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股市的波動和中國股市相比如何
美國股市以機構資金為主,散戶資金不超過5%,相對要平穩一些,跌百分之二十就不得了,而中國股市中以散戶資金為主,散戶資金超過50%,投機性強,暴漲暴跌是正常的。
B. 中國股市與美國股市有什麼不同嗎
美國股市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股市只有二十多年,法規的完善性需要時間的彌合。兩個市場最大的區別主要在以下這幾方面:
單一國家與世界區域的范疇區別:
中國股市僅僅涵蓋是中國的企業,這不同於美國集合了近一百個國家的企業。到2011中國股市的市場規模約合3兆億美元,而美國NYSE和NASDAQ總和為128兆億,它的規模大大超出了世界前五名的總量。中國股市近年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第五大市場,但是,從國際投資的自由度來講,至今還要通過QFII和RQFII等形式,才能進入A股市場,限制多多。故此,它還屬於單一性的地域市場,完全不同於美國股市的自由和世界性特點。
政策市與自由市的大環境區別:
一是中國設立的漲停板,對日交易波動設置上下限的控制,這使得大幅沖擊,需要若干天才能釋放完,交易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美國市場,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不停盤,對於股票日差上下不予干涉。二是在中國,由於有許多國有企業掌控在政府手裡,政府就是最大的股東,這樣有許多非流通股存在,容易造成流通股相對較少和股票的大幅波動;而美國政府,一般只以養老金,社保基金等方式購買企業股,並由特別指定的專業公司為其管理,投資在個股的比例一般都不大,這樣基本不會影響流通。當然,解決流通量問題,可以增加發行股,但是,量過大,會造成長期股值的增長緩慢,影響股民的積極性。
C. 美國股市和中國股市的問題
因為有些實話被限制,媒體要遵守國家法律
D.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區別是什麼
中國股市的建立始自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初,可以說,中國股市的規則是「胎生」於美國股市的規則。同時,結合了中國的具體情況,修改建立的。相較美國股市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股市只有二十多年,法規的完善性需要時間的彌合。總體講,兩個市場有主要區別如下:
單一國家與世界區域的范疇區別:
中國股市僅僅涵蓋是中國的企業,這不同於美國集合了近一百個國家的企業。到2011中國股市的市場規模約合3兆億美元,而美國NYSE和NASDAQ總和為128兆億,它的規模大大超出了世界前五名的總量。
中國股市近年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第五大市場,但是,從國際投資的自由度來講,至今還要通過QFII和RQFII等形式,才能進入A股市場,限制多多。故此,它還屬於單一性的地域市場,完全不同於美國股市的自由和世界性特點。
政策市與自由市的大環境區別:
一是中國設立的漲停板,對日交易波動設置上下限的控制,這使得大幅沖擊,需要若干天才能釋放完,交易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美國市場,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不停盤,對於股票日差上下不予干涉。二是在中國,由於有許多國有企業掌控在政府手裡,政府就是最大的股東,這樣有許多非流通股存在,容易造成流通股相對較少和股票的大幅波動;而美國政府,一般只以養老金,社保基金等方式購買企業股,並由特別指定的專業公司為其管理,投資在個股的比例一般都不大,這樣基本不會影響流通。當然,解決流通量問題,可以增加發行股,但是,量過大,會造成長期股值的增長緩慢,影響股民的積極性。
投機市場與投資市場的目地區別:
中國股市常有莊家操控,其目的為短期獲利;再加上,中國上市企業,分紅很少,這樣股市投機的意味較濃;美國股市的許多機構,包括養老金,退休金在內的投資機構,一般是以長線或紅利回報為目的,機構操作不明顯,平日的交易量,都只佔總股數目的0.5%-3%左右,這樣微量的交易,不太容易引起的的波動,穩定性極好。沒有所謂「莊家」。一般百姓,也主要買共同基金。
T+1與T+0---股票買賣時效性區別
中國股市不能在同一日實現買與賣;美國股市可以買後即賣,其操作自由度完全依靠股票所有人。這種靈活性可能造成「喜者更喜,悲者更悲」的一邊倒的現象,增加了股票的幅度變化。另一方面,使得投資者,能夠有可能快速逃離危險及快速套利。
鮮少做空與普遍做空的監督機制的區別:
紐約股票交易市場(NYSE),納斯達克(NASDAQ)和美國交易市場(AMEX)是三個主要的交易市場。其中絕大部分股票都設有做空機制。做空機制的健全與否,直接影響到股票市場的健康與否。做空機構會從反面,促進企業行為的規范。企業一旦做出違反規則的事情而讓做空機構抓住了「小辮子」,並通過媒體公布於天下。股票就會下跌,搞不好,董事會就要換人。去年,美國許多做空機構,抓住許多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的財務造假和隱瞞違規操作的問題,迫使近30家企業被停牌或摘牌。確實起到了民眾對企業的監督作用。
在中國,做空機制開始不久,允許做空的企業也不多。加上對問題企業取證較難,對取證人員的安全缺乏保障,對做空的監督執行缺乏力度。再者,由於上市主體為國企,再要另外一個國企去「監視」,很難透明地說出它的公允程度。
此外,在與交易有關方面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如交易代號與代碼,手續費,借貸,紅利發放(年/季),稅收,金融衍生品等方面,中美股市都存在差別。
總之,中美兩國股市的區別是成長與成熟的區別。美股市場的成熟發展給它帶來了巨大的機會,而中國市場的崛起,正向世人展現它未來的潛力。
E. 美國債券評級下降與中國股市關系,用數據說話
美國提高舉債上限,並沒有消除市場的擔憂。國際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當地時間5日宣布,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這是美國首次喪失3A主權信用評級。而在4日,道瓊斯指數重挫512點,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下跌點數。
專家認為,美國債務危機仍在「發酵」,信用評級存在再次被下調的可能,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情緒濃郁,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可能因此受到負面影響,建議進一步擴容內需市場,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美國尷尬:違約風險解除信用警鍾敲響
美國在「最後一刻」避免了美國歷史上首次違約,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美國債務風險。
8月5日,國際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宣布,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評級前景展望為「負面」。另外兩大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國際雖然在奧巴馬簽署提高債務上限法案後,均確認保持美國信用等級為最高級,但同時都把評級前景定為負面。
標普表示,政治風險與不斷上升的債務負擔是下調評級的主要原因。維持評級前景展望「負面」,意味著在未來12個月到18個月內仍有下調的可能。
復旦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孫力堅認為:「美國信用評級被下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美國兩黨此前關於提高債務上限的爭執造成市場擔憂加深。雖然兩黨已達成妥協,但提高舉債上限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經濟的發展問題,以舊債還新債是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未來債務風險不可消除。」
繼2日美國提高債務上限之後,市場上悲觀情緒依舊,甚至有蔓延之勢。4日,美股暴跌,道瓊斯指數跌幅超過4%。歐洲股市也全線重挫,多個國家股指跌幅超過3%。
廣東金融學院代院長陸磊認為:「股市的暴跌顯示出市場的徹底失望情緒。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可以在短期內救急,但會進一步加大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美國連原有14.29萬億美元的債務規模都無力償還,現在提高債務上限,投資者是否增持、市場對美國經濟是否看好,存在很多變數。因此,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是必然動作,是全球對美國經濟失望的反映。」
美債危機:美債價格將受挫外儲資產被縮水
我國外匯儲備已超過3.2萬億美元,其中約有三分之二以美元資產形式持有,並且大部分是美國國債。美國長期債務評級下降,將使我國外匯儲備面臨巨大的縮水風險。
專家認為,美國信用評級下降會造成市場上減持美國國債的行為增多,進而導致美國國債價格下滑。孫力堅表示:「持有美國國債數量越多,受到的損失越大。另外,市場本來就有流動性偏好,加之美國信用評級下調,違約風險提高,投資者將更加偏好相對靈活的短期債券,想要拋出長期債券很難在市場上找到有意願的買家。作為美國國債的長期大量持有者,我國將面臨很大的外儲保值增值難題。」
周一、受偏空的消息面影響,滬深兩市股指雙雙低開,受金融股下行拖累,兩市股指走出一波下挫,隨著資源、煤炭、有色等板塊聯袂上行刺激,股指掉頭回升,隨著地產板塊發力推高,股指一度沖上5日均線,因買盤不濟,市場的追漲意願欠缺,加之金融、鋼鐵、釀酒、等板塊下行拖累,股指掉頭震盪下行至泛綠,滬指圍繞著2700點窄幅震盪整理,交投清淡,波瀾不興。在亞太各股市相繼收紅的刺激下,兩市股指尾盤小幅上翹,滬指終盤報收於2703.78點,漲2.05點,漲幅0.08%,呈現一根戴上下影線的小陽線,全日成交660.7億元,較上周五萎縮了26%。創下6月23日以來的地量。醫療器械、多晶硅、煤炭、非金屬品、環保等板塊指數漲幅居前,而水利建設、釀酒、金融、船舶、鋼鐵等板塊指數呈下跌態勢。
在消息面上、8月解禁市值超2000億,市場資金面再臨考驗,8月解禁市值將升至2184億元,環比增幅超過6成,讓本已缺乏資金的大盤再臨大考。市場心理層面壓力較大。第二批地方債下月發行,地方債隱性風險猶存,從流動性的情況看,中長線看通脹繼續要求控制流動性,但繼續支持局部行情 。新興產業規劃臨近,生物質能或領銜新能源。此消息對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質能構成一定程度的利好。生物質能發電成本低而太陽能發電成本高,是導致生物質能未來5年發展更快的主因之一。根據國家發改委估算,我國可用於發電的生物質能,近期可達5億噸標煤,遠期可達到10億噸標煤以上,如果農林生物質充分利用,裝機容量可達1.5億千瓦以上。水產品近期加入漲價行列,魚價出現持續上漲,農業部漁業局預測下半年部分魚價仍將高位運行等消息對水養殖業及相關品種構成利好。
在國際市場方面,美國兩黨接近達成提高債務上限協議,違約可能性大降,此消息偏暖。如果國會不能在8月2日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將面臨違約風險。分析人士普遍預計,美國兩黨在最後一刻會達成妥協,避免違約打擊本已十分嚴峻的美國經濟 。預計在美債「後危機」時期,全球流動性繼續泛濫,對於大宗商品等構成支持。目前對市場影響最大的資訊莫過於美國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值得深度研究。
昨日滬深兩市呈現窄幅震盪的盤勢,滬指圍繞著2700點展開震盪整理,且成交量大幅萎縮,人氣整體渙散,波瀾不興,弱勢格局仍為明顯,預示著股指業已處於方向性選擇和突破的前夜,權重股的持續低迷是拖累股指最主要的因素。而美國債務危機解決及影響以及7月經濟數據公布的情況是目前市場最為擔憂的心理因素,因而美國債務危機解決的結果和7月經濟數據的公布將決定著股指突破的方向及力度,在此之前,股指則仍將維持等待性區間震盪整理的態勢。
昨日對市場影響最大的消息莫過於美國兩黨達成提高債務上限協議的資訊了,31日報道,美國兩黨在提高債務上限問題上接近達成協議,以免美國政府發生債務違約。白宮與共和黨領導人仍在商談的新方案將分兩步提高債務上限約2.4萬億美元,美國兩黨在最後一刻會達成妥協,避免違約打擊本已十分嚴峻的美國經濟 。這一消息使市場緊綳的神經少有鬆懈,其實、美國債務危機一拖再拖,遲遲未得到解決,已經使得全球市場對美國信用持有較強的懷疑態度了,若美國政府真不能上調14.3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那麼美國的信譽度無疑將受到災難性的損毀,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殊地位也會隨之被動搖。若美國債務違約則對於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而言損失也是難以估量的。因而、從這個視覺上看,美國兩黨達成提高債務上限協議對全球經濟及市場而言無疑是個利好。
但是,問題沒有這么簡單,糟糕的是,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勢必又會加大通脹預期,即使美國不違約,美國將會繼續新發國債,美聯儲為了維持國債價格,啟動印鈔機將是大概率事件,能再次大印鈔票是為了挽救美國脆弱的國債市場。但流動性潮水則會進一步泛濫,對於中國而言,輸入性通脹的壓力無疑將會進一步加大,而中國經濟保持穩步增長的同時,CPI卻一直在高位攀升,農產品、水產品、豬肉。。。。。價格持續走高,通脹已經對沖掉了不少的經濟增長的成果。經過持續的貨幣緊縮與價格調控,市場普遍預計通脹將在7月出現拐點或見頂,但若美國再度啟動印鈔機,大放流動性潮水,無疑將會再度推助CPI走高,侵蝕貨幣緊縮與價格調控的成果,目前中國大型國企依然保持著相當高的增速,這是緣於大型國企資金充沛,未受貨幣緊縮的直接影響。但眾多的民營中小企業卻面臨著生存危機,若為進一步抑制通脹而進一步採取緊縮政策,則眾多的民營中小企業將面臨著停產、歇業甚至倒閉的風險,同時也會誘發失業率的攀升,因而、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提高債務上限且再度啟動印鈔機將引發新的通脹潮,對中國的貨幣緊縮與價格調控及經濟發展及為不利,對中小企業和股市還是實質性巨大利空。
上周滬深股市的「黑色周一」,表面上看導火線是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但真正誘發市場恐慌情緒的因素依然是美國債務危機,債務危機不僅使市場對美國的信任度下降,更主要的是將導致政策延續緊縮的連鎖反應,從而制約著市場的上行,因而,近期美國債務問題或將成為左右市場的主導因素,假若美債問題出現轉機並得以暫時解決,那麼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股市或將反彈,但或將誘發的流動性潮水進一步泛濫、通脹壓力的升級、緊縮政策的加強等,或將使得經濟和市場面臨的壓力更大。值得高度重視。
美國提高債務上限與否都會帶來利空因素,但這不等於利空一切,禍福相依,正是由於美國提高債務上限,或將再度啟動印鈔機,則流動性泛濫、美元或將繼續貶值,加大了通脹預期,反而利好於資源品種,避險情緒無疑會推助黃金及資源品種上行,可以從周一磷資源股興發集團(600141)、己二酸股天利高新(600339)、鋰資源股天齊鋰業(002466)、煤資源股開灤股份(600997)、涉礦股江泉實業(600212)、以及具有土地資源的運盛實業(600767)、香江控股(600162)等的強勁走勢中可看出端倪。同時可見,以科士達(002518)、瑞豐光電(300241)、超日太陽(002506)為代表的光伏品種走勢強健,以凱迪電力(000939)、維爾利(300190)為代表的垃圾發電和處理股強勢上揚;、以寶萊特(300246)、迪安診斷(300244)為代表的醫療器械板塊表現強勢,桑樂金(300247)、龍力生物(002604)為代表的新股次新股表現強勁。在此刻選擇優質股票顯得尤為重要,因而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尚不明朗之際,在保持倉位的前提下,結合資訊及技術前瞻性地捕捉市場熱點及時機成為成功的關鍵。
F. 美國股市對中國股市有什麼影響
肯定有影響從現在來看長期來說是負面的影響. 客戶向證券公司借資金買證券叫融資交易.客戶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叫融券.該消息初期對入市資有限,在很長一段時間後走上正軌後(可能在3年以上),規模才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而且通過國外市場顯示,融資融券發展到相對平衡後有助漲助跌的左右,但不會改變大趨勢,如果在牛市中該消息是利好,因為會放大上漲的勢頭,而在熊市中該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為下跌趨勢也可能被放大,該政策是把雙仞劍,在不同的趨勢中作用正好相反,由於該制度涉及業務擔保品、保證金強制規定、強行平倉制度、結算風險基金、信用等級制度等,必須要注意因杠桿投資帶來的遠超過以前的投資風險。 當然作為想出貨的機構,就算是利空,機構、股票和媒體也會忽悠個人投資者一直看多該利好政策,並認為該政策是實質性的利好,當然他們只想讓個人投資者這么認為,他們心理很清楚,該政策可能幾年內對股市都不會產生什麼利好,甚至可能因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厲害,而借所謂的利好出貨,個人投資資金接盤的意願更大,說到底和印花稅政策一樣的是掩護機構出貨的遮羞布。 中國股市的不理性再次上演,投資者也不在意所謂的利好是否真的具有支撐大盤的左右,近期從機構到媒體再到股評一邊倒的噴多,感覺以前的大小非、中國經濟經歷的全球性危機似乎根本沒存在過一樣,對投資者來說也再也不是威脅了,只要未來繼續出「所謂」的利好那投資者就會瘋狂的介入搏殺,而利好的真實性和水分投資者根本不需要去驗證真假,只要出就是利好,匯金公司增持200萬股就成了重大利好(散戶比它買得多多了),中國石油公司22日增持6000萬股的消息就沒人去關心該消息的全部真實性(當天大單買入一共才4100萬股,加散戶買入的所有買入也才5100萬股,這6000萬股怎麼買的?)增持現在還只是個象徵性的動作而且裡面充滿的虛假數據,只不過已經被大盤漲得沒股可買這種心態左右的散戶會去關心這些數據中存在的貓膩嗎?美國降稅在中國也成了重大利好(美國股市因為該消息而連續下挫),成了炒作理由難到投資者沒想到美國之前承諾的7000億救市資金降稅後從哪裡來本來還可以通過提高稅來抽取(現在是降稅)。而美國最新的國會表決結果是該7000億救市提案雖然最終通過但是失常卻給了該救市措施最直接的答案,美國股市沖高回落高達100多點.這其實反應了該7000億救市資金在風暴面前杯水車薪(最多隻算短線利好).如果無法在現在將風暴剎住車,像雷曼這類超大型巨頭破產可能也只是開始而已(美國已經暗示一家國際性保險巨頭正准備申請破產,已經把這7000億基本上抵消了).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並不像中國政府安慰中國民眾的豪無影響,後續負面影響必將陸續顯現出來,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緩. 而既然這次危機才開始破產公司的步伐就不會到這里停止後面可以預期還會有很多美國的經濟巨頭紛紛倒下美國哪裡來這么多錢救市??所以中國政府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當然對中國股市的考驗也才開始希望中國股市能夠頂住大小非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吧. 在機構給散戶描繪美好未來時讓散戶去抄底時,機構在干嗎? TopView數據顯示,與游資的堅決做多形成鮮明對比,上周五大盤漲停當天基金買入36.832億元,賣出70.692億元,凈拋出資金33.861億元,而凈買入最多的一類投資者為散戶;周一,機構一天凈流出資金隨著大盤放巨量的同時放出天量,佔主動拋盤的絕大部分。而QFII所在席位營業部竟全部為凈賣出! 機構機構這么看好後市干嗎在鼓勵散戶大膽抄底的同時自己卻瘋狂減倉,現在只能夠用瘋狂這兩個字來形容了。一波波的拉高出貨再配合一個個新的利好謠傳(市場謠傳節後將推出融資融券及T+0)(我反復給中小投資者提過,國家真的要出政策的時候是偷襲不是提前讓社會知道,有哪次不是這樣?回憶下吧!也就是說該謠言可能和前期謠傳了利好一樣說不準全都是機構造出來配合出貨的而謠言的結果都這只有一個,如果節後無法兌現那等待中小投資者只有風險)7、8月份利好滿天飛了2個月都沒出來可能還記憶憂新吧謠言利好的時候可能就沒利好,當利好謠言破滅消失市場跌出恐慌來了沒人相信利好了,可能利好才會出來,永遠站在大多數瘋狂投資者的對面可能也是理智之舉!在大多數人瘋狂失去理智和判斷力的時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沒有壞處。稍微理智清醒的基金經理很清楚現在世面上的所謂利好都是可有可無的,不影響大局的所以出利好就是堅決減倉,不過他們做得絕的是把不影響大局的利好做得像實質性利好給了個人投資者太多希望。 匯金公司持有工、中、建行股票所以該公司這次在二級市場象徵性買入股票有托股價的嫌疑,因為該公司的限售股以工商銀行為例如果現在不託股價等到2009年10.27日限售股《中國銀行09年7月15日解禁》上市的時候可能還會被腰斬的可能,那該公司的利潤可能繼續大幅度縮水到成本價附近那該公司的戰略投資就可以算是失敗了以3塊為例該公司如果不託股價,任由股價跌到2元那現在的3540億市值可能縮水為2360億,而這和該公司在股價最高時的10000億比已經損失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所以托股價是為了在解禁期到期後能夠以更高的價格拋售,可能而不是大多數人考慮的看好後市長期投資,這也是被市場逼的,而且股價也不會回到大多數人被套的位置,因為該公司就是為了套利而存在的「超級大非」老百姓的錢繼續被吸進去填補央行對國有企業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天文數字注資損失,而動用國家外匯儲備用於國有企業因制度和機制的原因產生的虧損也遭到部分學者專家的質疑。)<該消息短線是利好但是如果解禁期到後,該公司不承諾不拋售股票並長期持有,那該消息在未來可能成為重大利空,因為該公司可能給股市帶來近8000億左右的拋壓盤,股市能夠承受得起嗎?大小非問題不解決破1800隻是時間問題同樣也不會是最低點. 而2270是這次反彈的第一壓力位(已經突破),2500是第二壓力位,如果在該點位大盤就突破不了開始扭頭向下了。見好就收吧。 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足夠消滅主力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大規模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G. 美國股市和債市之間的關系與區別
債市和股市是沒有直接關系的。但是債市和股市都會受到相同的消息面的影響,所以... 反之亦然。美國國債和中國股市沒有任何關系。
H. 為什麼這次美國債券評級下調,股市會跌,中國股市也跌了這么多
由於中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
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
意味著美國以主權作為信用而發生的債券,
風險程度提高了,即還不上錢,
這必然對其他國家的經濟予以沉重打擊。
另外,
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調低,
意味著美國國內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勢必造成美元進一步貶值,
中國現在外貿出口占國民經濟很大比重,以美元作為基本的貨幣計量單位,這樣勢必對我國外貿出口產生較大沖擊。
美元貶值,相比較的是人民幣升值,也就意味這外貿產品價格上揚,價格優勢盪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