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說企業上市不是「免死金牌」
孩子犯了錯,父母都知道,要適當地批評懲罰。但近日,湖北省政府金融辦(上市辦)發布對上市後備「金種子」企業支持措施,其中有一條令人為之驚訝——「對須進行行政處罰的事項依法依規從輕或減輕處理、各級部門行政處罰決定要事先通報省上市辦」。
湖北這起事件,並非偶然。近年以來,企業上市(IPO)的審查,呈日趨嚴厲之勢。其中,對於企業違法行為的審查,更成為IPO審查重中之重。2016年修訂後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十八條明確規定,上市企業在最近36個月內,不得有「情節嚴重」,受到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這種對於企業違法行為的審查,意在防止企業帶病上市,推動資本市場良性健康發展。
但是,地方政府在行政處罰上「動手腳」,使得資本市場這一改革成果,有付諸東流的危險。只要地方政府願意,行政處罰書上改幾行字,違法情節再「嚴重」,立刻就可變為「輕微」,如此,有嚴重污點的違法企業也可輕松繞過審查,獲得上市資格。地方政府這么做,能獲得上市資格的企業數量確實多了,但是,隱患和風險也同時埋下了。這種政府幫助企業「帶病上市」的行為,實質上就是造假,和一些無良企業造假欺騙監管部門和股民的行為,沒有本質區別。
通過放鬆監管要求,推動企業上市,這非市場之福,也非企業之福。監管要求放鬆,給企業釋放的是一種錯誤信號,使得企業認為上市公司有違法的特權,違法之後可以討價還價。長此以往,這將扭曲的企業經營文化,使得企業不以違法為恥,更加膽大妄為。對此,長生生物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長生生物瘋狂造假為何能持續四年之久,對法律法規的漠視使得長生生物最終走上不歸路,坑了股民,更害了自己。
與長生生物同時出事的武漢生物,最近同樣被國家葯監局等部門組成的核查組認定,地方監管部門存在監管不到位問題,對劣質疫苗事故的處罰沒有按國家有關法規和規定從嚴從重,行政處罰偏輕。國家相關核查組的話音剛剛落地,湖北對上市後備企業「減輕行政處罰」的政策就急不可耐出台。顯然,湖北有關方面並未吸取武漢生物的教訓,這種行政監管思維的異化,恐怕是比劣質疫苗更嚴重的問題。
『貳』 歷史上的免罪金牌是金子做的嗎,真的能免死嗎
免罪金牌並不是金子做的,而且其實也沒有真的免死功能。相反,大多數擁有免死金牌的人反而死的更快。
因為吧,能領到這些鐵券的人,一般都是那種功勞大的沒法兒再做其他賞賜了。皇上為了顯示自己的風度,就發個鐵券糊弄人。而這種越是功勞大的,皇上看的越不順眼。說不定發個鐵券就是為了記住這些人,以後好算賬。比如跟著朱元璋的那些被發了證書的人,大多沒有好下場。還有跟著朱棣的那些人也是如此。在皇權社會,免不免罪就是皇上一句話的事兒。鐵券啥的沒啥用,就是面兒上好看。
『叄』 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嗎
免死金牌其實就是丹書鐵券,確實可以免除功臣及他們後嗣所犯下的死罪。當然這個死罪不包括謀反等政治罪行,也就是一些刑事案件。這免死金牌確實能夠保人一命,所以才會又叫免死金牌。
正是因為丹書鐵券確實能夠保人性命,因此才會又被稱為免死金牌。不是一般臣子就能獲得的,雖然不一定可以保證子嗣永享富貴,但至少可以保後世子孫一命。
『肆』 「免死金牌」是什麼意思
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
『伍』 A股免死金牌,奉旨乞討什麼意思
個人理解這種股一般是不能退市的股,比如超級大盤股或央企,可以不斷的獲得增發或發債的能力。
『陸』 歷史上的「丹書鐵券」「免死金牌」,真能免死罪嗎
丹書鐵券和免死金牌指的是同一樣東西,也被稱為丹書鐵契或金書鐵券等。最早的時候,牌文是用紅色筆墨寫在鐵制的牌子上,因此得名丹書鐵券。唐朝時改為在鐵制的牌子上鑿刻字跡,然後嵌入黃金,所以也被稱為金書鐵券。免死金牌則是民間的叫法。
丹書鐵券的功用極大,它由皇帝頒發給親信大臣,通常情況下都是頒給一些開國元勛,或是一些開創盛世的能臣,意思就是說如果此人或他的子孫犯了罪,可以免死甚至免罪,但一般也會有次數限制。
經過和賜予他鐵券的皇帝名號等當然最重要的部分還是關於免死的文字,其文中有記載,「卿恕九死,子孫三死」,就是說如果犯了罪,只要手執鐵券,錢鏐本人可以免死九次,他的兒孫可以免死三次。丹書鐵券,亦作丹書鐵契、金書鐵券、鐵券、誓書,民間俗稱「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