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投資活動是指與公司原定期限在3個月以上的資產有關的交易活動,包括公司長期資產的構建和不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投資及其處置活動。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主要包括夠建和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以及取得和收回不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各種股權與債權投資等收到和付出的現金。其中,分得股利或利潤、取得債券利息收入而流入的現金,是以實際收到為准,而不是以權益歸屬或取得收款權為准。這與利潤表中確認投資收益的標准不同。例如,某上市公司投資的子公司本年度實現凈利潤500萬元。該上市公司擁有其80%的股權,按權益法應確認本年度有投資收益400萬元。但子公司利潤不一定立即分配,而且不可能全部分完(要按規定提取盈餘公積)。如果該子公司當年利潤暫不分配付訖,就沒有相應的現金流入該上市公司。 該上市公司當然也就不能在當年的現金流量表中將此項投資收益作為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反映。公司投資活動中發生的各項現金流出,往往反映了其為拓展經營所作的努力,可以從中大致了解公司的投資方向。一個公司從經營活動、籌資活動中獲得現金,是為了今後發展創造條件。現金不流出,是不能為公司帶來經濟效益的。導致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出現負數往往是正常的,這是為了公司的長遠利益,為了以後能有較高的盈利水平和穩定的現金流入。當然,錯誤的投資決策也會事與願違,所以特別要求投資的項目能如期產生經濟效益和現金流入。
在觀察現金流量表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時,還應該仔細研究投資活動中的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的關系。通常,公司要發展,長期資產的規模必須增長,一個投資活動中對內投資的現金凈流出量大幅度提高的公司,往往意味著該公司面臨著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或者一個新的投資機會;反之,如果公司對內投資中的現金凈流入量大幅度增加,表示該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沒有能夠充分地吸納其現有的資金。公司的對外投資產生的現金凈流入量大幅度增加時,說明該公司正大量地收回對外投資額,可能公司內部的經營活動需要大量資金,該公司內部現有的資金不能滿足公司經營活動的資金需要;如果一個公司當期對外投資活動的現金凈流出量大量增加,說明該公司的經營活動沒有能夠充分地吸納公司的資金,從而游離出大筆資金,通過對外投資為其尋求獲利機會。
如果公司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不大,只是對內投資與對外投資之間產生結構性變化,則比較直觀。當公司對內投資的現金凈流出量大幅度增長,即對外長期投資的現金凈流入量大幅度增長,可能是公司獲得了新的市場機會,一時不能從公司外部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只有收回對外投資;反之,如果對外投資現金凈流出量大幅度增加,說明公司正在縮小內部經營規模,將游離出來的資金對外投資,尋求適當的獲利機會。
實際上在分析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時,還應該聯繫到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來綜合考查。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變時,如果投資活動的現金凈流出量主要依靠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量來解決,這就說明公司的規模擴大主要是通過從外部籌資來完成的,這意味著該公司正在擴張。
例如,某公司2008年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入5.70億元,同時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為凈流出5.20億元,說明公司正處於不斷發展壯大之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
②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一、總體分析現金流量結構,認定企業生命周期所在階段
現金流量結構十分重要,總量相同的現金流量在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之間分布不同,則意味著不同的財務狀況。一般情況下:
1.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時,表明該企業處於產品初創期。在這個階段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形成生產能力,開拓市場,其資金來源只有舉債、融資等籌資活動。
2.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時,可以判斷企業處於高速發展期。這時產品迅速佔領市場,銷售呈現快速上升趨勢,表現為經營活動中大量貨幣資金回籠,同時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企業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資,而僅靠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可能無法滿足所需投資,必須籌集必要的外部資金作為補充。
3.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時,表明企業進入產品成熟期。在這個階段產品銷售市場穩定,已進入投資回收期,但很多外部資金需要償還,以保持企業良好的資信程度。
4.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時,可以認為企業處於衰退期。這個時期的特徵是:市場萎縮,產品銷售的市場佔有率下降,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於流出,同時企業為了應付債務不得不大規模收回投資以彌補現金的不足。
二、分析現金盈利能力,把握獲利趨勢
1.經營現金流量凈利率。以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增加額」相比,反映被投資單位年度內每1 元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將帶來多少凈利潤,來衡量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的獲利能力。
2.經營現金流出凈利率。以「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總額」相比,反映被投資單位的經營活動的現金投入產出率高低。
3.現金流量凈利率。以「凈利潤」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相比,反映被投資單位每實現1 元現金凈流量總額所獲得的凈利潤額。
三、分析現金償付能力,權衡債務隱患
1.現金比率。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余額」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所有償付能力指標(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等)中最直接、最現實的指標,它能准確真實地反映出被投資單位流動負債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擔保程度。
2.經營現金流量負債率。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與「負債總額」的比率,反映被投資單位在一定期間,每1 元負債由多少經營現金凈流量所補充。
3.到期債務償付率。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與「期末到期應付的長短期借款本息」的比率,用以衡量被投資單位用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凈額支付到期債務本息的能力。
四、分析銷售現金流量率,展望發展潛力
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除以「當期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反映被投資單位在會計期間每實現1 元營業收入能獲得多少現金凈流量。該指標若大於銷售凈利率,則表明被投資單位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五、分析現金流量變動,預測各種風險
從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的增減趨勢,可以分析被投資單位未來短時間內潛藏的風險因素。
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正數時有以下幾種可能性:①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絕對大於現金流出,並有較大額度積累,完全可以對外投資或歸還到期債務,這時被投資單位財務狀況良好,投資風險較小。②經營活動正常,對外投資得到高額回報,暫時不需要外部資金,為減少資金佔用,歸還銀行借款,償付債券本息,這也表明被投資單位有足夠的經營能力和獲利能力,是對其投資的最佳時機。③經營持續穩定,投資項目成效明顯但未到投資回收高峰,企業信譽良好,外部資金亦不時流入,證明被投資單位風平浪靜、成熟而平穩地持續經營,沒什麼大的投資風險。④經營每況愈下,不得不盡力收回對外投資,同時大額度籌集維持生產所需的資金,說明被投資單位將面臨必然的財務風險。
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負數時可能是:①經營正常、投資和籌資亦無大的起伏波動,企業僅靠期初現金余額維持財務活動,即出現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都為負數,這時需要詳細分析被投資單位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具體內容。②現金凈流量總額出現負增長,現金流量內部結構呈現的升降規律與前述分析生命周期相同,可比照預測被投資單位的風險程度。
③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包括哪些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收到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收到的現金、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支付的各項稅費、支付與其他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企業對經營現金流量表的操縱主要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①篡改現金流量性質,將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粉飾為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將經營活動支出放到投資活動中,將投資活動現金流入粉飾為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等等;
②權宜之計,企業為了避免年度會計報表中的經營現金凈流量惡化,可讓母公司或大股東在期末大量償還應收賬款甚至先行支付預付賬款,在下期再將資金以多種形式返回給母公司或大股東;
③應收票據貼現,應收票據貼現實質上是企業籌措資金的一種形式,並不能改善企業的獲利能力和收益質量;
④利用應付項目,在改善應收賬款餘地已不大的情況下,將目標瞄準了應付項目。
(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擴展閱讀:
企業實現的凈利潤與現金流量,都是企業的經營成果,都是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的主要指標。從這個意義上說,二者是相同的。但它們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具體表現為:
1、二者的計量基礎不同。企業的財務利潤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出來的,即收入與支出均要考慮其受益期,不同期間受益就將收入或支出歸屬於不同的時期,進而得出該期間的利潤。
而現金流量卻不同,它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計算出來的,即不論該筆收入與支出屬於哪個會計期間,只要在這個期間實際收到或支出的現金,就作為這個期間的現金流量。
2、二者包含的內容不同。中國企業會計准則及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凈利潤一般包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外收支等部分。
而現金流量的內容雖然主要是利潤,但它還包含了其他組成部分。除包括購買和銷售商品、投資或收回投資外,還包括提供或接受勞務、購建或出售固定資產、向銀行借款或償還債務等。
3、二者說明的經濟含義不同。財務利潤,其數額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取得的經濟效益,表明企業在每一會計期間的最終經營成果。
而現金流量的多少能清楚表明企業經營周轉是否順暢、資金是否緊缺、支付償債能力大小,以及是否過度擴大經營規模,對外投資是否恰當,資本經營是否有效等,從而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