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復星集團的發展特點
復星向巴菲特學習價值投資理念,向GE學習人才培養和文化建設,向李嘉誠學習全球化管理,向凱雷學習資產管理、向保德信學習企業風險控制。通過學習,凝煉成指導復星思考和運行的現代企業制度。將規范透明的理念設為一切制度的基礎。為此,復星在民營企業中首創了稅務總監的崗位,並請來國內一流的稅務專家擔任,確保在稅收上做到應繳盡繳,不在納稅問題上栽跟斗。20年來,復星及所投資的企業,累計向社會繳納稅款400億元,在納稅上的規范奠定了復星穩健基礎、創造了最大的時間效益。
建立企業法人制度
復星的創業團隊較早就自覺認識到建立以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的現代企業制度是復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不如此,企業就無法做到管理職責清晰、分工明確、運作透明公開、合法合規。20年來,復星逐漸增加了執行董事團隊、產業獨立運營團隊、投資和國際業務團隊、集團服務團隊。2007年,隨著復星實現在香港整體上市,建立了一整套合規、內控、法律制度,按照國際標准來管理自己的企業。這意味著,企業的運轉不僅要聽股東的意見,更要聽專家的意見。所以,在復星的管理上,實際上是專業說了算,而不是股東意見獨大。在核心管理團隊中引入了企業財務和資本市場專家、人力資源和行政管理專家、法務及合規專家,並形成了投資決策中的專業報告制度,專業意見可以一票否決。
順勢而為,匯聚成長力量
復星發展的訣竅之一就是順勢而為。根據形勢發展順勢而為,從來不去逆勢而行,勉強為之。從政策開放角度來看,復星都是順著政府的政策,隨著開放准入穩步進入,既不超前也不落後。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復星始終把握中國不同時期的高增長行業,踏准中國動力,分享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
嫁接也是復星一直所強調的能力。復星有句口號就是「匯聚成長力量」。企業要學會嫁接所有的力量,要善於把政府的政策優勢、開放優勢,善於把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把國有企業的力量、民營企業的力量、海外資源的力量等等都嫁接起來,從而將企業更迅速地發展壯大。目前,復星已把眼光投向更廣闊的空間,意欲實現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的偉大夢想。
領先潮流,管理創新
復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領先。不管是進入地產、醫葯,投資鋼鐵、礦業,還是布局商業,復星總是會領先半步,從而佔得先機。但僅憑領先可以成功,卻並不足以制勝。復星還有一樣法寶是創新。梁信軍先生一直強調,復星的創新主要是管理創新。比如最初的房地產銷售,診斷試劑銷售以及現在的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關鍵是復星找到了新的管理和經營模式。「你不能人雲亦雲,你要看清楚大的形勢,選擇最佳時點進入,實踐最佳的模式,迅速做大。像我們現在做的,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也許未來會被證明是好的商業模式。」
B. 復星集團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強大嗎
答案:不斷的創新與改變。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表示,企業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所處的環境,尋找可行的路徑或機會。如果復星在成立公司的第一天就決定做一個很大的投資型公司,那是不現實的。
C. 復星集團的成功經驗
「匯聚成長力量」是復星成功的經驗濃縮。具體而言,復星之所以取得了創業的成功,在於四個因素:首先是選好了人,梁信軍說,復星歸結到底,一切的一切,是人。第二是優秀的發展理念,幫助復星始終能做行業的領跑者,把握時代脈搏。第三,穩健的風格。第四,堅守底線,建設健康的新商業生態。
企業和諧,團隊生態
復星非常重視健康的企業生態建設:一是重視領導團隊之間的互補和諧;二是構建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三是健全管理制度體系;四是樹立並堅持科學的人才觀。
——構建領導團隊之間的和諧互補。在團隊建設上,創業團隊能夠始終志同道合,主要在於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都能夠求同存異,能力互補;二是相同的價值觀;三是重視團隊合作,有共同的文化和心理認同;四是能夠以感激感恩之情正確處理與國家、與團隊成員分項發展成果的問題;五是明確的分工的同時共同對結果負責。領導層的能力互補是團隊和諧的一個因素。有的人擅長投資,有的人擅長優化運營,有的人擅長融資,有的擅長對內,有的擅長對外,這個非常好。如果幾個人都一樣,將來就是競爭;幾個人完全不同,就會沖突。所以,要有同有異才行,但核心的價值觀一定要相同,這是一個團隊最根本的東西。
——構建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要把優秀的企業家吸引來、留得住,關鍵是要靠先進的文化。先進的文化,從復星來說,最核心的就是「匯聚成長力量」。第二層面是「創造價值,分享發展」。這是復星文化的根,一切都從這兒開創出來的。
——健全管理制度體系。如果用人都是靠情感、靠領導個人魅力肯定會有問題。一定要制度化。制度能保證有好的文化,從而不斷地吸引人、留住人;制度,尤其是法人治理體系完備,能超越個人、持續保障企業的穩定。
——樹立並堅持科學的人才觀。復星最大限度地將員工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高度關聯,把企業進步與個人價值的提升高度融合,較好地實施了「追求個人成功與企業發展高度和諧統一」的企業人才經營戰略。復星將人才作為最寶貴的資產,從創業之初就提出了「以發展來吸引人,以事業來凝聚人,以工作來培養人,以業績來考核人」的用人觀。所謂「以發展來吸引人」,就是強調要為優秀人才提供廣闊多樣的發展空間,激勵員工將個人的發展願望融入企業整體發展的大局,使員工的潛能在事業推進的過程中得到釋放;所謂「以事業來凝聚人」,就是創造價值、分享發展,將復星的發展成為全體員工的共同事業,幫助員工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進取心,激發員工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的創業激情;所謂「以工作來培養人」,就是企業鼓勵員工在自身的崗位上不斷提高,將工作中的挑戰與壓力,轉化為自身前進、成熟的動力,同時公司充分提供多種角色的培養環境,鼓勵員工成為掌握投資、融資、優化運營等多重技能的綜合性人才;所謂「以業績來考核人」,就是將工作實績作為評價員工工作、衡量工作能力最根本的依據,不斷探索合理、科學的考核機制,形成結果導向、注重效率的良好氛圍。
理念優秀,決策果斷
——優秀的發展理念。復星集團之所以能夠取得商業上的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復星在合適的時間做了合適的投資,包括黃金、地產、鋼鐵、礦業、商業的投資都是比較成功的。這些投資項目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基於復星對中國經濟的理解,對「中國動力」的理解。復星真正地深入市場,懂得投資之道。准確判斷形勢,在不同階段抓住了不同的高成長行業,這就是復星集團成功的一條經驗。
——適應中國快速的產業成長規律。復星集團成功的訣竅之一,就是集團優秀的發展理念與敢於決斷的勇氣。復星的成功,在於領導層能夠快速反應,發現中國產業發展規律和經濟動力的轉變,並在短時間內作出決策。從最先開始從事的市場調查,到之後介入房地產銷售、醫葯領域,再到後來進行的產業投資、PE投資、資產管理,復星邁出的每一步都比市場快半拍。主動出擊為復星贏得了不少商機。其次是學會了適應中國快速的產業成長規律的變化,這是對中國企業家的考驗,也是復星成功的關鍵。
穩健經營,管控風險
——聰明投資、自律自省。聰明強調的是時機的選擇和理性的思考,選擇和自身資源相匹配的項目;自律指的則是在把握機會時,不是什麼都抓,而是首要關注其與企業價值觀的一致性。對於復星來說,站在全球角度,現階段的聰明投資就是用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
復星在每一年裡,也許並不是明星企業。梁信軍說:「我們不會跟別人去比拼規模、比拼銷售額……做企業是一場馬拉松,暫時的領先不代表最終的成功。與銷售額比,我們更在意利潤、稅收、還有風險控制」
文化自覺,商業生態
——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國民企形象。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復星集團受命組館後,主動聯合阿里巴巴、蘇寧電器、民生銀行、大連萬達、易居中國、華誼兄弟、美特斯邦威等16家各行業的龍頭民營企業,只用了不到16個月建設起了中國民營企業聯合館,第一次以一個方陣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民營經濟的新面貌,在廣大民營企業中傳播先進文化。
這一展示的成效是明顯的,不僅成為網友心目中最受歡迎的演出、舉辦高層次國際活動最多的中國企業館,更極大推進很多參展成員的國際業務合作。對復星而言,民企館所展示的活力健康形象正是最好的名片,成為向國際合作夥伴美國凱雷集團、保德信金融集團、法國地中海俱樂部集團等展示的最好平台。當時,復星正與法國地中海俱樂部集團洽談合作,該集團董事長德斯坦先生就悄悄來到民企館參觀,看復星的企業實力究竟如何。德斯坦先生事後回憶說,民企館的效率、復星團隊的高效和專業說服了他,使他確信中國元素的加入不僅不是威脅,反而會帶來巨大的增長空間。
——推動健康的商業生態和自然生態建設。世博民企館的經歷讓復星越來越認識到,走出國門與全世界的合作夥伴交流,促進中國優秀文化傳播,對贏得國際夥伴理解、尊重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復星在努力打造「修身、齊家、立業、助天下」的文化價值觀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來要在推動中國健康商業文明環境和健康自然生態環境營建、中華民族的經濟復興和文化復興中貢獻力量。
正是出於這樣的文化自覺,復星開始更多地向世界推廣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資助故宮珍藏展品走進盧浮宮,出資共建中國木雕文化博物館,持續推動傳統戲曲保護等。
復星集團還身體力行,在世界高端人群中大力推廣平衡調和、活力包容的中華太極文化。復星在華爾街成功舉辦太極文化為主題的品牌推介活動中,吸引到了包括美國前財長斯諾在內的政商兩界重量級人物。與此同時,復星「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的投資理念也詮釋了中華文化的包容開放,向復星的合作夥伴傳遞中國和中國企業崛起的善意,讓世界、全球企業從中國的經濟成長中分享成果、共贏發展,體會合作共生、生生不息的太極文化理念。
D. 關於復星集團郭廣昌,請問有什麼故事
像郭廣昌這樣的商界領袖人物,通常都是很有故事的,一句兩句也說不清楚,建議找相關的媒體報道吧。
E. 復星地產的復星集團
復星集團創建於1992年,時至今日,復星集團已成為中國領先的民營企業之一,參控股42家海內外上市企業,管理資產超2000億元,在房地產、金融保險、醫葯健康、商業旅遊、文化娛樂、鋼鐵裝備、礦業能源等領域廣泛投資,企業員工超過9萬人,投資企業年上繳國家稅收130億元,位居上海市民營企業第一位。在福布斯全球20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1019位 。
復星堅持紮根中國,積極把握中國經濟向內需 轉型所帶來的消費及服務升級、城鎮化以及工業化升級等時機機遇,同時亦抓住全球經濟轉型,探索實踐中國動力嫁接。
F. 中國首例要約收購案例分析
復星巧避規則收購南鋼——中國首例要約收購案例分析
案例簡介
2003年3月12日,南鋼集團公司與復星集團公司、復星產業投資、廣信科技共同成立南京鋼鐵聯合公司(以下簡稱南鋼聯合)。復星集團與復星投資持有新公司60%的股份。4月1日,南鋼集團公司以其持有的占總股本70.95%的南鋼股份國有股35760萬股作為增資注入新成立的南鋼聯合。在未獲得豁免的情況下,占總股本70.95%的國有股權的實際控制人變更,使南鋼股份(600282)不得不面對滬深股市有史以來首例要約收購案。
2003年4月9日,南鋼聯合向所有股東發布要約收購公告,對掛牌交易股份的要約收購價格為5.86元/股;對非掛牌交易股份的收購價格為3.81元/股。要約收購總金額約為8.5億元,全部以現金方式支付。要約收購公告發出後至2003年7月,沒任何股份進行應約,本次要約收購最終以無人應約結束。
對於收購方南鋼聯合或其實際控制人復星集團而言,這筆收購的收益主要體現在:
(1)二級市場的高額收益。
(2) 南鋼股份控制權潛在收益,其每年近40億的現金流是絕佳的融資窗口。
(3) 南鋼股份未來增發獲得的收益。
文/布爾古德
無人應約的要約收購
此次要約收購中的財技焦點就在於收購價格。
按照2002年12月開始實施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制定要約收購價格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 要約收購掛牌交易的同一種類股票的價格不低於下列價格中較高者:
1.在提示性公告日前6個月內,收購人買入被收購公司掛牌交易的該種股票所支付的最高價格;
2.在提示性公告日前30個交易日內,被收購公司掛牌交易的該種股票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的90%。
(二) 要約收購未掛牌交易股票的價格不低於下列價格中較高者:
1.在提示性公告日前6個月內,收購人取得被收購公司未掛牌交易股票所支付的最高價格;
2.被收購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值。
此次要約提出的收購價完全是按照相關法規制定的。這種計算方法本身沒錯,但用到南鋼身上似乎就不很妥當。
按照4月9日披露的有關信息,本次收購的價格是:對240萬法人股的要約價格為每股3.81元,對14400萬流通股的要約價格為每股5.84元。法人股的要約價格為南鋼股份公告前6個月每股市值的評估,流通股要約收購價格為公告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的90%。
G. 復星集團的介紹
復星醫葯是年上市的一家上海民營企業,年緝碃光度叱道癸權含護由四位復旦的畢業生創專立,是復星集團的前屬身,現隸屬復星集團,業務領域覆蓋制葯工業、醫葯商業、診斷試劑、醫療器械。凈利潤和凈資產在中國上市的醫葯公司中排名第三。同時復星醫葯也是一家優秀的以投資見長的公司,發展前景很好,公司實力頗強。
H.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對於復星董事長郭廣昌來說,肯定是一個成功人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