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將沒落

上海將沒落

發布時間:2021-05-22 00:23:59

㈠ 一個感覺,上海這幾年有些沒落

  1. 正常規律

  2. 一個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

  3. 總歸速度會降低的

㈡ 從有上海這座城市一直到現在他就一直怎麼拽嗎他就沒有過衰落的時候

歷史沿革
古代
春秋時屬吳國東境,春秋末年入於越,戰國時屬楚國,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貫穿現代上海的黃浦江也稱春申江,故上海別稱為「申」。
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所以,松江 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扈」為「滬」。「上海」因位於松江(吳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
唐代中葉始置華亭縣,位置在今天松江區,是上海地區建縣之始。
宋末置上海鎮。1292年,中國元朝設上海縣,縣治在今天上海市中心黃浦江沿岸,一般被視為上海市歷史的起點。
明朝時,上海逐漸興盛,1553年,為抵倭寇築上海城(在原南市區,現與黃浦區合並),歸屬南直隸松江府管轄。松江府轄境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除華亭縣外,另有青浦縣(今青浦區)、金山衛(今金山區)等。
清朝沿襲明制,歸屬江南省松江府,設江海關。

近代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依照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上海在1843年開辟為中國五個對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國、美國和法國陸續在上海設立了居留地,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於1855年小刀會的廣東人劉麗川、1860年6月太平軍賴文光、1862年初太平軍李秀成共進行了三次佔領部份上海的戰役。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機構工部局,事實上演變成獨立於清朝地方政府行政與司法管轄權之外的租界。此後,在上海形成了2個租界與中國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上海市的黃浦、靜安、虹口、楊浦四個區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為主),長寧區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區,盧灣、徐匯兩區主要是上海法租界,而閘北區和原南市區兩片中國管理的區域(華界)則被租界分割為互不相連的兩塊。
開埠後的近代上海迅速成為遠東最繁榮的港口和經濟、金融中心,是近代亞洲最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被稱為「十里洋場」。「冒險家的樂園」。「遠東第一大城市」。由於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的核心腹地未被戰火所波及,並享有實際獨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國際聯系,同時也給上海帶來了時至今日的持續繁榮。

現代
【一】北洋政府時期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前後,清朝的舊勢力尚未徹底清除,民國的新勢力尚且稚嫩,從中央到地方,軍閥當道,政府幾近癱瘓,社會呈現出一片無序混亂的狀態。然而就在同時,上海的租界卻有如國中之國,獨享著一份特別的平和,甚而,租界在經濟、人口等各方面都進一步加快了其發展的速度,由1912年開始至1936年可謂上海租界高度繁榮的一個階段。
民國初年,租界以外的閘北和南市(華界)屬江蘇省,1927年,中華民國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區設上海特別市,歸屬中華民國行政院直轄。此時,上海從法律上正式脫離江蘇管轄,同時並入江蘇省的上海縣、寶山縣17市鄉。1930年7月,改稱上海市。
20世紀初,在上海陸續發生了一系列影響到中國命運的政治事件。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市黃浦區興業路76號召開,隨後1922年7月和1925年1月,又分別召開中共二大和四大。1925年5月30日,由於日本內外棉紗廠廠主槍殺罷工工人(顧正紅),上海學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南京路上的老閘捕房門前進行抗議,英國巡捕開槍射擊,造成了五卅慘案,從而引發全國性的反英運動。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閘北發生了四·一二事件,國民革命軍第26軍對工人糾察隊強行繳械,造成大規模流血事件,開始了國共分裂。在事件的前夜,上海黑社會領袖杜月笙誘捕並殺害了上海總工會負責人汪壽華。此後,中國共產黨(1921年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的中央機關仍然隱藏在公共租界中區鬧市的雲南路達數年之久,直到1933年江西蘇區穩固後才遷往那裡。1931年6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三任最高領導人向忠發在上海被國民政府抓捕,隨即叛變並被殺。

【二】國民政府時期
1928年4月1日,國民政府在首都南京成立,上海因為地理優勢,隨即成為全國的經濟與金融中心,直至今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東北製造九一八事變後,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於楊樹浦引翔港的三友實業社(今長陽路雙陽路口)門前被中國工人毆打,而挑起一·二八事變,中日兩國在上海閘北區激烈的軍事沖突持續時間長達一個多月,以至於南京國民政府也暫時遷移到洛陽。1937年8月13日,蔣介石調動大約70萬中國軍隊(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銳部隊),在上海附近與日軍展開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雖然中國軍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陣亡33萬人,空軍損失過半。約當時全國三分之一軍隊兵員),但最終實力占優勢的日本軍隊擊敗了中國軍隊,武力佔領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區,抗日組織鐵血鋤奸團也同時針對漢奸、日軍,展開一連串可歌可泣、熱血澎湃的抗日戰爭。在淞滬會戰期間,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區及東區(即今虹口、楊浦兩區)作為日軍防區和日本勢力范圍,和華界一樣受到重創。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上海公共租界中區及西區則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島時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英美宣戰,隨即日軍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佔領。後日本將租界「交還」給其扶持的傀儡汪精衛政權。1943年初美英與重慶國民政府改訂了新的條約,放棄了在華租界,標志著具有一個世紀歷史的租界在法理上不復存在了。1945年上海光復,此後到1949年5月,上海一直由國民政府接管統治。
1946年,國民政府統領的中華民國國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間爆發大規模內戰(參見國共內戰)。1949年5月28日,解放軍擊敗國軍後控制上海全境,此間,許多與國民政府及海外機構有關的人員、財產和機構追隨國民黨撤離上海。

1949年以前,上海曾是遠東第一都市和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無論股票黃金外匯等金融市場規模全部雄踞亞洲之冠。當時的上海雲集了亞洲最大的交易所、中央金融監管部門、中央四大行的總部、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銀行如北四行、南三行的總部及不計其數的保險、信託公司的總部等。此外當時的上海還雲集了亞洲最多的國際金融機構的遠東分行,大量今天的金融巨頭與老上海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

然而到1952年底,外資金融機構基本撤離上海而私營金融機構的數量也已經銳減至60餘家。從1949年以後,有些上海的資本家都已經逃離到香港、台灣或者海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留在上海繼續經營,最後在1956年初都被公私合營。

經過陣痛後的上海,如今卻煥發出嶄新的耀眼光芒。上海的經濟總量位居大中華區第一位,2009年上海市GDP達到2183億美元超越香港。人均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均居全國各省區及直轄市首位。上海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中心,在全球證券交易所中排名第3,僅次於同處紐約的紐交所和納斯達克,超越倫敦和東京。上海是全球第二大期貨市場中心,僅次於芝加哥,並同時跨入全球十大衍生品市場中心行列。上海還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現貨交易中心和第二大鑽石現貨交易中心。上海是世界第一大港,2009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完成5.92億噸,居世界第一;2010年第二季度上海集裝箱吞吐量也已超越新加坡,居世界第一。

上海的金融業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一。上海的私人銀行總部數居全國第一,工行、交行、農行以及絕大多數外資銀行均選擇上海作為私人銀行總部。上海的基金管理公司數量佔全國一半以上,上海金融市場直接融資總額佔全國四分之一以上,上海的金融要素市場完備度居全國第一。上海外資銀行境內總部數量約佔全國三分之二,資產佔全國外資銀行85%,上海外資法人財產險公司境內總部約佔全國七分之五,此外中國六成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與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總部位於上海。上海吸納到的海歸人才的數量同樣位居國內 第一,全國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海歸人才選擇到上海工作創業。亞洲第一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也坐落於上海。上海吸收外資約佔全國的十分之一,認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量同樣位居國內第一。大量世界五百強企業尤其是第三產業高端領域的跨國巨頭都選擇將亞太或中國總部設在上海如花旗集團、匯豐銀行、黑石集團、摩根士丹利、路易威登、德勤、英特爾、GE、麥肯錫、RBS、巴黎銀行、AIG、普華永道、渣打銀行、安永、香奈兒、安聯、迪士尼等。上海是我國最大的海外遊客目的地。上海是目前中國的商業之都,上海的海外遊客境內消費額約為新加坡的四分之三遠超國內任何城市,上海的商鋪租金同樣居全國第一,其中南京西路的商鋪租金為全球第37位,除此之外再無中國大陸其他城市的商鋪租金進入全球前50。作為曾經的世界第五大時尚之都和全球三大商都,上海的商業環境、氛圍和底蘊在國內更是無人能出其右。

上海工業發達,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和建國後計劃經濟時期,上海的工業發展水平就已領先。改革開放初期,由於中央政策原因,中國東南省份飛速發展,一度使上海的工業面臨邊緣化的危機,但自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浦東新區的開發,以及財政轉移支付比重減少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的工業又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上海工業總產值佔中國的十分之一,主要以輕紡、重工業、冶金、石油化工、機械、電子工業為主,其他還有汽車、航空、航天等工業。張江高科匯集了大量的高端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由於土地、勞動力成本日益升高,加之市政府經濟政策導向等原因,目前上海整體產業結構進步明顯,已形成並逐漸鞏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2009年上海財政收入達到2540.3億元,同比增長7.7%;09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經達到了59.4%;而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GDP比重也已經達到了47%。 在2010年社科院發布的《2009—2010年度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中,上海在中國僅次於香港,位於台北之前,三個城市共同進入全球前50強。

浦東因位於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的東岸而得名。20世紀90年代前,這里曾是大片的農田、漁村,經濟社會發展遠遠落後於浦西。1990年國家實施開發開放浦東戰略,1993年浦東新區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歷經17年的開發建設,浦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浦東陸家嘴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中國新的金融中心,浦東的張江高科技園區也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的「矽谷」和「葯谷」。

㈢ 上海灘在抗戰末期為什麼沒有衰敗反而更加繁榮了

當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的那一刻起,整個上海灘的中華兒女都進入了沸騰的狀態。這時,只要軍隊需要什麼,他們就捐什麼。一對夫婦二話不說,連姓名都沒留下就捐獻了1萬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上百萬人民幣

有個叫楊慧敏的小丫頭,居然冒著槍林彈雨渡過河去為八百壯士送去了一面軍旗。很多市民更是不畏敵軍的轟炸,站在橋頭、樓頂、河岸等地勢高的地方為我軍吶喊助威。但隨著戰爭的持續,人的積極性越來越低,到最後上海灘居然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混亂。

而奇怪的是,就在很多人連基本生活都日不保夕的時候,上海灘居然出現了比戰前的十里洋場還要奢侈和繁榮的現象,這又是怎麼回事?為何知道真相的人反而都忍不住嘆息了起來?

㈣ 上海是不是很多富人區都沒落了

上海比較好的區主要是指中心城區,包括原來的法租界、英美租界地區。由於歷史原因,上海蘇州河以北的城市面貌原來要落後於蘇州河以南的幾個中心城區正核心區。隨著城市不斷的發展建設以及南北平衡戰略的推進城市的建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許多後起之秀不斷涌現,譬如徐匯區的徐匯濱江;黃浦區的南外灘地區;新靜安區的大寧、蘇河灣地區;虹口區的北外灘;楊浦區的五角場、大連路地區、新江灣城;普陀區的長風生態園區以及長寧區的天山古北地區。

㈤ 如果全上海的外地人都離滬,上海將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外地人離滬。我覺得很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外地人離滬3天。

工廠宣布停產。外地人突然從上海消失了,突然大街顯得空盪盪的。也沒有以前擁擠了,大街上全是清一色上海口音。外賣行業是徹底完蛋了。經常吃的包子鋪也關門了。只能全天在家吃飯。很多中小型飯店因為找不到本地服務員,全部暫停營業。很多家庭的家用電器壞了,過了保修期。怎麼都找不到維修師傅。可離滬三天總體還好。

外地人離滬60天。

經過本地人大量的投入,城市再次恢復了正常的運轉。掃大街的,疏通下水道的曾經的小白領如今收入比經理還高,因為城市內部的自我運轉修復。慢慢的好轉起來。首先行業歧視從此徹底消失。人們生活經過兩個月的煎熬如今將更加和諧。上海中心大廈滾動大字幕改為了《美好生活從我做起》。

但企業依舊因為人員不足倒逼減少生產量,可上海本地人就業將出現了百分百就業。

具體可以參考以色列,新加坡等國家發展。而上海如果沒有外來人的話,就是下一個新加坡。

總結:就算離開外來人,城市依舊會經過時間的分配,以及高層的決策,和城市本身運轉情況。最後將人們的生活回歸到正常情況。離開誰地球還是會照常轉,只是眼前肯定會遇到困難。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尤其是有2000萬人口支撐的上海。比許多國家都強大。即使沒有外來人口,也足以保證這座強大的城市正常運轉。

沒有外地人數年以後的上海:

人們生活更加富裕,平等,文明,富足。企業將原本少量投入到底層待遇方面如今將投入比高層還多的地方。一方面這是文明的進步,一方面也是重視。文明發展離不開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只有在公平的前提下,人性才能顯露出光輝。我相信以後的上海,將會更加美麗富足。

㈥ 如果有一天外地人都不去上海,上海會變成什麼樣子

上海會沒落。

㈦ 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的上海,在未來的發展中會成為下一個紐約嗎

上海未來會發展成下一個紐約。

它是中國外資總部最多的城市,在交通運輸方面,軌道交通的里程和高鐵的平均每日班次在全國排名第一。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分別位於西側和東側,位於上海的門戶網站上,2018年的旅客共計1.2億人次,為全國之首。在教育和醫療方面,上海有4所985,6所211,32三級醫院。如果中國經濟保持6%左右的增長,那麼到2027年左右,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預計上海將成為未來可與紐約媲美的全球核心城市和經濟中心。

㈧ 上海衰落了嗎

是的
個別行業有所衰落
比如,農業

㈨ 我很討厭上海這個變態城市,上海什麼時候衰落滅亡

討厭是因為你在哪裡生活得並不開心,如果事事順心,你就不會討厭它了。哪裡都有好人壞人,也許你遇到的壞人多一些,或者你自身有什麼問題,總之你是不順心。那就換一個地方吧,反正在哪都是打工。天下之大,總有適合你的地方。

㈩ 哪個城市和上海齊名,卻因錯失兩次良機淪為五線城市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30年河東,30年河西」,「人無常勢,水無常形」。而用在國家和城市的發展更是如此。如下面這座城市,曾被稱為長江五虎,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領頭羊,跟上海齊名。但是因為錯過兩個機會,現在淪落為五線城市,窮困潦倒,十分可惜。

放著安慶大城市不去建設,去建設合肥,所以這至今被看做安徽的失誤之處,也是現在發展落後的主要原因。因為,建設合肥花費大量的財力,抽幹了原本很好的安慶,皖南地區,但是合肥發展基礎又太差,整個造成了拖累。而原本可以一飛沖天,與武漢等齊頭並進的安慶,從此進入沒落的軌道,到現在,只是一個五線城市,很是可惜啊。

閱讀全文

與上海將沒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購買外匯基金 瀏覽:176
個人外匯業務區分為 瀏覽:264
投資者說趙旭東所有視頻 瀏覽:37
同花順查看道指期貨行情 瀏覽:852
紙期貨騙 瀏覽:868
安徽極度酒2007價格 瀏覽:234
2019年3月20基金161903 瀏覽:436
股票內涵段子 瀏覽:161
佛山創鴻貴金屬是騙子 瀏覽:316
外匯屬於網路詐騙嗎 瀏覽:497
美國solo股票價格 瀏覽:830
獵豹股票新浪 瀏覽:626
中信信託李子民 瀏覽:482
股票菱形實例 瀏覽:701
公司收境外個人外匯可辦理退稅嗎 瀏覽:421
期貨主圖買賣無未來指標公式 瀏覽:476
新疆外匯 瀏覽:525
豆油期貨交割質量標准 瀏覽:220
外匯風險防範論文 瀏覽:514
小本理財投資交易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