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娛樂傳媒行業分析

娛樂傳媒行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16 12:24:45

Ⅰ 比起電商行業,娛樂行業的現狀如何

文娛行業由文學、影視、游戲、動漫、音樂、演出、衍生品等多元細分領域共同組成,產業鏈上下游圍繞「內容」的生產、流動和消費而展開。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文娛行業由傳統線下衍生出了線上、線下兩條傳播途徑,線上娛樂按照其內容和形式可分為文學、動漫等在內的7個版塊,在版塊內容的支撐下形成了衍生品、版權服務、藝人網紅三個衍生品,文娛行業的領域不斷拓展,另外,5G、雲計算、Al、VR/AR等新技術的普及應用進一步豐富了文娛行業的內容生產方式和傳播渠道,文娛行業發展前景可觀。

政策引導文娛行業規范發展

文娛行業的發展受到國家政策的驅動,近年來,國家出台系列政策指導我國文娛行業的發展,進而對行業的投融資產生一定的指導作用。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文化娛樂產業投資前景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Ⅱ 傳媒行業的優勢劣勢

優——就業競爭壓力小
可申請PSW留澳
澳洲的傳媒課程,有極強的亞洲和西方文化交流的特性,就課程設置而言,澳洲傳媒類課程是澳洲大學課程中最受歡迎的專業之一,在傳媒課程的設置上非常細致,傳媒留學門檻相對較高的,因此澳洲知名大學畢業的高級專業人才被世界各國所青睞。
對於想回國發展的同學來說,近十幾年,隨著中國與外界交流的日益頻繁,國內的新聞、影視、媒體與廣告傳播等行業也在迅猛發展,僅新聞媒體對新聞專業人才的需求已經遠大於新聞專業人才的輸出。
因此,我們深信傳媒行業的各種高級人才在中國都將變得越來越搶手。
隨著PSW簽證的推廣,其有效得將「留學」和
「移民」分開,使得傳媒等非移民專業的同學們也可以在畢業後有機會留澳2-4年。 同時,從就業率來看,澳洲傳媒專業研究生畢業起薪平均為$53526。
澳洲傳媒專業的學生共計2。9萬人,其中研究生4331人;國際學生共計6100餘人,其中研究生近1200人。該專業畢業後,學生們的就業情況,23%進入公共部門,如電台、電視台等;52%進入私型企業,如大型媒體製作公司等,另外還有15%的學生選擇海外工作。

劣——申請語言要求高
不能獨立技術移民
一般來說,傳媒專業由於其專業性質,平時作業都是各種小論文大論文,上課老師講的內容也很深,所以對學生的語言要求其實比一般其他專業要高。
拿悉尼大學的Master of media practice舉例,申請的入學要求是雅思均分7,單科6以上。 僅次於教育學的入學要求。所以如果雅思成績達不到要求的學生盡量不要挑戰,以因為對中國學生來說,如果完全沒有傳媒背景,傳媒專業的全英語上課內容還是有點吃力的。

另外留學澳洲的同學畢業之後都想順利移民,但是傳媒專業不像會計、IT專業那樣可以畢業後走186獨立技術移民路線,只能靠僱主擔保、配偶移民等其他方式完成移民大業。
澳洲篇傳媒專業
傳媒業是澳洲最發達的產業之一,成熟的運作體系,高度透明化的管理,巨大的市場前景,都使得眾多國際留學生越來越傾向於就讀澳洲傳媒專業。
澳洲傳媒專業體系非常完善,大眾傳媒、互動媒體發展、媒體與文化、新聞學、廣告學、創意服務學、公關關系、腳本寫作、電影與攝像等都是傳媒專業的學習方向。
在信息科技日漸發達的世界氛圍中,傳媒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近年來,澳大利亞的傳媒類專業也成為繼商科之後的熱門選擇。

Ⅲ 新媒體運營行業分析報告

還是很不錯的,新媒體專業是當下相對熱門的互聯網專業發展前景,薪資待遇都非常得好,值得學習。

Ⅳ 求一份文化傳媒公司的市場調查分析單,急啊!

去年11月28日「44號令」的正式實行,標志著外資進入中國傳媒領域已成定局。而我們本土娛樂傳媒業的競爭准備還明顯不足。今年2月25日,政府又對「44號令」進行了補充規定,其中對外資進行了限制,而在3月份福布斯文化娛樂業論壇上,眾多民營資本的老總卻表示,由於傳播渠道的制約,中國文化娛樂業無法從傳統的渠道贏得所需的利潤,不得不轉移工作重點。

「誰說我是電視節目製作公司,我就跟誰急!」這是光線總裁王長田在幾天前由福布斯主辦的「文化娛樂產業論壇」上為自己公司正名時所說的話。而做出與之相似的提法的還有總裁孫建軍等多位老總。為什麼大量傳媒公司紛紛以「文化」相標榜,而恥於「節目製作」?因為在這些公司中,「節目製作」已經不再是公司的主要目標了。在業內已經樹立一定地位的他們,已經把興趣點轉移到「新技術、新媒體」上去了。而很多人對「投資文化娛樂業就是投錢拍拍電影、拍電視、出唱片」的認識,早已過時。
開市場不開渠道
隨著近年來政策管制的逐步放鬆,娛樂傳媒業被很多人認為是娛樂文化市場中的最後一塊蛋糕,有大批的資金持有者瞄準著傳媒公司准備「扔錢」。但在娛樂也已經成為民營資本投資新熱點的今天,不少民營公司老總們卻隱隱流露著對當前大量平台由電視台一手把持的不滿。渠道不暢,造成很多公司不再把電視台等傳統渠道作為盈利重點。
派格太合環球文化傳媒的《環球影視》,曾是北京電視台的皇牌節目,在8年前沒有任何明確的政策扶持,該節目獲得了非常豐厚的利潤。但公司總裁孫健君表示,從去年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於民營公司發展的政策後,從目前情況看,公司的生存環境並未好轉。新政策的核心是:把過去不允許經營的資產資源剝離出來,但剝離出來以後由誰來經營卻成了一個含糊的問題。起碼就目前而言,國營媒體仍然壟斷著這些資源。而公司去年電視製作營銷的利潤不到公司總盈利的1/2,今年不到1/4,不是流水量降低,而是所佔的比重減少了。
孫總還透露了在市場環境沒有成熟、政策沒有成熟的情況下,太合和國家電視台的一次深層次合作,導致凈虧損幾千萬元。國產影視的領頭人華誼兄弟的王中軍,也對電視台在購買電影播出權時開價的隨意性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一部票房上千萬元的影片在電視台播出,能拿到50萬元左右的版稅都是領導高抬貴手;而一些可能連票房都談不上的影片的播出權卻有可能開出天價……這些都是市場不成熟的表現。
要技術更要內容
傳統渠道的不暢,使更多民營資本的投資者堅定了用新技術、新媒體、新商業模式重新打造傳統製造業的決心。絕大多數人都意識到電視製作公司的競爭對手正由同類的公司和電視台轉化成多媒體公司、互聯網公司、新技術公司、外資傳媒公司。
新媒體、移動媒體甚至於IT終端產品給文化娛樂業的內容提供商提供了非常寬闊的發展平台。在新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一些業內人士承認:IT已經步入了黃昏期,服務和銷售的競爭也漸趨飽和了,之後剩下的就只是捆綁內容了。雖然就目前而言,一些新技術擁有者還存在著「內容免費」的誤區,但版稅意識正在開發商心中逐漸確立。
一年前,媒體傳出太合麥田以近千萬元收購刀郎在新技術領域的版權時,都說他們的總裁宋柯瘋了。而根據今年業內人士的統計,在手機鈴聲下載業務的前5首歌曲中,有3首歌曲是刀郎的,這3首歌加起來是600—700萬次,而且這個並不是特別准確的數字,實際次數應該更多一些。以每首彩鈴下載費用2—3元計算,根據提出SP不同,總的鈴聲收益在1200—1500萬元以上。而根據SP分成協議來講,扣除移動15%以後,太和麥田可以分到將近40%左右。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太和麥田就已經可以收回當初收購版權的費用。長久以來中國音樂飽受盜版之苦,作唱片不賺錢已經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而一夜之間,行內人突然發現「有個新玩意兒能夠賺錢了,而且錢來的還挺猛」(宋柯語)。
可以說,在傳統渠道不暢的情況下,新技術能夠實現內容最大價值的信心。
看政策還看市場
拍電影、電視劇曾經都是國有單位的專利,在很長一段時間,影視節目製作都是不賺錢的。而民營機構拍影視劇,眼睛盯的是市場。隨著政策的逐步放開,華誼兄弟、中博時代、海潤等一些民營機構迅速崛起。1998年相關部門允許民營機構參與影視拍攝製作的初衷是為了擴大社會融資,補充國有製作機構拍片資金不足的問題。而隨後《大腕》、《沒完沒了》等等片子的票房讓人們充分體會到了市場化的好處,很多廣電圈的人發現「原來電影拍好了真賺錢!」而隨著政策的松動,民營機構也擁有了獨立拍攝電影的條件,「買廠標」、「買台標」漸成歷史。而今年2月25日,廣電總局對「44號令」的補充,也是政策在逐漸完善的一個標志,不過還遠遠不夠。
把與文化娛樂業分剝出來進行市場化運作,是政府目前毋庸置疑的既定方針。但市場化的首要條件是平等,而目前很多國營媒體對大量資源的壟斷性佔有,在保障主流意識形態在文化娛樂業地位的同時,也妨礙了市場競爭的全面開展。比如,中影就因為掌握著所有國外影片的進口權,讓各家影視院線都要「上趕著談生意」,而使很多民營資本家在一段時間內「不敢有非份之想」。
隨著外資進入力度的逐漸加大,本土資本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雖然在目前已經出台的政策的召喚下,近兩年來中國影視製作公司如雨後春筍,通過審批的影視劇與過去相比呈「井噴」之勢。但是去年通過的212部大銀幕電影,僅有35部進入了主流院線,而堅持上映10天以上的連10部都不到。目前能和國外大片周旋的國產電影實在不多,中國本土影視製作公司的總體素質急需大幅度提高,而市場競爭無疑是最有效的利器。民營資本的介入無疑是一個強力催化劑,是市場活力的源泉。而如何讓它發揮最有效的作用,還是需要國家政策進一步的成熟。

Ⅳ 求一份 娛樂 傳媒 行業的 盈利能力或發展能力分析的 外文文獻 帶不帶中文翻譯都行

娛樂 傳媒 行業的 盈利能力或發展能力分析的 外文文獻有,翻譯沒有,翻譯得靠你自己了,如果需要直接網路Hi中留言同時貼出問題的鏈接地址和郵箱地址即可,希望能滿足你的需要,能幫到你,並請及時知道評價,多多給點懸賞分吧,急用的話請多選賞點分吧,這樣更多的知友才會及時幫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時間的,並請及時採納

Ⅵ 新媒體運營行業分析報告書

發展還是很不錯的,新媒體運營專業是當下相對比較熱門的專業,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好的,非常值得學習。

Ⅶ 做娛樂傳媒行業,是種怎樣的體驗

把熱搜全看一遍,看微信群,關心一下藝人,跟同事交流一下感情,再調戲一下自己愛豆。

Ⅷ 傳媒行業發展前景好嗎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多年來,中國傳統媒體行業發展趨於衰落,但是互聯網媒體以及新媒體業態卻迅速崛起,傳媒行業發展前景總體依然向好。而在新媒體形態迅速崛起的時代,傳媒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轉型與變局,新聞與傳播技能也來到茫然時代。媒介形態的革新與聚變對傳媒人才能力結構提出新的要求,未來傳媒行業發展對專業的「互聯網+新媒體」人才需求將日益旺盛。

傳統媒體持續衰落,互聯網新興媒體迅速崛起

傳媒產業是指傳播各類信息、知識的傳媒實體部分所構成的產業群,它是生產、傳播各種以文字、圖形、藝術、語言、影像、聲音、數碼、符號等形式存在的信息產品以及提供各種增值服務的特殊產業。總體來看,中國傳媒業由廣播電視、平面媒體、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四大傳媒形態構成。而除圖書、報紙、期刊、廣播、電視、電影等傳統傳媒形式外,近年來,以數字出版、動漫、游戲、電子報刊、數字電影/電視等為代表的互聯網新興傳媒形式正在不斷涌現,並日漸成為主流。

Ⅸ 娛樂業是否屬於傳媒行業

不一樣吧,傳媒是報紙雜志廣告之類的

閱讀全文

與娛樂傳媒行業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力大資金買入 瀏覽:781
明星投資也是有本錢的 瀏覽:361
一季度股票基金持倉 瀏覽:968
長信基金公司安全嗎 瀏覽:673
中期期貨股票 瀏覽:791
有關鉑金的基金 瀏覽:196
浙江板塊股票 瀏覽:76
外匯入金網站 瀏覽:250
興蓉環境股票行情 瀏覽:315
開盤前集合競價賣出成交價格 瀏覽:464
無塵工業級氫氧化鋰價格 瀏覽:716
349美元兌換人民幣 瀏覽:619
股票傭金萬三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236
工資卡流水貸款嗎 瀏覽:858
股票tb是什麼意思 瀏覽:880
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指引 瀏覽:387
紙漿期貨每點多少錢 瀏覽:325
股票池網址 瀏覽:476
期貨和現貨價格走勢圖 瀏覽:837
西安市房企2019年投資策略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