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市持續下跌對中國經濟和人民生活會產生什麼影響嗎
股市持續下跌對中國經濟和人民生活會產生嚴重後果及影響:
第回一,國民資產答非正常大規模縮水。
股市市值、企業市值、股民資產以非正常形式迅速地大規模縮水。
第二,股民財產巨大損失造成人心不安定,沖擊實體企業,造成銀行壞帳。
有不少家庭通過基金、信託和銀行等理財方式參與了股市。
上市公司已涵蓋了金融、地產、能源、石化、鋼鐵、電力、通信等各行業的骨幹企業。股價一旦出現大幅波動,勢必對經濟運行和居民財產產生不利影響。銀行也會因為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被平倉而出現大量的壞賬。
第三,股票市場融資功能逐漸失去,阻礙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股市大跌,收盤價出現低於首發價格的現象,融資功能逐漸失去。
Ⅱ 經濟好不好對股市有何影響
股市上的絕大多數人希望直接把別人的方法拿來用,希望找到個神奇的軟體或指標來幫助自己賺錢。下買賣,當時上海還有一種被成為「野雞車」
Ⅲ 低迷的股市對實體經濟影響
股市本身就是個資金池,股市低迷就像資金就像水一樣,流出股市,轉向實專體經濟。股市的資金屬流向實體經濟,會加大通脹的壓力,加大了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這是影響一。
股市低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融資過度,這樣就讓融資者收益,這些人都是收入金字塔頂尖的高端失群,他們上市融資抽血,他們拋售股票,使得股市資金外逃。,而投資者是一大幫中低收入階級,股市低迷就造成了這些群體財產縮水。中國經濟由外需轉向內需,中低收入者是消費的主要群體。中低收入群體缺錢,中國經濟轉型就難度更大了。這是影響二。
股市低迷,缺乏財富效應,投資者信心崩潰,從而影響了股市融資的功能,由於股市是個資源配置的地方,公司不能從中得到資金,必然轉向銀行,那樣銀行系統的風險就加大。這影響三
Ⅳ 實體經濟差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股市對實體經濟的作用只有5%
在未來,我國直接融資的比例肯定會逐步版提高,但是這其中也有個誤區權——直接融資的比例再高,從數據上看,也比不過債券市場在數量上的重要性。比如美國,對於企業來說,第一大融資渠道是廣義的債券市場和固定收益產品(包括銀行貸款和發債),排在後面的才是股票和上市,而且在美國這種成熟的融資市場裡面,很多年來,股市融資的額度是負的!為什麼呢?因為市場不好的時候,企業會用自己的現金把股票給買回來,那就是負融資了。所以我認為,我國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還是要把固定收益的債券市場做好,把貸款搞好,這是直接影響實體經濟的金融部門。
股市對於百姓的精神氣兒、心態,對於社會的情緒非常重要,但它對於經濟發展、就業等實體經濟而言,從數量級和指標上來說,是次要的,量化來講的話,不到10%,一般不到5%。
對於創業企業來說,股權融資是比較重要,因為早期創業融資的風險很大,如果玩得好資產會幾百倍地上漲,如果弄得不好就血本無歸,這時候融資不能找銀行,也不能找固定收益途徑,因為他們不會冒險去投。
Ⅳ 股票的漲跌對經濟的影響
你說的完全正確
首先:股票的泡沫是存在的,泡沫是融資的附屬品,沒有辦法避免的,所以泡沫過量的話,股市其實就是個合法的賭博機了,因為過高的股票價格對於上市公司的營運來說影響不大,只不過是股民手中的錢在轉換。
其次:為什麼說股市對於經濟的影響很大。正如你說的,股票下跌,市值減少,這不過是股民的事,其他人民群眾財產沒有減少。但是,你要考慮一個良好的金融環境對於一個上市企業的影響有多大,如果股票上升,首先說明大環境很好,上市企業在決策的時候也就放的開一些,盈利就會變大,並且通過增股、配股、可轉債等手段再次融資的資金量就更大,就更好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相反,股價跌的話,說明經濟低迷,大家信心不足,公司的擴展和盈利必然受到影響了
金融業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如果脈象微弱,你說說國家還有力氣去發展嗎?就是這么個道理,但你說的具體到小老百姓,那就無所謂了,股市一般波及不到他們,頂多就是有些公司破產了,他們失業了,所以只要國家不破產,他們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Ⅵ 股價下跌對上市公司有什麼影響
大跌目前對上市公司沒有影響,但是如果股價跌破凈資產就有影響。例如中國內平安每容股凈資產14.6.每股公積金9.81。14.6+9.81=24.41元,中國平安跌到24.41元的時候該公司就會被人在二級市場收購。也就是說中國平安是價值每股24.41元,跌破了就是廉價的了,外國資金或者戰略投資者就可以大力買進。平安股票價格如果對折了,那麼他的每股凈資產也減少了,股本增加了,對平安無影響。
Ⅶ 當經濟發現低迷,為什麼股價上漲
迴光返照吧。本輪行情是資金推動型的,是在大崩潰前的最後的瘋狂,藉此掠奪老百姓手中最後的一點財富。通俗點說就是殺雞取蛋。政府通過大量印刷紙鈔,推動股價高漲。原本的股票中有著大量的國家股,佔了7成以上,為了將這些股票套現,2007年通過股改使國家股流通,但是流通後的國有股太大,沒人買。就推出了融資融券。這樣可以將一分錢變成十分錢來花,資金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再搞個滬港通,借用外資繼續推高。再搞個一路一帶,國企改革騙人,為拉升找借口中。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你要不介入的話更慘,借入還有一些機會,不介入同樣要玩完。
Ⅷ 股市暴跌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股市暴跌產生的危害
第一,國民經濟和投資者財富及國有資產迅速非正常大規模縮水。
四川地震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股市"地震"所造成的損失同樣超出人們的想像,從貨幣量而言,甚至於比自然界地震的損失還大。其實,股市暴跌國家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之後,滬深股市的總市值縮水超過14萬億元,流通市值縮水超過4萬億元。2007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24.66萬億元,股市蒸發的市值佔到GDP的56.65%。連續暴跌,股民和國家的損失都不可估量,如果對國有股進行市值考核,在股市暴跌中國家財產縮水無疑十分驚人。6月16日上午,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欄目聯合和訊網等四家網站發起調查,共有76萬名投資者參加。調查顯示,2007年1月1日至今,參與調查的投資者中虧損者的比例達到92.51%,盈利的投資者僅有4.34%,勉強保本的投資者為3.15%。如此大范圍的虧損,即便在過去的熊市中,也極為罕見。調查顯示,虧損的投資者中有59.98%的人目前虧損額占其金融財產的50%以上。
第二,股民財產巨大損失造成人心不安定,不利於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和抗洪救災及迎接奧運會成功舉辦。
現在的資本市場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股市的漲跌事關國計民生、人民財產和社會穩定,去年10月上證指數沖到6000多點不健康,現在跌到2769點也很不健康,股市的暴漲暴跌都不健康。當前滬深兩市A、B股有效賬戶數為9545.69萬戶,還有不少家庭通過基金、信託和銀行等理財方式參與了股市。有些人認為當初市場從1000點漲到6000點,跌到3000點還掙2000點,我認為2001年股市就達到2245點了,1000點漲到3000點,對套牢的老股民來講就是收回了當年成本,剛剛能出局。大量在4000-5000點入市的新股民沒有享受到牛市上漲的收益。原來的老股民也沒有享受到牛市上漲的收益。上市公司已涵蓋了金融、地產、能源、石化、鋼鐵、電力、通信等各行業的骨幹企業。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2008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指出:"國際經驗表明,股價一旦出現大幅波動,勢必對經濟運行和居民財產產生不利影響。應密切關注市場發展,採取綜合措施,避免股票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在股權分置改革後上市公司質量提高、業績穩定增長,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以及即將舉辦奧運會的背景下,中國股市持續暴跌,對中國民心和經濟的負面影響非常嚴重。
第三,股票市場融資功能逐漸失去,阻礙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截至2008年6月11日收盤,2007年以來首發募資的243家公司,已經有中國太保等9家公司最新收盤價低於首發價格。而2007年至今214家增發的上市公司中,跌破增發價格的高達98家,占增發公司總數的45.7%。
Ⅸ 股價下跌對國內經濟的利弊
不太正確。俗話說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股市是直接籌資的主要通道,其穩定與否不但直接影響企業融資,而且影響投資者信心。對宏觀經濟有直接影響。股市和宏觀經濟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關系。
股價下跌的好處:有利於打擊市場過度投機行為,樹立價值投資概念。防止股市過度泡沫化。有利於市場的長期穩定。
股價下跌的弊端:會打擊投資者信心,對宏觀經濟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