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00887 伊利股份為何昨天40多元,今天20多元
600887 伊利股份進行了除權除息。
簡介: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也就是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XR),XR是EXCLUDE(除去)RIGHT(權利)的簡寫。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除息(XD),XD是EXCLUDE(除去)DIVIDEND(利息)的簡寫。 除權除息日購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則不可以享有本次分紅派息或配股。
基本過程
當一家上市公司宣布送股或配股時,在紅股尚未分配,配股尚未配股之前,該股票被稱為含權股票。要辦理除權手續的股份公司先要報主管機關核定,在准予除權後,該公司即可確定股權登記基準日和除權基準日。凡在股權登記日擁有該股票的股東,就享有領取或認購股權的權利,即可參加分紅或配股。
除權日(一般為股權登記日的次交易日)確定後,在除權當天,交易所會依據分紅的不同在股票簡稱上進行提示,在股票名稱前加XR為除權,除權當天會出現除權報價,除權報價的計算會因分紅或有償配股而不同,其全面的公式如下:
除權價=(除權前一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每股派息)/(1+配股比率+送股比率)
除權日的開盤價不一定等於除權價,除權價僅是除權日開盤價的一個參考價格。 當實際開盤價高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填權,在冊股東即可獲利;反之實際開盤價低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貼權,填權和貼權是股票除權後的兩種可能,它與整個市場的狀況、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送配的比例等多種因素有關,並沒有確定的規律可循,但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股票通過送配以後除權,其單位價格下降,流動性進一步加強,上升的空間也相對增加。
Ⅱ 怎麼看伊利股份長遠走勢
對伊利股份未來走勢之分析平均一年漲一倍,這中間無論中國經濟發生什麼變化.當然,如果其管理層嚴重瀆職墮落不在此中,但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為什麼大家可以自己思考.為什麼值得長期持有,原因如下:
一、中國的奶業市場格局以基本形成,無論是楚漢爭霸(蒙、伊),還是可能的三國鼎立(蒙、伊、光明),未來都不可能再發生多大的變化,這裡面最大可能的還是蒙牛與伊利爭霸,好似美國的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原因在於奶源與品牌,以及液態牛奶的特殊質性,外國品牌的競爭為零。
二、伊利去年與今年的銷售額已突破200億,可以說如果伊利公司願意,好像其他一些上市公司那樣想做業績,隨便從哪裡都能擠出十個億的利潤甚至更多,那麼該股的每股收益就是一元多,之所以這些年收益情況總維持在5毛錢以上,主要就是廣告投入,這是搶占市場份額,相當於投資,而這種投資所帶來的銷售額快速增長也是大家能看到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銷售額達到一定的高度,利潤與管理費用就將反比例增長,本來今年若不是毒奶粉的影響,伊利的每股收益就該站上一元的。
三、像伊利這樣的消費半壟斷企業的股價跌到凈資產附近,不買就是傻子!為什麼說是暫時的,最大的原因在於,全多喝奶這是國策,就歷史上來說,我們能看見的,中國人與歐洲人與牧族體格上相差甚大,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國人不習慣喝奶,也可以說是沒條件喝奶,這才有了所謂的「東亞病夫」稱號(這起碼是原因之一),而今中國富強了,人富裕了,所以國家是大力宣傳的,大家再看看我們80後與90後這些喝奶長大的一代的體格就明白了。之所以說對伊利本身也是暫時,原因在於這次事件是整個奶業出現的問題,不是單個哪個企業,受影響是集體的,所以最遲到明年年中,這次事件就會過去。
四、其實大家可以反向思考,為什麼那些奶業公司會出這樣的下策添加一些本可不添加的玩意,主要原因還是在消費市場,中國的奶是供不應求的,但鮮奶的供應增長不了那麼快,有一項統計:中國的鮮奶年增長率是5%,而消費市場是20%。而伊利本身在這次事件中所檢測出的那玩意含量是最少的,但老百姓不太看重這些,等到時間過去,和蒙牛的競爭主要還是靠其他方面。
五、再從最基本的指標看,伊利股價漲到10元,市值才80億,而銷售額就算五年不增長就已經200個億,按照國際品牌企業最基本的要求和演算法,也該市值=年銷售額,也就是說20元以上才是伊利最起碼的股價。
六、伊利股權分散,最大股東才持股10%多一點,所以前段時間我就跟很多朋友說,這次伊利股價跌這么多,伊利的控股方如果沒動作那真是該死,最起碼也該增持到15%以上才相對安全。最近基本證實我的判斷是正確的。
七、大家別看基金前段時間跑,這裡面的原因很復雜,我說多了又發表不出來,就不多說,但想告訴大家的是,等股價漲上20,過2年此股又調進上證50,保證又會有大堆的基金扎進去,完後把股價推到難以想像的高度,而這些年伊利一定會再送股擴大股本,所以5年股價最起碼漲五倍,但多數可能不用5年,如果再遇到一次大牛市,從6.5元算,漲十倍以上一點都不奇怪。
Ⅲ 伊利股份這只股票後期走勢如何
伊利股份600887
該股走勢已經向下,處於破位下跌走勢當中,中期看空。
Ⅳ 伊利股市為什麼跌停
10月29日晚間,伊利股份發布2020年三季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737.7億元,同比增長7.42%;實現歸母凈利潤60.24億元,同比增長6.99%。
雖然伊利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62.42億元,同比增長11.2%;凈利潤22.89億元,同比增長23.7%。但是,與第二季度相比,伊利營收和凈利增速均出現明顯放緩,這也引起部分投資者的擔憂。
伊利股份一直是公募基金和機構重倉股,基金三季報顯示,截至三季末,共有409隻主動偏股基金重倉伊利股份,按重倉市值算,伊利股份是基金第13大重倉股,今日跌停,對重倉的基金殺傷力不小。
民生證券最新研報點評稱,Q3行業性缺奶導致收入增速環比略有下滑,費用投放降低大幅提升利潤表收入端,隨著疫情後乳製品消費需求上升,行業動銷快速恢復,公司收入端保持較高增速,但是受原奶供給不足所限,同時疊加公司地面促銷費用投入收窄,收入增速環比略有下滑,但仍保持11%的雙位數增長。利潤端,受原奶采購成本上行影響,毛利率水平小幅下滑;同時下游需求旺盛,公司通過削減終端貨折等形式降低銷售費用投入,導致利潤增速大幅高於收入端。
伊利股份的跌停,帶崩了整個乳業板塊。30日早盤,乳業指數盤中一度下跌超3%。截至午間收盤,乳業指數下跌2.5%, 光明乳業, 燕塘乳業跌超7%。港股 蒙牛乳業跌近4%。
Ⅳ 乳業板塊有哪些股票
目前主營乳業的上市公司有伊利股份(600887)和光明乳業(600597),涉足乳品業的還有新希望(000876)、亞華種業(000918)、維維股份(600300)、新華百貨(600785)、鄂爾多斯(600295)、華資實業(600191)、洞庭水殖(600257)、金健米業(600127)等
在全球乳產品全線漲價以及國家利好支持政策的出台背景下,作為大型乳業企業的乳業上市公司,受益程度自然非常明顯,從而具備良好的估值優勢。其中, 伊利股份(600887)的產品線豐富,並且每種產品都已經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產品結構的優勢將確保公司持續穩定的增長。蒙牛(2319.HK)以白奶起家,液態奶占公司銷售收入的大部分,完善產品線是其首當其沖的任務。 ST三元(600429)已初步建成以生產巴氏奶和乾酪為主的北京基地、以生產奶粉為主的海拉爾基地、以生產常溫奶為主的遷安基地,公司在豐富產品線的同時,也注重產能上的整合。 光明乳業(600597)則依靠其巴氏奶的特色繼續鞏固華東市場,並發揮在酸奶新品開發上的強項。作為上市後二次創業的主攻方向,近幾年來維維股份(600300)在乳業的產能、產銷量均得到大幅提升。目前,維維股份乳業累計投資已達6億元,形成了年產50餘萬噸乳品系列飲料的生產能力,擁有獨資、控股的乳業加工企業及養殖企業13餘家,乳業銷售網路覆蓋了國內40多個城市。另外,新希望(000876)、 華資實業(600191)、新農開發(600359)、新華百貨(600785)、 工大高新(600701)等相關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地涉足乳業.你可以參考,做出自己的選擇。呵呵。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Ⅵ 看看伊利股份的復權價.就知道這個股票價值多少了
點技術分析-在k線圖上點滑鼠右鍵-出了一個快捷菜單-有個「復權」選項-選擇「高級復權」就版行了。 所謂復權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 例如某股票除權前日流通盤為5000萬股,價格為10元,成交量為500萬股,換手率為10%,10送10之後除權報價為5元,流通盤為1億股,除權當日走出填權行情,收盤於5.5元,上漲10%,成交量為1000萬股,換手率也是10%(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具有同樣的成交量水平)。復權處理後股價為11元,相對於前一日的10元上漲了10%,成交量為500萬股,這樣在股價走勢圖上真實反映了股價漲跌,同時成交量在除權前後也具有可比性
Ⅶ 伊利股份這支股票怎麼樣,現在已經套進去了要不要明天割肉求招
現在的這種暴跌走勢還有什麼好割肉的,捂著吧,說不定割肉了哪天又進去了內後來發現又買在半山容腰。個人喜歡操作,漲停不追,跌停不賣。現在技術上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分析的了,都是一樣的死相。僅供參考,若有不懂可以僅需追問
Ⅷ 問:600887和601668 這兩個股應該進那個好什麼價位進給點意見,謝謝
短期之內這兩只股票都不建議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