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信實業銀行上海分行

中信實業銀行上海分行

發布時間:2021-05-23 20:42:16

A. 青島中信銀行所有的分行都在什麼地方

1、青島分行(一級分行)香港中路22號

2、市北支行威海路118號

3、延安三路支行 延安三路204號

4、香港中路支行 (原福州路支行) 香港中路96號

5、麥島支行 (原市北第二支行) 麥島路1號甲3-7

6、市南支行 香港西路71號

7、燕兒島路支行漳州2路29號

8、中山路支行 (原南二支行) 中山路82號

9、寧夏路支行 寧夏路206號

10、高新區支行嶗山區香港東路361號

11、李滄支行 向陽路82號

12、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 黃島區北江路9號

13、城陽支行 城陽區正陽路222號

14、南京路支行 南京路36號

15、山東路支行 山東路111號

16、四方支行 嘉定路6號

17、館陶路支行 館陶路3號

18、遼寧路支行 遼寧路98號

19、人民路支行 人民路46號

20、瞿塘峽路支行 瞿塘峽路33號

(1)中信實業銀行上海分行擴展閱讀:

中信銀行原稱中信實業銀行,創立於1987年,2005年底改為現名。中信銀行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總部位於北京。

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西班牙對外銀行(斥資5.01億歐元(約50.2億港元)購入中信銀行5%的股權,還可選擇增持中信銀行的持股比例至10.07%。

2007年4月27日,中信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信銀行為中國大陸第七大銀行,其總資產為12000餘億港元,共有16000多名員工及540餘家分支機構。它是香港中資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

B. 中國銀行和中信銀行有什麼區別

中國銀行和中信銀行在性質上、歸屬、職能上等都不同。

1、性質不同

中國銀行屬於國有銀行;中信銀行屬於股份在商業銀行。

2、歸屬不同

中信銀行隸屬於中信集團,中信集團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

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它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的國家機關,是我國政府的組成部分,因此中央銀行的性質就是一個政府機關。

3、職能不同

中國銀行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經理國庫、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的職能。

中信銀行辦理理財、私人銀行、出國金融、申請信用卡、個人不動產抵押貸款等業務,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等服務。

C. 能不能詳細解釋一下「櫃面通」業務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銀聯 「櫃面通」業務介紹

「櫃面通」業務簡介
「櫃面通」業務是指上海各聯網金融機構發行的銀行卡通過其在中國銀聯上海分公司交換中心主機系統注冊的銀行終端(包括銀行櫃面終端、自助終端或存款POS,以下簡稱銀行終端)所進行的存取款交易。

「櫃面通」業務范圍
「櫃面通」業務包含跨行存款、跨行取款和跨行轉賬類交易。試行階段我行先開通跨行「櫃面通」POS存款業務(包括手工輸入卡號),交易幣種為人民幣。

「櫃面通」開通范圍
目前開通本業務的聯網機構包括: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中信實業銀行上海分行、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分行、華夏銀行上海分行、中國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廣東發展銀行上海分行、深圳發展銀行上海分行、興業銀行上海分行等八家銀行的所有儲蓄網點。
「櫃面通」交易時間 我行各網點儲蓄櫃面營業時間。

我行卡開通范圍
目前,我行開通銀聯「櫃面通」業務的銀行卡卡種包括:上海分行開立的8位舊版「一卡通」、卡識別碼為955550或955555的16位銀聯「一卡通」、卡識別碼為622580或622588的16位銀聯「一卡通」。

「櫃面通」業務交易限額
試點階段上限為人民幣5000元,正式運行期間存款交易最高限額為每筆人民幣5萬元整。交易金額最低1元,存款金額須為人民幣1元的整數倍。

「櫃面通」業務交易費用
試運行期間,該業務手續費為每筆2元人民幣。正式運行期間的業務手續費為每筆3元人民幣。本業務手續費由收款人負擔,從收款銀行卡帳戶中另行扣除。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最終解釋權屬招商銀行。部分業務以當地網點的公告與具體規定為准。

D. 9大銀行是哪幾個

國內的九大銀行分別是:

1、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

2、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總行位於北京金融大街25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

3、中國農業銀行。成立於1951年,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

4、廣發銀行。廣發行是廣東發展銀行的簡稱,是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組建、於 1988 年 9 月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部設在中國廣州市。

5、招商銀行。1987年成立於深圳蛇口,是中國境內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也是中國內地市值第五大的銀行、香港中資金融股的八行五保之一。

6、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也是近代中國的發鈔行之一。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7、中國銀行。於1912年2月5日正式成立,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8、中信銀行。原稱中信實業銀行,創立於1987年,2005年底改為現名,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

9、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跨區域經營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中國大陸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

(4)中信實業銀行上海分行擴展閱讀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

國有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

國有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等。

投資銀行: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富國銀行、瑞銀集團、法國興業銀行等。

世界銀行:用於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參考資料

網路:中國工商銀行

網路:中國建設銀行

網路:中國農業銀行

網路:廣發行

網路:招商銀行

網路:交通銀行

網路:中國銀行

網路:中信銀行

網路:平安銀行

網路:銀行

E. 中信銀行屬哪個公司的私人銀行

中信銀行原稱中信實業銀行,創立於1987年,2005年底改為現名。中信銀行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總部位於北京,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集團公司。西班牙對外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S.A BBVA)斥資5.01億歐元(約50.2億港元)購入中信銀行5%的股權,還可選擇增持中信銀行的持股比例至10.07%。2007年4月19日,中信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信銀行為中國大陸第七大銀行,其總資產為12000逾億港元,共有13485名員工及416間分行。它是香港中資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
中信銀行創立於1987年,是我國改革開放中最早成立的新興商業銀行之一。, 1984年底,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公司)董事長榮毅仁先生向中央專函要求在中信公司系統下成立一個銀行,全面經營外匯銀行業務。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同意,先成立銀行部,擴大經營外匯銀行業務,為成立銀行作好准備工作。 1985年4月,中信公司在原來財務部的基礎上成立了銀行部,進一步擴展了對外融資、外匯交易、發放貸款、國際結算、融資租賃和吸收存款等全面銀行業務。在銀行部建立的兩年時間里,得到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業務進展較快,通過辦理人民幣及外匯存款、貸款、進出口開證、國際租賃、優價證券及外匯買賣、外幣兌換等業務,積累了一定經驗,已初步具備了成立銀行的條件。 1986年5月底,中信公司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將中信公司銀行部改組成中信銀行。1987年初,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信銀行正式成立。總行設在北京。 1987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信銀行為中信公司所屬的國營綜合性銀行,是中信公司的子公司,獨立法人。注冊資本8億元人民幣。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在國內外可設立分支機構,經營已批準的銀行業務。 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先生任中信銀行名譽董事長。

F. 中信銀行是國企還是私企

屬於國企。

中信銀行(CHINA CITIC BANK)原稱中信實業銀行,創立於1987年,2005年底改為現名。中信銀行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總部位於北京。

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西班牙對外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S.A BBVA)斥資5.01億歐元(約50.2億港元)購入中信銀行5%的股權,還可選擇增持中信銀行的持股比例至10.07%。2007年4月27日,中信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信銀行為中國大陸第七大銀行,其總資產為12000餘億港元,共有16000多名員工及540餘家分支機構。它是香港中資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

2015年11月18日,中信銀行與網路達成戰略合作設立百信銀行。

2015年12月,推出「網銀轉賬免費」的新政策。

拓展資料:

1984年底,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公司)董事長榮毅仁先生向中央專函要求在中信公司系統下成立一個銀行,全面經營外匯銀行業務。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同意,先成立銀行部,擴大經營外匯銀行業務,為成立銀行作好准備工作。

1985年4月,中信公司在原來財務部的基礎上成立了銀行部,進一步擴展了對外融資、外匯交易、發放貸款、國際結算、融資租賃和吸收存款等全面銀行業務。在銀行部建立的兩年時間里,得到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業務進展較快,通過辦理人民幣及外匯存款、貸款、進出口開證、國際租賃、有價證券及外匯買賣、外幣兌換等業務,積累了一定經驗,已初步具備了成立銀行的條件。

1986年5月底,中信公司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將中信公司銀行部改組成中信實業銀行。

1987年初,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信銀行正式成立。總行設在北京。

1987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信銀行為中信公司所屬的國營綜合性銀行,是中信公司的子公司,獨立法人。注冊資本8億元人民幣。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在國內外可設立分支機構,經營已批準的銀行業務。

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先生任中信銀行名譽董事長。

G. 中信嘉華銀行的銀行歷史

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為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全資附屬公司,中信國際金融控股百分之五十六權益由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公司)持有。憑藉中信公司的強大後盾,本行不斷開創優越及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及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投資理財需要,長遠目標是成為帶給客戶超凡價值的領先金融服務提供者。 本行的歷史可追溯至1922年2月2日,已故林子豐博士在廣州創辦的嘉華銀號開始。本行的名稱是取自當時的嘉南堂及南華公司。
1924年12月,本行以嘉華儲蓄銀行之名在香港注冊成為有限公司,全數繳付資本為五十萬港元,總行設於香港德輔道中二零八至二一零號。廣州的嘉華銀號便成了嘉華儲蓄銀行的廣州分行,主要業務包括存款及匯款,兩年後改名為嘉華銀行公眾有限公司。 本行位於香港德輔道中的二十二層自置總行
1980年,位於香港德輔道中二三二號的全新二十二層自置物業落成。總行於同年六月十日遷入後,旋即進行多方面營運電腦化。1980年7月,本行公開發售三千五百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一元,溢價每股三角,隨後於香港交易所掛牌。本行業務持續發展,在香港及海外分行數目不斷增加,除了在美國的洛杉磯及紐約開設分行外,亦在加拿大多倫多及福建省廈門市設立代辦處。一九八五年底,本行在香港的分行數目達二十六間,並有四個海外辦事處,全資附屬公司則包括嘉華國際財務有限公司及與荷蘭安美保險集團合資的嘉華安美保險有限公司。
1985年是香港銀行業動湯的一年,所有中小型銀行都出現財政困難,嘉華銀行亦不例外。1986年4月21日,本行與中信公司簽訂協議,中信公司向本行注資三億五千萬港元,令本行得以繼續正常運作。 在經驗豐富及能力超卓的管理層帶領下本行不斷成長,並已發展成為管理完善的本地中型銀行,被列為全球首一千間銀行之一。1998年7月30日,本行正式更改名稱為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並於同年十一月推出全新企業形象,象徵著新的企業價值及文化,充分體現決心改革及力求創新的精神。
1999年12月,本行首次獲得國際評級機構評級。長期及短期外幣存款分別獲穆迪投資評為Baa2及Prime-3,財政實力評級為D,前景評級則為穩定。評級顯示本行財政狀況穩健,同時亦肯定了過去積極發展及改革的工作。 2000年10月,本行成功推出嶄新的一百五十億港元存款證發行安排。這是本行歷來最大宗的存款證發行安排,亦是本行加強資產負債管理的長遠策略之一。2001年7月,本行國際性發行首宗三億美元十年期後償票據,作為持續及有效地管理資本的其中一項工作,獲得理想的市場反應。
建基於進取的擴展業務策略,本行於2002年1月斥資四十二億港元收購香港華人銀行有限公司(華人銀行)。於2001年五月將本行財政實力評級由D調整至D+的穆迪投資,在收購計劃公布後亦確認本行Baa2之信用評級。為了更有效地利用中信公司在國內的網路和優勢,掌握中國加入世貿帶來的無限商機,本行在2002年2月宣布重組集團架構,重組成金融控股公司,統領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三項業務。本行亦在2002年2月與中信實業銀行簽訂合作意向書,建立長遠的全面業務合作關系。
本行孔丹董事長、常振明前常務副董事長與前香港華人銀行李永鴻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出席宣布收購香港華人銀行的記者會。
2002年5月,本行成功發行二億五千萬美元永久後償票據,為首宗日本以外的亞洲永久上層第二類資本票據。
於2002年11月25日,中信嘉華與華人銀行在法律及營運上完成整合。兩行銀行業務的整合乃透過私人條例方式進行,《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合並)條例》是於2002年7月19日制定為條例。根據該條例,大部分中信嘉華的資產及負債,於指定合並日2002年11月25日轉移至華人銀行。於合並日,華人銀行易名為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繼續經營整合後的銀行業務;而中信嘉華則成為一間金融控股公司,更名為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並繼續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本行常振明前常務副董事長、陳許多琳總裁兼行政總裁、江紹智前替任行政總裁、盧永逸前執行副總裁及萬紅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國際財務董事長一起主持本行完成收購中國國際財務志慶酒會的亮燈儀式
2003年7月,本港與內地簽訂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為本港銀行業開拓內地市場創造新的空間。為了立即打入內地的外幣市場,並爭取更有利的策略性位置以享有CEPA帶來的益處,本行於2003年10月宣布,斥資約九十萬美元(約六百九十九萬港元)收購中國國際財務有限公司(深圳)(中國國際財務)的全部股權,有關收購於2003年12月獲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同時,本行與中信實業銀行合作推出的中信STAR信用咭亦於2003年底在內地面世,發揮了中信集團金融業務的綜合優勢及品牌效應。
2001年11月1日,中信嘉華銀行以42億元收購香港華人銀行(周錫年),並於2002年1月17日並入,資產從591億元增至800億元。
2004年至2006年間中信嘉華銀行分別於上海,澳門及北京開設分行,2008年4月14日成立中信嘉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0日,中信嘉華銀行更名為中信銀行(國際)。
本行過去以開拓創新精神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的不懈努力,已獲得市場廣泛認同,本行將繼續以香港為基地。作為一間進取、創新及以客為尊的機構,本行會致力帶給客戶超凡價值,成為大中華區內領先的金融服務機構。

H. 中信銀行的工資待遇怎麼樣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中信銀行

簡介:中信銀行(601998.SH、0998.HK)成立於1987年,原名中信實業銀行,是中國改革開放中 最早成立的新興商業銀行之一,是中國最早參與國內外金融市場融資的商業銀行,並以屢創中國現代金融史上多個第一而蜚聲海內外。中信實業銀行於2005年8 月,正式更名「中信銀行」.2006年11月,中信銀行成功引進戰略投資者,與歐洲領先的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建立了優勢互補的戰略合作關系。 2006年12月,中信銀行引入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作為股東與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4月27日,中信銀 行在上海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同步上市。

員工福利待遇點評:

正所謂36行行行出狀元,從撿垃圾到富翁的故事比比皆是,像我做銀行櫃面的,過人之處那必定是和錢離不開關系的(可惜那些錢都不是我的)。

和其他的銀行一樣,我們銀行規定我們每個星期都是要接受業務訓練的,包括三個方面:計算、打字、點鈔,這都是要進行考核的。就拿點鈔來說吧,初級程 度是十分鍾點14把(一把是100張百元大鈔),十分鍾里還必須完成把十四把錢捆起來,敲上章,還要有精確性,如果錯了這一把就不算了,如果到達這個程 度,就算是入門了。像我們已經入門的呢,大概在十分鍾之內能點十六七把的樣子,稍微資歷老一點的可以點20把,那還有一些就是點鈔高手了,他們十分鍾可以 點二十幾把。

總結:中信銀行的待遇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不過今年分行換行長後待遇下降比較多,分行的情況不是很好,很多有能 力的人都跳槽了,新進行的跳得也比較多,所以整個分行總的來說比較亂。今年新進行的朋友待遇目前每月在2300左右(包括高溫費),另加300-500車 貼,視支行不同不等。喜歡渾水摸魚的同學不妨可以試一試,銀行總歸要人工作的,說不定廉價混2年升上去了 ,待遇也上去了。今年共招60人左右,35%左右財大的,應該還算是比較看重財大學生的銀行。也招非本地生源。

更多銀行待遇詳情可以點擊:【中公金融人揭秘】各大銀行工資福利待遇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閱讀全文

與中信實業銀行上海分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分鍾外匯交易 瀏覽:621
指南針資金能量副圖指標 瀏覽:518
中國農業股票 瀏覽:823
長城安心基金今天漲幅率 瀏覽:39
通達信資金情況 瀏覽:117
龍澤基金公司 瀏覽:97
中航電子增發價格 瀏覽:95
倫敦鋁錠期貨價 瀏覽:134
股票三八線 瀏覽:621
投資交易指引 瀏覽:307
興全趨勢基金分紅信息 瀏覽:887
前海基金老闆是誰 瀏覽:488
西萬外匯 瀏覽:855
股票鶴立 瀏覽:997
開放式基金認購申購贖回業務辦理流程 瀏覽:903
2014年3月份外匯占款 瀏覽:620
基金會傭金 瀏覽:536
身份證貸款5分鍾拿錢常州 瀏覽:996
美金10000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62
外匯貸款資金同名劃轉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