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張江有哪些公司
半導體世界比較著名的有華宏nec、中芯國際、上海宏力半導體、日月光封裝測試有限公司、、、、張江裡面有軟體園,裡面的企業就不要說了,工資待遇怎一個好字了得啊
『貳』 張江高科技園區企業名錄
)集成電路
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
威宇科技測試封裝有限公司
芯成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展訊通信有限公司
鼎芯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捷頂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格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芯原微電子有限公司
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
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
安森美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劍騰液晶顯示(上海)有限公司
東電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應用材料(中國)有限公司
普萊克斯(上海)半導體氣體有限公司
晶晨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明波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藍光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方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華亞微電子有限公司
埃派克森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2)信息技術
上海浦東軟體園
上海超級計算中心
上海銀晨智能識別科技有限公司
科泰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畢博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普元軟體(上海)有限公司
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
第九城市計算機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東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創新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上海博達數據通信有限公司
上海聚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寶信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龍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復旦金仕達計算機有限公司
大道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信急送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普然通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SAP中國研究院
上海視金石影視有限公司
普元軟體有限公司
上海全景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3)生物醫葯
上海羅氏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匯仁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三共制葯有限公司
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迪賽諾醫葯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傑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轉基因研究中心)
麒麟鯤鵬(中國)生物葯業有限公司
上海中信亞特斯診斷試劑有限公司
美敦力(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天士力葯業有限公司
上海曦龍生物醫葯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澤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綠谷(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中葯制葯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葯明康德新葯開發有限公司
上海中信國健葯業有限公司
上海賽達生物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奧普生物醫葯有限公司
上海復旦悅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4)教育機構
上海中醫葯大學
上海中醫葯博物館
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藝術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
上海電影藝術學院
中國科技大學研發中心
5)研發中心
通用電氣中國技術中心
羅氏研發(中國)有限公司
杜邦(中國)研發中心
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
索尼上海技術中心
聯想(上海)有限公司
中興通訊上海研發中心
夏新上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
上海中葯創新研究中心
國家新葯篩選中心
和記黃埔醫葯(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生物晶元有限公司
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
上海睿星基因技術有限公司
亞申科技研發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
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中國銀聯銀行卡全國信息處理中心
國家中葯制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6)其他
上海德國中心
曙光醫院
『叄』 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安徽省注冊資本:10,000萬元法定代表:高同國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合肥市高新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地址:合肥市高新區望江西路860號創新中心B座1409室
法定代表人:雍鳳山
成立時間:2014-07-31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191000037350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合肥市習友路2666號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研發樓
『肆』 上海張江諾華研發中心
今年11月6日發布消息民,企業還沒有建呢。
全球葯業巨子諾華公司今天在上海宣布,將在張江高科技園區建立一個綜合性的生物醫學研發中心。這是諾華公司在中國建立的首家綜合研發中心,初期的研發重點是中國和亞洲流行的傳染性疾病引發的癌症,包括由肝炎病毒引發的肝癌。研發中心將主要聘請來自上海地區新興生命科學圈內的優秀科學家。
諾華上海研發中心初期投資一億美元,建築總面積4.3萬平方米,可容納近400名科研人員,一期工程將於明年5月投入運營。諾華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魏思樂博士今天表示,他相信上海的研發中心有望成為一個全球性生物醫葯創新中心。
『伍』 江蘇匯智高端工程機械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怎麼樣
江蘇匯智高端工程機械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是2018-01-24在江蘇省徐州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馱藍山路26號。
江蘇匯智高端工程機械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301MA1UYGAL06,企業法人李鎖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江蘇匯智高端工程機械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江蘇匯智高端工程機械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陸』 張江創新學院 怎麼樣
建立背景
在商務部和上海市政府、浦東新區區委和區政府的領導下,上海張江創新學院誕生於2006年10月,是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承辦的一個大學學歷後學位後高層次職業培訓機構。
功能定位
1 培訓板塊
國家商務部「千百十工程」認定的國家級服務外包培訓基地
國家商務部中國服務外包培訓中心的培訓實施載體
上海生物醫葯和信息技術工程師研修基地
上海市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
2 就業見習板塊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定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示範基地
3 公共服務平台板塊
國家商務部和上海市認定的服務外包公共培訓服務平台的載體
浦東新區公共培訓服務平台的載體
4 研究和咨詢板塊
國家商務部中國服務外包培訓中心人力資源專題的研究載體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職業技能指導中心合作的專業咨詢機構
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博士後工作站的分站
5 創新創業板塊
中歐張江創新創業研究中心的載體
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研發中心工作委員會常設秘書處
6 國際培訓交流板塊
學院與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麻省大學、美國麻省技術中心、美國陶森大學、美國波士頓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
辦學規模
1 專業分院
上海張江創新學院擁有軟體與信息技術分院、生物醫葯分院、現代農業分院、金融服務分院、文化創意分院、微電子設計與應用分院和科技創業培訓分院七家分院。
2 區域分部
上海張江創新學院整合了陸家嘴軟體園分部、江蘇太倉分部、浙江杭州分部和復丹國際四個分部。
3 品牌和培訓管理輸出
上海張江創新學院向上海市其他社會培訓機構輸出品牌和培訓管理。
『柒』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張江高科的學校什麼時間招生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本周宣布,它計劃在上海開辦一個大型研究和教學機構,以加強其在中國的影響。這所美國公立大學因加利福尼亞州實施預算緊縮而倍感艱難,據稱上海分校將為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所用,在未來五年主要由上海政府和當地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該項目預計與2012年7月投入運營。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建立研究中心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上海市政府和經營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公司,已同意為伯克利分校建設一個50,000平方英尺的大樓,不需任何費用,且5年內免租。張江高科技園區還同意在未來五年每年至少募集1000萬美元,以資助伯克利分校與中國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研發。
據悉,該協議是與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學院簽署,該學院因培訓了世界上最優秀的工程師和計算機科學家而聞名於世,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校區錄取的研究生,或者伯克利分校指派的研究人員可以在張江校區工作。現階段,伯克利分校還沒有在這里招收本科生或學歷相關的計劃。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工程學院副院長Tsu-Jae King Liu表示這么做的重要原因是,可以增加學生的機會並希望他們能夠更好地做好成為全球領導者的准備。伯克利分校的其他幾個學院,包括哈斯商學院和法學院,也正考慮到中國辦校。
『捌』 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建三家什麼研究平台
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建相關研究平台簽約和揭牌儀式7月17日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共同為張江葯物實驗室、G60腦智科創基地、傳染病免疫診療技術協同創新平台揭牌,並見證了上海市松江區政府與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及上海市奉賢區政府和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簽署傳染病免疫診療技術協同創新平台共建協議。
應勇在講話時說,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必須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科技創新的前瞻布局和融通發展,努力成為全球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生命科學是世界重要前沿科學領域,三家研究平台的揭牌成立,將進一步充實上海生命科學高端創新力量,也有利於上海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加快成為全球生命科學創新網路的重要節點。希望三家研究平台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向世界一流研究平台邁進。要樹立全球視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創新資源,加快形成開放高效的協同創新網路。要提升創新策源力,努力取得更多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原創性成果。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探索符合創新規律、人才成長規律的組織模式、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海將繼續大力支持研究平台的建設發展。
張江葯物實驗室以「出原創新葯」和「出引領技術」為目標,瞄準領域前沿,部署實施疾病機制研究及原創新葯研發重大項目,致力於研發人民群眾吃得起、療效好、副作用小的原創新葯。G60腦智科創基地將以克隆猴技術為基礎,推動重大腦疾病模型研發和產業化,服務「健康中國2030」國家重大需求,解決腦重大疾病診斷、干預和治療的關鍵技術。傳染病免疫診療技術協同創新平台著眼於打通從原創發現到創新疫苗和抗體葯物的研製路徑,研製抗感染抗體和新型疫苗,提升中國傳染病相關生物醫葯領域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