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股市輸掉

股市輸掉

發布時間:2021-05-23 23:27:38

Ⅰ 好朋友因為股票輸掉家裡幾百萬,無法接受想不開!該怎麼開導安慰他 讓他想開點不要太累

錢乃身外之物。 心胸寬廣的人 應該自己也會很快走出來. 我在歐洲辛苦工作十年了 也因賭博輸掉這十年的積蓄 也一百多萬人民幣吧. 我也沒去想太多 錢在賺吧。

Ⅱ 股票里輸掉的錢都去哪了

從宏觀看,股市是個零和游戲。社會的資金進出股市,進入多,股市漲;退出多,股市跌。但無論漲跌,社會資金或財富總量是不變的,只是股票和資金的持有人通過交易變換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麼漲跌呢?股票的價格是通過交易活動確定的。在一個價位只要發生了交易,這個價位就被確定為所有股票的價格。問題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額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說,確定價格的行為只需要極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價格跑過來交易一遍。這就造成一種錯覺:漲的時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應的資金在那裡「站崗」等著;而跌的時候股票市值減少了,相應的「站崗」的資金也減少了。人們都懂得減法怎麼回事,問題是減法做完之後,一部分資金不見了!於是我們就會一頭霧水--這不見的資金去了哪裡? 其實是我們的邏輯犯了錯誤。市值的確定只是經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實際上,這時完成的根本不是整個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個認可--所有股票對這次交易的認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總市值的交易卻尚未發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市值只是一種假設!而作出這個假設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現在引入了假設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設是需要成本的。這個成本可是真金白銀,所以,社會總資金要分出一部分實量到股市來參加市值假設的活動。這個活動進行的時候,理論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認某種已經被認可的價格。這樣就有了一種供需關系,股票代表供給方,資金代表需求方。當社會資金流入股市增大時,強烈的需求刺激股票價格上漲。反過來,資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會,需求減少,股票價格下跌。當參加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進出平衡,供需關系也趨於平衡時,股市牛皮。由此看來,所有的股票價格漲漲跌跌,都與真金白銀的資金進出股市有關,資金多時股票漲,資金少時股票跌。 但是這些資金,1、它與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種理念上的「值」,因為股市永遠不發生總市值的交易;2、它不創造市值,它只參加市值的假設,換句話說,它只發現市值;3、它是社會總資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參與社會總資金的增加和減少。在這里,社會總資金是一個常量,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股市市值的變化不會引起社會總資金的變化,能夠引起社會總資金變化的是社會的生產活動,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設活動。 當然,實際的情況要復雜的多,這個推論過程簡化甚至排除了許許多多的細節。 有人會問,今年以來,中國股市下跌最多時近60%,一個調查顯示多達90%以上的散戶賠錢!這些賠了的錢誰拿去了?面對這個悲慘的事實,推理是蒼白無力的。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發現解決途徑。那麼我們的錢呢?還找得到嗎?一種解釋是,它們退出了股市。去了哪裡就不好說了,去往很多領域。還有一部分尚未實現,是為浮虧。一旦那部分退出的錢又回到股市,這部分浮動虧損還可以改變虧損狀態。退出資金又迴流股市的情形下,那些已經實現了的虧損只是改變了資金的所有者,而財富本身還在,還會有一部分財富再次成為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股市就是這樣一個零和游戲。 以上試圖說明的是市值與資金、市值與財富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告訴我們,股市財富不等於真正財富,歸根結底它是一種虛擬財富。還要說明的是,這個虛擬財富的大小是瞬間變動的,變動的程度、范圍、方向有相當的不可捉摸性。說不可捉摸性不是說其不可知,而是極言其復雜,影響變動的因素極多,甚至一場風都可以對其產生擾動。在各種影響因素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各種實在影響外,有一種非實在的影響,它對虛擬財富變動所發揮的作用相當可觀,它就是心理因素。因為虛擬財富實質上是一種假設,只有人才會作出假設。所以投身股市不能不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如果對心理學一竅不通,最好不要玩投機股票,至少不要在中國玩。

Ⅲ 股市上輸了很多錢咋辦

這有什麼,就是你不做股市,在其他地方也一樣可能會賠錢啊,人生哪有包賺的回事,輸了錢你就可以記答住這個教訓,下次看準一點了,可以說在股市你還算好的,起碼你還有心情問,如果是別人心裡早就承受不了了,換一個事情投資就是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起碼你還有錢,有些人比你更差,那人家怎麼辦,還不是活的好好的,勝敗乃兵家常事。

Ⅳ 買股票輸掉的錢都到哪裡去了

被公司消滅或被其它股東賺走了.

我來打個比方:
A(公司)發行股票100股,每股為一元錢;

B,買了80股,花了80元,C買了20股,花了20元.

B想讓股價上去,開始對倒.左手進右手出。就這樣從1元錢海到5元,然後開始下跌 .如果只有B一個人,除了手續費外.資金沒有變化.的目只有一個,讓股價波動,吸引其它人。
假設,這時C 2元時賣出了20股,C獲利20元。 共20股嗎,

這20元那裡來的呢?假設就只有B和C,那就是B那裡搶來的唄.很明顯現實里不是這樣.

B呢,80*2=160元,當然的賣出才行.不過也得有人敢買.
其實就是股東之間的財富轉移。資金也就是在B、C、D、E,F……之間流動,也就是說有人賺,就會有人虧,賺與虧始終是相等的。與A沒有直接的關系,

通常B賺的最多,很明顯

還有就是公司出問題,虧了,
公司的價值就減少了,
股票就變成真實下跌.

Ⅳ 股市暴跌,許多人輸得傾家盪產。他們輸掉的錢去哪裡了

股票跌了錢去哪了?漲了錢又從哪裡來?

從宏觀看,股市是個零和游戲。社會的資金進出股市,進入多,股市漲;退出多,股市跌。但無論漲跌,社會資金或財富總量是不變的,只是股票和資金的持有人通過交易變換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麼漲跌呢?股票的價格是通過交易活動確定的。在一個價位只要發生了交易,這個價位就被確定為所有股票的價格。問題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額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說,確定價格的行為只需要極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價格跑過來交易一遍。這就造成一種錯覺:漲的時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應的資金在那裡「站崗」等著;而跌的時候股票市值減少了,相應的「站崗」的資金也減少了。人們都懂得減法怎麼回事,問題是減法做完之後,一部分資金不見了!於是我們就會一頭霧水--這不見的資金去了哪裡?
其實是我們的邏輯犯了錯誤。市值的確定只是經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實際上,這時完成的根本不是整個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個認可--所有股票對這次交易的認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總市值的交易卻尚未發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市值只是一種假設!而作出這個假設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現在引入了假設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設是需要成本的。這個成本可是真金白銀,所以,社會總資金要分出一部分實量到股市來參加市值假設的活動。這個活動進行的時候,理論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認某種已經被認可的價格。這樣就有了一種供需關系,股票代表供給方,資金代表需求方。當社會資金流入股市增大時,強烈的需求刺激股票價格上漲。反過來,資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會,需求減少,股票價格下跌。當參加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進出平衡,供需關系也趨於平衡時,股市牛皮。由此看來,所有的股票價格漲漲跌跌,都與真金白銀的資金進出股市有關,資金多時股票漲,資金少時股票跌。

但是這些資金,1、它與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種理念上的「值」,因為股市永遠不發生總市值的交易;2、它不創造市值,它只參加市值的假設,換句話說,它只發現市值;3、它是社會總資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參與社會總資金的增加和減少。在這里,社會總資金是一個常量,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股市市值的變化不會引起社會總資金的變化,能夠引起社會總資金變化的是社會的生產活動,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設活動。

當然,實際的情況要復雜的多,這個推論過程簡化甚至排除了許許多多的細節。

有人會問,今年以來,中國股市下跌最多時近70%,一個調查顯示多達90%以上的散戶賠錢!這些賠了的錢誰拿去了?面對這個悲慘的事實,推理是蒼白無力的。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發現解決途徑。那麼我們的錢呢?還找得到嗎?一種解釋是,它們退出了股市。去了哪裡就不好說了,去往很多領域。還有一部分尚未實現,是為浮虧。一旦那部分退出的錢又回到股市,這部分浮動虧損還可以改變虧損狀態。退出資金又迴流股市的情形下,那些已經實現了的虧損只是改變了資金的所有者,而財富本身還在,還會有一部分財富再次成為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股市就是這樣一個零和游戲。
以上試圖說明的是市值與資金、市值與財富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告訴我們,股市財富不等於真正財富,歸根結底它是一種虛擬財富。還要說明的是,這個虛擬財富的大小是瞬間變動的,變動的程度、范圍、方向有相當的不可捉摸性。說不可捉摸性不是說其不可知,而是極言其復雜,影響變動的因素極多,甚至一場風都可以對其產生擾動。在各種影響因素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各種實在影響外,有一種非實在的影響,它對虛擬財富變動所發揮的作用相當可觀,它就是心理因素。因為虛擬財富實質上是一種假設,只有人才會作出假設。所以投身股市不能不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如果對心理學一竅不通,最好不要玩投機股票,至少不要在中國玩。

Ⅵ 炒股輸掉40萬,該怎麼辦

炒股輸掉40萬,怎麼辦?這要看情況,視你的資產情況、你炒股的能力而定。1、資產情況如果40萬只是你財富的很小一部分,比如5%,那麼這個損失你是可以承受的,如果你的財富就只有100萬,那麼虧了40萬對你而言就是一個極大的壓力。

總結:你的虧損占你的資產以及現金比例較低的時候,你可以思考是否繼續下去,但是還需要考量你的投資能力,也就是看你的盈虧比例,百分之二三十的情況下,你可以再繼續琢磨研究,如果虧損比例已經超過50%,那麼最好的方法還是先退出市場,先用三五萬閑錢玩玩,等到摸索出一套經歷過驗證可以盈利的方法後再加大投入。股市能賺錢,但是股市也能虧錢,這是一個專業選手的市場,不是提款機,你是高手,那麼你賺別人的錢,你不專業,那麼你就是給別人送錢。

Ⅶ 我炒股輸了40萬咋辦

你炒股輸了40萬說明不了什麼,如果是你有幾千萬的資金,虧40萬不算虧,一筆有可能多的都掙回來了。如果是你資金量小,只有百萬左右,虧了40萬說明你不適合炒股,應認輸,不買股票可以買基金掙回來。

Ⅷ 你們在股市裡輸了多少錢

15年5月入行 4萬成本 最高浮虧1.2萬,目前實際虧損700

Ⅸ 好朋友因為股票輸掉家裡幾百萬,無法接受想不開!該怎麼安慰他 讓他想開點不要太累

告訴她,玩股票,放長線釣大魚,只要不虧完,總有一天會起來的!木木噠

Ⅹ 如果炒股票炒輸了會怎樣的··

在某些條件下,會導致炒股輸掉後「一無所有」:
1、借錢炒專股
無論是向誰借錢—屬—銀行、朋友、父母——炒股。在自己形成了債務後,如果你炒股贏利,在償還債務本息後,會放大你的收益;但是如果炒熟了,比如說,你用自有資金2000,外加借債資金8000,一共10000炒股,假如你全倉殺入一隻股票,如果股票市值由你購買的時候10000掉到5000,那麼,你如果賣出的話,償還8000債務都不夠,還要拿出自己的積蓄3000。
這樣的情況會導致財產上的一無所有。為了欠債炒股而跳樓的先例是有的。
2、情迷股市
股市是有魔力的地方,容易上癮。如果心理素質不過硬,有可能會沉迷其中,放棄了工作、學業,甚至家人。這樣的情況,即使是他股市上不賠錢,難道不也是「一無所有」了么?
3、沮喪人生
股市是有風險的,資金是可能賠的。有些人進入股市之後,可能會輸掉自己的積蓄,同時可能輸掉自信。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會對人的人生決策產生影響,輸掉的是未來。也是一種一無所有。
......
但是股市也是存在希望的。如果個人參與,那麼前提是:不借錢,強心神,限慾望,勤學習。做到如此,我想,股市會成為參與者的銀行的。

閱讀全文

與股市輸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分鍾外匯交易 瀏覽:621
指南針資金能量副圖指標 瀏覽:518
中國農業股票 瀏覽:823
長城安心基金今天漲幅率 瀏覽:39
通達信資金情況 瀏覽:117
龍澤基金公司 瀏覽:97
中航電子增發價格 瀏覽:95
倫敦鋁錠期貨價 瀏覽:134
股票三八線 瀏覽:621
投資交易指引 瀏覽:307
興全趨勢基金分紅信息 瀏覽:887
前海基金老闆是誰 瀏覽:488
西萬外匯 瀏覽:855
股票鶴立 瀏覽:997
開放式基金認購申購贖回業務辦理流程 瀏覽:903
2014年3月份外匯占款 瀏覽:620
基金會傭金 瀏覽:536
身份證貸款5分鍾拿錢常州 瀏覽:996
美金10000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62
外匯貸款資金同名劃轉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