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市大盤指數誰說了算
市場說了算……
㈡ 股市大盤月線三連陰之後,不會再月線四連陰了吧
有這個可能
我也在擔心這個問題
不過看日線似乎跌不下去
靜觀其變吧
㈢ 股市大盤指數是根據什麼推算出來的
大盤來指數計算方自法: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之間的比較,可以認識到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則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當作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到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則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㈣ 股市大盤指數是怎麼算的拜託各位了 3Q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求採納
㈤ 股指期貨和股票指數有什麼關系
一,股指期貨與股市的關系:
第一、股票交易是轉讓股票;而股指期貨交易,是買賣內雙方對漲跌趨勢判斷後,進容行直接的做多或做空交易。
第二、從保證金制度來看,期貨和股票都實行保證金制度,都是合約交易。而股指期貨只需要合約價值10%的保證金。
第三、從合約有效期來看,股票只要在上市公司的存續期內,都是長期有效的。而股指期貨交易有最後交割日,在這一天買賣雙方進行現金交割平倉後,該合約就摘牌終止了。
第四、股票市場單只股票的可流通股本是固定的,除了增發、送股、配股等情況以外,總的份額不隨交易而變化;期貨市場中的持倉總量是變動的,資金流入則持倉總量增加,資金流出則持倉總量減少。
第五、股票市場的操作是「單向」,只能是先買後賣;而期貨市場的操作是雙向,既可以先買後賣,也可以先賣後買,比較靈活。
第六、股票交易因是T+1交易,而股指期貨交易是T+0交易,開倉後最短持倉時間可在兩分鍾內即可轉手,流動性極強。
㈥ 股市連跌該如何操作
股市有風險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卻在股市行情起起落落中迷茫,不知所措。那麼在股票下跌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1、首先弄清楚股票下跌的原因。股票每天漲漲跌跌很正常,高拋低吸才能從中獲利。
2、不要做基本面不好的票,這樣的票熊市很容易被套,牛市也沒有什麼利潤。
3、三進三出。在股票行情明顯下滑的時候做好計劃,分批出貨,同時在低位吸進,減少損失。
4、觀察放量。股票下跌不可怕,可怕的是主力出貨。如果出現突然的放量你的股票就不能留了。
5、設立止損點。熊市的時候股票基本都是跌多漲少,所以必須設立止損點,只要觸點立即拋掉,等行情回升時再買後來。
6、遠離高價股。成本越高風險越大,這個道理不用多說都明白。
7、選優去劣。把前景暗淡的股票拋掉,回籠一部分資金,然後用這部分資金去抄留下的股票的底,可能我們不能真的抄底,但是卻能用很低的價錢買進,這樣就會把股票成本價拉下來,然後長期持有,等到股市回升的時候也容易解套。
炒股最重要的是冷靜,有了冷靜的心態才能冷靜的去分析股票走勢,這樣才有可能讓你轉虧為盈,再就是要有一定的經驗,這樣無論股票處於跌勢還是漲勢,都能做到心中有數,不會隨便為之動容。在經驗不夠時最好跟我一樣用個好點的軟體輔助,我用的牛股寶手機炒股,跟著牛人榜里的牛人操作,這樣也是能夠保障資金安全的,還能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炒股能力。希望可以幫助到你,祝投資愉快!
㈦ 上證指數九連陰
5月30日股市大跌,連續超過九天收出陰線,個人認為,星期一也會收出陰線,因為現在A股價格已低於H股價格,這是熊市的表現
㈧ 大盤指數下面的那些數據代表什麼意思了,
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
1) 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2) 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A)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B)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3) 紅綠柱線:在紅白兩條曲線附近有紅綠柱狀線,是反映大盤即時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紅柱線的增長減短表示上漲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增長縮短表示下跌賣盤力度的強弱。
4)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單位是手(每手等於100股)。
5) 委買委賣手數:代表即時所有股票買入委託下三檔和賣出上三檔手數相加的總和。
6) 委比數值:是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股指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股指下跌的機率大。
㈨ 大盤沖高跳水五連陰,國慶節後會不會大跌收割呢
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大盤小幅高開後震盪走高,沖高之後由於成交量不足導致走弱,尤其午盤開盤後大盤下跌出現跳水,大盤指數再度創了近期調整新低,選擇繼續調整下跌,國慶節後股市會怎麼走?
根據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走勢預測,國慶節後的走勢不樂觀,會繼續低開低走,順勢節前的弱勢走勢向下尋找支撐,直到大盤得到支撐後,超大資金願意抄底進場的時候行情才會穩定,所以排除其他假期其他因素的影響,國慶節後的走勢看跌。
因為A股本身就是有這個尿性,歐美股市一旦下跌,A股必然會跟跌,只會拖累A股下跌的速度,讓A股節後更快的下跌。
反之如果假期這三個方面有利好消息,國慶節後回來就會大漲嗎?有利好也是直接高開低走,節後的走勢始終不能改變A股調整行情,調整趨勢不改。
總之我們作為散戶,不管國慶節後股市怎麼走,是漲是跌都無法改變當下A股的弱勢,市場不徹底釋放風險,大盤不止跌的前提之下,弱勢走勢會延續,繼續做好風控即可,耐心等待下一輪的拉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