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析在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時中國和美國所採用的宏觀經濟政策的異同點,評價不同經濟刺激方案的效果。
個人看法:
共同點:雙方都是以增加貨幣供應,以刺激內需拉動消費。
不同點:美國是強調改善市場環境,讓經濟自我發展和恢復。
中國是由政府帶頭引導經濟的發展方向和恢復。
B. 請對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和中國的貨幣政策進行對比分析。
政府採取的措施通常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一般情況下都兩者兼顧,才能在控制利率的前提下達到提高收入從而抵制通脹和衰退,貨幣政策一般就是增加或減少貨幣流量,財政政策就是政府增減稅、政府增減支出等,而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是抵制了衰退的,但美國採用的手段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世界經濟走向,不可忽視
C. 利用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分析08年金融危機時中美為什麼採用不同的應對政策
採取的是寬松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寬松的財政政策為4萬億的經濟促進計劃 寬松的貨幣政策為讓利率和准備金率在一個相當低的水平
D. 請對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和中國的貨幣政策進行對比分析。具體分析內容包括: 1.使用的各項貨幣政
美國以美聯儲購買國債為主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共3次
QE1 是在2008年11月25號開始,在 2010年3月份結束共9000億
QE2 是在2010年11月3號份推出的 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共6000億
QE3 是2012年9月13號每月購買400億國債,直到就業恢復
中國4萬億刺激計劃
政府主導投資,變相用政府信譽為企業擔保,給企業貸款。
同時伴隨的貨幣政策市,下調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利率。
中國是一次性大動作,但結果不是很好,美國是分布進行的刺激計劃,邊打壓歐元邊量化寬松(讓你看不出美元的貶值)。
犧牲的是持有美國國債,和美元的其他國家利益。
E. 金融危機前後的貨幣政策實證分析 求教各國金融危機前後貨幣政策的措施
通貨膨脹經濟危機發生時,貨幣政策通常運用加息、緊縮放貸等的杠桿辦法去提高貸款成本壓縮貨幣投資,又因儲蓄利息增加而透導人們增加儲蓄地減少消費。這類「軟性」辦法的作用在現代的以「股市等證券資本市場」的野蠻沖擊下,通常已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特別對於中國這樣的賭性十足的國家,一般只要銀行肯給貸款,是不太在意利息多少的。所以對控制通貨膨脹作用很有限。通常得使用「硬性」的金融政策措施去堵槍眼才能產生效果。如對住房第三套乾脆就不給貸款等。同時,只有把股票市場打下來後,才能有效地抑制通貨膨脹。這是金融危機的「前」。世界各國從2010年下半年就又開啟了通貨膨脹的新征程。
在費很大勁把通貨膨脹金融危機打下來後,就進入了金融危機之「後」的「通貨緊縮」危機,這就是2008年席捲全世界的那個玩意。這個時期的貨幣政策是採取減息和寬松的貨幣政策等辦法去鼓勵投資和消費。同時也鼓勵股市等證券資本市場活躍,通過印製更多的鈔票剌激經濟復甦。當然,也有財政政策的鼓勵。
同時,對於因為「貨幣在社會成員之間分布不均衡」所引起「貧富兩極分化」金融經濟危機,也開始通過給窮人發錢、增加工資和社會保障等的方式進行縮小差距地增加窮人的消費能力,以便通過擴大消費的方式緩解「貧富兩極分化」金融經濟危機,並同時以此對付通貨緊縮的金融危機。
也就是說,整個資本主義經濟運行體的運行過程,就是這樣在這「主要的三種危機形式」下進行周期性的周而復始(總共是四大類九種危機形式)。其中的貨幣政策也就在這種周而復始中進行著不斷變化。所以,當個總行行長,只要懂得這些基本也就夠格了。大致也就是這么點屁事。
F. 金融危機後美國貨幣政策變化及其影響
主要是7000億的保爾森救世計劃,給美國經融領域大面積輸血。提高利率,讓資產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