結婚生子、逢年過節,但凡喜慶事都得跟紅色沾邊,所以從習俗的角度講自然是用紅色來表示「漲」。綠色在中國可就不那麼可愛了,大家都不喜歡戴的帽子叫綠帽子,連鬼的形象也總是以綠色來體現,所以綠色在國內是代表陰森與不詳的,用它昭示「下跌」更顯貼切。
甚至還有些國家用的非主流色表示股指漲跌,比如在韓國股市是紅漲藍跌,越南股市則是藍漲紅跌。中國的很多炒股軟體也可以自定義設置顏色,你要搞成黃漲粉跌都沒問題!
Ⅳ 為什麼港股上漲是綠,下跌是紅
這是一種習慣用法,香港股票市場與歐美股市和外匯市場一樣,當股票上漲時,在股票報價屏幕上顯示的顏色是綠色,當股票下跌時,顯示的顏色是紅色,相反,在大陸。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國內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國內的股票有同時在國內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香港股票市場與內地市場的交易安排有許多不同之處,例如:
1、內地市場存在價格限制制度,即如果波動超過一定比例,相關股份將在一定時間內停止交易,香港市場上沒有這種制度,根據香港法律,香港證監會不得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協商後,關閉香港股票及期貨交易所。
2、在香港股票市場中,當股票上漲時,在股票行情屏幕上顯示的顏色是綠色的,當股票下跌時,它是紅色的,相反,在內地。
3、香港股市主要交易香港元,內地股票市場以人民幣交易。
4、在香港,證券公司可以為投資者提前安排當天購買的證券,俗稱「當日新鮮」,內地要求證券在出售前必須轉入其賬戶,投資者應與證券商商討是否允許「新鮮現貨」交易。
5、香港股市允許規范賣空。
6、香港證券交易結算所將以T+1證券公司結算證券結算資金,證券商與客戶之間的結算安排,均為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商業協議。
7、投資者在交易前應向證券公司了解結算安排,如購買證券時是否需要實時支付,或出售證券後何時可以收回資金等。
(4)美國股市紅跌綠漲擴展閱讀:
其它相關
1、香港每股的票面價值不是固定的一元,多數股票的面值是0.1元或0.01元。
2、香港是一個國際市場,同樣的股票比國內的便宜得多,它們只是國內價格的一半,現在受次級債影響,股價暴跌,價格走低。
3、中國證監會無需在香港發行或發行增發股份,當股價上漲過高時,大股東可以隨時增發股份(一般10%的股份可以通過股東大會授權發行),無限的股票供應使股票不可能太高。
4、這不會損害原股東的利益,因為溢價發行一般對原股東有利。
Ⅳ 為什麼股市用紅色表示股票上漲,用綠色表示股票下跌
認為紅綠兩種顏色在不同文化中象徵含義不同。比如日本信奉佛教,認為綠色是不祥回之色,中國認為紅色象徵喜答慶;又比如歐美人認為紅色代表暴力和禁忌,美鈔背面是綠色之類。在美國,因為美鈔背面的顏色是綠色,綠色代表金錢、財富。
國際通行的「綠漲紅跌」慣例,或許應該這樣解讀:紅色相對容易引起注意,是強調風險,股價下跌時提示投資者及時止損;綠色相對不易引起注意,是強調買入前多思考,提醒不宜追高。
通過股票的發行,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發行股票的企業,促進了資本的集中,提高了企業資本的有機構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股票的流通,使小額的資金匯集了起來,又加快了資本的集中與積累。
所以股市一方面為股票的流通轉讓提供了基本的場所,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人們購買股票的慾望,為一級股票市場的發行提供保證。
Ⅵ 為什麼歐美股市都是綠漲紅跌,但中國卻相反
中國股市顯示「紅漲綠跌」的規則與美國股市顯示「綠跌紅漲」的規則完全相反。這種針鋒相對的對比,不時的會引起中外媒體的尷尬和困惑。用紅色和綠色來表現股票的漲跌是近二十年來國內外的一個新現象。
回到國內,在1994年左右播出股市的三個地方電視節目中,只有上海電視台14頻道出現了紅漲綠跌,而上海電視台8頻道和東方電視台20頻道出現了綠漲紅跌。即使國內和國外股票市場價格圖一起出現,國際市場通常也服從於國內市場,兩者都以上漲和下跌的模式出現。畢竟,參與股市越來越多的人不熟悉國際慣例,大多數人仍然很難習慣綠色、紅色和藍色。只有在少數能夠同時適應國內外兩套規則並保持思維新鮮的人可以接收,公開上市的股票市場價格才能與兩套做法相適應,例如上海。
Ⅶ 為什麼美國的股票上漲是綠色,而中國是股票上漲是紅色
國際慣例上,紅抄色是代表警告的顏色,表示下跌,綠色是代表緩和表上漲,我國的歷史文化傳統認為紅色是代表喜慶,因此上漲是以紅色來表示。所以美國的股票上漲是綠色,而中國是股票上漲是紅色。
股票漲停是指為了減少股市交易的投機行為,規定每個股票每個交易日的漲跌幅度,達到上漲上限幅度的就叫漲停。就中國股市來說,每個交易日漲跌限幅為10%,達到10%漲幅的就是漲停,當天不能再漲了。
我國證券市場現行的漲跌停板制度是1996年12月13日發布,1996年12月26日開始實施的,旨在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保持市場穩定,進一步推進市場的規范化。制度規定,除上市首日之外,股票(含A、B股)、基金類證券在一個交易日內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超過漲跌限價的委託為無效委託。
我國的漲跌停板制度與國外製度的主要區別在於股價達到漲跌停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漲跌停價位或之內價格的交易仍可繼續進行,直到當日收市為止。漲停原因也有很多。
Ⅷ 股票綠色是漲還是紅色是漲!
紅色是漲。來
股市上漲用綠自色表示,下跌用紅色表示,是國際通行的慣例。而中國、台灣和日本的股市卻恰恰相反,是「紅漲綠跌」而不是「綠漲紅跌」。
在中國,根據數千年的傳統習俗,紅色代表喜慶,代表家庭美滿,生意紅紅火火,在股市中也就沿襲這個習俗,用紅色代表上漲。
股票的交易時間: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Ⅸ 美股是➖綠色代表是漲還是跌啊
股市上漲用綠色表示,下跌用紅色表示,是國際通行的慣例。[1]而中國、台灣和日本的股市卻恰恰相反,是「紅漲綠跌」而不是「綠漲紅跌」。
也許有人會說,不過是兩種顏色而已,有必要去追求其深層含義嗎?但也恰恰僅僅是兩種顏色而已,又有什麼必要非要和國際慣例相悖嗎?
其一、與國際慣例相反的四個股市起源相對較晚,設立股市時已知悉國際慣例的做法,所以,不可能是同時偶然形成的,更可能是故意為之。其二、與國際慣例綠色漲紅色跌美股研究社裡面有關美股市交易成型的歷史介紹原因分析。相反的四個股市,法律、歷史、宗教與文化等方面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這不能不讓人聯想到一種規律。其三、從長期看,中國(包括台灣)、日本和韓國的股市,相對於其他股市,估值相對較高,泡沫較為嚴重。基於以上三點原因(或者說是懷疑),還是有必要深究一下的。
有人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認為紅綠兩種顏色在不同文化中象徵含義不同。比如日本信奉佛教,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中國認為紅色象徵喜慶;又比如歐美人認為紅色代表暴力和禁忌,美鈔背面是綠色之類。其實也不盡然,在中國,「流落紅塵」不是什麼好事,英語中,green hands、green-eyed、greenhorn也都不是什麼好詞。[2]
象徵含義過於復雜了,人的眼睛首先看見的是兩種顏色,而不是兩種顏色代表的文化內涵涵。所以原理其實很簡單,就和交通紅綠燈一樣。紅光與綠光相比,在光譜的上方,波長較長。雖然在真空中紅光和綠光速度相同,但進入透明介質後(比如空氣),紅光折射小,因此速度快些,穿透力也就強些,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紅光更易被人眼睛看見。[3]交通紅綠燈、學生卷子上紅筆的大叉,又如本文加紅色著重,都是更容易引起人注意而已。
國際通行的「綠漲紅跌」慣例,或許應該這樣解讀:紅色相對容易引起注意,是強調風險,股價下跌時提示投資者及時止損;綠色相對不易引起注意,是強調買入前多思考,提醒不宜追高。這樣解讀,理論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光譜理論,而不是相對不怎麼確定的顏色的文化象徵意義,自然科學沒有任何的地域偏見,不因人處於東方還是西方,都更容易注意到紅色而不是綠色。
中國等幾個股市,則恰恰相反。潛移默化的心理暗示,造成了中國(包括台灣)、日本和韓國股市估值偏高,似乎是有心理依據的。又如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A股估值比H股高得多,[4]似乎也有這方面的心理因素。
並沒有到此為止,在這背後,似乎有更深一層的文化學因素。「明治維新」後,日本產生了一種近乎**的自信,不斷通過對外擴張而膨脹,直到二戰失敗才稍稍反省。韓國自從成為「四小龍」後,一度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於是,世界上一切好東西都是韓國的,孔子、費爾普斯也成了「韓國人」。自尊、自信與樂觀的背後,不也折射出一種民族內心深處的自卑、懷疑和偽裝嗎?
上面我只舉日本和韓國為例,因為很多國人對這兩個國家沒什麼好感。我不願提及中國,也包括台灣,一方面是怕招致罵聲一片,另一方面筆者本人也不能免俗,難免存在民族內心深處的自卑、懷疑和偽裝;但是,真正的智者是無法不聯想的,盡管情感上可能是多麼的不情願。[5]
據說,也僅僅是據說[6],中國大陸最初引入股市時,確實是綠漲紅跌。但在94或者95年時改變了。
--------------------------------------------------------------------------------
[1] 當然也有用紅藍兩色而不是紅綠兩色,比如瑞典、韓國、越南的證券交易所(其中瑞典、越南是「藍漲紅跌」,韓國是「紅漲藍跌」)。無論是紅藍還是紅綠,在筆者看來,原理是相同的,無非是明暗、發散與收斂兩種光的對比,紅藍的對比效果比紅綠更強,這是由不同顏色的光的波長決定的;因此,瑞典與越南是符合國際慣例的,而韓國應歸入中、日、台之類。
[2] 關於顏色在不同文化中的含義,研究的文章眾多,外語高手可自己參透。又如,越南、香港等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文化和中國相近,而不是與美英等西方國家相近,但它們卻遵循了國際慣例。
[3] 由此看來,光譜上藍色還在綠色下方,似乎用紅藍兩種顏色更正確,也許瑞典和越南才是最正確的。
[4] 比如筆者寫稿之時,AH同時上市的八十餘支股票,除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海螺水泥外,A股的價格都比H股高。而且這一現象絕非偶然,長期看來也是如此。又如,同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日本股市的估值,從長期來看,就比英、法、德高得多。
[5] 聯想一下中國的證券市場發行制度,為什麼發行價都高得離譜,香港很多股票上市就跌破發行價。自卑和偽裝,同時也是自尊和樂觀。
[6] 筆者只是看到有一篇文章提及,請知情者、老股民證實真偽。
Ⅹ 美股、港股,為什麼用紅色標記下降,綠色表示上漲呢
還好精神足,不然早躺下了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