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總說市值蒸發了多少多少,那麼那些錢哪去了呢
給樓主打個比方, 去年10月,你在某市買了套房子,100平米,15000元/平米,到了今年10月,你想把房子賣掉,但只能賣到10000元/平米,因為房子的價格跌了,想15000元/平米賣出去,根本就不會有人要.如果你急著用錢,把房子一賣掉,你就會虧掉5000元/平米,你虧掉的那5000元/平米誰賺去了?當然就是那些在15000元/平米把房子賣給你的人了;反過來,如果房價漲到了20000元/平米,你賺的那5000元/平米又是誰的錢?如果你把房子賣掉了,當然就是賺了用20000元/平米買你房子的人的錢了;
如果你一直都沒有把房子賣掉,那就只會是帳面上的浮虧或浮盈,你手中持有的房子沒變,改變的只是市場對房子預期的價格不同了,導致了它是貶值或升值的問題而已.
股票其實跟房子,黃金等商品一樣,沒有你想的那幺復雜,我見過很多人在網路問這個問題,都是關於股票的,但卻從來沒見過問關於房子的類似問題,可想而知,投資者並非不懂,而是陷入了理解的誤區而已.
❷ 股市市值蒸發
你的理解是正確的抄,本來就是那些不懂的人玩出來的虛擬損失.股票價格每天都在變,它反映的僅僅是當時人們的一種買賣平衡,與企業的實際價值沒有必然關系.股價漲了,市值就增加,股價跌了,市值就減少,但企業的實際價值並沒有變.
市值增加或者蒸發僅僅是一個哄外行的噱頭!
❸ 中國2015年股市暴跌是政府為蒸發人民幣嗎
從宏觀看,股市是個零和游戲。社會的資金進出股市,進入多,股市漲;退出多,股市跌。但無論漲跌,社會資金或財富總量是不變的,只是股票和資金的持有人通過交易變換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麼漲跌呢?股票的價格是通過交易活動確定的。在一個價位只要發生了交易,這個價位就被確定為所有股票的價格。問題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額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說,確定價格的行為只需要極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價格跑過來交易一遍。這就造成一種錯覺:漲的時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應的資金在那裡「站崗」等著;而跌的時候股票市值減少了,相應的「站崗」的資金也減少了。人們都懂得減法怎麼回事,問題是減法做完之後,一部分資金不見了!於是我們就會一頭霧水--這不見的資金去了哪裡?
其實是我們的邏輯犯了錯誤。市值的確定只是經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實際上,這時完成的根本不是整個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個認可--所有股票對這次交易的認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總市值的交易卻尚未發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市值只是一種假設!而作出這個假設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現在引入了假設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設是需要成本的。這個成本可是真金白銀,所以,社會總資金要分出一部分實量到股市來參加市值假設的活動。這個活動進行的時候,理論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認某種已經被認可的價格。這樣就有了一種供需關系,股票代表供給方,資金代表需求方。當社會資金流入股市增大時,強烈的需求刺激股票價格上漲。反過來,資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會,需求減少,股票價格下跌。當參加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進出平衡,供需關系也趨於平衡時,股市牛皮。由此看來,所有的股票價格漲漲跌跌,都與真金白銀的資金進出股市有關,資金多時股票漲,資金少時股票跌。
但是這些資金,1、它與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種理念上的「值」,因為股市永遠不發生總市值的交易;2、它不創造市值,它只參加市值的假設,換句話說,它只發現市值;3、它是社會總資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參與社會總資金的增加和減少。在這里,社會總資金是一個常量,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股市市值的變化不會引起社會總資金的變化,能夠引起社會總資金變化的是社會的生產活動,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設活動。
當然,實際的情況要復雜的多,這個推論過程簡化甚至排除了許許多多的細節。
有人會問,今年以來,中國股市下跌最多時近60%,一個調查顯示多達90%以上的散戶賠錢!這些賠了的錢誰拿去了?面對這個悲慘的事實,推理是蒼白無力的。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發現解決途徑。那麼我們的錢呢?還找得到嗎?一種解釋是,它們退出了股市。去了哪裡就不好說了,去往很多領域。還有一部分尚未實現,是為浮虧。一旦那部分退出的錢又回到股市,這部分浮動虧損還可以改變虧損狀態。退出資金又迴流股市的情形下,那些已經實現了的虧損只是改變了資金的所有者,而財富本身還在,還會有一部分財富再次成為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股市就是這樣一個零和游戲。
以上試圖說明的是市值與資金、市值與財富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告訴我們,股市財富不等於真正財富,歸根結底它是一種虛擬財富。還要說明的是,這個虛擬財富的大小是瞬間變動的,變動的程度、范圍、方向有相當的不可捉摸性。說不可捉摸性不是說其不可知,而是極言其復雜,影響變動的因素極多,甚至一場風都可以對其產生擾動。在各種影響因素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各種實在影響外,有一種非實在的影響,它對虛擬財富變動所發揮的作用相當可觀,它就是心理因素。因為虛擬財富實質上是一種假設,只有人才會作出假設。所以投身股市不能不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如果對心理學一竅不通,最好不要玩投機股票,至少不要在中國玩。
❹ 股市蒸發了多少億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來股市裡的錢蒸發了,是指源股票貶值等同於多少錢損失了,並不是真有一筆等價的錢蒸發」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股市市值蒸發,並不是交易雙方的蒸發,而是非交易方的蒸發。其實蒸發」這個詞很有意思,用的也很有藝術。簡單舉個例子:當投資者持有50萬元股票,股票賬面價格下跌10%,即蒸發5萬元。因為錢是50萬進入,如果此時割肉,就是只有45萬出來,此為「蒸發」。
(4)2015年股市蒸發多少市值擴展閱讀
股市蒸發的資金流向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股市上面的錢蒸發了,並不是財富蒸發了,而是股市做了一個財富的重新分配,將那些虧損人的錢轉移到了那些高價拋出低價買入的人的手中。但是要知道一點,無論是賠是賺,都需要有人不斷進場出場,保證流動性,否則一旦沒人接盤,股票也就賣不出去了,終成紙面財富,市場也就變成了「死市」。總之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票是虛擬資本,它的總價格並不完全對應真實資本,所以如果從整個股市的宏觀角度來看,股市的市值是全部股票按照最近成交價進行的加權計算,所以所謂的蒸發其實是成交價的下跌造成的虛擬資本總值的下降。
❺ 股市蒸發多少億是什麼意思
是指因為股價下跌導致的價值縮水。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股票的買賣實際上是買賣獲得股息的權利,因此股票價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股票價格一般是由股息和利息率兩個因素決定的。例如,有一張票面額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夠取得10元股息,即 10%的股息,而當時的利息率只有5%,那麼,這張股票的價格就是10元÷5%=200元。計算公式是:股票價格=股息/利息率。
可見,股票價格與股息成正比例變化,而和利息率成反比例變化。如果某個股份公司的營業情況好,股息增多或是預期的股息將要增加,這個股份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上漲;反之,則會下跌。
❻ 2015年股市蒸發了多少億
讓提前離場的人賺走了。我就讓它蒸發6W
❼ 2015年6月a股大跌共蒸發多少
最高點的時候總市來值差不多自是70萬億人民幣,而下跌到3500點的時候差不多跌了三分之一左右,市值縮水三分之一,差不多真發了18萬億人民幣。股市本身是不值這么多錢的,股價相對於凈資產放大倍數太多而已。如果大家都將股票拋出,恐怕只能有現在的五分之一拿到手就不錯了。
❽ 股市已經蒸發多少市值了
這個問題我以前也問過別人;
其實是這樣的:假如你買了一輛車10萬元,5萬元賣給了A某,A某又3萬元賣給了B某,而那7萬元得差值不是誰賺走了,而是貶值了,也就是他在那個時間只值那麼多錢了。只不過那是股票不是車,道理是一樣的。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滿意。
❾ 目前A股總市值是多少從去年開始A股總市值蒸發了多少錢
現在A股市值已經比去年最高值少了很多
根據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數據,截至2008年10月24日收盤,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總市值97600億元,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總市值21857億元,合計119457億元。
具體可以到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網頁查看
上海證券交易所網址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ps/zhs/home.html
深圳證券交易所網址
http://www.szse.cn/main/
去年A股總市值在最後一個交易日(2007.12.31)的總市值為39.94萬億元。
所以,從去年到現在A股總市值蒸發了28萬億元。
❿ 股市下跌時,經常聽到市值蒸發多少多少億,蒸發的錢去哪了
當我們投資遇到股市下跌時,會經常聽到最近股市場蒸發了多少億市值,或者某隻股票受到利空消息打擊,出現連續下跌,蒸發了多少個億的市值。那麼,這時候大家是不是會想這些蒸發的錢究竟去哪裡了呢?
一、動態賣出時的市值蒸發
我們認知的「市值蒸發」,就是被高位套現離場的個人或機構換成了錢。
當個股出現大幅度波動時,散戶開始進場買入股票,同時有人賣出股票,然後市場開始下跌,新買入的散戶持倉市值出現虧損、蒸發。
三、如何才能規避市值被「蒸發」!
持有的股票市值被「蒸發」,是每一位投資者都不願意看到的。那麼,應當怎樣才能更好地規避呢?
市場有漲有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投資者想要完全拒絕市值蒸發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是謹慎地規避。
1、堅持價值投資
雖然近期有一些白馬股暴雷使投資者產生了虧損,但是對於後期的資本市場發展而言,肯定還是會以價值投資為導向,只有足夠優質的上市公司,才能更好地抵禦市場風險,更好的成長,能夠規避一定的市值「蒸發」;
2、不要帶著情緒去判斷市場
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敬畏市場,寧可錯過,不要做錯。
綜上,市場中蒸發的錢有一部分是被高位的機構、大股東游資等套現,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價值回歸而真正的「蒸發」。當然,我們在投資的過程中,應當規避被「蒸發」的情況,盡量不要帶情緒去思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