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4分析海爾

4分析海爾

發布時間:2021-05-20 08:01:17

① 海爾是如何運用4ps的從產品方面來分析

4PS是英文Proct,price,place,promotion.四個單詞的首字母的組合,由於是復數所以加了S.其具體意思是產品,價格,渠道,促銷.這是產品企業可以操控的四個方面,通過很好的組合,可以達到很好的銷售效果
海爾在市場信息收集,和市場定位方面很有優勢,先根據市場調研確定Proct,然後根據不同的place市場需求確定price,然後通過promotion(超市,加盟商,加盟店,廣告)進行銷售,然後根據銷售情況適當調節price海爾在市場信息收集,和市場定位方面很有優勢,先根據市場調研確定Proct,然後根據不同的place市場需求確定price,然後通過promotion(超市,加盟商,加盟店,廣告)進行銷售,然後根據銷售情況適當調節price 作為中國家電企業的一面旗幟,海爾在網路營銷上也走在了很多企業的前面。通過BBP交易平台,每月接到6000多個銷售訂單,定製產品品種逾7000個,采購的物料品種達15萬種。新物流體系降低呆滯物資73.8&,庫存占壓資金減少67%。在企業外部,海爾CRM(客戶關系管理)和BBP電子商務平台的應用架起了與全球用戶資源網、全球供應鏈資源網溝通的橋梁,實現了與用戶的零距離。目前,海爾100%的采購訂單由網上下達,使采購周期由原來的平均10天降低到3天;網上支付已達到總支付額的20%。在企業內部,計算機自動控制的各種先進物流設備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勞動效率,還直接提升了物流過程的精細化水平,達到質量零缺陷的目的。計算機管理系統搭建了海爾集團內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將電子商務平台上獲得的信息迅速轉化為企業內部的信息,以信息代替庫存,達到零營運資本的目的。

② 分析海爾的品牌戰略

博銳管理:海爾多元化戰略 堅持做中國的通用2008-12-06 16:28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 18:27 新浪財經

博銳管理在線 李玉萍

手機拖累,海爾電器虧損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由於2005年手機業務營業額上半年大幅下跌約51%至8.14億港元,營業額大幅度下降,海爾手機業務虧損6570萬港元,導致海爾電器(1169.HK)營業額

為21.18億港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3%,上半年虧損3.9億港元。同時,公司收購手機業務權益所產生的商譽也減值虧損約5.5億港元。

與海爾同樣遭遇不幸的還有波導、TCL、夏新……。

既然是上市公司,企業都要找出原因向股民交待,概括起來無非有以下兩點:

一、「洋手機」大幅度繼續降價;

二、非法手機手機充斥中國市場,大部分國產品牌被迫減價清貨。

筆者認為,這些理由似乎太牽強,言者都缺少足夠的勇氣。特別是海爾,作為中國企業經營最成功的典範,管理水平最高、最為國際化、最具親和力的企業,如果也用這樣兩個理由難免讓人心痛。至於手機虧損的局面,其實原因及其道理都非常簡單:當一個人用價格作為利器傷害競爭對手時,最後的結果是全部因為價格玩完。

海爾,在多元化中「眩暈」

無可厚非,海爾是中國企業的驕傲。其近乎完美的形象,享譽國內外。然而,歡呼贊譽的背後,人們也同時為海爾捏把汗——為何太多幼稚的錯誤在如此優秀的企業身上發生?

海爾起家於電 冰箱,在獲得了中國第一之後,於1991年兼並青島空調廠開始推行多元化戰略,並先後推出了冰櫃、空調、洗衣機。空調方面,迅速取代春蘭成為該領域的龍頭,洗衣機則迅速取代小天鵝成消費者的首選,冰櫃也打入了行業前三名的位置。冰箱、空調、冰櫃、洗衣機四駕馬車成為拉動海爾快速發展的龍頭產品。同時,海爾也因為這一系列成功運作,而成為中國知名企業。它給社會公眾一種強烈的印象是:要做就做到最好,要做就做到第一。同時,海爾品牌成為親和、值得信賴的品牌.這一切成為其最寶貴的無形資產,是賴以快速擴張的基礎。

可以這樣說,海爾最初的成功,在於相關多元化的成功實施。然而,之後的海爾,實際上再不斷地破壞自己親手建立的品牌。

1995年,海爾進入醫葯領域,隨後又進入保健品、餐飲、電視、電腦、手機、軟體、物流、金融等十多個領域。海爾葯業推出的針對「亞健康」的保健品「采力」,一直都未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還有「海爾大嫂子面館」連鎖店,目前大多數已經關門,事實海爾在這些領域也同樣玩不轉。最讓人莫名其妙的是,海爾又涉足PC業務,事實證明也是一次失敗。同樣,海爾手機的虧損以至不斷降價,目前並未給其帶來什麼好運,反而嚴重拖累了企業。

海爾在非相關多元化的領域的運作,破壞了海爾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要做就做最好,要做就做第一」的公眾品牌信念,這是海爾的沉痛損失,這種損失比直接經濟損失更令人痛心,海爾在非相關多元化中丟失了自己最為寶貴也最為難得的市場財富——品牌信念。海爾要重建這種信念需要付出比原來多得多的代價,也要花比原來多得多的時間。

多元化:蛇蠍毒婦?

多元化是美國戰略專家安索夫提出的四大基本經營戰略之一,其含義是指開發新產品進入新市場,也稱為產品線擴張戰略。多元化戰略是企業快速發展的基本戰略,它能實現企業的快速擴張。多元化分為相關多元化和非相關多元化。相關多元化是一種相對簡單、安全的多元化,成功率高的多元化。非相關多元化則是一種復雜、危險的多元化。

在世界100強中,多數實施非相關多元化的企業不是徹底失敗,就是步履維艱。國內,當年春風得意至今是人去樓空的所謂「知名」企業,其失敗的主要原因也是在非成熟的情況下,貿然實施非相關多元化。因而,以失敗再次崛起的前巨人集團總裁史玉柱在總結失敗時也指出多元化的罪惡。

有人認為多元化是「錢」多了的必然結果,也有人認為是行走江湖上的「無奈」。其實,不管多元化是出於企業發展的何種戰略需要,都有四個字來判斷:「時機」、「運氣」。海爾曾立誓要做中國的GE,但是研究GE的人發現其成功,自有其真諦:

第一,GE具有四大戰略:全球化、服務轉型、六西格瑪和 電子商務,這些都超越於具體業務,從而使公司戰略更加強調未來遠景與總體控制,避免業務單元成為沒有戰略的利潤中心。

第二,GE強調組織學習能力與創造性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使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能夠支撐多業務的擴張。如其擁有「活化」組織結構層級與激發組織創新、將業務運營系統與變革思想融為一個整體的綜合能力,從而保證了多元化背後的持續支撐動力。

第三,GE擁有一個競爭性的公司遠景與具備篩選功能的業務模型,盡管公司業務「多」卻可以不亂。譬如GE公司在80年代設定的遠景是:「我們要在從事的每一個行業都成為第一名或者第二名,我們將通過革命性的變革,既具有大公司的強勢,又具有小公司的敏捷。」

第四、GE擁有有強勢凝聚力和控制力的企業文化 以使公司能夠通過共同的理念減少管理成本。譬如,GE的企業文化中強烈要求價值觀上的認同,要求絕對遵守GE的企業道德原則和公司規則 GE恐怕是全世界對員工職業道德要求最嚴的公司之一。

因而,學GE走多元化道路並非不可行,關鍵是能否了解背後的支撐點以及恰當的時機。

堅持做中國的通用

海爾一直想做中國的通用。不能說海爾做出如此的選擇是錯的,問題仍然是在時機上。海爾在相關多元化的使命遠未完成、市場信念還不穩固之際,就急於走非相關多元化之路,使自己事實上陷入了多元化的陷阱之中。

一、 無限機會在專注

在海爾涉足的家電領域內,從白色家電、黑色家電到藍色家電,從電視、電腦、相機、數碼攝像機、手機、熱水器、 微波爐、音箱等,任何一個領域都擁有極寬廣的市場。每個領域中都足以讓海爾耕耘10-20年。但海爾對產業的擴張顯得非常「貪心」,並沒有在自身領域內專注做精做大。目前,海爾所依靠的還是1997年前創出的冰箱、空調、洗衣機三條老槍,這之後所推出的一大堆產品,包括電視、電腦、手機、洗碗機、葯品、軟體沒有一件能達到「三條老槍」的水平。諾基亞的故事,業界是耳熟能詳。當諾基亞看準手機的未來前景之後,同時開始了它的專業化之路。首先,諾基亞對自身的業務進行了精心分析,將當時還很小的移動通訊業務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來,並將自己的未來定位於移動通訊,開始收縮陣線,集中力量於一點。1980年,諾基亞的業務結構是:電子行業4%,化學2%,機械3%,電器批發6%,行動電話10%,電信10%,動力2%,橡膠4%,信息系統21%,電纜11%,消費類電器27%。到2000年,諾基亞的業務結構轉變為:行動電話72%,電信基礎設施25%,其他3%。諾基亞的成功,就在於專業化以及不斷地創新能力。

可以肯定地講,不是海爾沒有能力做第一,而是海爾的觀念出了問題:太相信品牌的市場效應,喪失了當年做冰箱、空調、洗衣機的執著精神。電風扇是海爾遭遇的第一個滑鐵盧,之後海爾所進入的領域,都沒有取得可圈可點的業績。

二、有膽識更要有戰略眼光。

如果說海爾沒有戰略眼光,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海爾在PC、手機、醫葯等多個行業的慘敗,不得不令人產生質疑:海爾真的那麼好嗎?海爾的戰略眼光呢?

海爾進入手機也是從低端入手、再逐漸滲透到高端的戰略。最初的入市,採用此策略並不為錯,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海爾無法超越「低端」的境地,陷入其曾經不屑的價格中。從2004年6月起,海爾的10餘款拍照手機集體大「跳水」——平均降幅高達40%,其中8款照相手機價格降至千元左右。其中,較低端的海爾Z3000B拍照手機僅售999元,外接30萬像素的攝像頭後才1199元,比同檔次的很多國產拍照手機要便宜400元左右,比洋品牌則至少要便宜600元以上。而中檔的Z3100等四款手機售價最高也只不過1499元。海爾宣稱此舉是為了展示自己在自主研發、設計、生產方面的雄厚實力,然而現實難道不是為了盲目追求規模,屠殺對手?再看國外手機大鱷們忙著推出EMS、MMS、GPRS、三合一等未來型手機,而微軟和英特爾把目標瞄準為打造未來無線通信世界的新秩序,理念新穎,起點也高。根據著名的2/8原則, 20%的客戶創造80%的價值,而其餘80%的客戶只能創造20%的價值,PC和手機也不例外,佔領高端市場的廠商將攫取大部分利潤,而佔領低端市場的眾多廠商只能分食剩下的殘羹冷炙,「得高端者得天下」。那麼,海爾手機今天的挫敗,並非前面所述的種種理由。心態決定眼光,眼光決定戰略,戰略決定未來。有能力未失誤「買單」不代表危機已經過去。

民族的,始終是我們驕傲的資本。希望海爾目前的失誤,都可以成為其成長路上有益的借鑒。

③ 分析海爾的管理策略

.物流管理
海爾物流成立於1999年,依託海爾集團的先進管理理念以及海爾集團的強大資源網路構建海爾物流的核心競爭力,為全球客戶提供最有競爭力的綜合物流集成服務,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2.復品牌營銷策略概述
復品牌策略是指企業在某項產品上設定一主一副兩個品牌的策略。其中主品牌代表產品的聲譽,是產品品牌識別的重心和顧客的價值取向;副品牌則代表該項產品的特徵與個性形象,是顧客的情感取向。就拿「海爾—雙王子」冰箱來說,「海爾」是產品的主品牌,「雙王子」是副品牌。
3.什麼是企業經營使命
企業的經營使命是企業為其經營活動所確立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准則。。松下幸之助認為:經營使命是指滿足人們希望保持和提高更豐富更舒適的物質和精神需要。人們想住舒適的房子,但如果沒有這種住宅的建設和提供,是無法如願以償,作為企業經營者就是進行著這種生產和供應的工作。企業的經營使命就是不斷開發人們所需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以合理的價格,不多不少地供應。
4.並購的效率理論
並購效率理論是從並購後對企業效率改進的角度來考察的,認為並購和其他形式的資產重組活動有著潛在的社會效益。效率理論認為公司購並活動能夠給社會收益帶來一個潛在的增量,而且對交易的參與者來說無疑能提高各自的效率。效率理論的基本邏輯順序是:效率差異→並購行為→提高個體效率→提高整個社會經濟的效率。這一理論包含兩個基本的要點:(1)公司購並活動的發生有利於改進管理層的經營業績;(2)公司購並將導致某種形式的協同( Synergy)效應。該理論暗含的政策取向是鼓勵公司購並活動的。

④ 分析海爾集團企業文化的內涵

海爾員工人手一本《海爾企業文化手冊》,仔細讀一讀這本充滿著時代內涵的海爾「全書」,可以體會到東方文化的親情與和睦,也能體會出其中融進的西方先進管理經驗與思想。海爾企業文化分三個層次,最外層是物質文化,看得見,摸得著;中間層是制度行為文化,如規章制度等;最深層的是海爾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而海爾的價值觀就是兩個字:創新。制度的東西可以學,但創新卻無法模仿。海爾的科研人員平均每個工作日開發1.3個新產品,每個工作日申請2.5項專利,是中國企業中獲專利數量最多的企業。海爾文化的這種創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給每一位員工提供一個創新的空間。海爾的小改小革造就了員工中的不少「名人」,也給企業創造了巨大效益。張瑞敏說,這種小改小革不僅僅在於產生多少效益,更在於員工所表現出的創新精神。在海爾,你甚至不用與員工交談,便可感受到使他們充滿活力的精神世界,平凡而機械的工作與遠大的目標緊緊聯系在了一起,變成為愉快的創造。員工們一簇簇創新的火花,匯聚成燃亮海爾事業征程的熊熊火炬。與許多企業相比較,海爾員工的收入並不高,但海爾員工創造性的工作熱情卻是別的企業無法相比的。靠什麼激勵員工們去不懈奮斗?海爾的決策者們說,靠的是「敬業報國,追求卓越」的海爾精神,靠的是用先進的企業文化,打造一個個奮斗目標。從當年創造中國冰箱的金牌,到今天努力躋身世界五百強,海爾人靠它振奮精神,戰勝自我,永遠創業,創新進取。海爾的文化和理念,是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方式,進入每個海爾員工心中的。在海爾園區里,員工們胸牌上寫意地畫著一張微笑的臉。我是海爾,我微笑這樣的標語隨處可見,海爾人的微笑更是讓人感到親切和溫暖。 在海爾創立16周年紀念日,6位普通員工被授予「海爾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功臣」稱號。他們因為自己創作的解釋海爾理念的精彩漫畫而獲獎,筆墨間展現的是員工們對海爾價值觀的認同。日本神戶大學教授吉原英樹先生來海爾後,一邊欣賞這些漫畫一邊贊嘆:「這是一個創舉。」

以下列舉幾各海爾理念-

(1)迅速反應,馬上工作。在海爾,這是到處可見,讓人印象深刻的標語。這是海爾要求每一位員工必須具備的工作作風。海爾的員工們都說,這八個字展現了海爾的市場觀和服務觀,也濃縮了海爾企業文化的力量。
(2)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

(3)東方亮了,再亮西方。

(4)斜坡球體論。海爾對企業管理有一個形象而貼切的比喻:企業猶如斜坡上的小球,不進則退。

(5)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在斜坡球體論的基礎上,海爾創造了「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先進管理模式。

(6)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海爾在用人制度上的這一理念,為每個員工提供了創新的平台。你能翻多大的跟頭,我就給你搭多大的舞台。」張瑞敏這句擲地有聲的承諾,實實在在地給了每一個員工。「公開、公平、公正」,海爾文化在用人觀上最珍貴的就是這6個字。

(7)先有市場,再建工廠。

(8)先難後易,出口創牌。

⑤ 誰能分析一下海爾集團企業文化的內涵

海爾員工人手一本《海爾企業文化手冊》,仔細讀一讀這本充滿著時代內涵的海爾「全書」,可以體會到東方文化的親情與和睦,也能體會出其中融進的西方先進管理經驗與思想。海爾企業文化分三個層次,最外層是物質文化,看得見,摸得著;中間層是制度行為文化,如規章制度等;最深層的是海爾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而海爾的價值觀就是兩個字:創新。制度的東西可以學,但創新卻無法模仿。海爾的科研人員平均每個工作日開發1.3個新產品,每個工作日申請2.5項專利,是中國企業中獲專利數量最多的企業。海爾文化的這種創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給每一位員工提供一個創新的空間。海爾的小改小革造就了員工中的不少「名人」,也給企業創造了巨大效益。張瑞敏說,這種小改小革不僅僅在於產生多少效益,更在於員工所表現出的創新精神。在海爾,你甚至不用與員工交談,便可感受到使他們充滿活力的精神世界,平凡而機械的工作與遠大的目標緊緊聯系在了一起,變成為愉快的創造。員工們一簇簇創新的火花,匯聚成燃亮海爾事業征程的熊熊火炬。與許多企業相比較,海爾員工的收入並不高,但海爾員工創造性的工作熱情卻是別的企業無法相比的。靠什麼激勵員工們去不懈奮斗?海爾的決策者們說,靠的是「敬業報國,追求卓越」的海爾精神,靠的是用先進的企業文化,打造一個個奮斗目標。從當年創造中國冰箱的金牌,到今天努力躋身世界五百強,海爾人靠它振奮精神,戰勝自我,永遠創業,創新進取。海爾的文化和理念,是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方式,進入每個海爾員工心中的。在海爾園區里,員工們胸牌上寫意地畫著一張微笑的臉。我是海爾,我微笑這樣的標語隨處可見,海爾人的微笑更是讓人感到親切和溫暖。 在海爾創立16周年紀念日,6位普通員工被授予「海爾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功臣」稱號。他們因為自己創作的解釋海爾理念的精彩漫畫而獲獎,筆墨間展現的是員工們對海爾價值觀的認同。日本神戶大學教授吉原英樹先生來海爾後,一邊欣賞這些漫畫一邊贊嘆:「這是一個創舉。」 以下列舉幾各海爾理念- (1)迅速反應,馬上工作。在海爾,這是到處可見,讓人印象深刻的標語。這是海爾要求每一位員工必須具備的工作作風。海爾的員工們都說,這八個字展現了海爾的市場觀和服務觀,也濃縮了海爾企業文化的力量。 (2)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 (3)東方亮了,再亮西方。 (4)斜坡球體論。海爾對企業管理有一個形象而貼切的比喻:企業猶如斜坡上的小球,不進則退。 (5)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在斜坡球體論的基礎上,海爾創造了「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先進管理模式。 (6)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海爾在用人制度上的這一理念,為每個員工提供了創新的平台。你能翻多大的跟頭,我就給你搭多大的舞台。」張瑞敏這句擲地有聲的承諾,實實在在地給了每一個員工。「公開、公平、公正」,海爾文化在用人觀上最珍貴的就是這6個字。 (7)先有市場,再建工廠。 (8)先難後易,出口創牌。

⑥ 海爾物流有哪四個方面特點

1、資源統一管理和調配,降低物流成本

2、訂單管理:訂單信息同步共享,提高訂單響應速度

3、運輸管理:配送、運輸系統監控,在途庫存監控

4、倉庫管理:庫存信息共享、實時查詢,庫存報警

5、KPI分析:物流節點kpi自動取數,提高了效率。

(6)4分析海爾擴展閱讀

VMIHUB功能與價值給海爾供應商帶來的好處

1、提高運作效率。

供應商送貨到VMI-HUB,剩下的全部由海爾物流來做,減少了送貨環節、實現送貨零等待,更重要的是避免了T-1不到位索賠。

2、減少運作環節。

物流VMI是獨家可代理供應商向外檢報驗的機構,把最頭疼的報驗環節外包,省卻供應商無限煩惱。

3、降低運作成本。

當供應商在VMI的庫存低於安全庫存時,系統自動報警通知供應商補貨,按批次不必按定單集中送貨,減少送貨頻次,降低供應商成本。

4、提高管理水平。

通過VMI的信息系統,供應商不但可以隨時查詢自己的庫存和出入庫情況,同時實現了JIT一直要求的T-2備貨共享信息,成為真正合格的供應商。

⑦ 海爾STP 4p分析目標市場營銷戰略

海爾的營銷策略:海爾集團在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確立的名牌戰略指導下,先後實施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和國際化戰略,2005年底,海爾進入第四個戰略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創業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美譽度大幅提升。2007年,海爾品牌價值高達786億元,自2002年以來,海爾品牌價值連續6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海爾品牌旗下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熱水器、電腦、手機、家居集成等19個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其中海爾冰箱、洗衣機還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首批中國世界名牌。2005年8月,海爾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之首。2006年,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組織評選的「亞洲企業200強」中,海爾集團連續第四年榮登「中國內地企業綜合領導力」排行榜榜首。海爾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據中國最權威市場咨詢機構中怡康統計:2007年,海爾在中國家電市場的整體份額達到25%以上,依然保持份額第一;尤其在高端產品領域,海爾市場份額高達30%以上,其中,海爾在白色家電市場上仍然遙遙領先。在智能家居集成、網路家電、數字化、大規模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技術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創新驅動」型的海爾集團致力於向全球消費者提供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雙贏。
截止到2007年,海爾累計申請專利7883項(其中發明專利1736項);僅2007年,海爾申請專利875項(其中發明專利502項),平均每個工作日申請2項發明專利。在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上,海爾已參與9項國際標準的制定,其中3項國際標准即將發布實施,這表明海爾自主創新技術在國際標准領域得到了認可;海爾主持或參與了152項國家標準的編制修定,制定行業及其它標准425項。海爾是參與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最多的家電企業。
在創新實踐中,海爾探索實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場鏈」管理及「人單合一」發展模式引起國際管理界高度關注。目前,已有美國哈佛大學、南加州大學、瑞士IMD國際管理學院、法國的歐洲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商學院專門對此進行案例研究,海爾「市場鏈」管理還被納入歐盟案例庫。
2008年,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進入第三年;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飛猛進,海爾開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海爾通過從目標到目標、從用戶到用戶的端到端的流程,打造卓越運營的商業模式。海爾的信息化革命,意味著 「新顧客時代」的開始。海爾通過流程機制的建立和卓越商業模式的打造,創造和滿足全球用戶需求。海爾已經啟動「創造資源、美譽全球」的企業精神和「人單合一、速決速勝」的工作作風,通過無邊界的團隊整合全球化的資源,創出中國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⑧ 利用4P工具分析海爾公司的營銷策略拜託了各位 謝謝

海爾的營銷策略:海爾集團在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確立的名牌戰略指導下,先後實施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和國際化戰略,2005年底,海爾進入第四個戰略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創業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美譽度大幅提升。2007年,海爾品牌價值高達786億元,自2002年以來,海爾品牌價值連續6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海爾品牌旗下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熱水器、電腦、手機、家居集成等19個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其中海爾冰箱、洗衣機還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首批中國世界名牌。2005年8月,海爾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之首。2006年,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組織評選的「亞洲企業200強」中,海爾集團連續第四年榮登「中國內地企業綜合領導力」排行榜榜首。海爾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據中國最權威市場咨詢機構中怡康統計:2007年,海爾在中國家電市場的整體份額達到25%以上,依然保持份額第一;尤其在高端產品領域,海爾市場份額高達30%以上,其中,海爾在白色家電市場上仍然遙遙領先。在智能家居集成、網路家電、數字化、大規模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技術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創新驅動」型的海爾集團致力於向全球消費者提供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雙贏。 截止到2007年,海爾累計申請專利7883項(其中發明專利1736項);僅2007年,海爾申請專利875項(其中發明專利502項),平均每個工作日申請2項發明專利。在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上,海爾已參與9項國際標準的制定,其中3項國際標准即將發布實施,這表明海爾自主創新技術在國際標准領域得到了認可;海爾主持或參與了152項國家標準的編制修定,制定行業及其它標准425項。海爾是參與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最多的家電企業。 在創新實踐中,海爾探索實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場鏈」管理及「人單合一」發展模式引起國際管理界高度關注。目前,已有美國哈佛大學、南加州大學、瑞士IMD國際管理學院、法國的歐洲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商學院專門對此進行案例研究,海爾「市場鏈」管理還被納入歐盟案例庫。 2008年,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進入第三年;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飛猛進,海爾開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海爾通過從目標到目標、從用戶到用戶的端到端的流程,打造卓越運營的商業模式。海爾的信息化革命,意味著 「新顧客時代」的開始。海爾通過流程機制的建立和卓越商業模式的打造,創造和滿足全球用戶需求。海爾已經啟動「創造資源、美譽全球」的企業精神和「人單合一、速決速勝」的工作作風,通過無邊界的團隊整合全球化的資源,創出中國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追問: 別說你就弄的這個啊? 阿帆 。 回答: 哈哈 不知道了 你再找找吧. 追問: 我弄完了,

記得採納啊

閱讀全文

與4分析海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內外匯合法嗎 瀏覽:102
股票三率指的是什麼意思 瀏覽:990
今天人民幣兌台幣收P價 瀏覽:545
投資蓋網安全嗎 瀏覽:679
持有中國電影股票的基金 瀏覽:247
國家都有哪些股權投資 瀏覽:156
70000韓幣折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264
什麼股票隨油價上漲而獲利 瀏覽:123
美金100等於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399
新世紀醫療股票 瀏覽:869
天天基金開產品戶 瀏覽:959
601099資金流向東方財富網 瀏覽:895
蘋果價格漲得凶都是期貨惹的禍 瀏覽:240
長沙私募基金工作內容 瀏覽:137
友信民間融資 瀏覽:945
敦泰股票 瀏覽:782
股票換手率高是什麼情況 瀏覽:735
康龍化成發行價格 瀏覽:563
華東科技股票的歷史價格 瀏覽:832
九久股票 瀏覽: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