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史上被外國收購的民族品牌有哪些
中國史上被外國收購的民族品牌有小護士,哈爾濱啤酒,大寶,蘇泊爾,中華牙膏等。
1、小護士
原為國內著名化妝品牌,原為深圳麗斯達日化公司的品牌產品,2003年12月11日,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在巴黎和北京同時宣布:歐萊雅集團已正式簽訂了收購中國護膚品牌小護士的協議。
對於具體成交額,雙方都諱莫如深,且作為收購條件之一,小護士品牌的擁有者李志達今後將退出化妝品行業。
2. 梅林午餐肉是被中糧收購了嗎
梅林午餐肉是一種食物,食物是企業么?食物都是不是企業還談什麼國企私企。
上海梅林正廣和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大事記
1月7-9日 公司2009年工作會議在重慶召開。明確2009年工作主題:落實產業發展、加快業務轉型、強化績效管理、拓展融資渠道。
3月5日 國家農業發展銀行總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尉士武、農發行重慶分行行長彭釗慧、副行長何光勤一行蒞臨重慶今普公司視察。
3月5日 公司召開首屆三次職代會。黨政領導作述職報告;與會代表進行民主評議。大會審議通過經濟工作報告、《集體合同》履行情況報告、《工資集體協商專項協議》履行情況報告。益民集團黨委書記周海鳴、副總裁胡凱明等領導出席會議。
重慶今普食品公司。
4月5日 公司參展第十三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貿易洽談會。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和楊浦區副區長宗明關注梅林並表示應對國有自主老品牌和企業給予積極扶持。
4月 公司繼續榮獲2008年度「誠信企業」稱號。
4月23日 公司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公司2008年年度報告;公司2008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公司2008年度財務決算報告;公司2008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續聘公司2009年度審計機構及支付報酬的預案;公司2009年第一季度報告;關於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的提案;對子公司上海梅林(捷克)有限公司增資的議案;本公司向銀行申請並購貸款的議案;修改公司章程部分條款的提案;召開公司2008年度股東大會的議案;為控股子公司提供銀行借款擔保的議案。
4月28日 公司與上海銀行舉行了並購貸款合作簽約儀式,是公司拓寬融資渠道的一次有效創新,也是上海銀行第一筆並購貸款業務。
5月15日 召開2008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2008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公司2008年度監事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公司2008年度財務決算報告;審議通過公司2008年度利潤分配議案;審議通過續聘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公司2009年度審計機構,支付年審計費人民幣80萬元的議案;審議通過選舉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審議通過選舉監事的議案;審議通過修改《公司章程》部分條款的提案。
5月20日 公司原股東上海梅林正廣和(集團)有限公司就持有公司50.74%股權轉讓至上海益民食品一廠(集團)有限公司獲得批准,當日雙方簽訂轉讓協議。
6月2日 光明食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 長王宗南,黨委副書記周海鳴,董事錢福昌以及益民食品一廠(集團)公司總裁楊文倡等一行9人來公司調研。
6月 上海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呂永傑、光明食品集團總裁曹樹民等一行到捷克梅林公司視察、指導工作。
6月 公司本部、正廣和飲用水公司、梅林美達食品公司等單位榮獲2007-2008年度第十四屆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其中正廣和飲用水公司已是連續6屆、12年,上海梅林正廣和股份有限公司連續3屆、6年,獲得此殊榮。
7月29日 召開公司副總經理兼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竟聘會。獨立董事張暉明、王柏棠和公司專家委員會部分成員梁仲康、王錫昌、童向陽應邀參加了會議。
8月20日 公司召開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總結大會暨群眾滿意度測評會。
8月20日 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2009 年半年度報告等。
8月 光明食品集團工會開展「職工滿意企業」評選活動,公司本部被光明食品集團工會授予2007——2008年度「職工滿意企業」。
9月2日 梅林正廣和(綿陽)公司在位於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蘆溪工業集中區的新廠區舉行開工慶典儀式。光明食品集團總裁曹樹民、益民食品集團總裁楊文倡、四川省中小企業局局長伍丕光、綿陽市副市長劉東等當地領導出席。
9月30日 光明食品集團監事會主席崔志仁,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周海鳴,副總裁張永泉,紀委書記、組織部長張大鳴,益民集團黨委書記、總裁楊文倡,黨委副書記吳愛平,慰問正廣和飲用水公司節日加班的一線幹部員工。
9月 國慶60周年之際,公司紀委組織黨員領導幹部和職工群眾開展以《播撒知識陽光,塑造美好人生》為主題,以廉潔自律警言、名句徵集、書法展示為載體的廉潔自律教育。
10月22日 召開公司200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和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一、更換一名公司獨立董事;二、為控股子公司衢州梅林正廣和食品有限公司新增貸款1,100萬元提供擔保。董事會審議通過:選舉一名第五屆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委員;選舉一名第五屆董事會薪酬委員會委員;選舉第五屆董事會審計委員會主任委員;為控股子公司貸款提供擔保;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報告。
10月23日 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吳曉紅等陪同益民集團職代會代表一行,巡視梅林綿陽公司。
11月13日 召開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臨時會議。會議審議通過:子公司梅林(榮成)食品有限公司投資(參股)組建榮成市泓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擬退出對子公司湖北梅林正廣和實業有限公司控股權等。
11月18日 在中國罐頭工業協會舉辦的「第二屆罐頭食品及原輔材料、機械設備國際博覽會」開幕式上,公司董事長周海鳴發表講話。中國輕工聯合會副會長潘蓓蕾到公司展位觀看出展產品,並同公司副總經理吳建民就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進行交流。
11月25日 光明食品集團工會召開2009年度優秀合理化建議表彰大會,公司本部《罐頭食品生產過程殺菌冷卻水循環利用》項目、梅林食品有限公司《方聽電阻焊改型》項目均榮獲優秀合理化建議一等獎,《洋火腿焊錫罐改電阻焊》等10個項目進入優秀合理化建議入圍獎;梅林食品有限公司榮獲優秀集體獎。
12月29日 上海梅林正廣和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召開。
4. 被並購中國的企業有哪些
1、福建南孚電池 ------------ 美國吉列公司
2、河南雙匯肉製品 ------------ 美國高盛集團
3、黑龍江哈爾濱啤酒 ------------ 美國AB(百威啤酒)
4、黑龍江佳木斯聯合收割機 -------------美國約翰迪爾
5、福建雪津啤酒 -------------比利時英博
6、四川雙馬集團 -------------拉法基
7、深圳發展銀行 -------------美國新橋
8、G華新 -------------HOLCHIN B.V
9、G東睦 -------------睦特殊金屬工業株式會社
10、華潤錦華 -------------華潤輕紡
11、樺林輪胎 -------------新加坡佳通輪胎
12、江蘇無錫威孚 -------------德國博世
13、西北軸承 -------------德國FAG公司
14、錦西化機 -------------德國西門子
15、TCL國際電工 -------------法國羅格朗
16、上海輪胎橡膠 -------------法國米其林
17、上海貝爾 -------------法國阿爾卡特
18、深圳賽格三星 -------------韓國三星康寧
19, 德龍鋼鐵-----------俄羅斯第二大鋼鐵企業Evraz
20.統一石化----------英荷殼牌
21.娃哈哈--------達能
22。樂凱---------日本
1 美加凈:該品牌原佔有國內市場近20%的份額。1990年,上海家化(29.41,-0.66,-2.19%,吧)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上海家化於1994年出5億元收回美加凈商標,但已失去了寶貴時機。
2 中華牙膏: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如今,中華牙膏在市場上的份額已少得可憐。
3 活力28:1996年,與德國美潔時公司合資後,雙方規定的合資公司洗衣粉產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諾沒有兌現,前3年共投入1.84億元用於「活力28」宣傳的廣告費用也成了一紙空文。「活力28」這個知名品牌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失了。
4 南孚電池:自1999年9月起,通過數次轉讓,2003年,72%的股權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10年,市場佔有率不及南孚的 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後即退出海外市場,一半生產能力被閑置。如今這一曾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市場,中國第一的電池品牌已經不屬於民族品牌了。
5 樂百氏:2000年,樂百氏被達能公司收購,現在樂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場。此外,達能還在中國收購了上海梅林(8.89,0.00,0.00%, 吧)正廣和飲用水公司50%股權,匯源果汁22.18%股權。還在乳業收購了蒙牛50%股權,光明20.01%股權。這些企業都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是行業的排頭兵。
5. 高盛集團收購了哪些大公司
1、福建南孚電池 ------------ 美國吉列公司
2、河南雙匯肉製品 ------------ 美國高盛集團
3、黑龍江哈爾濱啤酒 ------------ 美國AB(百威啤酒)
4、黑龍江佳木斯聯合收割機 -------------美國約翰迪爾
5、福建雪津啤酒 -------------比利時英博
6、四川雙馬集團 -------------拉法基
7、深圳發展銀行 -------------美國新橋
8、G華新 -------------HOLCHIN B.V
9、G東睦 -------------睦特殊金屬工業株式會社
10、華潤錦華 -------------華潤輕紡
11、樺林輪胎 -------------新加坡佳通輪胎
12、江蘇無錫威孚 -------------德國博世
13、西北軸承 -------------德國FAG公司
14、錦西化機 -------------德國西門子
15、TCL國際電工 -------------法國羅格朗
16、上海輪胎橡膠 -------------法國米其林
17、上海貝爾 -------------法國阿爾卡特
18、深圳賽格三星 -------------韓國三星康寧
19, 德龍鋼鐵-----------俄羅斯第二大鋼鐵企業Evraz
20.統一石化----------英荷殼牌
21.娃哈哈--------達能
22。樂凱---------日本
還有:1 美加凈:該品牌原佔有國內市場近20%的份額。1990年,上海家化(29.41,-0.66,-2.19%,吧)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上海家化於1994年出5億元收回美加凈商標,但已失去了寶貴時機。
2 中華牙膏: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如今,中華牙膏在市場上的份額已少得可憐。
3 活力28:1996年,與德國美潔時公司合資後,雙方規定的合資公司洗衣粉產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諾沒有兌現,前3年共投入1.84億元用於「活力28」宣傳的廣告費用也成了一紙空文。「活力28」這個知名品牌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失了。
4 南孚電池:自1999年9月起,通過數次轉讓,2003年,72%的股權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10年,市場佔有率不及南孚的 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後即退出海外市場,一半生產能力被閑置。如今這一曾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市場,中國第一的電池品牌已經不屬於民族品牌了。
5 樂百氏:2000年,樂百氏被達能公司收購,現在樂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場。此外,達能還在中國收購了上海梅林(8.89,0.00,0.00%, 吧)正廣和飲用水公司50%股權,匯源果汁22.18%股權。還在乳業收購了蒙牛50%股權,光明20.01%股權。這些企業都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是行業的排頭兵。
6 小護士:法國歐萊雅2003年收購小護士。5年後的今天,小護士在市場上也幾乎銷聲匿跡。
7 蘇泊爾(12.89,-1.10,-7.86%,吧):蘇泊爾品牌銷售額占壓力鍋市場40%,評估品牌價值16.248億元。2006年8月,法國SEB(世界小家電頭號品牌)獲得蘇泊爾控股權。
8 大寶:2008年7月30日,強生宣布完成對大寶的收購。至此,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競爭已形成外資主導的局面。
雖然還打著福建產什麼的旗號,但股份並不在我們手上,而今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民族品牌也為數不多了。不僅如此中國許多民族品牌都大量的引入外資,為外資對我們民族企業的收購埋下隱患!
民族企業也需要一些精神,也許我們可以去參看一下日本和韓國的企業。
二戰後的日本是百廢待興,索尼公司也是其中之一,當索尼開發出一款半導體收音機產品銷往美國時,當地的經銷商說:「你們索尼沒什麼名氣,但美國人都知道我們的牌子,貼我們的牌子我能一下子給你10萬美金的訂單。」當時索尼所有的流動資產也沒有這么多。但創始人盛田昭夫經過認真考慮,拒絕了這個要求。二三十年過去以後,人家問盛田昭夫你在商業史上、你在索尼發展史上最好的商業決策是什麼?他說我最好的商業決策就是拒絕10萬美元的訂單,從而樹立了索尼的品牌。在這里,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日本人那種執著的精神,這是一種民族氣節,做品牌,也必須有一種精神在裡面。
6. 近幾年被外國收購的民族企業
2004年以後,由於我國積極兌現加入WTO的承諾和進一步加快國企改革,外資在國際投資第五次並購高潮的推動下,紛紛採取並購方式進入我國,而且直接並購我國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如一汽轎車被德國大眾並購,四川長虹被荷蘭飛利浦並購,美菱電器被德國西格瑪並購等,其目的顯而易見,即外資企業期望通過並購整合與控制我國相關行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行業標準是由一系列知識產權所組成,並由行業的龍頭企業所主導,外資並購了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就能主導行業技術標准而控制整個行業,我國被外資並購的企業就自然而然地喪失了主導權而成為外資的加工車間。這樣,相關的民族戰略產業就不是掌握在國人自己手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將受到極大威脅。我國民族企業近些年有哪些牌子被外國收購
1、福建南孚電池 ------------ 美國吉列公司
2、河南雙匯肉製品 ------------ 美國高盛集團
3、黑龍江哈爾濱啤酒 ------------ 美國AB(百威啤酒)
4、黑龍江佳木斯聯合收割機 -------------美國約翰迪爾
5、福建雪津啤酒 -------------比利時英博
6、四川雙馬集團 -------------拉法基
7、深圳發展銀行 -------------美國新橋
8、G華新 -------------HOLCHIN B.V
9、G東睦 -------------睦特殊金屬工業株式會社
10、華潤錦華 -------------華潤輕紡
11、樺林輪胎 -------------新加坡佳通輪胎
12、江蘇無錫威孚 -------------德國博世
13、西北軸承 -------------德國FAG公司
14、錦西化機 -------------德國西門子
15、TCL國際電工 -------------法國羅格朗
16、上海輪胎橡膠 -------------法國米其林
17、上海貝爾 -------------法國阿爾卡特
18、深圳賽格三星 -------------韓國三星康寧
19, 德龍鋼鐵-----------俄羅斯第二大鋼鐵企業Evraz
20.統一石化----------英荷殼牌
21.娃哈哈--------達能
22。樂凱---------日本
</EMBED>
還有:
1 美加凈:該品牌原佔有國內市場近20%的份額。1990年,上海家化(29.41,-0.66,-2.19%,吧)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上海家化於1994年出5億元收回美加凈商標,但已失去了寶貴時機。
2 中華牙膏: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如今,中華牙膏在市場上的份額已少得可憐。
3 活力28:1996年,與德國美潔時公司合資後,雙方規定的合資公司洗衣粉產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諾沒有兌現,前3年共投入1.84億元用於「活力28」宣傳的廣告費用也成了一紙空文。「活力28」這個知名品牌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失了。
4 南孚電池:自1999年9月起,通過數次轉讓,2003年,72%的股權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10年,市場佔有率不及南孚的 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後即退出海外市場,一半生產能力被閑置。如今這一曾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市場,中國第一的電池品牌已經不屬於民族品牌了。
5 樂百氏:2000年,樂百氏被達能公司收購,現在樂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場。此外,達能還在中國收購了上海梅林(8.89,0.00,0.00%, 吧)正廣和飲用水公司50%股權,匯源果汁22.18%股權。還在乳業收購了蒙牛50%股權,光明20.01%股權。這些企業都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是行業的排頭兵。
6 小護士:法國歐萊雅2003年收購小護士。5年後的今天,小護士在市場上也幾乎銷聲匿跡。
7 蘇泊爾(12.89,-1.10,-7.86%,吧):蘇泊爾品牌銷售額占壓力鍋市場40%,評估品牌價值16.248億元。2006年8月,法國SEB(世界小家電頭號品牌)獲得蘇泊爾控股權。
8 大寶:2008年7月30日,強生宣布完成對大寶的收購。至此,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競爭已形成外資主導的局面。
雖然還打著福建產什麼的旗號,但股份並不在我們手上,而今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民族品牌也為數不多了。不僅如此中國許多民族品牌都大量的引入外資,為外資對我們民族企業的收購埋下隱患!
民族企業也需要一些精神,也許我們可以去參看一下日本和韓國的企業。 二戰後的日本是百廢待興,索尼公司也是其中之一,當索尼開發出一款半導體收音機產品銷往美國時,當地的經銷商說:「你們索尼沒什麼名氣,但美國人都知道我們的牌子,貼我們的牌子我能一下子給你10萬美金的訂單。」當時索尼所有的流動資產也沒有這么多。但創始人盛田昭夫經過認真考慮,拒絕了這個要求。二三十年過去以後,人家問盛田昭夫你在商業史上、你在索尼發展史上最好的商業決策是什麼?他說我最好的商業決策就是拒絕10萬美元的訂單,從而樹立了索尼的品牌。在這里,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日本人那種執著的精神,這是一種民族氣節,做品牌,也必須有一種精神在裡面。
韓國三星更是讓我們佩服,三星以前是生產電視機等中低端電器產品的,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公司陷入巨虧,債務竟然高達200億美元,但三星公司並沒有因此放棄,他們同樣拒絕了很過跨國公司的並購要求,而是咬緊牙關,成功進行了公司轉型,以高科技數碼產品為主要產品,實現了公司的跨越式發展。
中國企業的品牌之路,剛走了20多年,而且僅僅是這10年才開始有了品牌意識。中國的企業要走出去,必須是品牌走出去,文化走出去。為什麼俄羅斯大肆驅趕中國商人,因為他們要的是品牌產品、品牌經營,高質量的產品並不能讓中國企業在國外站穩腳跟,反而會成為廉價品的代表,完全在中國生產的耐克、阿迪達斯,貼上他們的牌子,價格可能就要翻10倍。江浙一帶的很多小商品在國際上都佔有很高的市場份額,但說到底還只是產品而不是品牌,品牌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企業文化與管理能力的象徵,沒有品牌的國家,註定無法成為強者。 作為中國人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支持國貨,支持我們的民族企業!!目前, 真正屬於我們的民族品牌有:
家電有長虹、海爾、TCL、康佳、海信、新科
汽車有:紅旗、奇瑞、吉利、福田、長安、
IT有:清華同方、聯想、紫光、
食品有:娃哈哈、伊利、三鹿、蒙牛、
張裕(葡萄酒);哈德門(香煙);三角(毛巾);茅台(白酒);全聚德(飲食);瑞蚨祥(絲綢等);王麻子(剪刀);張小泉(剪刀);同仁堂(制葯);榮寶齋(文具,現為古玩);東來順(飲食);狗不理(飲食);樓外樓(飲食);胡慶余堂(醫葯);南洋兄弟(糖煙);亨得利(鍾表);王老吉(飲食)······諸如此類
愛國,從小做起!不要讓外國人占盡了便宜!
7. 中國民族品牌被外資收購的有多少啊都有哪些
蘇泊爾:蘇泊爾公司始建於1994年8月。蘇泊爾品牌銷售額占壓力鍋市場40%,評估品牌價值16.248億元。2006年8月,法國SEB(世界小家電頭號品牌)意圖收購蘇泊爾,2008年完成收購計劃,持有蘇泊爾52.74%的股權,獲得蘇泊爾控股權。
中華牙膏:雖然仍是綠色包裝,但中華牙膏已然不再是我們小時候的記憶。1994年1月,荷蘭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控股權,上海聯合利華牙膏有限公司成立。中華品牌經營權租賃給聯合利華公司。
大寶:2008年7月30日,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宣布,收購大寶事項已經獲得了相關政府部門的批准,大寶成為該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
南孚電池:自1999年9月起,通過數次轉讓,2003年,72%的股權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10年,市場佔有率不及南孚的10%。如今這一曾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市場,中國第一的電池品牌已經不屬於民族品牌了。
哈爾濱啤酒: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誕生於1900年,2004年被百威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AB)公司全額收購。
銀鷺:銀鷺是福建省一家家族式食品企業,旗下擁有銀鷺八寶粥與花生牛奶等產品,資料顯示,其2010年的銷售額約合54.6億元。今年9月,商務部正式通過雀巢收購銀鷺食品集團(「銀鷺」)60%股權案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在9月8日的廈門投洽會上,雀巢這家全球食品行業巨頭最終如願以償,將以生產八寶粥和花生牛奶聞名的食品企業銀鷺收入囊中。
雙匯:2006年4月26日,由美國高盛集團、鼎輝中國成長基金Ⅱ授權,代表上述兩家公司參與投標的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團的一家子公司),以20.1億元人民幣中標雙匯股權拍賣,獲得雙匯集團100%股權,間接持有雙匯發展35.715%的股權。
小護士:創立於1992年。據AC尼爾森的調查統計,小護士的品牌認知度高達99%,2003年的市場份額達4.6%,是中國第三大護膚品牌。2003年底法國歐萊雅收購小護士。
統一潤滑油:曾幾何時,統一潤滑油憑借其「多一點潤滑,少一點摩擦」走紅大江南北。2006年8月殼牌宣布購買「北京統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統一石油化工(咸陽)有限公司」各75%的股份。
樂百氏:2000年,樂百氏被達能公司收購,現在樂百氏品牌已經逐漸淡出公眾視野。此外,達能還在中國收購了上海梅林正廣和飲用水公司50%股權,匯源果汁22.18%股權,還在乳業收購了蒙牛50%股權,光明20.01%股權。
8. 曾經中國著名品牌而如今破產或被收購的品牌有那些
美加凈:該品牌原佔有國內市場近20%的份額。1990年,上海家化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上海家化於1994年出5億元收回美加凈商標,但已失去了寶貴時機。
中華牙膏: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如今,中華牙膏在市場上的份額已少得可憐。
活力28:1996年,與德國美潔時公司合資後,雙方規定的合資公司洗衣粉產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諾沒有兌現,前3年共投入1.84億元用於「活力28」宣傳的廣告費用也成了一紙空文。「活力28」這個知名品牌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失了。
南孚電池:自1999年9月起,通過數次轉讓,2003年,72%的股權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10年,市場佔有率不及南孚的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後即退出海外市場,一半生產能力被閑置。如今這一曾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市場,中國第一的電池品牌已經不屬於民族品牌了。
樂百氏:2000年,樂百氏被達能公司收購,現在樂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場。此外,達能還在中國收購了上海梅林正廣和飲用水公司50%股權,匯源果汁22.18%股權。還在乳業收購了蒙牛50%股權,光明20.01%股權。這些企業都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是行業的排頭兵。
小護士:法國歐萊雅2003年收購小護士。今天,小護士在市場上也幾乎銷聲匿跡。
蘇泊爾:蘇泊爾品牌銷售額占壓力鍋市場40%,評估品牌價值16.248億元。2006年8月,法國SEB(世界小家電頭號品牌)獲得蘇泊爾控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