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社會科學院和中科院的區別
上海社科不屬於中科院。
1、中科院是中國科學院,社科院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院以前是中科院下面的一個部。社科院以前是中科院下面的一個部,中科院是自然科學。中科院是研究自然科學,社科院是研究社會科學。
2、社科院是社會科學上海社會科學院為上海綜合性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建立的社會科學院,是首批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學位授予單位。
上海社會科學院創建於1958年,由當時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經濟研究所和上海歷史研究所、上海財經學院、華東政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律系合並而成。據2018年8月上海社科院官網顯示,社科院設有17個研究所、12個管理部門、6個直屬單位和17個院直屬研究中心;擁有在職工作人員約760人。
中國科學院(英文名稱: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中科院)成立於1949年11月,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中國科學院提出了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構想,先後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創新2020」、《「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
提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創新促進發展,科技引領未來》、《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等戰略研究報告。
據2016年1月中科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機遇和挑戰,提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構想,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和「創新2020」,率先建立研究生制度,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立新中國第一家研究生院,率先實行學位制,率先建立博士後制度。
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創新2020」以來,高質量規模化發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原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為核心、覆蓋全院研究所的教育體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兩段式研究生教育模式;擁有在學研究生5.2萬餘人。
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學學科體系,物理、化學、材料科學、數學、環境與生態學、地球科學等學科整體水平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⑵ 上海市社會科學院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上海的分院嗎
上海社會科學院創建於1958年9月7日,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社會科學院,由當時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經濟研究所和上海歷史研究所、上海財經學院、華東政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律系合並而成。初期設有哲學、經濟、歷史、政治法律和國際問題5個研究所。文革期間被迫關閉,1978年5月正式復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目前為上海唯一的綜合性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是全國最大的地方社會科學院。現設有2個研究院、15個研究所、9個職能處室、11個直屬單位和近20個院直屬研究中心。在職工作人員800餘人,在讀研究生580餘人。
⑶ 上海市級機關的副處長被引進到社科院做副研究員合算嗎
這個是自己的選擇
無所謂哪個好壞
如果你有商業的頭腦,建議自己去創業,可能會有更大的發展
⑷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10月,當時屬中國科學院。1959年9月,劃歸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目前設有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當代史、上海史五個研究室。本所已成為海內外學術界公認的史學重鎮。今後歷史所將在繼續保持城市史,特別是上海史學科傳統優勢和特點的基礎上,深化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拓展江南史和當代史研究。本所現任所長為王健研究員。
注冊資本:38萬人民幣
⑸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陸震對社會做過什麼貢獻
[轉帖]社會學家——陸震,你真的是一個學者嗎?
2603 次點擊
看了陸震老師的表演,自己感覺真是不敢恭維
一、陸老師的態度
在辯論中,陸震老師沒什麼明確的觀點,偷換概念,胡攪蠻纏、給人的感覺素質不高,那麼大年紀的一個人,怎麼有著那麼強的火氣。「有理不在聲高」這句從小老師就給我們灌輸的名言,怎麼他那麼大年紀了仍然還沒有學到。辯論,說白了就是亮明自己的觀點,我們是對事情的看法,而不是對人進行批評。而我們的陸老師,就差沒罵娘了,一旦對方提出不同的意見,馬上自己攻擊人的理論就蓬勃而出。氣勢凌人,沒有了學者的一種風度。我們是一個崇尚儒家思想的國家,我們喜歡文人的氣息,作為一個被稱為學家的人,你沒有一個學家做學者的態度,沒有學者的儒雅。
二、陸老師的觀點
「現在的法學家都不懂法律是一種基本現狀」,這句話出自陸老師之口未免太那個了,我們是一個法律社會,法學是法學家的專業,人家懂不懂法律不是你一個人說的,你做為一個門外漢卻對人家的專業東西指手畫腳,未免太不地道,既然你認為他的觀點有錯誤,你應該讓別人把觀點闡述完,然後你再反駁,而不是粗暴的打斷別人的話語,直接進行自己的演講。
小希望活著沒有尊嚴,所以就應該死去。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學習張海迪,張海迪不用掛糞帶,但她的生活質量也不見得比掛糞帶的小希望好很多,人的尊嚴不只是生理的自理能力,還包括是不是她能贏得所有人的尊重。對於小希望能不能救得了是一個能力問題,但你救不救就是一個態度問題,當我們放棄小希望的時候,你是否想過,當你老去的時候,當你病入膏肓的時候,你是否想讓家人把你放到醫院,讓你也孤單的死去?小希望是可憐的,因為她剛出生就患了疾病。你是幸運的,因為你還健康,但總有一天你會和小希望一樣,會生病,會死去,當你死前,你能否確定你能為了自己的尊嚴不需要醫生的救助?很多的人在患絕症以前都會說,如果我患了絕症,那麼我就放棄治療,好好的享受剩餘的生活,但你看看那些活著的絕症患者,誰不在努力的掙扎,努力的同死神做斗爭?
陸震老師,你可能在嘲笑我的淺薄,或者是我的幼稚,或者為了做節目,你扮演了一個反面的觀點持有者,但願你的生活中能多點愛,而把你的一些典型的經濟價值觀點放一點。畢竟愛是我們這個社會進步的紐帶。
http://bbs.news.163.com/bbs/shishi/169737045.html
網易時事論壇
⑹ 上海社科院的博士和美國的博士以及歐洲的博士含金量如何比較
水平都差不多~上海社科院雖然是中國的~但是照樣能發好文章~一點也不比外面的差~但是如果你選擇的話我想你選擇外面的會好一點~因為在中國現在的社會觀點來看~普遍都會覺得外面的比國內的好~不過還是看你研究什麼的~如果弄美國文化的,那麼肯定美國好~歐洲文化的那肯定是歐洲好~
⑺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成立於1979年,是一家研究與教學並重的正局級事業法人科研單位。現任副所長榮躍明研究員主持工作。 建所初期,本所既擁有一批全國知名學者專家,在文化思潮、文學史、「孤島」文學、上海文學、外國文學及民間文學等研究領域,取得過豐碩成果。20世紀90年代以來,本所實施科研轉型,確定文學與文化研究並重,兼顧基礎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的辦所方針,在繼承本所學術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城市文化、公共文化、文化創意產業、民俗文化、國際文化交流等研究領域拓展,是我國文學文化研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研究機構和智庫之一。 文學所現有在職人員43人,其中研究員13人、副研究員8人;研究人員中有博士學歷的27人。設有文學研究室、公共文化研究室、城市文學和文化研究室、國際文化交流和比較文學研究室、文化產業研究室、民俗學與非遺保護研究室6個研究室。本所是文化部正式設立並授牌的「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此外,本所還設有若干研究中心,包括「上海文化研究中心」、「民俗與非物質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上海電影產業研究中心」、「性別與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等。現有文藝學、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文化產業及民俗學等5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出版公開發行學術期刊《上海文化》,編輯出版年度連續出版物《上海文化發展報告》及《上海文學發展報告》等。
注冊資本:144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