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澤東逝世時廣播的《告各族人民書》的內容是什麼
編者按:「歷史就像一面鏡子高懸在夜空,離它越遠就越能看清其輪廓。」走在歲月的長河邊,人們往往會願意停下來,悉心聆聽,聽山谷的回響,聽歲月的迴音......2005年,《對外大傳播》刊登了《懷念敬愛的母親王作民》、《我的中國同事――陳休徵》、《懷念與希望――送別愛老歸來》等文章,讀者紛紛來信,表達了他們的感受,認為每一篇文章都如同一顆顆閃亮的珍珠,讓人感受到歲月的沉澱和理想的潤澤。中國有句古語叫「溫故而知新」,我們回憶往事並不是用昨天的歷史來桎梏今天的思想。我們開辦《歷史迴廊》欄目,其目的是通過探尋中國新聞路上前人的足跡,為我們今天的外宣事業找到更清晰的路標。在此,本專欄誠邀廣大外宣工作者撥冗撰稿或提供線索和信息。本期選載楊正泉的《毛澤東主席逝世公開廣播的背後》一文,系選自作者的《我與廣播》一書。
楊正泉,1940年出生,1964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工作,先後做過編輯、記者、國際部副主任、主任、總編室主任,台長助理、副台長、台長。1993年4月,奉調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任副主任兼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局長。現為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毛澤東主席逝世公開廣播的背後》一文,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事實。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30年,但今天讀來仍覺新鮮。今年正值毛澤東逝世30周年,本刊特刊出此文,以作紀念。分兩期刊出,請讀者注意。本期刊出的是上篇。
毛澤東主席逝世公開廣播的背後(上)
1976年9月9日0時10分,毛澤東主席逝世,一顆巨星隕落了!
從此,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開始了毛澤東主席治喪活動的宣傳報道。這是我從未遇到過的一次重大宣傳報道,也是中央台歷史上一次空前的重大宣傳報道。把這一歷史性的治喪活動如實地記載下來,並藉此讓我們的聽眾和讀者從中了解中央台工作的某些情況,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凌晨 噩耗傳來
9月9日凌晨5點多鍾,急促的電話鈴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急忙抓起話筒,傳來了中央廣播事業局總編室值班員的聲音:「有急事,請馬上到局長辦公室!」
放下話筒,我的心怦怦直跳,有一種不祥之兆襲來:又發生了什麼大事,竟然等不到天亮呢?這種閃念並非偶然,1976年突然發生的大事也太多了: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員長逝世,7月28日發生唐山大地震……一件接一件,今年以來,中央台的領導白天黑夜沒有離開過辦公室。這一次會是什麼事呢?
我急匆匆地到了局長辦公室,局長鄧崗不在,有幾位副局長坐在那裡,低著頭一言不發,見此情景,我怔住了,目光掃著每個人的臉,想竭力尋找出某種答案。過了一會兒,一位副局長抬起頭來,聲音低沉而沙啞地說:「告訴你一個極其不幸的消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去世了!」他說不下去了,一陣沉默,沉默中有啜泣聲。
「啊!」我不由自主地「啊」了一聲,周身的血液像凝固了似的,木然地站在那裡,淚水順著面頰流了下來,腦子里卻飛快地回顧過去:聽說「九.一三」林彪叛逃以後,毛主席幾天幾夜沒合過眼,得了一場重病。從那以後,看得出毛主席明顯衰老了;1972年2月21日,毛主席會見來訪的美國總統尼克松時,起坐要有人攙扶著,他說自己老了,腿腳不方便了,快去見馬克思了。叫人聽了心酸的這類話後來又說過多次;1973年,聽說毛主席有眼病,周總理再三叮囑攝影記者拍片時燈光不要太強,不要沖著主席打燈光,為此還專門成立了拍攝毛主席活動的攝制組;不久,又內部正式傳達,以後毛主席不再出面會見外賓了。我記得,1976年1月15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周恩來總理追悼大會時,大家盼望著毛主席能突然出現,向親密的戰友告別。追悼大會推遲了幾分鍾,卻沒有見到毛主席的高大身影。這些不祥之兆曾經不斷浮現出來,但總不敢多想,不敢深想,只是暗暗擔心,萬一……誰想到,這可怕的「萬一」成了現實。
「毛主席是今天凌晨去世的,」那位副局長說,「中央已發了內部通知,先給各地和一些單位打招呼。你知道就行了,先不要往下傳達,要絕對保密,但要做好報道的准備工作。鄧崗同志到中南海開會去了,具體安排等他回來再布置。」
我走出局長辦公室,緊張思索著:「這事情太大了,又要做好台內的工作,又要准備報道,這怎麼辦?不能只有我一個人知道。」回到辦公室,我坐立不安,還是打電話把副台長張冬興叫來了。台長楊祚銘因患眼疾在家休息,當時台里只有我們兩位副台長主持工作。我們二人商議,必須盡快告訴台長,請他來主持工作。在等待台長時,看到了中央的通知。通知中說,毛澤東主席是因心臟病醫治無效,於9月9日0時10分去世。通知要求各級領導堅守崗位,堅定沉著,不要驚慌失措,要化悲痛為力量,做好工作。
保密 關起門來做預案
保密,必須絕對保密,如果走漏風聲,不僅讓他人搶發了消息,也許還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保密,又必須爭取時間做好播出前的准備工作,怎麼辦?只好由我們三人關起門路來制訂宣傳的預案。
也許有的聽眾和讀者對中央台的工作還不了解,有人會認為電台的工作很簡單:一個男播音員,一個女播音員,念念稿子就行了。至今有的聽眾,甚至某些領導還持這種看法。其實,這並不奇怪,隔行如隔山,我在未接觸廣播之前,也是這么想的。就是電台的工作人員,也只熟悉其中的一部分工作,未必知道全貌、全過程。
電台的工作頭緒繁雜、緊張,但有規律。多年來,在實踐中摸索、積累、總結、提高,許多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切實可行、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如遇有重大節目、重要活動和會議等,雖然還沒有上級的布置和要求,但有以前的經驗可借鑒,有過去的規章可遵循。當然每一次都不是簡單的重復,又必須依據實際情況而變動。關於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逝世以後治喪活動的報道,都有一定的規格要求。但這一次是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自然是最高規格、特高規格,高到什麼程度?無先例可借鑒,無規定可遵循,只能參照過去的某些做法,盡可能以最高規格來安排。那麼,應該如何安排,應該處理好哪些關系呢?我們三人冥思苦想。
播好訃告。這是首要的,如何播好?過去凡重要文章的播出,大體經過這么幾步:拿到稿子後,領導和播音員一起領會文章的內容和精神,明確重點和新的內容;分析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確定播音基調,不同內容、不同對象的重要文章,播音的基調、語氣、速度是不同的;然後進播音室錄音,安排播出。播出訃告則更為復雜,難度更大。訃告的內容由中央定,我們的任務是播好、錄好、安排好播出。說來簡單,做好不易。就播音基調而言,這是訃告,又是毛澤東主席逝世的訃告,不同於播出大文章,也不同於其他訃告的播出,要悲痛、莊重、深沉。悲痛,極其悲痛,這是播音員、電台工作人員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情感,但又不同於個人情感的宣洩,不能悲悲切切、哭哭啼啼,這是國家電台代表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鄭重向全國人民宣布這一沉痛消息,悲痛中透著內在的莊重、深沉。播音的調子不能高,也不能過低;播音的速度放緩,但也不能太慢,應恰當地表達出全國人民對毛主席的沉痛哀悼和深切懷念之情。對播音員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是不難的,但要把這種種要求和情感通過聲音確切地表達出來,是多麼不容易,何況播音員又有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呢!
選定哀樂。根據過去治喪活動的宣傳安排,播出訃告之後是哀樂,然後是治喪委員會名單、公告、《國際歌》。哀樂,用還是不用,用多長時間,都是按照治喪規格規定的。一般說來,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去世,如黨中央主席、總書記、國家主席、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等,還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幾位老帥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去世時用哀樂。有時候也有例外,所以,特殊情況下要請示。事實上,聽眾也摸到了規律,凡是聽到廣播哀樂,馬上會意識到可能某位高級領導人去世了。治喪規格不同,用哀樂的長短亦有區別,有的用30秒,有的用1分多鍾,毛主席去世自然要用最長的哀樂,最長是多少?初定為6分鍾。
播放《國際歌》。一般用不帶歌詞的吹奏樂,莊重,有氣勢。由於各個樂團演奏《國際歌》的速度和處理不同,有好幾個版本,聽起來效果不大一樣。周總理在世時,曾經審定過一個版本,中央台一直使用,演奏三遍共5分52秒鍾。
並機播出。這是遇有重大宣傳報道時,中央台經常採用的做法。什麼叫並機?當時,中央台有4套節目(對全國廣播的兩套,對少數民族廣播的一套,對台灣廣播的一套),全天播音70多個小時,這4套節目的播出,各自按照自己的節目時間表運行,自成系統。並機,就是把其中的兩套或三套節目聯通,在同一時間播出一樣的內容。除了中央台的節目外,有時還與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並機播出。它的好處是,不管聽眾正在收聽哪一套節目,都能同時收聽到重要廣播,盡快知道最新消息;從電台內部工作來說,這樣便於安排節目,只發播好一套節目就行了,防止在交叉安排的忙亂中出錯。播出毛澤東主席逝世的消息,既要保證萬無一失安全播出,又要讓全國人民盡快收聽到,自然應該並機廣播。
隨時准備處理好播出訃告前後的節目。什麼時候播出訃告,由中央決定,但我們必須做好隨時播出的准備,保證准確及時。為此,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之中,播出時間一旦確定,必須做過細的工作。比如,臨近播出訃告前的節目,不能太高亢、歡快,不能是打鬥或輕松的文藝節目,要與即將播出的訃告氣氛相協調。雖然聽眾不知道將要播出什麼,我們自己是清楚的,不能沒有過渡,不然,聽眾在事後會提出強烈批評的。但是,訃告播出前的節目又不能太低沉,讓聽眾預感到發生了什麼事。如何恰到好處地把握住這個「度」,叫人左右為難。與此同時,必須研究如何處理好播出訃告以後的節目。將全部取消文藝節目,文位元組目的內容、播音基調必須與整個氣氛一致,有些常用語要取消,如「毛主席萬歲」「祝願毛主席萬壽無疆」等,而這些用語到處都有。去掉舊的節目,又必須用大量新節目來填補出現的空白。須知,這幾十個小時的節目,在事先毫無准備、也不可能讓大家事先准備的情況下,臨時選編、播音、錄音、製作、發播,工作量之大不言自明,只能採取過渡措施,盡可能爭取時間。
停播一切文藝節目。這既是一種需要,又是一種規格。保留文藝節目與治喪氣氛不協調,跟人們的悲痛心情相悖。在以往一些領導人去世後的治喪活動中,對此有幾種做法:不停播文藝節目;在追悼大會那天停播文藝節目;在播出訃告和舉行追悼大會時,也就是治喪活動的開始和最後停播文藝節目;整個治喪活動期間全部停播文藝節目。周總理逝世時,「四人幫」下令照常播出文藝節目,遭到全國人民和中央台職工的強烈反對。毛澤東主席逝世,毫無疑問應該全部停播文藝節目。不僅如此,大部分節目停止使用「開始曲」,只保留全台四套節目全天開始播音用的《東方紅》樂曲和全天播音結束時用的《國際歌》樂曲,保留中央台《新聞聯播》、《全國聯播》節目的開始曲。
重新安排節目時間表。事實上,一旦播出訃告,無論從治喪宣傳的安排、聽眾的要求,還是從內部的工作程序,都不可能再按照原來的節目時間表運行。過去遇有重大宣傳,也時常這樣做,問題是必須有專人負責安排節目,使節目內容得當,運行有序,絕不能出現空播。
我們三人連續幾小時的緊張運籌,這還只是計劃中的事,實踐中能否行得通?如何才能落實?中央會有什麼安排和要求呢?
緊張 一切准備搶在播出前
上午8點,中央廣播事業局局長鄧崗從治喪委員會開會回來。他說,中央已決定今天下午6點鍾播出《中共中央、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以下簡稱《告各族人民書》)、《毛澤東主席治喪委員會名單》(以下簡稱《治喪委員會名單》、《中共中央、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鄧崗聽取了中央台的匯報後,同意中央台提出的播出方案。
經請示,直到上午11點,才允許向中央台直接參與播出的有關部門和人員傳達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大家都極其震驚,有的泣不成聲。在作了布置之後,我就安全播出問題提出了具體要求。首先要絕對保證准確、及時、安全播音,必須鎮定而有秩序地工作。另外,除了思想上的動員和要求外,針對過去容易出現的問題採取了措施:為了防止誤播、錯播,把過去用過的稿件、節目全部清理、封存;所有播出的節目,重新選編、審定、製作,掌握統一提法和口徑;過去用過的哀樂錄音帶一律封存,這次用的6分鍾哀樂全部重新製作,發往有播出任務的新聞部、對少數民族廣播部、對台灣廣播部。為保證工作的正常運行,臨時成立了錄制組,負責播音、錄音、復制節目;節目審查組,負責審聽、發播和安排節目的播出。
下午四時播出 「地球停止了轉動」
9月9日下午4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准時向全國、也是向全世界廣播了《告各族人民書》,沉痛地宣布了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逝世的消息!全國人民震驚了!8億人民為失去自己敬愛的偉大領袖極其悲痛!還沒有收聽完第一遍廣播,便紛紛打來電話,傾訴悲痛之情,寄託哀思。全世界震驚了!開動一切宣傳機器,作為特大新聞紛紛報道,一些國家和政府的首腦、政黨領導人、社會團體和知名人士接連發表談話、打來唁電表示極其沉痛的哀悼。有的記者寫道:「9月9日下午4時這一悲痛時刻,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轉動。」
據《參考消息》載,中央台廣播之後,世界幾個大通訊社以最快的速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逝世」的消息。報道的具體時間分別是:
路透社:下午4點06分;
美聯社(東京電):下午4點07分;
路透社(香港電):下午4點09分;
合眾社(東京電):下午4點10分;
法新社(香港電):下午4點15分。
他們都採取連續報道的方式,先以最快的速度報道主要事實,然後不斷深化、完善。下午4點28分,路透社發出內部通報,要記者趕快補發反應;其他通訊社也發出了類似的「內部通報」。
《告各族人民書》等首播之後,接著又播出了第二遍,一切都按照預先的安排有秩序地進行著。全國的聽眾守候在收音機旁,聽了一遍又一遍。可是,萬萬沒有料到,竟會在播出第三遍時發生了嚴重的播音差錯:在哀樂之後播出了「現在廣播周恩來同志治喪委員會……」。在場的人驚呆了!大家木然地站在那裡不知出了什麼事;中央台的領導和職工涌到節目傳送室,急切詢問是怎麼回事?全國各地聽眾紛紛打來電話質問、抗議、譴責,強烈要求追查事故的責任者,這就是中央台的「九.九」事故。事過幾年、十幾年之後,仍然有聽眾記憶猶新,詢問事故的原因。「九.九」事故是怎樣發生的?三言兩語說不清,我將在最後部分向讀者作詳細說明。
在第二遍播出《告各族人民書》的過程中,上級通知下午6點播出《公告》,這就忙著錄音、合成節目,重新安排播出時間。接著,上級又通知下午8點播出《治喪委員會名單》,又重新忙碌一番。9月9日從凌晨到晚間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之中。並機播出從下午4點到晚上10點零2分。
播出次序是:《告各族人民書》、哀樂、《治喪委員會名單》、《公告》、《國際歌》,總共59分50秒,正好每個小時播一遍。
當天播出的次數是:《告各族人民書》13次,《治喪委員會名單》6次,《公告》9次。中央台第二套節目,用記錄新聞速度各播出一次,供各地抄收。
9月9日夜,全台職工通宵未眠。
空前絕後 25天的治喪報道
從9日下午4點開始,中央台開始了治喪活動的宣傳,原來准備的其他內容的稿件和節目根本無法再安排,事實上不可能再播出其他內容的節目,聽眾也不允許。除了反復播出《告各族人民書》、《治喪委員會名單》和《公告》以外,還要播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大軍區發來的唁電,播出中央機關、國務院機關、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的悼念活動,采寫和播出首都黨政軍民以及全國各地人民的悼念活動及先進單位、英雄部隊的悼念文章,綜合報道瞻仰毛主席遺容,播發「兩報一刊」(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志)的社論,介紹各報刊刊登的毛主席生平照片,播發世界各國政府、政黨和知名人士的唁電等。來多少播多少,幾乎都是全文照播。
為此,中央台專門成立了采訪首都群眾瞻仰毛主席遺容的報道小組,這個小組從采訪、編輯、審定稿件、錄音製作,直到合成節目,把成品交給中央台宣傳辦公室(總編室)安排播出,一律不掛節目牌子。
為此,節目時間可以隨意延長。一次節目有多長?拿每天早晨半個小時的《新聞報摘》節目為例,9月10日為65分鍾;11日為5小時20分鍾;以後也在四到五個小時之間,而最長的是12日的《新聞報摘》節目,從早晨6點30分,一直延長到中午1點鍾,共長達6小時30分,這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早晨的安排可以延長,可是晚上8點的《全國聯播》節目如果照此安排,一直要播到第二天凌晨2點30分,而實際上全天播音是在凌晨1點35分結束。在這種情況下,只好把原來的節目分成幾次節目,化整為零播出。
這么大的工作量,對台灣廣播容納不下,尤其是對少數民族廣播,每種語言一天只有45分鍾的節目(重播一次),無論如何是容納不了的,只能選其重要稿件播出,只能摘要播出,有的唁電只能點到為止或綜合編輯播出。 在處理唁電和悼念文章中遇到了新問題:過去凡是發表毛主席的談話、題詞、文章等是極其嚴格的,必須經過中央批准。可是大量的唁電和文章中談到毛主席到某地視察、題詞、談話,對此無法、也來不及調查核實,更無法送審。對此,各新聞單位掌握標准不一致,隨意刪節也易造成嚴重政治問題。為此,中央台提出幾項處理意見,經上級認可後照此辦理:過去已報過的主席的活動,這次進一步報道了細節,未涉及到具體談話內容,可用;過去未報道過的主席視察、接見等,未及具體內容,可用;過去發表的語錄,未談到毛主席在什麼時候、針對什麼問題講的,這次交代了背景和細節,可用:談到過去主席作過批示,未涉及具體內容,又確有此事,可用;談到過去毛主席的復信、題詞,有具體內容的,不用原話,可用轉述的方式表述。
2. 告蘇聯人民書
1991年8月19日,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突然宣布總統戈爾巴喬夫因健康原因無法履行職權,總統職務由其代為行使,其後亞納耶夫會同當時的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及克格勃首腦等人宣布成立「緊急狀態委員會」,下令武裝部隊接管國家政權,同時軟禁了在黑海度假的戈爾巴喬夫。緊急狀態委員會發表了《告蘇聯人民書》目的是挽救接近崩潰邊緣的蘇聯
3. 《國民政府出師北伐告全國人民書》
時間:一九二六年七月五日。蔣介石。
目的:為了打倒帝國主義,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統一全國。
軍閥:張作霖、吳佩孚和孫傳芳
4. 上海市高院案號2019滬民申1409號民事裁定書內容是什麼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滬民申1409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牛多永,男,1964年12月13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上海大西洋焊接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
法定代表人:李欣雨,該公司董事長。
委託訴訟代理人:曾義,男。
再審申請人牛多永因與被申請人上海大西洋焊接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西洋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9)滬01民終366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牛多永申請再審稱,上海市化工職業病防治院於2017年9月8日出具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證明牛多永構成職業病,屬於工傷,大西洋公司卻違法解除其與牛多永之間的勞動合同,大西洋公司應向牛多永支付全部賠償費用。牛多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六項、第十三項規定申請再審。
大西洋公司提交意見稱,上海市靜安區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上海市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出具的鑒定結論明確,牛多永未構成職業病。牛多永耳疾的發生有很多原因,不能證明是工作原因所致,牛多永主張的賠償金額沒有依據,原審法院判決公正。
本院經審查認為,上海市化工職業病防治院於2017年9月8日出具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載明,診斷結論為無職業性雜訊聾。上海市靜安區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於2017年12月28日出具的《職業病鑒定書》及上海市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於2018年2月1日出具的《職業病鑒定書》載明,鑒定結論均為無職業性雜訊聾。牛多永現無證據證明其已構成職業病,原審法院據此判決不支持牛多永要求大西洋公司支付其賠償費用的訴請,於法不悖。牛多永的申請再審理由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六項、第十三項規定的情形。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牛多永的再審申請。
審 判 長唐琴
審 判 員劉華
審 判 員傅啟超
二〇二〇年五月二十五日
法官助理馬駿
書 記 員馬駿
5. 起訴書!!!格式樣本!!!狀告上海盛大!!!
寫這個一般定價是15元,發達地區可能略高。你可以去找人寫啊。也可以按照我提供的這個格式自己寫。事實和理由自己沒把握的貼上來大家給你改就好了。最後我建議你是說說案情,我們幫你探討一下有打官司的必要沒。
民事起訴書
原告: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單位、職業、住址。
(原告如為單位,應寫明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職務、單位地址)
被告: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單位、職業、住址。
(被告如為單位,應寫明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職務、單位地址)
案由:
請求事項:(寫明向法院起訴所要達到的目的)
1.
2.
事實和理由:(寫明起訴或提出主張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包括證據情況和 證人姓名及聯系地址)
此致 ______人民法院
原告:(簽名或蓋章)
委託代理人:
__年__月___日
附:一、本訴狀副本 份(按被告人數確定份數); 二、證據 份;
三、其他材料 份。
註:(1)、訴狀用鋼筆或毛筆寫。
(2)、「當事人」欄,均應寫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職業或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等項。對被告人的出生年月日確實不知的,可寫明其年齡。
(3)、「案由和訴訟請求」欄,應寫明控告的罪名和具體的訴訟要求。
(4)、「事實與理由」部分的空格不夠用時,可增加中頁。
(5)、訴狀副本份數,應按被告人的人數提交。
6. 告各族人民書
這我知道,到目前為止網上是沒有錄音資料的,只有文本。錄音資料保存在中央電視台的,是不公開對外提供下載的。另外金婚里有一小段,你可以去聽,在76年那一集里。
7. 告台灣同胞書的具體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台灣同胞書》(1979年1月1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舉行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台灣同胞書》
* * *
親愛的台灣同胞:
今天是一九七九年元旦。我們代表祖國大陸的各族人民,向諸位同胞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祝賀。
昔人有言:「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歡度新年的時刻,我們更加想念自己的親骨肉——台灣的父老兄弟姐妹。我們知道,你們也無限懷念祖國和大陸上的親人。這種綿延了多少歲月的相互思念之情與日俱增。自從一九四九年台灣同祖國不幸分離以來,我們之間音訊不通,來往斷絕,祖國不能統一,親人無從團聚,民族、國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所有中國同胞以及全球華裔,無不盼望早日結束這種令人痛心的局面。
我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享有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文化,對世界文明和人類發展的卓越貢獻,舉世共認。台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民族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盡管歷史上有過多少次外族入侵和內部紛爭,都不曾使我們的民族陷於長久分裂。近三十年台灣同祖國的分離,是人為的,是違反我們民族的利益和願望的,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每一個中國人,不論是生活在台灣的還是生活在大陸上的,都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繁榮負有不容推諉的責任。統一祖國這樣一個關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務,現在擺在我們大家的面前,誰也不能迴避,誰也不應迴避。如果我們還不盡快結束目前這種分裂局面,早日實現祖國的統一,我們何以告慰於列祖列宗?何以自解於子孫後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屬黃帝子孫,誰願成為民族的千古罪人?
近三十年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發生根本變化。我國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國際作用越來越重要。各國人民和政府為了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幾乎莫不對我們寄予極大期望。每一個中國人都為祖國的日見強盛而感到自豪。我們如果盡快結束目前的分裂局面,把力量合到一起,則所能貢獻於人類前途者,自更不可限量。早日實現祖國統一,不僅是全中國人民包括台灣同胞的共同心願,也是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和國家的共同希望。
今天,實現中國的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世界上普遍承認只有一個中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最近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定,和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的實現,更可見潮流所至,實非任何人所得而阻止。目前祖國安定團結,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在大陸上的各族人民,正在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偉大目標而同心戮力。我們殷切期望台灣早日歸回祖國,共同發展建國大業。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已經表示決心,一定要考慮現實情況,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在解決統一問題時尊重台灣現狀和台灣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不使台灣人民蒙受損失。台灣各界人士也紛紛抒發懷鄉思舊之情,訴述「認同回歸」之願,提出種種建議,熱烈盼望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時至今日,種種條件都對統一有利,可謂萬事俱備,任何人都不應當拂逆民族的意志,違背歷史的潮流。
我們寄希望於一千七百萬台灣人民,也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台灣當局一貫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反對台灣獨立。這就是我們共同的立場,合作的基礎。我們一貫主張愛國一家。統一祖國,人人有責。希望台灣當局以民族利益為重,對實現祖國統一的事業作出寶貴的貢獻。
中國政府已經命令人民解放軍從今天起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台灣海峽目前仍然存在著雙方的軍事對峙,這只能製造人為的緊張。我們認為,首先應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台灣當局之間的商談結束這種軍事對峙狀態,以便為雙方的任何一種范圍的交往接觸創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環境。
由於長期隔絕,大陸和台灣的同胞互不了解,對於雙方造成各種不便。遠居海外的許多僑胞都能回國觀光,與家人團聚。為什麼近在咫尺的大陸和台灣的同胞卻不能自由來往呢?我們認為這種藩籬沒有理由繼續存在。我們希望雙方盡快實現通航通郵,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互通訊息,探親訪友,旅遊參觀,進行學術文化體育工藝觀摩。
台灣和祖國大陸,在經濟上本來是一個整體。這些年來,經濟聯系不幸中斷。現在,祖國的建設正在蓬勃發展,我們也希望台灣的經濟日趨繁榮。我們相互之間完全應當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這是相互的需要,對任何一方都有利而無害。
親愛的台灣同胞:
我們偉大祖國的美好前途,既屬於我們,也屬於你們。統一祖國,是歷史賦於我們這一代人的神聖使命。時代在前進,形勢在發展。我們早一天完成這一使命,就可以早一天共同創造我國空前未有的光輝燦爛的歷史,而與各先進強國並駕齊驅,共謀世界的和平、繁榮和進步。讓我們攜起手來,為這一光榮目標共同奮斗!
(新華社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電)
8. 『告東江人民書』是誰寫的
賀衷寒
黃埔"三傑"之一
9. 起訴書樣本
可以按照以下模板書寫起訴狀:
民事起訴狀
原告: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工作單位、職業、住址、聯系方式。
被告: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工作單位、職業、住址、聯系方式。
請求事項:(寫明向法院起訴所要達到的目的)。
事實和理由:(寫明起訴或提出主張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包括證據情況和證人姓名及聯系地址)。
此致
××××人民法院
原告人:(簽名或蓋章)
××××年×月×日
附:1.本訴狀副本×份(按被告人數確定);
2.證據××份;
3.其他材料××份。
(9)告上海人民書的內容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條件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形式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