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價和均線的關系
股價均線的關系
一、利用均線炒短線。
股市一周交易五天,一月為四周,那麼,我認為,一月之內都為短線。
我們把K線中的均線參數改為10、20、30日時,就會發現均線當中的很多秘密。
我們跟蹤一隻股票,在整盪或下跌時,如果10日均線道先上穿20日均線,隨後,20日均線又上穿30日均線,三條線之間形成一個三角形,稱之為「托「。根據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說明該股已基本穩定,不再下跌,是一個很好的買入機會。
當穩定後,如果三條線成多頭排列,即:10日均線在上,20日均線在中,30日均線在下,就說明該股票已進入短期上升通道,如果相反,則是下跌通道。
上升通道中,必須有成交量的有效配合,如果成交量逐步或猛然間放大,則說明該股已進入拉升階段,應及時介入,,如成交量明顯不足或量能突然間消失,則可能是空頭陷井或是莊家的波段性洗盤,最好持觀望態度。
當然,短線的組合方法還有3、6、9日,5、10、15日,用法一樣,根據行情而定。如果是牛市行情,用10、20、30日均線,如果是整理行情或熊市行情,則用3,5。但如果將三種線搭配使用,我們的勝率也將可能更大。
二、如何用均線判斷股票的漲幅。
前面說過,如果一隻股票的三條均線成多頭排列,那麼,這只股票便在上升通道中,就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那麼怎樣判斷該股能漲多高呢,這就要求我們將三條均線搭配使用。
首先,以369線為基本線,找到成多頭排列的個股,再用515線來作判斷,如果也附合條件,最後,我們用1030線來做最後的定擇。當1030線形成「托」時,如果三條線趨勢都是向上(一般會出現漲停),那麼此股一定在近期內要大漲,這們應及時介入,如果股價跌入低谷時,369、515、1030托三線的趨勢都向上時,該股會及時大幅上漲,是我們抓反彈的最好時機(如綠景地產2007年7月的表現);如果「托」成橫向的長形,那麼該股上升的速度一定會很慢;如果三線在底部相交成為「叉托「,那麼當時的股價便是該股的上升前的最低價,說明莊家的整盤以經完成,只剩拉升;如果369線叉托和515線的叉托出現在同一天,那麼次日便是該股行情的發動日(如復旦復華2007年12月份、力合股份2007年8月份)
然後,無論時在高位還時在低位,隨著成交量的不斷放大,當各種均線指標都符合條件成多頭排列時,如果三線之間的距離均勻,向上的角度越大,便說明該股的漲勢越強烈,上漲的幅度也就會越大。
三、中長線均線的應用。
選擇中長期投資,最關鍵是要選一個優秀的企業,其次,如果你想或得更大的利潤,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保證股價在60日均線之上。
❷ 如何利用10周均線判斷股價走勢
看趨勢唄,結合KDJ,布林線這些來看,你是打算做長線啊
❸ 移動平均線的變動趨勢時間越長越明顯是領先於股價變化的
移動平行線變動趨勢時間越長越明顯,但他不是領先於股價變化,而是與股價同步的移動平均線的值每天都在變化,都是根據同一天的k線值進行計算的,他們是同步的。
只是長期的移動平均線的變化趨勢是說明股價的長期趨勢是向上還是向下,更有決定性作用,而短期移動平均線的變化趨勢,因為盤面變化的比較快,所以靈敏性雖然高,但是准確性略差一些。
❹ 請教老手一實戰經驗,一般股價高於(或低於)5日均線或5周均線百分之多少股價回歸均線的機會比較大
根據我的經驗,這方面首先要看行情,行情好時,都是在5日線以上10%減倉,比較回強勢的可在20-30%區域減倉答,回落是大概率時間。一般震盪行情都是在5-10%區域必須建倉, 否則就抓不到這個波段。
而五周均線這個指標太慢,在五周線以下10%左右時,反彈幾率大;若反彈較強勢,能夠站上20周線,可繼續持股。若10周線,就要減倉,做小波段
這是我的經驗,不足之處請指出,謝謝
❺ 股價同步性是什麼意思求大神通俗點解釋,還有為什麼股價同步性反應了弱勢效率市場啊
股價同步性指的是個股隨著市場股票同漲同跌的程度,一般而言,中國的股價同步性較高,股價並未融入太多公司特質性信息,且推動股價同步性降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雜訊。不過目前研究有兩種學派,信息效率觀和雜訊基礎觀,可以查看相關文獻。
❻ 周線圖里的10周均線與日線圖中的50天均線有區別嗎
首先你要明白日線和周線的區別:
日線:是以一天的專交易時間來統計的走出來的K線
周線屬:是以一周的交易時間累計統計出來的K線。
選日線呢,通常代表股價今天的走勢,選周線呢代表本周的走勢。那選股用周線還是日線主要是考慮投資的周期。短線建議用日線、中線建議看周線
1、10周均線與日線圖中的50天均線,從時間周期來看沒有什麼區別
2、但是,10周均線與日線圖中的50天均線,在觀察實時的走勢時是有區別的
比如:日前可以從任何一天開始計算50日均線,而周線則須從每周開始計算
3、作為10周均線與日線圖中的50天均線,都屬於中期走勢的判斷使用
❼ 指標均線不與股價同步
一般指標線,特別是短期均線都是緊隨著k線起落的。越是長期均線滯後性越大。走勢會越緩慢一些。
不同步,我感覺你說的是長期均線吧,其升或者降不是跟隨某一天的k線,而是某個時期段,所以有不同步
❽ 怎樣用10周均線判股價走勢
運用周K線的10周均線來找買入點和賣出點,非常好用,其實戰的成功率也是非常高的,其方法的核心內容主要來源於技術分析方法的第二條價格沿趨勢移動,一個趨勢開始形成,短期內這個趨勢就難以改變,一旦這個趨勢被有效打破,股價將沿另一個趨勢移動。筆者在這里主要談談10周均線與趨勢的關系。
10周均線在判斷股價趨勢的變化中有著很強的實戰意義。在談到趨勢的變化時,不得不談一談軌道線,軌道線的由來主要是在已得到了趨勢線後,通過第一個峰和谷所作出的平行線,這條平行線就是軌道線。在通常分析系統中,軌道線指標的PMA取值一般為10,因此軌道線中的中軌為10日均線,周軌道線中的10周均線就是周軌道線的中軌。軌道線在技術分析理論中屬於切線類理論,因此它在判斷持續整理形態到打破原有的持續整理形態方面有著非常獨特的作用。10周均線作為周軌道線的中軌,在判斷股價趨勢的變化中,有著較其它技術指標提前預示的作用。在股市實戰中的勝利者往往都是在原來的持續整理平衡趨勢快到打破之前或者是打破的過程中,採取行動而獲得的收益。在實戰中,當股價有效突破或跌破10周均線時(也就是軌道線的中軌)都是上升或下跌趨勢打破的開始。例如,1999年的「5.19」行情啟動時的第一周,股指以光頭大陽線向上突破10周均線,由此宣布一輪波瀾壯闊行情的開始。同理在1999年9月30日股指有效跌破10周均線時,「5.19」行情到此結束,股指進入漫長的下跌趨勢中。在經過漫長的調整後,於2000年1月21日,股指二次有效突破整理中的10周均線後,上證指數由此又展開了2000年一波更大行情,直到2001年7月6日上證指數再次跌破10周均線時,大盤由此展開了歷史上罕見的雪崩式的大調整。以上是以大盤指數所例舉的案例,個股方面同樣非常適用,投資者可以多翻翻周K線圖,認真領悟。
10周均線,即軌道線的中軌線是趨勢延續和趨勢改變的關鍵點,對善於炒波段的投資者來說,具有非常強的實戰參考作用,它排除了日線和分時線的雜波,具有研判趨勢改變時的特點。但投資者在運用時還應注意幾點:突破10周均線時,在相對低位,跌破10周均線,在相對高位時有效性較強。突破或跌破時,有3%的幅度,最好是以光頭或光腳線報收。另外,作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一般不買10周均線被有效跌破的股票,不賣10周均線之上的股票,沿10周均線順勢而為,將是最大的贏家。
❾ 股票的均線與價格的關系
對均線的來使用有很多種,葛源氏八法,均線交叉,甚至顧比均線群。但表面化,機械化使用這些規則,卻不能帶來盈利,有時虧損還比較大,或造成連續虧損。這些經典的規則並沒有錯,不能盈利的原因是對均線概念了解的不透徹。
均線嚴重的滯後性是均線的特點之一,均線在很多時候也起不到支撐作用。實在不能理解那些宣揚以均線為支撐或阻力的評論家是否自己也以此為依據操作自己的賬戶。
價在線先。是價格在決定均線。我們為什麼不利用這個特點呢?
用價格判斷均線的走勢,再反過來用均線來確定交易方向。這就是我使用均線的全部理念。
價格判斷均線走勢有很多手段,「扣抵值」的概念就是 其中之一 (台灣人黃韋忠的著作:主控戰略移動平 均線。這本書中有對扣抵值的詳細論述和計算方法)。
均線方向確定了,價格交易的方向也就知道了。但進出場的具體價位卻不能依據均線。有時進出場點與均線可能是重合的,給人造成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