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無法否認深圳上海是中國有特殊地位的兩個城市,要不兩個證券交易所怎麼會選擇它們?
二者之間有可比的地方,也有不能比的地方,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我反對絕對化的比較,作為鄧小平先生心目中的兩個城市,深滬應當有相互學習的胸懷,之所以列出深圳上海的一些數據,只是想說明以上的目的,關鍵是不要以勢壓人,不要以已之長比別人之短,這不算本事。
深圳發展得好,從全國戰略格局來說對香港穩定有好處,對上海也沒有壞處吧。一些上海網友力圖打壓深圳,說了一些過激的話,相信不是有主觀惡意的,只是要明白一句話:公道自在人心,深圳和上海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豈是你我能夠曲解的?
一、政治地位
深圳: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中國改革開放的標志和窗口,市委書記是中央候補委員。深圳既是鄧小平理論的試驗場地,又是鄧小平理論的光輝結晶;鄧小平的初衷決不是簡單地立足於中國南方一個小鎮的發展前景,深圳是作為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試驗地」而創立、是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特殊「窗口」而存在的,它的「輻射」與「帶動」功能要影響整個中國。
上海:直轄市,中國最大的城市(市區人口最多),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市委書記是政治局委員。
二、經濟地位
(一)發展定位:
深圳:用20年左右的時間,在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將深圳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重要的區域性國際化城市。(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是胡總書記視察深圳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上海:國際經濟、貿易、金融、航運和信息五大中心。
(二)經濟發展速度
1、深圳發展速度令人矚目,建城以來一直高於上海。自1980年成立經濟特區以來,深圳市GDP年平均增長28%,1990年GDP僅為135億元,居大中城市第二十位,2000年躍至第四位至今,每平方公里土地創造的GDP產值和稅收長期位列中國城市之首。這個被譽為"發展奇跡"和"中國改革之窗"的城市背負著中國人早日實現現代化的夢想。
2、上海八十年代一度沉寂,被深圳壓了風頭,90年代初,上海在浦東開發的帶動下,重振雄風,佔全國GDP比重由1990年的4%增至2000年的5%。
(三)人均GDP、地均GDP
深圳6000美元左右;上海5000美元左右。地均GDP深圳也是全國第一。
(四)財政收入
財政收入是經濟實力的具體表現,是經濟運作和發展的有力支撐,上海的地方財政實力強,但深圳的地方財政收入也比較高,佔GDP比重比上海還高。
(五)工業經濟
上海工業的優勢很大,工業總產值比深圳多出一倍以上。但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占工業總量比重是中國第一,發展後勁強勁。
(六)需求情況
投資、內需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方面,國內固定資產投資上海多年來投入最大,吸引外資方面上海深圳目前均處於同一水平,但上海的外貿八成是以跨國公司為主的工業、戰略投資;內需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上海領先;出口方面,深圳已連續11連冠,去年仍比上海高出一成多。
(七)居民收入
城鎮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方面,深圳是全國第一位,上海在珠三角只能排第七。深圳的人均收入是上海的一倍多。在百戶城市居民家庭擁有大件家庭電器產品方深圳亦處於前列,深圳人的消費已轉向住房和汽車,深圳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17平方米,上海只有11平方米。深圳百戶家庭擁有汽車在六城市中占首位。(2004年上半年收入情況:1 深圳 148682東莞 11658 溫州 9366 台州 8983 珠海 8856 廣州 8839 上海 8513 中山 8503 紹興 8439 佛山 8385)
(八)企業競爭力
1、深圳不愧是改革開放的先鋒,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萬科,最好的房地產上市公司。即使依託已經平穩、理性的深圳房地產市場,2002,2003連續2年利潤大幅增長。連續10送10,10送5大比例送股。而有著上海浦東開發龍頭概念的陸家嘴、外高橋、浦東金橋則要遜色得多
2、IT行業,最好的通信設備製造公司華為與中興都在深圳,這兩家企業依靠自身強大的研發實力,不僅在國內遙遙領先,也爭奪了各跨國頂級通訊企業如朗訊、北電、西門子的國內市場大片江山。沒有中興,華為,國外巨頭在中國國內市場壟斷的日子不會結束。中國50%的現有固話客戶交不起初裝費,70%的現有移動用戶付不起高昂的資費。另一迅速崛起的通信企業UT-STARCOM,研發中心也在深圳。這家公司的小靈通占據國內市場60%強的份額。小靈通的廉價使許多低端用戶買得起、打得起,高端用戶兜里別著兩個手機,一個GSM/CDMA,另一個PHS。INTERNETE服務中,風靡全國的QQ製造者騰訊公司,也在深圳。
3、而反觀上海有什麼呢,上海的高校資源全國第二,90年代以來依靠政府傾斜資金源源不斷湧入。IT行業的兩大要素人才與資金得天獨厚,卻沒有一家象樣的本土企業。有的只是洋買辦的銷售用服中心,加上港台企業的部分研發分支機構。上海貝爾,這家在90年代初靠著比利時的產品作為國內通信設備製造企業的龍頭老大,隨著中興,華為的興起而日漸衰弱。2002年與ALCATEL的合並重組,實際技術牢牢掌握在他人。一旦ALCATEL撤資,後果不堪設想。相對而言,中興華為的上海研發機構在當地都是相當不錯。
4、金融業,最好的商業銀行招商銀行總部在深圳。招商銀行的網路建設、服務質量、收費標准在全國都是一流的。我出門通常帶一張招商卡。上海除了一些外資銀行的分支機構外,本土沒有一家走出去的銀行。證券業,眾所周知,由於國家政策,上交所的規模是深交所的兩倍強,而且差距不斷擴大。但證券業巨頭國信證券、國泰君安,南方證券都紮根在深圳,以深圳如此相對劣勢的資源,能在總量和上海相當實屬不易。
5、為什麼深圳的本土企業有著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這與深圳成熟的市場經濟理念,深圳拼搏創新,勇於進取的精神是分不開得。而上海的意識卻要差很多。很多新老上海人洋洋自得於自己在中國國際化的窗口,保守,裹足不前。這是很危險的。
三、 交通環境
1、上海的交通狀況惡劣到什麼地步呢?在徐匯區,到閘北區的辦公點上班時。如果坐公司班車,5天一般有2天要遲到。如果改坐地鐵,加轉兩趟公汽,還可以保證一小時左右到達。地鐵1號線與2號線的交接處人民廣場,在高峰期的擁擠狀況怎麼樣形容也不過分。從這你就可以看出上海居高不下的房價確實有理由。地鐵2號線人民廣場至陸家嘴一段,高峰期能擠上就不錯了。
2、而深圳,由於一開始城市建設就規劃得很好,交通狀況在全國各大中型城市中可能是最好的。除了深南大道在高峰期可能會堵車外,很少聽說有堵車或班車遲到事件發生。在濱海大道與濱河大道,汽車開起來的速度可以以省際高速公路媲美。
四、人文環境
很多人說深圳人情關系冷漠,沒有歸屬感。這主要是由於深圳絕大多數都是外來人口的緣故。隨著越來越多外地人定居深圳,成為新的「本地人」,這種感覺將逐漸淡化。而上海人口老化和負增長是全國出了名的。深圳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城市,平均年齡28歲,誰有活力不用說了吧。
五、治安環境
不用說是上海好過深圳。原因只有一個:深圳流動人口遠超上海,深圳有700多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全國第一,戶籍人口只有154萬,試問全中國甚至全世界有哪個城市有這樣的人口結構?
六、生活環境
深圳是世界花園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花園式海濱城市,森林覆蓋率超過35%;上海也算沿海城市,可是生活環境不行,別說什麼海灘海島,到現在還沒有評上國家環保模範城。
七、結論
從上述分析比較可以看到,深圳是中國第一強城市,經濟發展速度和現代化水平傲視群城,上海在各城市中具有全面優勢,目前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正朝著建成五大中心的方向邁進,將與港深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強壯有力的兩條腿。
⑵ 上海和深圳的全方位比較
上海生活品質遠不如深圳[轉帖]
有些人到上海只來幾天,覺得上海外灘、陸家嘴怎麼那麼有國際大城市氣魄,而對深
圳貶責。其實,這是一種假象。我在深圳上海都呆過很長時間,應該有發言權。實際
上在上海呆的時間長一點,就會發現,上海的生活品質遠不如深圳,上海人的生活比
深圳差多了。
上海是一個沖積大平原,平坦的像個大桌面——無趣;深圳到處都是山,爬山是我們
深
圳人的一種鍛煉休閑方式,在上海卻是一種奢望。而且,一個城市到處都是鋼筋水
泥,不覺得壓抑嗎?
上海雖叫「海」,卻沒有大海和海灘,充其量叫「泥灘」——深圳多好,大小梅沙,
南澳,
濱海大道,景色美不勝收,心胸豁然開朗。
上海沒有大片綠地,僅有的幾小塊公園綠地還用欄桿圍起來,生怕你去踩。深圳街上
到處是綠地,周末到蓮花山的大片綠地上去放風箏,深圳普通人的生活在上海有錢也
是買不到的。
上海的公園又小,人有多,更好笑的是還要收2元錢的門票。內地很多城市都不收了,
國際大都市是要收的。深圳市內的公園都免費,人民的生活質量遠高於上海。
上海沒有好的報紙,晚報晨報盡是一些婆婆媽MD小事。南方都市報是多有深度的一份
報紙。原先覺得深圳特區報很難看,到上海後發現至少比國際大都市的報紙強多了,至少
是彩色印刷的,報紙雖沒什麼內容,廣告還是給我們帶來方便的。
上海看不到香港的電視,盡是些內地電視台。想看稍微一點自由的信息,在911時看直
播,PEARL的九點三十分——深圳人的普通生活在上海不可能。
晚上沒有好的報紙、電視看,星期六星期天因為上海是個大平原,沒地方去——上海
人的業余休閑生活實在太差,生活品質與深圳實在相差太大。
普通上海人休閑的方式就是逛街,個人在深圳呆得比較久,覺得上海這種逛街實在是
很沒有意思,與大自然、與綠地、與海灘、與藍天親密接觸,多好。
上海的生活成本遠高於深圳。房子起價8000,兩房兩廳一衛普遍設計成120/130平米(
深圳如果這么大,可以設計成4房2廳2衛)——受不了,上海的房子,無論從社區環境,房
屋設計都遠不如深圳,還比深圳貴得多。在深圳50萬的房子,上海至少120萬,還趕不上深
圳的房子。陸家嘴一個樓盤,容積率3.6,均價3-4萬以上。千萬富翁在上海的定義是,除
了陸家嘴一套250平米的房子以外,一無所有。
上海買車還要收牌照費,3-4萬。在陸家嘴寫字樓停車,均價1500一個月,一年2萬左
右。在上海你買得起車嗎?
如果說生活成本高,工資高也行啊。可是,上海的薪酬和深圳差不多,普通人也就一
兩千塊錢,可怎麼活呀。
深圳是一種自由的空氣,上海是一種霸氣。明明房子有泡沫,可是你聽說上海市公開
承認過房地產有泡沫嗎?
上海的服務奇差。在深圳工作很累,理發小姐按摩是很好的恢復疲勞方式,價格也不
貴,洗剪吹20-25元。上海的洗剪不分,男先生的一雙大手幾分鍾粗糙了事。100塊錢也買
不到深圳的洗剪服務。餐廳的小姐服務也差,愛理不理——在深圳,早就被炒掉了。
說上海有文化氛圍,難道花幾百塊錢看場演出就算有文化氛圍?我個人覺得,深圳這
個城市相對來講,文化特點最鮮明,崇尚個人奮斗,關系簡單明了;熱愛大自然,熱愛旅
游;熱心公益事業,願意幫助別人——在上海的地鐵里,你很難看見給老年人讓座。
上海的交通和出行之苦想必無需多言,深圳的公交系統是全國一步到達率最高的,從
深圳任何一個地方出發,到深圳90%的其他地方都是不用轉車的,而且95%的機會都有座
位。
⑶ 深圳一年大概有多少的財政收入。
經濟增長
2006年,深圳市國內生產總值達5684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23億元,增長1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72億元,增長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1億元,增長16.2%;進出口總額2374億美元,增長29.9%,其中出口總額1361億美元,增長34.1%,連續14年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
經濟規模
深圳經濟總量相當於國內的一個中等省份,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的第四位,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1979年人均GDP僅為606元,到2006年達到8619美元,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
財政收入
2006年,深圳財政收入實現歷史性突破,除上劃中央收入1130.16億元外,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歷史性突破500億元大關,達到500.88億元,比上年增加88.5億元,增長21.46%。
經濟地位
經濟特區建立27年來,深圳由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外貿出口、海洋運輸等多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深圳地處珠江三角洲的前沿,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的紐帶和橋梁,是華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樞紐。深圳經濟特區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承擔著重要使命。
物價水平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市場物價趨穩。200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67.08元,比上年增長5.0%,而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2%。
人才資源
從1985年至2006年,深圳市累計引進海外專家超過27萬人次,留學回國人員近萬人;全市技能人才隊伍已發展到167萬人。深圳已成為人才聚集的重要基地。
商貿流通
2006年消費品市場穩中見旺。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1.29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商業批零網點9萬多個,從業人員30多萬人,零售總面積超500萬平方米,1萬平方米以上大商場50多家,居廣東省之首,形成了東門、華強北兩大近100萬平方米的商業旺區。宜家、吉之島、百安居、塔吉特等世界知名零售集團設立零售分店的同時,把地區性總部、采購中心、配送中心設在深圳。
房地產業
深圳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土地與房地產市場調控體系。廣東省統計局最新公布的調查報告《珠三角地區房地產開發競爭力實證分析》顯示,深圳市在珠三角地區房地產業競爭力排名第一。房地產開發企業約700餘家。
擔保業
信用擔保機構從業人員500餘人,33%具研究生以上學歷,高級職稱佔6.34%,金融專業佔24.3%。
⑷ 深圳市一九年財政收入多少錢
深圳市19年財政收入其實不錯的,深圳市的話可以說是我沿海開放的城市,他是我國的特大城市之一,可以說每年有很高的財政收入。
⑸ 誰知道各地級市的財政收入是多少和排名
1上海市:7450+13.6% 滬Kwo*
2北京市:4283+13.2% 京|#m\nL
3廣州市:4116+15.0% 粵TrA
4蘇州市:3450+17.6% 蘇RY
5深圳市:3423+17.3% 粵V
6天津市:2932+15.7% 津L*
7重慶市:2665+12.2% 渝J'i-
8杭州市:2515+15.0% 浙a"hX
9無錫市:2350+17.4% 蘇5]0
10成都市:2186+13.6% 川6
11青島市:2164+16.8% 魯fR9X
12寧波市:2158+15.5% 浙L
13大連市:1962+16.2% 遼sE5<
14武漢市:1956+14.5% 鄂{iuA_
15南京市:1910+17.3% 蘇_->O
16沈陽市:1896+15.5% 遼ZBv,
17哈爾濱:1681+14.7% 黑Pd"o-
18佛山市:+16.3% 粵Hn 9q
19煙台市:1643+18.5% 魯oU
20石家莊:1633+14.1% 冀Ii\F]r
21濟南市:1619+15.3% 魯j
22唐山市:1606+14.8% 冀gS{
23泉州市:1603+14.2% 閩hV7"J
24福州市:1548+13.0% 閩>
25長春市:1535+13.5% 吉tBB:cP
26溫州市:1403+14.1% 浙45j
27鄭州市:1375+15.5% 豫kV\/3;
28紹興市:1314+15.3% 浙l&4s2
29濰坊市:1246+16.9% 魯/TH"-v
30大慶市:1240+10.2% 黑4
31淄博市:1231+17.0% 魯:C;B|
32南通市:1220+15.6% 蘇vy
33台州市:1174+13.6% 浙'(jhM@
34東莞市:1155+19.6% 粵:\
35長沙市:1108+14.8% 湘_z1!}
36保定市:1107+14.0% 冀l]37濟寧市:1102+ 魯I#E
38常州市:1101+15.5% 蘇m!@F
39徐州市:1096+14.0% 蘇d
40西安市:1096+13.5% 陝BEI$u
41嘉興市:1051+16.5% 浙 QsT[X.
42臨沂市:1012+17.0% 魯Qkw*
43威海市:1009+17.1% 魯C
44鞍山市:1006+15.8% 遼wY
45金華市: 978+16.2% 浙8n
46昆明市: 930+10.7% 雲?)%,
47洛陽市: 908+15.9% 豫Ak>
48邯鄲市: 900+ 冀{f}y>s
49南陽市: 892+14.5% 豫p:
50廈門市: 883+16.0% 閩<(~A
51鹽城市: 871+14.3% 蘇c/xO!b
52東營市: 856+17.5% 魯9QIE
53江門市: 830+12.0% 粵~^(gT
54揚州市: 788+14.7% 蘇&Ua
55鎮江市: 781+14.7% 蘇.:1~D~
56滄州市: 774+ 冀2;Pz
57南昌市: 770+ 贛Beue@7
58茂名市: 750+14.2% 粵9xrUV
59泰安市: 732+ 魯;k7:g
60泰州市: 705+14.7% 蘇qJ!XR
61吉林市: 703+17.1% 吉9i
62漳州市: 702+11.6% 閩NxM.l
63惠州市: 685+15.1% 粵Mk64德州市: 680+ 魯2x
65太原市: 643+15.7% 晉,#yp
66邢台市: 628+13.5% 冀mQ
67中山市: 610+18.7% 粵4@rsk
68廊坊市: 605+12.5% 冀`{%
69汕頭市: 604+11.1% 粵*
70湛江市: 604+10.8% 粵(5
71包頭市: 600+ 蒙{
72呼和浩特 600+ 蒙@Z
73岳陽市: 591+ 湘BiO
74湖州市: 591+15.4% 浙TB,c
75合肥市: 590+ 皖*et
76南寧市: 589+13.2% 桂zfX
77宜昌市: 589+17.5% 鄂}c
78常德市: 588+ 湘-
79聊城市: 570+ 魯
80襄樊市: 558+10.9% 鄂tU
81肇慶市: 549+13.2% 粵D
82珠海市: 546+13.8% 粵rlx
83衡陽市: 542+ 湘9"_5y
83揭陽市: 541+ 7.2% 粵/v`0B
84周口市: 531+15.5% 豫x
85濱州市: 519+ 魯'@Wf+3
86蘭州市: 504+ 甘35]
87棗庄市: 503+ 魯uD
88淮安市: 501+13.8% 蘇jqjk>
89許昌市: 500+ 豫"^Jnh5
90烏魯木齊 477+13.1% 新R
91衡水市: 474+14.5% 冀dL
92平頂山: 474+15.0% 豫L
93新鄉市: 463+ 豫y'WB[
94商丘市: 460+25.0% 豫
95桂林市: 456+ 桂(_i~$
96綿陽市: 455+11.0% 川ti
97駐馬店: 454+ 豫02R'
98秦皇島: 453+12.8% 冀oW
99株州市: 453+ 湘F)>8N
100安陽市: 450+ 豫xgu(q
⑹ 中國一年的財政收入大約是多少
17萬億。北京1月25日電25日,財政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7年財政收支情況 。財政部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567億元,同比增長7.4%;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3330億元,同比增長7.7%。
在財政收入方面,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567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1119億元,同比增長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448億元,同比增長7.7%。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44360億元,同比增長10.7%;非稅收入28207億元,同比下降6.9%。
在財政支出方面,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3330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29859億元,同比增長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3471億元,同比增長7.7%。
從主要支出科目情況看,財政部數據顯示:教育支出30259億元,增長7.8%;科學技術支出7286億元,增長11%;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367億元,增長6.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4812億元,增長16%;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4600億元,增長9.3%;
節能環保支出5672億元,增長19.8%;城鄉社區支出21255億元,增長15.6%;債務付息支出6185億元,增長21.9%。

依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對財政收入進行不同的分類。國際上對財政收入的分類,通常按政府取得財政收入的形式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方法下,將財政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國有資產收益、國債收入和收費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財政收入表現為政府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個財政年度)所取得的貨幣收入。財政收入是衡量一國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政府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范圍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財政收入的充裕狀況。
⑺ 上海和深圳哪個的經濟收入高
以總體經濟量來講上海的較發達,深圳主要是因為特區的原因,但現在這方面的優勢越來越小了,上海一直以來就以國際大都市相稱,以發展空間來講,上海比深圳更有發展空間
⑻ 深圳財政收入和GDP比例為什麼那麼高
深圳是現在的一線城市,跟北上廣並列的是我國的發展最快最好的城市,改革開放剛開始就出現了幾大經濟特區其中就有深圳的存在,我們大家都知道發展的快發展的好最主要的是什麼?肯定是國家的政策。

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就受到了國家政策與經濟的支持,深圳就開始較快的發展就在這個政策下也出現了一批特別成功的商人跟企業,所以GDP飛速的增長,財政收入根據稅收也不斷的增加。
現在的深圳更是如此,是一座充滿了活力的城市,是很多年輕人成就夢想的地方,所以這個城市中集中了大批量的人才,他們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都在為自己的成功而努力,所以他們付出的才華跟奮斗的結果毫無疑問都為這個城市添磚加瓦,自然GDP就在飛速的增長中,財政收入也在不斷的增加積累。
⑼ 上海曾是中國財政收入三分之一的來源地嗎
曾經是的來。
印象中有自一段困難時期,上海的確佔了全國財政收入的挺大一部分
但具體是不是那麼長時間都是如此,就不一定了。
GDP不是看面積的。新加坡比蒙古國小不知道多少了,哪個GDP高?
深圳比新疆小不知道多少了,哪個產生的稅收高?
上海不是靠農業的。第二、第三產業才是大量創造財富的產業。特別是三產。不需要地皮,說的不恰當一點就是「空手套白狼」
LS根據人口、根據面積說話的人,別顯擺哪些中學沒畢業的學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