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如何計算的
1、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計算公式:
2、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1)凈現金增加額分析法擴展閱讀:
定義
現金等價物是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於轉化為已知金額的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一般是指從購買之日起,3個月到期的債券投資。
一項投資被確認為現金等價物必須同時具備四個條件:期限短、流動性強、易於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其中,期限較短,一般是指從購買日起,三個月內到期。例如可在證券市場上流通的三個月內到期的短期債券投資等。
區別
現金是可由企業任意支配使用的紙幣、硬幣。現金是我國企業會計中的一個總賬賬戶,在資產負債表中並入貨幣資金,列作流動資產,但具有專門用途的現金只能作為基金或投資項目列為非流動資產。
現金等價物是指短期且具高度流動性之短期投資,因其變現容易且交易成本低,因此可視為現金。
特點
現金等價物則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於轉換成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較小的投資。現金等價物的定義包含了判斷一項投資是否屬於現金等價物必須同時具備的四個條件:
(1)期限短;
(2)流動性強;
(3)易於轉換成已知金額的現金;
(4)價值變動的風險較小。
其中,期限短、流動性強所強調的是現金等價物的變現能力,而易於轉換成已知金額的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小則強調了現金等價物的支付能力的大小。這里所說的期限較短,一般是指從購買之日起,3個月內到期。
因此,典型的現金等價物包括自購買之日3個月到期的短期債券,它們必須是能夠輕易地轉化為已知數額的現金。
企業作為短期投資而購入的可流通的股票,盡管期限短,變現的能力也很強,但由於其變現的金額並不確定,其價值變動的風險較大,因而不屬於現金等價物。
Ⅱ 現金流量凈增加額結構分析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確定現金流量表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實收資本或股本期末數-實收資本或股本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應付債券期初數)
2.借款收到的現金=(短期借款期末數-短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投資人未按期繳納股權的罰款現金收入等。
4.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短期借款期初數-短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剔除利息)+(應付債券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應付股利借方發生額+利息支出+長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應付債券利息-預提費用中「計提利息」貸方余額-票據貼現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退還聯營單位的聯營投資等)、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固定資產,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現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現金等。
確定現金流量表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短期投資期初數-短期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該公式中,如期初數小於期末數,則在投資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2.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利潤表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期末數-應收利息期初數)-(應收股利期末數-應收股利期初數)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固定資產清理」的貸方余額+(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收回融資租賃設備本金等。5.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在建工程期末數-在建工程期初數)(剔除利息)+(固定資產期末數-固定資產期初數)+(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數小於期初數,則在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項目中核算。
6.投資所支付的現金=(短期投資期末數-短期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該公式中,如期末數小於期初數,則在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Ⅲ 如何分析現金流量凈額及補充資料
。所以要考核一個公司的支付能力在本期的變動情況,可以直接觀察現金流量表?quot;現金流量凈增加額"項目的金額。在分析"現金流量凈增加額"項目時,雖然現金凈流量的增加代表著公司支付能力的增強,但它同時代表著公司資產中的一部分游離成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形成,這又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公司現有的經營活動不能充分地吸收公司現有的資產,使得一部分資產閑置起來,變成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形式,公司由此會喪失很多盈利機會;因為處於現金狀態的資金其盈利能力最弱,資金的使用效果比較差。因此對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凈增加額的評價,不能僅僅局限於其數額的增加或減少,而應既立足於各家公司的具體情況,又結合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募集了大筆資金,但未能按時投入募股資金使用項目,由此帶來的現金凈增加額為巨額正數,就不能稱其財務狀況正常;而投入募股項目或其它投資項目後,現金流出必然大幅增長,這種流出對公司來說未必不好,關鍵是看該公司今後由此獲取現金的情況如何。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現金流量凈增加額為正值的公司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因為它反映了公司實際的盈利狀況和支付能力。 公司在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同時還要在補充資料中要披露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信息,以及不涉及現金流量的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內容分析。補充資料內容對正表起著補充及驗證作用,它能充分反映公司的非現金交易業務。可以通過用補充資料中按間接法編制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結果來驗證正表中按直接法計算的結果,這兩部分金額必須始終保持相等。
Ⅳ 什麼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
1、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是指在現金流量表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三大活動中的廣義現金的增加額。
2、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計算公式: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通過計算公式可知:如果現金期末余額小於期初余額,就會使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出現負數。如果計算沒有錯誤,出現負數也是正常的,表明你企業經營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了。
3、現金流量表的出現,主要是要反映出資產負債表中各個項目對現金流量的影響,並根據其用途劃分為經營、投資及融資三個活動分類。現金流量表可用於分析一家機構在短期內有沒有足夠現金去應付開銷。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7號公報規范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4)凈現金增加額分析法擴展閱讀:
現金等價物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於轉換成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較小的投資。現金等價物的定義包含了判斷一項投資是否屬於現金等價物必須同時具備的四個條件:
1、期限短;
2、流動性強;
3、易於轉換成已知金額的現金;
4、價值變動的風險較小。
其中,期限短、流動性強所強調的是現金等價物的變現能力,而易於轉換成已知金額的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小則強調了現金等價物的支付能力的大小。
因此,典型的現金等價物包括自購買之日3個月到期的短期債券,它們必須是能夠輕易地轉化為已知數額的現金。企業作為短期投資而購入的可流通的股票,盡管期限短,變現的能力也很強,但由於其變現的金額並不確定,其價值變動的風險較大,因而不屬於現金等價物。
Ⅳ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如何計算
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初余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66
Ⅵ 現金流量表的現金凈增加額怎麼計算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計算公式: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
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初余額;
知識拓展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就是指在現金流量表的三大部分(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中的廣義現金的增加額.
Ⅶ 那麼凈增加額是什麼意思
所謂凈增價值是指國民生產總值作了必要扣除(勞動者的工資,以及勞動者應得的保險、福利、公積金、公益金等剩餘產品部分
現金等的凈增加額=(現金+銀行存款(不含定期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三個月到期的短期投資)的年末數-年初數
這個數字最直接的意思是本期與上期相比,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如3個月內可以轉換為現金的投資)收支相抵後增加了多少,如果是減少了則為負數。
從報表來看,它等於經營、投資、籌資及匯兌損益現金流量凈增加之和。
這個數字當然是正數好了,呵呵。
但是分析現金流量表並不是說這個數字好就是好,關鍵要看經營那部分,如果經營部分負數很大,籌資部分正數很大,最後現金凈增加額為正,這個結構就不是很好的。現金流量表是一個很綜合的東西,要全面的看,並要結合資產負債和損益表。
Ⅷ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是什麼意思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是資產負債表上的一項,指出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價值。
現金等價物:
融資期限為三個月或三個月以內,具有高度流動 性且能夠賺取利息的投資;
這些資產屬於現金或可即時轉換成為現金的資產;
等於性現金流余額/總股本。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1-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Ⅸ 現金流量表如何編制才能讓現金凈增加額加期初現金余額等於期末現金余額
只要現金流量表編制方法正確就會現金凈增加額加期初現金余額就會等於期末現金余額。
下面是相關編制詳情:
一、 確定補充資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
現金的期初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初余額;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
二、確定主表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實收資本或股本期末數-實收資本或股本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應付債券期初數)
2.借款收到的現金
=(短期借款期末數-短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人未按期繳納股權的罰款現金收入等。
4.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
=(短期借款期初數-短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剔除利息)+(應付債券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應付股利借方發生額+利息支出+長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應付債券利息-預提費用中「計提利息」貸方余額-票據貼現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退還聯營單位的聯營投資等)、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固定資產,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現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現金等。
三、確定主表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短期投資期初數-短期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
該公式中,如期初數小於期末數,則在投資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2.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
=利潤表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期末數-應收利息期初數)-(應收股利期末數-應收股利期初數)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
=「固定資產清理」的貸方余額+(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收回融資租賃設備本金等。
5.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
=(在建工程期末數-在建工程期初數)(剔除利息)+(固定資產期末數-固定資產期初數)+(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數小於期初數,則在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項目中核算。
6.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短期投資期末數-短期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
該公式中,如期末數小於期初數,則在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未按期到位罰款。
四、確定補充資料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發生額累計數
註: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製造費用中折舊+管理費用中折舊
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註: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
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註: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
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
=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
=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
=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
=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
=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註: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准備期末余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16、其他
一般無數據。
五、確定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1+17%)+利潤表中其他業務收入+(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應收票據期末余額)+(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准備期末余額
2、 收到的稅費返還
=(應收補貼款期初余額-應收補貼款期末余額)+補貼收入+所得稅本期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其他業務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其他應收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其他應付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體操作中,由於是根據兩大主表和部分明細賬簿編制現金流量表,數據很難精確,該項目留到最後倒擠填列,計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公式二)
=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4+5+6+7) }
公式二倒擠產生的數據,與公式一計算的結果懸殊不會太大。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成本+(存貨期末余額-存貨期初余額)〕×(1+17%)+其他業務支出(剔除稅金)+(應付票據期初余額-應付票據期末余額)+(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應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初余額)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應付工資」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應付福利費」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管理費用中「養老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成本及製造費用明細表中的「勞動保護費」
6.支付的各項稅費
=「應交稅金」各明細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其他應交款」各明細賬戶借方數+「管理費用」中「稅金」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其他業務支出」中有關稅金項目
即: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金和附加稅,不包括進項稅。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支出(剔除固定資產處置損失)+管理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折舊、壞賬准備或壞賬損失、列入的各項稅金等)+營業費用、成本及製造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其他應收款本期借方發生額+其他應付款本期借方發生額+銀行手續費
Ⅹ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 什麼意思
一、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就是指在現金流量表的三大部分(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中的廣義現金的增加額。
二、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計算公式: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三、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
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
現金的期初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初余額。
(10)凈現金增加額分析法擴展閱讀:
現金等價物則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於轉換成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較小的投資。現金等價物的定義包含了判斷一項投資是否屬於現金等價物必須同時具備的四個條件:
(1)期限短;
(2)流動性強;
(3)易於轉換成已知金額的現金;
(4)價值變動的風險較小。
其中,期限短、流動性強所強調的是現金等價物的變現能力,而易於轉換成已知金額的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小則強調了現金等價物的支付能力的大小。這里所說的期限較短,一般是指從購買之日起,3個月內到期。
因此,典型的現金等價物包括自購買之日3個月到期的短期債券,它們必須是能夠輕易地轉化為已知數額的現金。企業作為短期投資而購入的可流通的股票,盡管期限短,變現的能力也很強,但由於其變現的金額並不確定,其價值變動的風險較大,因而不屬於現金等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