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裡可以找到美國2013年財政赤字數據
你好 美國2013財年財政赤字銳減至6800億美元 參考網站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31031/103617178339.shtml
② 2013年我國財政赤字創歷史新高主要出於哪些方面的考慮
在世界經濟形勢嚴峻、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中國擴增赤字意在進一步釋放「財政紅利」,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當年,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今年中國政收入增速放緩,而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舉措進一步影響稅收,財政收支矛盾更加凸顯。考慮到結構性減稅的滯後效應,財政收入增長不會太快,但財政剛性支出增加,特別是要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對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有必要適當增加財政赤字,中央和地方財政相應增加發債數量。
③ 試分析財政赤字的經濟效應
財政赤字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它能有效動員社會資源,積累龐大的社會資本,支持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的持續增長。正確衡量財政赤字對於制定財政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財政赤字的國民儲蓄、名義利率、貨幣供給、通貨膨脹和貿易收支效應。基本結論為:
(1)中國財政收支之間存在長期均衡的協整關系,協整系數等於 0.9190,中國的財政赤字政策從長期來看是可持續的。但是,中國的財政狀況並不嚴格滿足政府跨時預算約束(協整系數等於 1),並且,中國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之間不具有Granger意義上的因果關系,存在一定程度的收支失調。從長期來看,中國存在著潛在的政府償債能力危 機的風險。
(2)財政赤字增加和國民儲蓄增加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但是,並不存在從財政赤字到國民儲蓄的Granger因果關系。中國特殊的國民儲蓄結構和特定的儲 蓄行為,使中國一直維持在一個較高的國民儲蓄水平。
(3)存在從財政赤字到名義(貸款)利率的Granger因果關系,財政赤字增加導致名義利率水平上升。國內關於財政赤字的增加並未引起利率水平提高的觀 點值得商榷,需要充分重視中國財政赤字政策的利率效應。
(4)由於財政赤字的融資方式、中央銀行的非完全獨立性和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在中國存在財政赤字影響貨幣供給的傳導機制。需要充分重視中國財政赤字政策的 貨幣供給效應,在貨幣金融體系下重新認識財政政策的作用及功能。
(5)除貨幣政策變數影響通貨膨脹外,中國的財政赤字水平與通貨膨脹互為因果關系。中國的通貨膨脹不僅是一個貨幣現象,也是一個財政現象。短期內,金融深 化程度或金融市場發展程度的提高會提高中國的通貨膨脹水平。
(6)中國財政赤字與貿易差額的變動關系不能用名義利率、名義匯率的變動予以解釋,而與儲蓄—投資缺口的大小及其隱含的儲蓄、消費、投資狀況具有密切聯 系。財政赤字增加導致貿易順差增加,在已經積累大量外匯儲備和高貿易依存度的情況下,是否繼續通過財政赤字政策來支持外貿發展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整體來看,中國財政赤字的宏觀經濟效應,在經驗結果上與許多西方發達國家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從論文的研究結論來看,李嘉圖等價是脫離現實和理想化的,新古 典宏觀經濟學學派的財政赤字理論在中國也很難成立。而凱恩斯主義的財政赤字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更加適合中國1978-2003年的現狀。 根據實證分析的結論,論文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含義。由於財政赤字政策具有可持續性、在赤字增加的同時國民儲蓄也在增加、赤字增加導致貿易順差增加等效應的存 在,體現出中國財政赤字對經濟發展具有有利影響的一面,赤字政策對促進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