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分析

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21 10:47:38

① 我國目前的貨幣傳導機制是什麼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貨幣政策向經濟領域各部門、各要素滲透和作用的全過程.正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作用,才使得貨幣政策操作工具和各目標之間形成一個完善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才使得貨幣政策實施效果充分顯現出來.該文從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歷史回顧入手,譯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兩種不同經濟體制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特點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就各自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效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比較,最後建立適合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為目標,提出了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設想和建議.

② 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作用是什麼

凱恩斯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通過貨幣供給的增減影響利率,利率的變化則通過資本邊際效益影響投資,而投資的增減進而影響總支出和總收入,這一傳導機制的主要環節是利率。
與凱恩斯學派不同,貨幣學派認為利率在貨幣傳導機制中不起重要作用,他們認為貨幣供給量的變化直接影響支出,然後再由支出影響投資,最終作用與總收入。貨幣主義者認為在短期,貨幣供給量的變化會帶來產出的改變,但在長期,則只會影響物價水平。
由於我國並未實行利率市場化,我國的央行可以直接控制利率,而且現在央行也在採取不停的上調利率的辦法來抑制經濟過熱,可見我國還是認同凱恩斯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以利率為主要環節來調控經濟。
希望採納

③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什麼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是指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影響中介指標,進而最終實現既定政策目標的傳導途徑與作用機理。

(一)貨幣在政策傳導機制的理論。

(1)利率傳遞途徑。
(2)信用傳遞途徑。
(3)非貨幣資產價格傳遞途徑。
(4)匯率傳遞途徑。

(二)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發展

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發展經歷了從1953-1997年底以直接控制為主的貨幣控制方式到1998年至今以間接控制為主的貨幣控制方式兩個階段。

(1)以直接控制為主的貨幣控制方式。

從1953年中國建立計劃經濟體制以來,到1997年底中國實行的是以直接控制為主的貨幣控制方式。在這一階段,政府對信貸進行直接控制,並在不同時期為了適應當時的經濟環境和金融體制的要求,直接控制的程度和方式存在著不同。具體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你,即:「統存統貸」時期(1953-1978)。「差額包干」時期(1979-1984),和「雙向調控」時期(1985-1997)。在1984年中央銀行體制建立之前,從嚴格意義上鎖,中國沒有相對獨立的貨幣政策。

(2)以間接控制為主的貨幣控制方式。

1998年,中國取消了對信貸規模的限制,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得到了發展,並且運用了利貨幣資產價格多種渠道轉變。目前國內許多學者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行了研究,基本對貨幣政策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傳導沒有存在異議,但對在貨幣政策傳導過程中貨幣渠道重要還是信用渠道重要的問題存在差異。對這方面的研究,國內多以實證研究進行分析。

④ 論述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一般模式

中國貨幣傳導機制的發展經歷了從1953-1997年底以直接控制為主的貨幣控制方式到1998年至今以間接控制為主的貨幣控制方式兩個階段。
1.以直接控制為主的貨幣控制方式。
從1953年中國建立計劃經濟體制以來,到1997年底中國實行的是以直接控制為主的貨幣控制方式。在這一階段,政府對信貸進行直接控制,並在不同時期為了適應當時的經濟環境和金融體制的要求,直接控制的程度和方式存在著不同。具體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即:「統存統貸」時期(1953-1978年)、「差額包干」時期(1979-1984年)和「雙向調控」時期(1985-1997年)。由於在1984年中央銀行體制建立之前,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沒有相對獨立的貨幣政策。所以,本文著重分析中央銀行體制建立之後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2.以間接控制為主的貨幣控制方式。
1998年,中國取消了對信貸規模的限制,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得到了發展,並且運用了利貨幣資產價格多種渠道轉變。目前國內許多學者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行了研究,基本對貨幣政策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傳導沒有存在異議,但對在貨幣政策傳導過程中貨幣渠道重要還是信用渠道重要的問題存在著爭議。對這方面的研究,國內多以實證研究進行分析。本文從分析貨幣傳導機制的理論開始,結合中國的實際,研究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⑤ 如何理解我國現階段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特殊性

最近的一次貨幣政策是央行上調了各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備金率---------這一措施首先使得各商業銀行的可運用貸款數量減少,直接起到了抑制投資的作用;另外,銀行為提高自己的可運用貸款數量,將會提高儲蓄利率,吸納的存款,這樣就使得社會上流通中的貨幣量減少,起到了抑制通貨膨脹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於儲蓄利率提高,貸款利率也必將提高,間接也起到了抑制投資的作用。總體短期目標是-----抑制目前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

⑥ 結合我國現實,談談如何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運行效率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無非就是凱恩斯的利率傳導機制、貨幣學派的資產價格渠道(其包括匯率渠道和股價渠道)、信貸渠道(包括銀行貸款渠道和資產負債表渠道)。
從利率傳導機制來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利率對貨幣供給量變化的敏感程度,以及利率變動對於投資的敏感程度。前者無非就是利率市場化,讓利率的調整由市場來決定,減少國家的干預,這個的話我比較看好中央推出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交換利率)在這方面的作用,畢竟銀行業間的貨幣信貸在利率的變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後者主要是國家要提高投資者的投資熱情,至少說不要限制投資,另外好的市場環境也會激發投資者的投資熱情。
匯率渠道主要牽涉利率變動對於匯率的影響問題和出口問題,主要就是就是匯率自由化和國家對於出口的鼓勵。
股價渠道的作用大小主要還是看股票市場是否是理性、正確反映經濟形勢。
銀行信貸和資產負載表作用的大小主要是看銀行的貸款情況。

⑦ 1、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如何 2、對我國面前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看法

1.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指從運用貨幣政策到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過程,貨幣傳導機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響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以及對經濟的貢獻。貨幣政策傳導途徑一般有三個基本環節,其順序是:
從中央銀行到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中央銀行的貨幣政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策工具操作,首先影響的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准備金、融資成本、信用能力和行為,以及金融市場上貨幣供給與需求的狀況;
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到企業、居民等非金融部門的各類經濟行為主體。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根據中央銀行的政策操作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對各類經濟行為主體的消費、儲蓄、投資等經濟活動產生影響;
從非金融部門經濟行為主體到社會各經濟變數,包括總支出量、總產出量、物價、就業等。
2.中國近年來資本市場發展迅速,一方面,資本市場投資與銀行儲蓄存款的替代關系越來越明顯,客戶保證金對貨幣層次結構的影響越來越大,致使M2指標的全面性受到挑戰,需要建立包括保證金等在內的貨幣供應量新指標。
但另一方面,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不顯著,資產價格變化對實體經濟尤其是投資與消費的影響並不大。因此,中國的貨幣政策需要關注資產價格的變化。但不能以資本市場變化為目標。在具體操作中應該主要以實體經濟的穩定和增長為目標,適當兼顧資本市場的需要。 (3)生產者一消費者信心使預期因素的傳導作用趨於增強,對於貨幣政策效果造成了比較復雜的影響,需要在中國貨幣政策實踐中加以考慮。中國的貨幣政策實踐應當適當地考慮預期因素的作用,在貨幣政策決策之前,對預期因素的作用有一個「預期」,以保證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⑧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指央行的貨幣政策如何作用經濟,從而實現政策目標的過程。各經濟學派從不同角度出發,形成了各自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如Mishkin將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分為利率渠道、貨幣渠道、信貸渠道等。在傳統的貨幣傳導機制下,傳導過程為中央銀行一貨幣市場—金融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企業(居民)。這里,商業銀行處於關鍵地位,中央銀行貨幣供給量的變動首先作用於銀行體系和貨幣市場。資本市場發展起來以後,出現了中央銀行一資本市場(資產價格)—企業(居民)這樣一種嶄新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在新的傳導機制下,資本市場處於中介地位,資產價格是關鍵變數。由於資本市場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變動會迅速做出反應,並通過金融資產價格的變化影響企業與社會公眾的消費與投資行為。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新的傳導機制的政策時滯較短,政策傳導效率較高,政策效應亦較顯著。但是,金融資產價格傳導渠道的增加,又使得經濟主體的行為選擇更為多樣化、間接化,有可能和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意圖相左,致使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更加復雜,具有不可測控性。
目前我國的貨幣政策傳導主要以信貸傳導為主,匯率、利率等傳導途徑為補充,資產價格在傳導體制中的地位不顯著。也就是說,資產價格渠道的出現並沒有顯著改變我國的貨幣政策傳導效果。
我國企業普遍傾向於進入股市募集資金,對其他的資產形式(比如債券)不感冒。但同時從股市上募集的資金並沒有用於實體經濟,無法形成投資需求
為支持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需要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讓企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和投資主體,這是改善宏觀金融調控效應微觀基礎的必要手段。進行分配體制改革我們應該縮小地區差距,減少低收入群體的比重,普及金融知識,加大投資工具的宣傳力度,提高證券資產在個人金融資產中的比例,從而使資產價格更能有效地傳導貨幣政策。

⑨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有哪些,並結合我國的貨幣政策來分析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通過貨幣供給的增減影響利率,利率的變化則通過資本邊際效益影響投資,而投資的增減進而影響總支出和總收入,這一傳導機制的主要環節是利率。凱恩斯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與供給學派的解釋不同:凱恩斯學派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解釋是: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會刺激投資,進而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增加。貨幣學派的解釋是:貨幣供給的變化會引起實際貨幣余額的相應變動,進而投資增加,國民收入增加。

閱讀全文

與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2月27日美元和人民幣 瀏覽:816
理財規劃師考試報名費多少 瀏覽:958
黃金2019年4月價格 瀏覽:834
晨鳴紙業參股的股權基金 瀏覽:171
資金流不顯示是什麼情況 瀏覽:112
18美刀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134
滬股通賬戶能投資期權嗎 瀏覽:498
10元人民幣對泰銖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543
代碼基金161005凈值 瀏覽:949
新城市300778新股投資價值 瀏覽:780
上海現貨投資有招人的嗎 瀏覽:559
外匯黃金怎麼開戶 瀏覽:800
鈧礦的品位及價格 瀏覽:309
十美元等於人民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52
匯率比索兌換人民幣2015 瀏覽:37
粵麗珠股票 瀏覽:764
如何購買外匯基金 瀏覽:176
個人外匯業務區分為 瀏覽:264
投資者說趙旭東所有視頻 瀏覽:37
同花順查看道指期貨行情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