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泰山石油或遭中石化賣殼對股價有多大影響
最近一直在關注,股價在波動上漲,但是空間上漲看見不會太大
㈡ "一般人不知道的股市實用潛規則有哪些
1、目前的市場有主力控制;該主力控制的核心策略是:逆人心,發新股(特別是大盤股);控制的標的:以金融股為主,一般以券商股為主,敏感時刻動用銀行股,有時候中字頭國家隊重倉股也會異動。
2、次新股中的金融股,如果上市時連續漲停不是太多,在開板後調整比較充分後,容易受到機構的再度有一定力度的炒作,特別是其中的小盤次新金融股,比如第一創業證券、中原證券、張家港行等,這條經驗時根據統計規律得出的。
3、有的針對二級市場機構實施定向增發項目,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者第三方)與參與定向增發的機構有對賭協議,及對參與定向增發的機構有保底協議,如果知道那些實施定向增發項目有保底協議,對於獵庄能提高准確率。
4、曾經有賣殼經歷但賣殼失敗的上市公司,容易繼續進行賣殼努力,特別是那些基本面不好的民營公司,或者是同一大股東有多家上市公司中的基本面差的那家上市公司。一般情況下民營公司股票停牌前的走勢容易抗漲抗跌,而國企股票停牌前的當天容易異動。
5、有的股票先公布利好(比如說高送轉),然後再有減持行為,對於這種股票一定要中線警惕,使用孫子兵法進行股東減持的股常常中線走勢會比較差,而且出現陽線後會很快出現比較大的拋壓,這類股不宜追高操作。
6、上市公司開股東大會,如果股東大會的內容比較有利於大股東(大股東需要迴避的那種),如果大盤背景還可以,上市公司的股價容易在股東大會召開的前一天出現強勢走勢,為中小投資營造投票的好心情。
7、定向增發新政(規模不超過總股本的20%),容易導致那些准備實施定向增發,又有高送轉潛質的上市公司,在年報中報時傾向高送轉,而且在高送轉之後有填權的意願(提高定向增發的價格)。
8、上市公司停牌後,復牌時的漲跌的最關鍵因素是,停牌期間大盤的漲跌幅度,停牌股票的補漲補跌力度常常還會超越大盤。那些公布重組終止的股票(排除基本面特別壞的),如果有大盤指數補漲空間,常常在復牌第一天有短暫的小倉位低吸機會。
9、上市公司公布利好公告,董事會決議到送交易所公告期間,常常有一兩天的時間差,這期間存在信息透露的可能,而比較大的利好容易在周末公布,在周四大盤走勢不太好的時候,如果主動買盤比較多,這類股票在周末公布利好有一定的邏輯和力度。
10、績優成長股,基本面還可以的主力重倉股,如果分配方案一般,導致年報(半年報)公布後出現一定的短暫下跌,這時這些股票容易出現較多的大券商的研究報告推薦,在大盤安全時,這裡面有一定的短線套利機會。
㈢ 比如持有一隻股票,股票賣殼還有股票嗎
股票賣殼,另一公司買殼後會進行一系統的資產重組,然後實現其公司資產上市的目的。 這個過程中,普通的持股股民手中的股票肯定還是在的呀,只是這支股票會改換控股股東,改變股票實際的資產,很可能也會改變股票名字,但投資者權益一般不會受損(受損的話證監部門不會許可這種資產重組的)。 而且,買殼的公司一般都會強於原有的公司,股票資產重組後,一般新注入的資產比原資產更優質, 所以大多數成功的資產重組,股價都會大幅上漲, 股票原來的投資者手中的股票肯定還在,而且還會在有股票上漲中受益。
㈣ 為什麼有些業績虧的上市公司股價卻上漲
我們在平時炒股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公司業績差的個股反而能夠走出強勢上漲行情,為什麼一些業績差的上市公司能夠走出強勢行情呢,下面我來盤點下虧損的公司股價上漲的原因。
出貨拉升我們都知道每隻個股基本都存在莊家,包括業績差的上市公司大概率也存在莊家操盤,所以莊家在籌碼建倉完成或者想快速出局,大概率也想拉升股價進行出局然後調倉換股,但是這樣的情況一般較小,還有上市公司業績虧損股價連續的下跌後觸及到股權質押的平倉線了,大股東會出一些手段拉升股價,比如千年10月底的超跌個股的反彈很多都是業績虧損的公司出現了大幅度上漲的情況。
上面基本上把業績虧損的公司還能夠拉升的原因解釋清楚了,對於業績較差的個股炒作我覺得一個摘帽和重組是可以預期,其他情況下盲目抄底風險較高。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如果有其他觀點的也可以在評論評論交流。
㈤ 賣殼後復盤的股票封漲停嗎
有漲停限制的。
例如,殼股價5元,重組後重新定價10元,那麼復牌當天最高漲到11元,最低跌到9元。
㈥ 賣殼後股價
這個不好說 說具體點呢?
㈦ 股票:st上航(600591)
[世華財訊]中金公司8月5日報告認為,*ST上航在合並方案下股價上升空間比較確定,下跌風險較小,上調評級至「審慎推薦」。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中認為, 根據昨日最新股價和東、上航1.3:1的換股合並方案,*ST上航 (600591:6.84,+0.33,↑5.07%)的理論股價應為7.94元,對應其昨日收盤價6.51元還有22%的上漲空間,而根據東航5.28元的現金選擇權價格,*ST上航的對應股價應該是6.86元,也有5.4%的上漲空間。中金公司認為在行業三季度持續向好的大環境下,ST東航未來還具有進一步上漲的動力,因而*ST上航的股價上行空間比較明確,上調評級至「審慎推薦」。
中金公司認為上航股價距離其理論價格的偏差主要是由目前市場對於ST東航和*ST上航的合並效應偏悲觀,對於ST東航的股價缺乏信心所導致的。中金公司認為市場對雙方整合後的協同效應太過悲觀。短期看,如果新公司的客座率和票價水平達到國航和南航的水平,則能帶來每年超過20億元的收入增加;長期來看,整合後成本的降低和協同效應的發揮也值得期待。目前東航管理層中的關鍵領導,都分別曾在國航和南航經歷過整合工作,相信能夠在本次的整合中較好的帶領新公司發揮協同效應。
中金公司對於宏觀經濟形勢繼續看好。3季度航空業需求將保持高增長。票價上,根據樣本數據分析,7月份國內票價水平同比出現了將近20%的提升,而國際/地區航線票價水平的下滑幅度也明顯收窄,行業票價水平的提升幅度遠好於之前市場的預期。中金公司認為航空公司三季度業績有望好於預期,這也將支持板塊的持續走強。因此ST東航股價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ST東航5.28元的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為其股價提供了良好的支撐,同時也對*ST上航的股價提供了支撐。基於雙方整合後的提升潛力,對於管理層的信心以及目前航空業轉暖的趨勢,中金公司認為ST東航股價應有進一步上漲空間,因而*ST上航的上漲效應將進一步放大。目前上航對應的2009和2010年市凈率分別為6.0x、5.5x,估值並不便宜。但是由於在合並方案下,其股價上升空間比較確定,下跌風險較小,中金公司上調評級至「審慎推薦」。
㈧ 什麼是買殼、賣殼
所謂「買殼上市」,就是一家優勢企業通過收購債權、控股、 直接出資、購買股票等收購手段以取得被收購方(上市公司) 的所有權、經營權及上市地位。目前,在我國進行買殼、 借殼一般都通過二級市場購並或者通過國家股、 法人股的協議轉讓進行的。例如: 上海冠生園受讓上海輕工控股53.23%的國家股股權; 海南泛華和深圳創世紀先後成為蘇三山的第一大股東; 山東蘭陵控股環宇股份51.9%的股份等。 十五大的國企改革思路為「抓大放小」, 國企的資產重組要用市場經濟的方法來解決, 即通過資本市場來進行,而不能用行政手段來解決。 買殼上市是資產重組的突出特點,它能大大優化資源配置, 由於股權作為一種經濟資源,加快流動和優化組合, 是一些績差公司內在壓力和優勢企業擴張沖動的必然結果。 由於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股份制改造還缺乏經驗, 加之前幾年的經濟疲軟與市場經濟的競爭,幾年下來, 不乏形成若乾的「殼公司」。而一些大集團、 大公司及名牌企業由於種種條件的原因無法上市, 這些優勢企業用自己的實力通過買殼上市或借殼上市, 即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又可以改變「殼公司」的困境, 注入新的活力,還可以通過資產重組、資本運營的裝殼、 換殼解決優勢企業和集團的發展資金。 買殼上市一般能帶來業績的提升,有的會產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一般通過買殼上市後,殼公司在二級市場會被投資者重新認識, 引起股價的上揚。所以說, 買殼上市是二級市場一個永恆的炒作題材。 由於買殼上市可帶來橫向購並、縱向購並及混合購並, 從而有利於優勢企業的規模化、多元化的發展。所以, 在新的一年裡, 依託資本市場進行資產重組的深度和力度將會不斷加大, 加強資本市場的流通。什麼是投資基金? 所謂投資基金就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制度, 它通過發行基金證券,集中投資者的資金,交由基金託管人託管, 由基金管理人管理,主要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資。 通俗地說,就是「大家湊錢買證券,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參考資料: http://www.ym9898.com
㈨ 股票被賣殼 對 股民有什麼 影響
會賣殼的公司,一般都是垃圾股,ST股,公司自身的經營已難以為繼,所以出售殼給想上市的公司,讓它借殼上市。而新東家肯定會注入看上去不錯的資產,股價也會有所表現的。所以持有的股民肯定有好處的,股價可以大幅上漲。
㈩ 多喜愛賣殼後業績跟股票有關系嗎
股票買殼之後,業績當然就會發生變化,也就跟股價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