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東方電氣,上海電氣,哈爾濱電氣實力客觀比較謝謝!
就發電設備而言上電強項在火電,也只有火電核電,沒有水電,火電上電有絕對優版勢;哈電是老牌的綜合型電權力企業,但老因而固化,尾大不掉,技術方面固然有其優勢,但近年來已被東電趕超,東電水輪機和核電國內當之無愧的第一,無可爭議,核電國家主推機型華龍1號,即為東電自主設計製造,但和哈電一樣水電比例過重,肩負國家水電製造大業,所以東電哈電利潤都不太好(國內水電基本沒有利潤可言),而上電主要為火電(利潤遠超水電),其次上電還有電梯等高利潤產業,因此上電盈利能力遠超東電哈電,但東電哈電都是54家央企之一,永遠不肯破產,穩穩的鐵飯碗
❷ 感覺電氣成套行業的行業利潤越來越薄了,不知道這一行還有沒有前途
這一行的確是越來越難做了,惡性競爭下利潤快速下滑。但也不能說沒有前途,畢竟利潤再少,也是要有賺錢才會有人去做,大家開廠又不是搞慈善機構。不喜歡商務就搞管理嘍,我也不喜歡商務這塊,現在很多廠還是在高薪請管理人才的。
❸ 分析一下東方電氣和上海電氣公司和股票,東方電氣虧損過好幾年,剛有所好轉,上海凈利潤一直20億左右。
600875東方電氣
破凈股,一直沒有走好。建議觀望
601727上海電氣
見底跡象明顯,但是左側壓力大。
兩個股票短線機會都不大
中長線持股還是建議601727
不管是所處地域,公司體量及盈利能力都更有機會
❹ 上海電氣集團的利潤增長與前幾年的百分比
http://www.axzq.com.cn/essence/news/NewsContent.jsp?docId=963956
簡要合並利潤表
單位:千元
2008 年 1-6 月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一、營業收入 29,020,707 56,833,585 44,193,984 36,292,213
二、營業利潤 2,822,915 5,596,652 3,870,565 3,504,720
三、利潤總額 2,866,445 5,756,050 4,085,417 3,633,955
四、凈利潤 2,331,642 4,422,053 3,037,157 2,631,099
其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596,219 2,898,413 2,087,139 1,746,437
3、簡要合並現金流量表
❺ 為什麼上海電氣的股價和東方電氣的相差這么大
業績和盤子大小都相差的太遠了
❻ 上海電氣2019年紅利發了嗎
上海電氣(sh.601727),二零一九年七月三十一日公布分紅方案,10派¥0.61元,股權登記日:2019年8月7日;該分配方案為針對2018年度的業績
❼ 上海電氣就業前景
我是發電機廠兄弟企業的,總體來說上海電氣電站集團下面的幾家單位近幾年效益是不錯的!
發電機廠的上級單位是上海電氣電站集團,上海電氣電站集團的上級單位是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那首先說說上海電氣吧,上海電氣是原來的政府機構,原上海市機電局,後來政府改企業,就將上海機電局下屬的大多企業全部轉為上海電氣集團。目前屬於上海市國資委下屬的數一數二的企業了,所以,上海電氣俗稱「大電氣」。
然後再說說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吧,上海電氣電站集團是上海電氣下屬的核心產業板塊,近幾年銷售占上海電氣的一半,要知道上海電氣有N多產業板塊哦,而一個產業板塊就占擁有200多家企業的上海電氣的一半的銷售,他在集團里的地位可想而知。
發電機廠是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合資最早的企業,現在屬於「大合資公司」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人均效益挺高的,年銷售業有幾十個億,對青年人還是比較重視的!
具體還要自己判斷啦~ 祝你好運!~
❽ 上海電氣2019年三季度財報情況如何
買電器2019年三季度財務報告情況如何?這是一個財務方面的問題,你要到當地的國稅部門去直銷
❾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下屬有多少公司
石家莊泵業,在渣漿泵領域國內幾乎處於壟斷狀態,潛水泵作的也不錯,年產值大概有5-6億,銷售額也差不多這樣,往外報大概降一個億左右,回款額在30%左右,近兩年稍有贏利,渣漿泵仍是主要收入,市場佔有率在60%左右。
連成泵業,03年就說著今年要達到10億的銷售目標,那年有水分的調查連成大概是四億五千萬左右,實際在三個億,匯款率不到20%,曾經嘗試進入水力閥門行業,虧損大概有幾千萬,今年的銷售額到目前為止有所增長,大概在六個億,十億的目標不可能實現,匯款在三個億,明年打算在東南亞一帶繼續加大投資,出口明年有望突破8千萬。 6c/I!
上海做泵的都知道凱泉連成開利東方,這四家也是明爭暗鬥,銷售額也是亂說一通,林凱文甚至說到年底突破20個億,據05第二季度的報告,凱泉銷售有13.8個億,有許多工程凱泉在與同行競爭中處於虧損的單子,都算上正常利潤才是15個億左右,但凱泉年銷售額上十億是沒有疑問的。開利今年不到5個億,東方不到3個億,他們四家在水泵領域所佔比例沒法估量,凱泉略占優勢。
浙江大福80%做國外潛水泵,近兩年也賺了不少錢,國內都不了解這家企業,從泵協朋友那得到的數據也只是海關對國外正常出口的貨物統計,大概兩億。國內能比大福強的是新界泵業,同樣是出口為主,潛水泵數一數二。無論質量產值銷售,新界都更勝一籌。
浙江豐球論集團實力是應該入榜的,單單就泵業來說在國內也不錯,潛水泵與管道泵在中國的市場經濟效益一直穩居全國三甲內,國外的出口今年近2000萬美元。綜合年產值和收入水分數據是6億人民幣。
沈陽水泵,老廠了,技術泵業十大一點沒有爭議,但股份改造後實際經營不是很樂觀,產值逐年下降,銷售額跟不上產值,近兩年處於虧損,在市場銷售上不能進入前十名。
山東濰坊生建,和豐球一樣,是綜合實力較強的,不是傳統做泵的企業,老牌國企,固定資產比較可靠,國內工業泵和機電設備做得最好。每年的經濟收入大概在3個億,生產能力較強,評企業綜合實力,生建可以入選。
大連大耐泵業,在尋找一些以往資料後,從數據上看出大耐泵業每年的收入是最穩定的,也最真實,大概在4個億。參加的一般是國內很大的工程,比如石化,核電站等等,在污水泵和給排水泵上很具有競爭力,由於手中握有相當數量穩定且資金龐大的工程,大耐在近幾年會增長較快。
上海大隆機器廠是我比較吃驚的一個企業,因為泵只是大隆比較小的一塊業務,最大的收入與市場佔有率是來自大型壓縮機,泵做高壓泵,國內產值和銷售額不是很突出。但企業總體來說加上國外出口,大隆也有將近十億的收入。由於現屬於上海電氣,實力大大增強,這是傳統泵業所沒法比的,不知這個榜的依據是什麼呢?
對於佛山水泵廠比較了解,親身到這個廠里進行實地考察。首創水環式真空泵,所產真空泵在國內當之無愧是龍頭的地位,與石家莊泵業的渣漿泵感覺差不多。而後與台灣,香港,德國等國家進行合作研發產品,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現在的佛泵也是合資,具體哪個國家不記得了,網站上應該有的。光單一水泵的產值和銷售額一直保持在4到5個億,在南方這個領域是領先的。
天津的亞太泵業,蘭州的泵總廠,重慶泵廠,武漢還有一家老牌企業,都是很好的泵企業,如果從企業實力來排,豐球應該第一。從單一產品排,石家莊泵業和佛泵在各自領域是第一,從銷售額看,凱泉與博泵領先,從產品技術來看,沈陽水泵當之無愧。目前的中國泵業,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進行評選,本人認為意義也不大,泵閥行業靠的真材實料,依靠排行宣傳不是長久的辦法,做好技術產品才是關鍵。就寫到這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❿ 上海電氣集團下屬的上市企業
上海電氣2727.H
上海機電600835.sh
上電股份600627.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