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的股指為何比上海的高
深證綜合指數
深證綜合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一種成份股指數,是從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為計算對象,並以流通股為權數計算得出的加權股價指數,綜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價走勢。
上證30指數
上證30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一種成份股指數,是從上市的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30種樣本股票為計算對象,並以流通股數為權數計算得出的加權股價指數,綜合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A股的股價走勢。
2. 為什麼我問深圳發達還是上海發達,你們回答是深圳!原因是上海的面積是深圳三倍,而gdp不過是差上海六
因為深圳是一個年輕城市,發展的前途很大
3. 為什麼深圳的大盤指數會高出上海的這么多倍
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準日, 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發布。該指數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價走勢。其計算方法與深綜合指數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對新股的處理。
上證綜指的計算,當有新股上市時,一個交易日以後方列入計算范圍。
深證綜合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從1991年4月3日開始編制並公開發表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規定1991年4月3日為基期,基期指數為100點。綜合指數以所有在深圳證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其基本計算公式為:即日綜合指數=(即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每當發行新股上市時,從第二天納入成份股計算,這時上式中的分母下式調整。
新股票上市後「基日成分股總市值」=原來的基日成分股總市值+新股發行數量×上市第一天收盤價
當某一成份股暫停買賣時,將其暫時剔除於指數計算外,若有成份股在交易其間突然停牌,將取其最近成交價計算即時指數,直到收市後再作必要的調整。對於除權除息,由於保持總市值不變,因而指數保持不變。深證指數因編制採用的是先進的加權指數法,且抽樣廣泛,代表性強,不僅具有長期可比性,而且能正確反映股價運動的總趨向。
股票每天有漲有跌,當上漲股票佔全部權重比例較大大盤就會上漲,反之就下跌。影響大盤指數漲跌除了全部股票的大多數上漲或下跌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權重較大的股票,也就是總股本較大的公司,比如:600028中國石化占上證綜指的10.92%,他的上漲與下跌會影響滬綜指的走向。
4. 為什麼深圳、廣州人均GDP比上海高,卻說上海最發達
上海是直轄市,另外在世界上比廣州和深圳出名。新型行業,金融行業比,高科技內較發達。所以容總體人們都認為上海是最發達的。其實這幾年浙江
江蘇
廣東這些省市的發展非常快速。人均GDP的話深圳
東莞
廣州
佛山都非常不錯。
5. 深圳的經濟比上海發達多少
上海不及北京零頭,北京其實是中國第一大城市。
6. 為什麼中國五百強總部深圳比上海多,而且很多都是高科技企業,上海不是中國第一城嗎,為什麼比不過深圳
上海,在改革中,將一個一個的好企業,都改跨了。曾經的輕工業基地上海名牌己經一去不復返了,要麼合資了,要麼被收購了,要麼企業變房子了。
7.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有什麼不一樣,我看到深交所比上交所市值還高啊
依託以前上市的一些大型央企,上交所的市值遠遠高過深交所。不過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以及上交所不思進取的表現,終有一天會如你所述。
8. 為什麼深圳股票指數比上海股票指數高
深圳指數應該是深圳成分指數, 深圳綜合指數比上證綜合指數還低.
上證綜合指數是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準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發布。
深圳成分指數的成分股40隻,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基點1000點,1994年為基期.
由此看出,上證綜合指數包含了所有的股票,連那些虧損的股票都計算進去了.
而深圳成分指數僅僅是在幾百隻股票中挑選出具有代表的40隻股票,這些股票一般都不會差到那裡去.
所以,深圳成分指數更容易漲得高.
9. 為什麼深圳股市的波幅經常都比上海股市大
滬市比深市市值大!你說反了。
深市波動幅度大的原因是小盤股多,很多大盤股藍籌股,權重股都集中在滬市裡
10. 是上海股市的市值大還是深圳股市的市值大
上海的市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