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臨港建設管委會

上海臨港建設管委會

發布時間:2021-05-17 13:00:47

㈠ 臨港新城的行政管轄

臨港地區規劃面積315平方公里,是上海重點發展的六大功能區域之一,由裝備產業區(65平方公里)、物流園區(16平方公里)、主產業區(108平方公里)、綜合區(41平方公里)、臨港奉賢園區(17平方公里)、南匯新城(68平方公里)六大功能板塊組成。
臨港地區的開發建設總體由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這兩大集團負責開發和建設,前者主要負責以城市功能開發為主的主城區,後者主要負責以產業功能開發為主的重裝備產業區和物流園區,後者又分別與四個城鎮成立了社區分公司,分別負責四個城鎮社區的開發和建設 。
隨著南匯並入浦東,原臨港地區行政管理模式發生較大調整。在主城區內原屬於市級機構上海臨港新城管委會的相關單位管轄權轉到浦東新區政府旗下的浦東臨港新城管委會名下,隸屬於浦東新區政府,並於2012年4月26日改稱為「南匯新城管委會」 。但主城區外的其餘地區仍屬上海臨港產業區管理委員會管理,歸屬於上海市政府。
2012年4月29日,臨港新城更名為南匯新城。
2012年09月19日,市委、市政府對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體制進行了調整完善:合並上海臨港產業區管委會和南匯新城管委會,成立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和南匯新城鎮。《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2013年1月12日起施行。《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明確,設立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委託浦東新區管理,負責統籌推進該地區開發建設。這意味著過去的產業區和新城兩個管委會將合二為一,臨港地區正式納入了「市屬區管」的管理模式。
2015年4月17日,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鳴波在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期間透露,根據臨港新一輪規劃,其未來定位將從「新城」調整為「獨立輔城」。 未來臨港與上海主城區的關系,類似日本橫濱與東京的關系,其規劃的人口總量在100萬—150萬。 臨港之心——南匯新城鎮。南匯新城鎮位於長江與杭州灣交匯處,東臨大海、北倚浦東、南與嵊泗及大小洋山島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約70公里,南匯新城鎮由原申港街道、蘆潮港鎮和老港鎮大治河以南(不含大河村和東河村)的區域合並組成。東至長江,南至杭州灣,西至奉賢區和浦東新區泥城鎮、書院鎮邊界,北至大治河。 總面積67.76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間,南匯新城鎮將著力建設城市、發展產業、集聚人氣、培育文化、營造氛圍,大力推進南匯新城建設,將南匯新城建成為上海市東南端的經濟、文化中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發展區域,長江三角洲地區具有海港特色的旅遊目的地,集中體現21世紀新型都市魅力和活力、兼具一定產業功能的綜合性現代化濱海新城,努力建設綠色之都、智慧之都、健康之都。 自2002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經歷了10年的努力、拼搏、奮戰,南匯新城已初見城市雛形。截至2011年底,南匯新城鎮共完成投資271億元,其中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54億元,公益性項目總投資94億元,社會(經營性)投資項目總投資31億元,住宅項目總投資92億元。主城區行政辦公、生活居住、商業配套、社會事業、旅遊休閑等功能逐漸完備,城市雛形已現,進入了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開發並舉的重要轉型發展階段。
南匯成陸於唐代前後,《舊唐書》記載,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因該地曲突入海,形狀如嘴,故稱「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根據《上海市政區類地名保護名錄》,南匯屬於「第一保護等級」的地名。按照《保護名錄》的規定,目前還在使用的地名不得隨意撤銷或更名,對屬於第一保護等級的地名,尤其要加強保護。 臨港之門——泥城 。臨港泥城分城區是臨港新城城市建設區的組成部分,是重裝備產業區和臨港物流園區生活服務配套的重要補充。將建設成為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以生活居住用地為主的生態型城市社區。臨港新城泥城分城區基地總面積約7.12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10萬。距浦東國際機場18公里,距蘆潮港碼頭4公里,距海港新城主城區約10公里,南鄰浦東鐵路和重裝備產業區,東鄰國際物流園區,北部與規劃中的新城主產業區相對,西接郊區環線、滬蘆高速公路(S2),交通便捷,四通八達。臨港泥城分城區分別依託原泥城和彭鎮設立社區功能軸的兩個核心,以對原有的設施按最先進的城市設計理念和標准予以更新完善;圍繞社區功能軸建設社區中心綜合組團,有社區的市民廣場、文化中心、中心公園、商業服務中心、體育中心、醫療服務中心以及公共交通樞紐。沿中心綜合組團南北兩側分別建成六個居住組團。工業小區(含配套工業區和都市工業區)設於社區西北角。 居住社區根據不同人群居住要求, 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按照現代居室要求,將居住用房、 周邊產業區生活配套用房建設成景觀獨特、配套齊全的現代化社區。按照未來 10萬人口湧入標准,設計完整的商業生態規劃和商業布局格式,將商業設施與便利商業服務相結合,娛樂與人文相結合,營造人氣凝聚、配套便捷、服務齊備的商業環境。
泥城分城區產業區將積極配套臨港主產業區,重點發展技術精、稅收高、就業廣、環保優的產業項目,同時積極促進本地現有工業結構相應調整,構建完備的生態產業鏈。
「泥城」名稱由來:白鶴廟周邊抗擊海潮所建的土堤。清朝咸豐年間,有一寧波虞姓人氏,在一泥墩上,只見一隻白鶴立地歡唳,聲音悅耳動聽。虞叫家人前往欲擒,那白鶴飛飛落落,虞氏家人終不得手。虞氏對白鶴飛行方向作了觀察,發現它飛行軌跡恰恰兜了個四四方方的圈子。虞氏心想:白鶴是吉祥之鳥,此地定是塊風水寶地,於是定居於此開墾建庄園。又據白鶴飛的蹤跡築起了數尺高的土堤。以防海潮侵襲,利於開墾堤內土地。後虞氏把庄園改建成廟宇,因沒有改變外面的白壁瓦屋,故此白鶴廟成了遠近聞名的與眾不同的廟宇,自此四方百姓視此地有神佛保佑,紛紛遷居於此。後人把白鶴廟周邊抗擊海潮所建的土堤,稱之為「泥城」。 臨港之玉——蘆潮港 。蘆潮港鎮是上海的東南水上門戶。蘆潮港以港興鎮,為國家一類口岸,全國重點漁港。蘆潮港碼頭年接待遊客40萬人次以上,2005年已增至100餘萬人次。 蘆潮港分城區是臨港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鎮區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規劃人口3萬人 ;產業區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蘆潮港分城區地理位置極為優越,東鄰臨港物流園區並緊靠東海大橋,與洋山深水港隔海相望,西側由200米寬森林綠帶與臨港重裝備園區相接,南面臨海,宛如鑲嵌在臨港新城中的一塊天成寶玉。在與兩大產業園區及洋山深水港的積極互動中,蘆潮港分城區將不斷獲得提升,成為一個充滿魅力與活力,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突顯生活品質的現代化、生態型濱海城鎮。 蘆潮港分城區水陸交通發達。海上出蘆潮港碼頭到浙江寧波、舟山、普陀山、大小洋山等地,在一、二小時之內。陸路距離海港新城5公里,距離洋山深水港32公里。
「蘆潮港」名稱由來:蘆葦盪中踩出的一條小路。解放前,漁民下海捕魚主要從「擱頭港」出進。 因「擱頭港」出灘較遠,淤泥多,道路泥濘難走,於是有的漁民從「擱頭港」東側密集的蘆葦中向東南出海,漸漸地從蘆葦中踩出一條小路。 以後,走這條路的人越來越多,日積月累,路越踩越寬,也越踩越低,經過幾次潮汛,低陷的路面沖出一條有5米寬的深漕。 大約在民國24-27年(1935-1938年)間,漁民給這條深漕隨意起了一個名字叫「路潮港」。以後,地方政府和當地人也沿用這個地名。 1960年,南匯縣人民政府在「路潮港」口建三門節制水閘,時任上海市副市長的宋日昌為水閘題名時,用諧音改成蘆潮港,後一直沿用至今。 2012年,原蘆潮港鎮和原申港街道合並,成立南匯新城鎮。 臨港之翼——書院。 臨港書院分城區位於臨港新城主產業區北翼,總規劃面積約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近8萬,是臨港新城面積最大的分城區。城區北倚新城內河航運幹道---大治河;東鄰連接浦東國際航空港和洋山深水港的快速交通幹道---兩港大道;南接新城重要交通幹道---白玉蘭大道;西靠主產業區交通幹道---Y6路;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臨港新城活力十足的分城區。分城區主要分為產業區、西北社區、西南社區、東北社區、東南社區及中央公園社區六大區域,通過運用國際先進設計理念,全面打造與臨港新城相匹配、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化生態城區和產業配套區。
「書院」名稱由來:租稅糧倉庫的名字。清朝嘉慶年間,當時的清政府為了儲存書院地區的租稅糧,建造了5開間兩廂房的倉庫,當地人叫它「收租廠」。因為這些租稅糧專用於南匯縣的私塾和各類教育經費,故又叫「書院廠」,簡稱「書院」。書院聞名四鄰,後以此取名。 臨港之窗——萬祥。 萬祥分城區位於臨港新城的西北部的主產業區內,是臨港新城的北門戶,距離張江高科僅40公里(車程約40分鍾),與浦東國際機場相距12公里(車程約15分鍾),總面積為23.4平方公里。 分城區緊靠 A30 郊環線和浦東鐵路。產業區五大功能定位:航空科技產業園、廠房區、裝備製造區、物流配送區、總部經濟區萬祥分城區產業區融合於整個臨港主產業區內,建設面積約為4平方公里,用地范圍東至Y8道路、南至白玉蘭大道、西至Y10道路、北至X9道路。萬祥分城區社區結構布局主要以「三層結構 三層布局-永續環境 永續生活永續生命」為核心思維。社區通過建設四高標準的新型生活區,將逐步成為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並與臨港新城協調發展的新型生態型城市社區。高標準的生活社區將為產業工人提供居住、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
「萬祥」名稱由來:雜貨店「萬祥裕」的名字。清朝光緒年間,貨商夏裕芳在開設「萬祥裕」大南貨店,規模宏大,經營范圍廣。因地段適中,生意興隆,名聲遠播。附近的商店見「萬祥裕」南貨店生意興隆,也逐步北遷,在「萬祥裕」附近開店、辦廠,久而久之形成一條南北向長約0.5公里、沿馬路塘港彎曲的集鎮街道,從此人們稱去「萬祥裕」南貨店購貨,就簡說為去「萬祥」。萬祥就此叫出其名。

㈡ 上海臨港管委會到上海金山財政局多少公里

上海臨管到金山一共大概在53公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塘沽管委會和臨港管委會是不是一個地方

不是一個地方。

㈣ 上海市委辦公廳公務員和臨港自貿新片區管委會公務員哪個好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市委辦公廳公務員……?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不論市委辦公廳公務員要比片區管委會公務員,各有優勢,各有特點,沒有可比度,任何單位,只要本人喜歡,能適應就算好,祝你生活幸福!

㈤ 上海市臨港屬於什麼區具體位置在什麼地方。

屬於上海浦東新區,海南匯新城位於浦東最東南。

2012年4月29日,臨港新城更名為」南匯新城「。根據南匯新城新一輪規劃,其未來定位將從「新城」調整為「獨立輔城」。

南匯新城鎮位於長江與杭州灣交匯處,東臨大海、北倚浦東、南與嵊泗及大小洋山島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約70公里,南匯新城鎮由原申港街道、蘆潮港鎮和老港鎮大治河以南(不含大河村和東河村)的區域合並組成。

(5)上海臨港建設管委會擴展閱讀:

臨港歷史建設:

臨港地區開發始於2002年,隨著南匯區並入浦東,原臨港地區行政管理模式發生較大調整。在主城區內原屬於市級機構上海臨港新城管委會的相關單位管轄權轉到浦東新區政府旗下的浦東臨港新城管委會名下,隸屬於浦東新區政府,並於2012年4月26日改稱為「南匯新城管委會」。

但產業區仍屬上海臨港產業區管理委員會管理,歸屬於上海市政府。 2012年4月29日,臨港新城更名為南匯新城。

2012年09月19日,市委、市政府對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體制進行了調整完善:合並上海臨港產業區管委會和南匯新城管委會,成立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和南匯新城鎮。

《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2013年1月12日起施行。《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明確,設立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委託浦東新區管理,負責統籌推進該地區開發建設。這意味著過去的產業區和新城兩個管委會將合二為一,臨港地區正式納入了「市屬區管」的管理模式。

2015年4月17日,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常務副主任陳鳴波在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期間透露,根據新一輪規劃,其未來定位將從「新城」調整為「獨立輔城」。未來南匯新城與上海主城區的關系,類似日本橫濱與東京的關系,其規劃的人口總量在100萬—150萬。

㈥ 臨港新城管委會建設環衛辦辦公地址

申港大道200號

㈦ 浦東臨港新城管理委員會的領導分工

姜梁:主任,領導管委會全面工作。
彭崧:常務副主任,負責管委會重要工作。
顧曉鳴:專職副主任、黨組書記,主持黨組工作,負責管委會日常行政工作,負責幹部人事、財政、
審計、紀檢等工作。
劉建國:副主任、黨組成員,分管經濟發展、投資促進、科技發展、企業服務、商業管理、會展旅遊、
文化活動等工作,分管機關黨建,分管經濟發展處、綜合管理處,協助分管辦公室。
陶明昌:副主任、黨組成員,分管規劃、土地管理、城市建設和管理、環境保護、建設項目推進、
行政審批等工作,分管規劃土地建設環境管理處、行政服務中心。

㈧ 上海臨港新城管委會和愛在臨港新城什麼關系啊!

沒錯的話,愛在臨港和上海臨港地區管理委員會是上下屬關系吧!

㈨ 臨港新城管委會在哪裡啊

37路、118路、128路都可以到。

閱讀全文

與上海臨港建設管委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鴻海環球基金兌付 瀏覽:444
大通投資和恆天投資哪家好 瀏覽:836
豬肉股票有哪些 瀏覽:666
阿里股票價格4月1日 瀏覽:153
qq面板股票 瀏覽:652
陝西旅遊股票 瀏覽:752
外匯特點包括 瀏覽:920
基金銷售研討會 瀏覽:242
中梁股票代碼 瀏覽:985
投資者參與融資融券交易前應 瀏覽:243
原油價格wti 瀏覽:596
股票測試題 瀏覽:441
基金4月19日 瀏覽:865
股票與其他投資的區別是什麼 瀏覽:194
中匯金投資的投資公司 瀏覽:913
股票漲停網 瀏覽:63
上海原油期貨標的怎麼算 瀏覽:270
期貨指數放開 瀏覽:731
002358資金流入 瀏覽:573
神火股份股票吧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