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港是哪它的過去和現在如何發展的有什麼意義拜託各位大神
上海港位於長江三角洲前緣,居我國18000 公里大陸海岸線的中部、扼長江入海口,地處長江東西運輸通道與海上南北運輸通道的交匯點,是我國沿海的主要樞紐港,我國對外開放,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的重要口岸。上海市外貿物資中99%經由上海港進出,每年完成的外貿吞吐量佔全國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上海港也是世界著名港口,2006年貨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三。榮獲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世界紀錄。 上海港依江臨海,以上海市為依託、長江流域為後盾,經濟腹地廣闊,全國31個省市(包括台灣省)都有貨物經過上海港裝卸或換裝轉口。上海港的主要經濟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還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慶市。上海港的水陸交通便利,集疏運渠道暢通,通過高速公路和國道、鐵路干線及沿海運輸網可輻射到長江流域甚至全國,對外接近世界環球航線,處在世界海上航線邊緣。另外,上海還有發達的航空運輸。 自古以來,上海就是我國對外交通和貿易往來的重要港口。早在公元746年的唐天寶年間,唐朝政府就在這控江襟海處設立鎮治,即青龍鎮(今青浦縣東北,蘇州河南岸),發展港口,供船舶往來停靠。進入宋代後,青龍鎮有「江南第一貿易港」的稱號。公元1111年,北宋政府在此設市舶提舉司,徵收關稅,管理航運。此後,長江每年大量泥沙逕流而下,使長三角海岸線不斷向東伸延,陸域不斷增加,河道變遷,約1265年港口易址於上海鎮。1404年開拓形成黃浦江後,上海港憑借黃浦江的優良航道而日益壯大。 1840 年鴉片戰爭後,英國迫使清政府簽定《南京條約》,上海港於1843年11月17日被迫對外開放。之後,一批外國冒險家蜂擁而至,他們任命外籍港務長、劃定 「洋船停迫界」、設立殖民武裝力量、瓜分港口岸線、建築碼頭倉庫、走私鴉片、販賣人口。1853年起,上海超過廣州成為全國最大的外貿口岸。19世紀70 年代後,上海港成為全國的航運中心。黃浦江和蘇州河兩岸逐漸形成了近代工業聚集區。 20 世紀初,黃浦河道局對吳淞口和黃浦江的局部河段進行了整治和疏浚,萬噸級船舶可以乘潮進入黃浦江,適應了當時船型發展和經濟發展的要求。20世紀30年代,上海港已經成為遠東航運中心,年貨物吞吐量一度高達1400萬噸;船舶進口噸位居世界第七位,上海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城市。 1949 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港的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一頁。經過解放初的三年恢復期,70年代大建港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建設,上海港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海港在上海市政府和交通部支持下,在黃浦江內新建了張華浜、軍工路、共青、朱家門、龍吳五個港區,在長江口南岸建了寶山、羅涇和外高橋港區。此外,寶鋼集團、石洞口電廠、外高橋電廠等也各自建了專用碼頭,上海港吞吐能力不斷擴大,對上海市的建設和長江流域以及全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1995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戰略決策。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建成投產,洋山保稅港區同時啟用,標志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和發展,上海港已成為一個綜合性、多功能、現代化的大型主樞紐港,並躋身於世界大港之列。 截止至2006 年底,上海港海港港區擁有各類碼頭泊位114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生產泊位171個,碼頭線總長為91.6公里。按照碼頭使用性質分類:公用碼頭泊位 175個,碼頭線長度為24.6公里,其中生產泊位121個,碼頭線長度為22.2公里,年貨物吞吐能力17051萬噸;貨主專用碼頭泊位965個,碼頭線長度為67公里,其中生產泊位495個,碼頭線長度為38.2公里。 上海港內河港區有碼頭泊位818個,最大靠泊能力3000噸級。 2006 年上海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37億噸。其中,海港貨物吞吐量4.7億噸,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大貨運港地位;內河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0.67億噸。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2.13億噸,其中,外貿出口1.03億噸,外貿進口1.1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171.9萬標准箱,佔全國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量的24%,在世界集裝箱港口中繼續位居第三。集裝箱吞吐量中,內支線集裝箱量202.6萬標准箱,國際中轉箱78.5萬標准箱,內貿集裝箱吞吐量313.7萬標准箱。截止2006年底,上海港集裝箱班輪航班達到每月2106班,其中,遠洋航線498班,近洋航線535班,內支線794班,內貿航線每月279班。
2. 上海自貿區帶來哪些新機遇
業內人士認為,上海自貿區方案獲批強化了市場對自貿區帶來的行業轉型升級預期。在此背景下,受益於自貿區以開放促改革的經濟發展新格局,物流、地產、商貿等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黃金期。
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貿易,是更高層次的自由貿易,比如跨國企業的資金賬戶管理,金融人才的交流,外資金融業務的管制放開和隨之而來的服務技術的引進等,也就是要素貿易的開放。
海通證券分析認為,未來可能出現的貨物狀態監管等將促進貿易改革,將有助於廠商降低生產運營成本,消費者可獲得價格更低的商品。能吸引各國貨物到自貿區集散轉口,有助推動自貿區航運物流業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自貿區依賴的港口吞吐量上升,進出口總額上升。這有利於自貿區內的物流和貿易類企業,參股相關公司的園區公司將直接受益。此外,更多類型的公司進入自貿區,極大地豐富自貿區的商貿和產業類型,企業和消費者的增加有助於促進園區公司的商業物業和商品房的銷售,利好房地產板塊。
伴隨新的試點區域逐步擴大,開放促改革的‘制度紅利’有望輻射至全國。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認為,在相關行業中,與自貿區直接相關的貿易、航運、港口、物流、建築、地產、金融等領域將最為受益。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東認為,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對長三角地區是個突破性的利好,江蘇也將獲得明顯的發展紅利。自貿易區將為長三角地區尤其是江蘇的企業打開窗口,不但利於出口還能把國際新技術引進來。尤其是江蘇的裝備製作業、新能源行業等,今後利用好自貿區的窗口優勢,有利於引進國際最新的技術。
上海本地製造業相當發達,遠勝香港;兩翼的蘇、浙兩省都是製造業發達的省份,腹地的皖、贛、兩湖、川、渝等省市製造業和對外貿易也在快速發展,足以為上海貨物貿易發展提供長久支持。上海自貿區轉口貿易的發展將進而給其兩翼和長江沿岸的港口開辟新的發展空間,並帶動該區域發達的出口加工業升級。
一位港航業內人士說:上海港已經將長江沿線的眾多大港收在旗下,像武漢、九江、江陰、南京、重慶、寧波、連雲港等大港,上海港都佔有大量股份,所以上海自貿區的開設不僅僅是上海的問題了,而是涉及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利益,涉及到長三流域城市商品的轉運、外銷、進口等。
重慶商界人士分析說:重慶加工業、國際貿易業、服務業等行業將面臨一個新機遇,但金融、物流等行業在短期內將受沖擊。
上海自貿區對其它申請成立自由貿易區的地區(包括重慶)而言,短期內的影響是相對負面的。相關產業面臨上海自貿區的競爭,或者會損失一些發展的機會。短期內這些地區(包括重慶)的現代金融服務、物流、商業貿易、餐飲旅遊等行業可能會受到一些沖擊。因此也需提前制定一定的應對措施。當然,重慶企業也有一些利好機會。
3. 上海港的發展對上海的影響
這個問題嘛
得看是中學老師問的
還是大學老師文問的
你這么籠統的問 怎麼說呢
4. 簡析上海港口建設的區位優勢
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處長三角水網地帶,水路交通十分發達。沿海北距大連版 558 海里權 ,南距香港 823 海里 ,長江西溯重慶 2399 公里 。
公路:有滬寧、滬杭、滬青平、滬乍、嘉瀏等高速公路與江蘇和浙江對接,並聯通全國高速公路網;有 204 、 312 、 318 、 320 等四條國道分別通往煙台、烏魯木齊、拉薩和昆明。
鐵路:港區內有鐵路與滬杭滬寧鐵路干線相連。其中滬 寧線與津浦線聯結,成為中國東部縱貫南北的運輸大動脈;滬杭線與浙贛、蕭甬線相銜,可通達中南、西南及浙東地區。 58集裝箱網回答,望採納。
5. 上海港的區位特點,為建港提貢什麼有利條件
第一:上海港腹地廣闊、有利於上海港物資集散能力的擴大
第二:上海港位於長江入海口、有利於發展江海聯運(最大優勢)
第三:上海工業、經濟發達、為上海港提供工業基礎
第四:上海高校眾多、為上海港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第五:上海港江寬水深、有利於大型船舶停靠
記得選我滿意啊
6. 上海港口的發展與變遷
1.交通四通八達
2。海外貿易發展迅速
3.處於重要的地理位置
7. 上海港有哪些優勢
樓主這個問題太大,要寫完整,那估計就是寫一篇有關上海港的市場調查報告和論文了內。
簡單容地說:
1。上海是目前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位,已經超過了新加坡,荷蘭的鹿特丹和香港等有名的著名港口了。
2.上海港有幾乎所有世界級船公司必靠的世界性國際基本港。這樣就意味著,上海有比大陸其他港口更多的船公司集裝箱航班,特種大宗貨物駁船,以及相關衍生的多種發達的貿易服務行業。他們可以利用各自的公司和港口資源提供整箱,拼箱,散夥,特種箱,滾裝,危險品,多式聯運服務。。。
3,這也是中央政府致力於將上海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服務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的系統工程。這和我國的宏觀經濟,以及世界經濟地位提升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戰略目標。
8. 上海港的區位劣勢
長江下游至入海口處有大量泥沙淤積,導致:1.長江下遊河道河床抬升,大型船隻無法進入;2.港口水不夠深,不利於大型船隻停泊。
9. 上海港的區位條件
上海港的區位條件
①長江入海口,地勢平坦開闊
②上海經濟發達,市場廣闊
③經濟腹地廣,包括長江流域
④上海科技發達
⑤國家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