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歷年a股市場減持規模

歷年a股市場減持規模

發布時間:2021-05-17 20:58:32

① 哪裡可以看到歷年股市有多少公司減持

上市公司現在減持股票按規定要提前15天發布公告,要注意多檢查公司公告,每年減持最多的是次新股,這些股大多高估,產業資本減持慾望強烈。

② 歷年A股營收和凈利潤可以在哪裡查到

個股是F10。 所有的話,需要去證監會網站查找。

③ 從2007年至今中國A股不斷下跌的原因綜合分析(最高分再追加50分)

1. 2007年10月--2008年3月 政策抄打壓襲,周小川為首的央行貨幣政策制定者對國內通漲壓力始終恐慌!
2.2008年3月--今 大小非解禁、金融危機引發市場信心崩盤,股市飛流直下。
3.今--後 對上市公司業績壓力的恐懼
根本原因:市場自身的內在運轉規律 加上人為的過渡干預推波助瀾 弄巧成拙。

④ 求中國A股市場歷年整體平均市盈率。

從歷史看,滬市的整體市盈率總是在20倍至60倍波動。就是說,不管指數如何漲跌,整體市盈率總是呈現區間波動的態勢,指數會呈現波浪式上升不斷創新高的趨勢,市盈率不會。當市盈率回到20倍的時候,股市見底,一輪牛市即將展開;而市盈率到了60倍,特別是沖到60倍之上,股市見頂,調整即將開始。

上海歷年股票交易所A股平均市盈率.
年份 平均市盈率 平均換手率(%)
1992
1993 42.48
1994 23.45 1134.65
1995 15.7 528.76
1996 31.32 913.48
1997 39.86 701.81
1998 34.38 453.63
1999 38.13 471.46
2000 58.22 492.87
2001 37.71 269.33
2002 34.43 214
2003 36.54 250
2004 24.23 288.71
2005 16.33 274.37
2006 33.3 541.12
2007.10 60

深圳歷年股票交易所A股平均市盈率.換手率統計(1992--2002)
2002年12月31日採集
年份 市盈率P/E 換手率(%)
年份 發行股數平均 流通股數平均 流通股
平均換手率
1992 36.44 34.68 265.45
1993 35.94 37.9 324.43
1994 10.56 10.38 691.78
1995 9.97 9.39 309.55
1996 38.88 38.52 949.68
1997 42.66 42.38 662.32
1998 32.31 32.18 411.13
1999 37.56 38.28 371.60
2000 58.75 59.62 396.46
2001 40.76 41.02 189.97
2002 38.22 38.75 200.64

⑤ 誰能介紹一下中國近五年的股市情況比如幾幾年幾月大跌了

中國股市歷年牛熊市情況(2009-01-17 15:31:20)■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96.05——2年半後——1429) 1380%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以後,掛牌股票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股指從96.05點開始,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1429——386)1992年11月17日 (半年時間) - 73%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386——三個月後——1558)303%
快速下跌之後,峰迴路轉,迎來了快速上漲,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從1992年11月17日的386點開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只用了3個月時間,大盤漲幅高達303%。這種行情讓海外投資者羨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1558——17個月後——325)-79%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325——一個半月時間——1052) 223%
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都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市場中甚至一度傳言監管層將關閉股市,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1052——8個月後——577點)-45%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582——三天後——926)59%
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全面暴漲,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本輪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國股市對相關「政策」的敏感程度,「中國股市政策市」的說法被充分驗證。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926——8個月左右時間——512) -45%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512——17個月時間——1510) 194%
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深發展、四川長虹、深科技、湖北興化等龍頭股均為業績極佳的績優成長股,在這些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這些股票創造的「投資神化」也對當時的普通投資者進行了一場鮮活的投資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1510------101-----1025) -33%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1047-------104-------2245) 114%
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多數的投資者都記憶猶新,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將上證指數推高到2000點以上,並創出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伴隨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證券投資基金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大發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2245-----199---------998) - 55.5%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998 -----118-------6214) 513%
對於2001年至2005年大熊市中經濟快速增長的股指的修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逐步提升,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預期,並且國有股減持即股權分置的原則確定,有種利空出盡變利好的感覺,沉寂了4年的A股市場也該有上漲的動能了。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6日的998.23點達到2005年9月20日的1223.57點之後盤整了二個多月後,幾乎是一路上揚至6124.04點,演繹著瘋狂的旋律,投資者也都爭先恐後的紛紛入市,但是沖動之後必然會有「沖動的懲罰」。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今 (6124 --------54------1664) -73%
A股截止到2007年10月16日達到了瘋狂的極致,隨之而來的就是暴跌,截止2008年9月12日,A股市場上證指數達到了2000點。由於A股市場前期漲幅巨大,積累了一定泡沫,有回調的需要,再加上市場再融資規模巨大,股權分置確定的大小非開始解禁,中國股市與國際的聯動性逐步增強,受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美國次級債危機的爆發對於國內金融業和國內投資者的信心都已一定的沖擊。

⑥ 哪裡可以查詢A股市場歷年年末的總市值、流通市值、上市公司總數等信息

可以到交易所網站上查,不過年份有限

⑦ 全A股歷年的整體平均凈利潤增長率在哪裡可以查到

在東方財務網或者股吧都可以查詢到

⑧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幾次牛市,分別年份是謝謝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十一次牛市,分別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後,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8)歷年a股市場減持規模擴展閱讀:

特徵介紹

1、小型股先發動漲勢,不斷出現新的高價。

2、不利股市的消息頻傳,但是股價卻跌不下去時,為多頭買進時機。

3、利多消息在報章雜志上宣布時,股價即上漲。

4、股價不斷地以大幅上揚,小幅回檔再大幅上揚的方式波段推高。

5、個股不斷以板塊輪漲的方式將指數節節推高。

6、人氣不斷地匯集,投資人追高的意願強烈。

7、新開戶的人數不斷增加,新資金源源不斷湧入。

8、法人機構、大戶進場買進。

9、除息、除權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權。

10、移動平均線均呈多頭排列,日、周、月、季線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間。

12、整個經濟形勢明顯好轉,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頻傳。

13、本地股市和周邊股市同步不斷上揚,區域間經濟呈活躍趨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市

⑨ 哪位大蝦有,歷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家數

歷年復滬制深A股上市公司數量
1990 8
1991 13
1992 53
1993 183
1994 291
1995 323
1996 530
1997 745
1998 852
1999 949
2000 1088
2001 1160
2002 1224
2003 1287
2004 1377
2005 1381
2006 1434
2007 1550
2008 1625
2009 1718
2010 2063

⑩ 2018年A股市場有多少只股票退市

2018年,A股市場持續非理性下行。「黑天鵝」事件一個接一個,踩雷的風險明顯大於過去兩年。其中包括*ST長生的假疫苗風波、中弘股份的面值退市事件,而「黑天鵝」事件已讓三隻個股退市、五隻個股也即將退市,給資者帶來極大損失。《投資快報》特對今年以來的十大「黑天鵝」事件進行盤點,以饗大家。
TOP1:*ST長生(002680)

7月15日,國家葯監局在對*ST長生(002680)進行飛行檢查時發現,其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葯監局要求其停止狂犬疫苗生產,全面排查風險。7月16日,公司召回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干狂犬疫苗。除了狂犬疫苗造假,公司的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造假,但是公司卻從未進行披露。
事件爆發後,長生生物連續跌停,股價一度從24.55元跌到2.66元,期間出現了36個「一」字跌停板,累計跌幅近九成。其後股價雖有所反抽,但最新一輪停牌價3.94元,較高位仍跌去逾八成。11月17日長生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存在退市風險,從11月19日開市起停牌。
從事件爆發到現在,長生生物已被吉林省葯監局罰沒91億元罰款,可以說已經罰到傾家盪產,而在退市新規出台之後長生生物被強制退市已經板上釘釘,這樣的公司即便退市已經沒有任何投資價值,如果投資者坐上末班車仍將會血本無歸。而長生生物事件比起一般的黑天鵝事件似乎更危險,它比那些完完全全業務造假的公司更難以分辨,畢竟此前的長生生物從事不錯的生意,成長性也很不錯。
TOP2:上海萊士(002252)
12月20日,上海萊士(002252)再度跌停,報6.81元。自12月7日復牌以來,上海萊士已連續第十個交易日一字跌停,期間累計跌幅65.15%,市值縮水逾600億元。但近兩日上海萊士成交額有所放大,該股19日成交額約8000萬元,20日成交額已近3.44億元,但跌停板上仍有約165萬手封單。
此前停牌近9個月後,上海萊士為了自救,於12月6日推出了國內近年來最大的海外醫葯資產收購案,即作價約391億元收購基立福持有的GDS全部或部分股權以及天誠德國股東持有的天誠德國100%股權。不過市場並不買賬,上海萊士12月7日復牌後連續9個一字跌停。公司股價暴跌,不僅讓持有該股的投資者陷入困局,同時也使得控股股東萊士中國、科瑞天誠所質押的股份存被動減持的風險。
此外,持有上海萊士的基金亦「苦不堪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15家公募基金合計持有上海萊士785.68萬股股份。比如鵬華基金旗下科瑞萊士資管計劃等3隻資管計劃共計持有上海萊士14637.19萬股,市值達33億元。而隨著股價暴跌,上述3隻鵬華資管計劃合計已浮虧21.5億元。
TOP3:中興通訊(000063)
中興通訊去年財報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收619.6億元,歸母凈利潤45.7億元。今年中興通訊一度跌至11.85元,不過,目前股價最新收報19.36元,已較低位反彈超過60%。
TOP4:中弘退(000979)
再過3個交易日,中弘退(000979)就將被深交所摘牌,公司也由此成為「面值退市」第一股。今年11月8日,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11月15日晚間,中弘股份公告,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被摘牌。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的最後交易日期為2018年12月27日。
12月20日,中弘退收報0.23元。而自11月18日,中弘股份改名為「中弘退」復牌起,公司股價跌幅已達71.95%。數據顯示,國新健康(000503)股價1996年5月13日報0.4元,創下A股史上最低交易紀錄。如今,這一紀錄已被中弘退刷新。
2009年借殼上市後,在缺乏業績支撐的情況下多次通過送轉擴張股本攤薄股價,在公司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仍多次以現金收購境外資產等,都是中弘股份一步步走向退市結局的內因。另一方面,股價低於面值(1元)的退市指標是滬深交易所在2012年修訂退市相關規則時,借鑒海外市場經驗新增的條款。該指標的意義在於,以市場化選擇的方式決定公司的上市地位。
TOP5:*ST龍力(002604)
在債務危機爆發之後,*ST龍力(002604)在2017年年報中爆了個大雷。然而時至今日,公司依然說不清楚錢是怎麼沒的,去了哪裡。12月5日晚間,*ST龍力發布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公告中稱,公司尚未能對多個會計科目存在的問題、相關前期業務的完整經過及影響形成准確的結論。
2018年5月22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向*ST龍力發出關於公司2017年年報的問詢函。6月22日,*ST龍力僅對部分問題進行了回復並披露。11月27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次《關注函》,要求*ST龍力對前述問詢函中涉及到但未回復的多個會計科目問題進行充分核查。
2017年底,*ST龍力債務危機爆發。在之後的2017年度報告中,公司業績變成了虧損34.83億元。對於巨變,ST龍力解釋,今年1月11日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後,公司配合證監會及審計機構的調查與審計開展了財務自查。今年4月11月復牌後,股價曾一口氣收出22個跌停板。最新收盤價2.04元,較復牌前的收盤價跌去了76.66%。
TOP6:*ST百特(002323)
7月4日晚間,*ST百特(002323)公告稱其因涉嫌犯罪案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股票自7月6日起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自7月6日起交易30個交易日,隨後將繼續停牌,深交所將在停牌後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數據顯示,*ST百特停牌前的30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72.40%,期間出現27家個「一」字板跌停。
數據顯示,*ST百特造假事件發酵於2017年4月,當時其因涉嫌信披違法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僅僅一個月後,證監會就發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查明*ST百特在2015年至2016年9月份,累計虛增營業收入約5.8億元,虛增利潤近2.6億元。
對*ST百特的違法行為,證監會評價稱「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惡劣,違法情節嚴重」,言辭犀利。7月5日晚間,深交所宣布已正式啟動對雅百特的強制退市機制。若*ST百特因此被強制退市,將成為深交所中小板首例強制退市股。
TOP7:金亞科技(300028)
6月27日凌晨,深交所宣布,因欺詐發行已正式啟動對金亞科技(300028)的強制退市機制,金亞科技也由此成為欣泰電氣之後,A股第二例因欺詐發行股票被強制退市的企業,公司簡稱變更為「*金亞」。公司股票6月27日得牌,遭遇連續八個交易日跌停。8月7日收盤價為0.68元,較復牌前跌去了75.48%。
由於30個交易日已滿,*金亞已於8月8日起開始停牌,股票簡稱變為金亞科技,目前正在等待深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暫停上市的決定。12月18日,金亞科技發布公告提示稱,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據了解,為了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金亞科技在2008年、2009年通過虛構客戶、虛構業務、偽造合同等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騙取首次公開發行核准。
歷史上,金亞科技也曾有屬於自已的高光時刻。2015年2月,金亞科技計劃以溢價14.87倍,以22億元的價格收購天象互動。這條消息卻令金亞科技股價快速攀升,區間漲幅最高超過400%。而令人驚奇的是,時任金亞科技董事長周旭輝2015年2月火線入股天象互動。
TOP8:退市吉恩(600432)
退市吉恩(600432),前身是吉恩鎳業,由於2014年和2015年連續兩年虧損,在2016年5月3日便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吉恩」;去年5月26日,因連續三年虧損被實施暫停上市。今年5月15日,由於其2017年度虧損和凈資產為負且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退市吉恩被上交所宣布終止上市。
5月22日,上交所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對*ST吉恩作出終止其股票上市的決定,並於5月30日進入退市整理期。5月30日復牌後,*ST吉恩連續遭遇18個一字跌停。截至7月11日的收盤價1.38元/股,復牌以來股價區間跌幅高達79.55%。7月12日起,*ST吉恩開始停牌,等候上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暫停上市的決定,股票簡稱已變更為退市吉恩。
公司為何會走上這條不歸路?悲劇皆因「抄底」。 自涉足海外項目後,公司自身經營業績持續下滑,2009年至2011年,凈利潤分別較上年下滑48%、6%、70%;其中,2011年公司年報還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的無保留意見。2012年,公司開始出現虧損。
TOP9:退市昆機(600806)
5月30日,此前被宣告退市的*ST昆機(600806)正式進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證券簡稱分別變更為退市昆機。值得一提的是,30日當天退市昆機一直到10點05分才出現第一筆成交,成交量僅為1手。加上此後成交的3手和1手,公司全天僅僅成交5手,成交額僅為2900元。
此前,退市昆機因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已被暫停上市。而暫停上市公司要避免退市結局,面臨的是一項復雜的綜合工程,需滿足一攬子合規條件。但公司2017年在恢復上市方面全無突破,進入2018年的*ST昆機其實早已立在懸崖邊上。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觸及多項終止上市條件。
而對於退市昆機來說,今年一季度我國機床進口增速強勁(同比增長58%),然而國內機床生產量疲弱(同比下降43%)。因此通過產業升級,借著中國製造業結構性升級的大趨勢,實現高端機床製造,或許才是公司未來實現再度起飛的翅膀。
TOP10:烯碳退(000511)
今年4月28日,烯碳退前身*ST烯碳發布2017年年報,不過年度報告被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當日同時披露了退市風險警示。5月28日,深交所宣布對*ST烯碳作出終止上市決定,這是2018年度深交所首家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同時也是滬深兩市第一例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後退市的上市公司。
7月16日,烯碳退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被摘牌,7月17日為公司最後一個交易日。數據顯示,自從6月5日進入退市整理期後,烯碳退經歷18個跌停,累積下跌了86.5%。而在烯碳退最後的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也成為了上市以來的最低價:0.61元,而從6月5日到7月17日的30個交易日中,累計下跌了88.43%。
公開資料顯示,烯碳退早在1993年就以「遼物資A」的名字在深交所上市,之後重組更名為「銀基發展」,後又再一次重組,更名為「烯碳新材」。在石墨烯概念的炒作下,股價也曾大漲過。不過之後業績就持續下跌,連續虧損,被證監會調查。

閱讀全文

與歷年a股市場減持規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者參與融資融券交易前應 瀏覽:243
原油價格wti 瀏覽:596
股票測試題 瀏覽:441
基金4月19日 瀏覽:865
股票與其他投資的區別是什麼 瀏覽:194
中匯金投資的投資公司 瀏覽:913
股票漲停網 瀏覽:63
上海原油期貨標的怎麼算 瀏覽:270
期貨指數放開 瀏覽:731
002358資金流入 瀏覽:573
神火股份股票吧 瀏覽:77
豐台小額貸款公司 瀏覽:217
分紅基金排名2019 瀏覽:852
意馬國際股票 瀏覽:342
東方通資金流向 瀏覽:181
明天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237
外匯管理局業務中心 瀏覽:107
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執業規范解讀 瀏覽:53
銀行貸款放貨幣基金 瀏覽:168
我國鋼材最高價格是多少錢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