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國股市怎麼健康發展

中國股市怎麼健康發展

發布時間:2021-05-24 22:23:44

㈠ 中國需要哪些條件,股市才能正常操作和健康發展呢

完善的法律制度。有效的監管。
完善的公司治理,良好的經理人。(無論多麼完善的制度,最終都是不完善的,因此,最終要靠經理人的良好的職業道德來回報投資人。)
成熟的有眼光的大我的投資人,投資機構。
基礎是勤勞智慧勇敢的中國人(任何財富都是人創造的)。

㈡ 中國股市怎麼樣才能持續大漲呢

中國股市想要上漲唯獨在牛市的時候,其餘的行情上漲都是不可持續,每次上漲都是為了後面更好地下跌。

因為中國股市的特色是以下跌為主,股市上漲是不正常,下跌才是正常的走勢,只要股市一上漲就被打壓,隨後又被打回原形,屁顛屁顛的又跌會解放前。

所以真正想要期待中國股市上漲,唯獨只有等牛市行情,只有當A股進入牛市中後期的時候,那個時候的上漲是健康的,沒有最高點,只有更高點。

但可惜的是中國股市有「牛短熊長」的特徵,真正牛市的時間特別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熊市中度過;所以在中國股市想要等到上漲的行情太遙遠。




第六、修改交易制度

全球股市都已經實行T+0,唯獨中國股市實行T+1,這種交易制度已經不適合中國股市了,這種制度是一種不公平不公正的制度,必須廢除改為T+0,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股市長久的健康發展,健康發展才有健康的上漲。

匯總分析

總之中國股市想要上漲一定要保證股市的資金,資金是股市上漲的動力,同時也要不斷吸引資金入市,補充股市資金,只要股市有足夠資金才能有上漲的動力。

當然保證股市資金最重要,同樣離不開股市完善的制度,只要股市有完善以上六大制度,股市有資金,有流動性,還有給力的管理層,只要滿足三大條件,中國股市必然會長久上漲。

㈢ 中國的股市算是在健康發展嗎,怎樣才算是成熟的股市呢像美國股市一樣就是成熟健康的嗎

當中國股市真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的時候,就可以定義為健康了,就目前而言的確差得太遠。就美國而言他經濟增長在2-3%,股市也差不多,但我們就差遠了,前2年經濟保持10%左右的增長,可股市且一瀉千里。今年7.5%是不成問題,可看看股市慘不忍睹連創新低,連證監會保護局的高管說的話,投資人都用腳在投票,不過希望還是有的,看郭主席上來的一系列動作,但願我們不用等得太久。

㈣ 中國股市如何健康發展

等這個社會健康了,再談這個吧

㈤ 怎樣使得中國股市更加健康地發展

抑制游資炒作,完善分紅制度。

㈥ 怎樣使得中國股市更加健康地發展

股市就是一個市場,不存在健康不健康的,只有人存在健康不健康的。
沒有健康的投資者,就沒有健康的股市。
中國的股市,健康的投資者沒有幾個,不是百分之多少,而是沒有幾個。這個說多了沒有用,是天生的,誰也改變不了。中國有很多的老百姓是天生的素質差,愚昧,不長腦子,喜歡走捷徑,喜歡占別人的便宜,喜歡聽忽悠。所以,投資者健康的路還很長,中國股市健康的路也很長。

㈦ 如何促進我國股市的健康發展

不知道你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我給你兩個版本,以供你使用:
版本1
為了促進股市的健康發展,我們應該本著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原則,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擴大上市公司數量,提高投資者素質,增強監管部門監管,以實現股市的直接融資和交易流通兩大功能。
就一級市場,確實審核上市公司資質,保證掛牌公司的質量。
在二級市場,完善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創業板,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投資渠道。
作為監管部門,確實監督企業及時披露信息,打擊價格操縱,全面保護投資者利益。
版本2
通過我們為什麼要促進股市健康發展?怎麼樣的股市叫健康?不論健康與否,我們為什麼不能接受現狀而一定要發展?
我猜想,也許你認為股價波動太過劇烈,或者現在處於熊市下降趨勢,或者你認為股價應該有波動的持續向上,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折戟沉沙。所以,你認為股市不健康,亦或者你認為管理層政策混亂領導力不夠,或者你認為企業在股市圈錢的行為損害了投資人利益等,也是不健康的表現。

事實上,股票的一級市場是有意義的市場,它是銀行貸款的補充,為企業提供融資的渠道,一般人稱為圈錢,而實際上,這是股市存在的根本原因,為實業而集資。

稱為圈錢的原因在於,一個企業的資質並不優秀,但是借著牛市的高市盈率,而籌到與公司不相稱的資金量,或者公司籌到錢後,並不是用在適當的生產經營上項目上。此外,一些投資者投資新股後破發後遭受也為認為它圈錢,這個認識不是很正確,但是破發這個現象反過來也證明了公司質量和資金量不相稱

因此,如果要一級市場健康,那麼一定要保證上市公司質量和籌資量相稱,並且資金用途必須是有利於投資人的生產經營項目。保證這兩點,一級市場便是健康的

而與之對應的股票的二級市場,是個混亂的賭場,實質上無論怎樣,二級市場總是不健康的,因為他的運行機制就是低買高拋的投機行為,有理論說股票存在價值,投資人應該價值投資,但是如果沒有投機行為,價格不會波動,價值投資有什麼意義呢?

價格波動是不同投資人對股價預期不同,在不同時間進行買或賣的操作而對股價產生影響。如果投資人是根據股價本身的波動軌跡和趨勢或技術分析投資,那麼多多少少帶有賭博的性質。

如果投資人不是根據股價波動的趨勢進行投資,而是分析公司的盈利水平根據公司發展水平和紅利分配進行投資,那這樣比根據股價本身波動軌跡和技術分析投資來得健康。

所以,如果要二級市場健康,那麼就要加強企業信息披露,打擊操縱市場,以及教育投資者放棄賭博心態而關注企業本身的經營狀況和發展。以期獲得高額的紅利回報。

如果投資人根據企業而不是趨勢投資,那麼二級市場就是健康的。 要實現這一點,必須增加基金數量,讓公募基金占市場的絕大多數,那麼私募坐莊和散戶的投機就會被避免,那麼整個二級市場都進行價值投資,那麼市場就健康了

不可否認,這個健康的二級市場,不是投資人所希望的,因為那是,投資股票就和儲蓄沒什麼兩樣了,不可能得到賭博性市場中的高額回報。因此,對於很多人而言,二級市場是越不健康越好。

㈧ :中國的股市為何就不能健康發展呢A股都還管不好,為什麼還要上國際板呢

國際版正在成為繼創業版之後,中國資本市場創新的又一個大動作。在上海,建立類似紐交所那樣的上市條件較為嚴格的面向國內外大公司的主版;在深圳,建立類似納斯達克那樣的上市條件相對寬松的創業版,已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中長期構想。 在成功推出深圳創業版,上海國際版的推出也於近日出現加速之勢。決策層正推進境外企業在中國A股發行上市。這些境外企業在A股上市後,因其「境外」性質將被劃分為「國際版」。 為什麼要開發股市國際版?1、上海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而國際金融中心的標志之一就是交易市場向國際開放,所以在上海開設「國際版」是其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非常重要的一步。 2、外國公司到中國上市的意願很強烈,比如可口可樂、匯豐銀行、聯合利華等等。 3、上市可以提高它們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 4、企業可以直接獲得人民幣資金,為它們在中國擴展業務提供很大的方便,而且沒有外匯風險。 貿然啟動易成「外資提款機」 不顧A股市場實際狀況,貿然啟動「國際板」,只能使中國資本市場又成為外資和大型跨國公司高價圈錢的「提款機」 近日,一些機構及外企通過各種渠道游說政策部門推動A股「國際板」(外國公司和海外紅籌公司登陸A股市場融資)。1月14日結束的中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也將「探索境外企業在境內上市的制度安排」作為證監會2010年工作重點。在目前A股市場畸高市盈率發行的情況下,如果貿然准予外企國內上市,會大大影響A股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甚至可能導致A股市場成「外資提款機」。對此,不少專家向本刊記者指出,能否啟動A股「國際板」,需要多方權衡利弊。 高市盈率發行易致外資「圈錢」? 不少業內人士和投資者認為,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未果,至今仍是行政控制市場,造成報價越高、新股發行市盈率越高,上市公司、發行人、券商和保薦機構獲利便越大。去年A股市場IPO重新啟動以來,108隻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超過50倍,年底啟動的創業板甚至達到80~100多倍。而國際市場新股發行市盈率一般不超過10倍。 高市盈率發行,意味著上市公司在發行股票時可以獲得超高溢價。假如一個公司發行股票以5倍市盈率發行可以得到100億資金的話,那麼若以50倍市盈率發行的話,這家公司就能獲得1000億資金。財經研究人士皮海洲認為,如此高市盈率的情況下,啟動「國際板」,無疑會成為外資和大型跨國公司來華高價圈錢的「利器」。 高市盈率下讓海外大企業在國內上市,等於拱手讓外資從百姓手中圈走大筆寶貴的資金和儲蓄。目前市場已流傳「匯豐」在A股上市融資600億元人民幣的消息,而東亞銀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淡水河谷和通用電氣等眾多跨國公司也均表示要進軍A股市場。 如果匯豐上市成功,等於募走20座南浦大橋。決策層一定要冷靜研究,為什麼要讓外國資本來高價圈錢?為什麼我們要主動送錢給跨國公司?而且一送就是幾百億啊,是我國太富了嗎?是貧困地區沒有了嗎?是我們中小企業不需要錢嗎?」對於國內一些經濟學家、券商和中介呼籲「國際板」,不排除有些人「只為自己多掙點中介費而完全不顧中國全局性的損失和風險吧」。 「國際板」會擠壓中小企業融資? 要謹防A股「國際板」成為「國際提款機」,「如果像消息所稱,匯豐國內上市融資600多億人民幣,所獲資金足可以救活我國上萬個中小企業,為千萬工人提供工作機會,為我國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多少支持。」 而且匯豐一旦在A股上市,其他許多外資競相登陸A股,向匯豐及其他外企輸血的同時,等於剝奪了我國眾多中小企業發展的機會。我國百分之七八十的就業機會是中小企業創造的,最具有科技創新動力的也是中小企業。 中國經濟結構的嚴重失衡,中國資本市場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過去近20年,中國A股市場替上市公司融資近十萬億,其中95%給了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得到的資金不到5%。因此,在下一步的經濟結構調整中,這種融資格局的失衡局面若不改正,會直接影響中央「調結構、促內需」的戰略。 若讓外資在這樣泡沫發行的A股市場上市,我眾多民族企業將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市有限的資金被外資吸走,國內企業卻面臨因無融資機會,而不得不被外資廉價吞並的厄運。而大批外資在中國市場因直接融資吸血而迅速膨脹,加上我國的外資超國民待遇,將非常可能對我國僅存的一些民族產業構成嚴重沖擊。沖擊中國資本市場的穩定和健康? 只要A股國際板的IPO和再融資市盈率高於國際市場,跨境上市的企業就可以高價發行A股吸納人民幣資金並兌換成外匯。同時,在境外市場以美元低價回購其發行在外的流通股。這對外資是一項利益巨大卻毫無風險的金融套利。 如果開啟「國際板」外資天量融資的閘門,將徹底改變市場對今後融資規模的測算,未來的潛在融資需求將成為無底洞,供求關系因此而被徹底打亂,將極大傷害資本市場整體投資信心,市場將被這些「巨無霸」所擊垮。 而且,由於國際市場的上市公司估值比較低,而中國上市公司估值較高,大批境外公司來A股上市,現有估值體系難以承接,將會對A股估值中樞造成強烈沖擊,將導致A股市場大跌。這等於是花巨資買進了巨大風險。 推A股國際板,是給中國股市重新掛上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中國市盈率全世界最高,市凈率也大大高於美歐,中國公司到海外上市對美歐毫無沖擊,因為美歐市場是低價的「大海」,我們是高價的「天池」。跨國企業A股一登陸,立刻會把中國股市估值打下去一大塊。 問題是,中國股市還有45%以上的大小非未流通,如果來一大批外國大公司上市,將中國股市打下去,則國家股、法人股流通和兌現都會低很多,國有資產會大量損失。在人民幣未自由兌換,國家股、法人股未全流通,新股發行市盈率沒有降低下來之前,如果推A股國際板,完全是拔苗助長、操之過急,是一件十分令人痛心之事。紅籌股回歸弊大利大? 一些機構推動所謂A股國際板還有一個側面,是希望讓在海外上市的紅籌股公司回歸。但實踐證明,在海外上市的紅籌股回歸對A股市場並沒有帶來什麼好處。例如,中石油回歸A股市場,對中國投資者不僅不是「福音」,而且還造成中石油投資者高達7萬億的損失。 這些大企業並不缺資金,回歸A股只是獲得了再一次圈錢的機會,發行量又大。回歸一個紅籌股公司,等於使上百個中小企業失去獲得資金的機會。而且,再增加紅籌股公司回歸,將會進一步加大A股市場與海外股市的連帶波動性。 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仍然沒有散去的情況下,還進一步加大了A股市場對海外市場的依附性,外面跌中國就跟著跌。在國際金融風暴遠沒有平息的情況下,這樣的聯動性太大,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並非好事。 「國際板」 是世界金融中心的必要條件? 有的機構稱,讓外資在中國上市就能證明中國股市『國際化』,中國就成了世界金融中心了。這很荒唐。所謂國際金融中心的標志:其一,國家對國際資本有掌控的能力,擁有國際貨幣的發行權,該國貨幣必須是全世界的主要儲備貨幣;其二,金融機構擁有全球競爭力;其三,擁有軍事實力確保金融市場不受影響和操縱;其四,保證金融高效運行的法治環境;其五,國家主要產業在全球經濟起主導性。 證監會應該注重的不只是從投資者高價融資,還應提高A股市場給投資人的回報。這是市場健康發展最基本的保證。下一步最重要措施是,通過進一步改革新股發行機制,使新股發行市盈率降低到與國際市場接近的水平,才能夠考慮讓外資進來,而目前推出「國際板」為時尚早,與其把攤子鋪太大,不如花精力把國內現有的制度和板塊建設好。現在創業板、權證市場,包括主板市場都存在問題,應該把精力放在這些方面更有意義。

㈨ 中國股市何時健康成長

一直認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股市都存在虛假消息與弱肉強食,事實上,"七賠,兩平專,一賺"對任何屬地方的股市都適用。如此看來,中國股市也沒有什麼不健康,大部分情況下,它只是在比較客觀的反映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和預期。
對於目前的經濟現狀,在宏觀層面早有預示,比如,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的新常態正是對中國未來經濟走向的一個指向,也就是既防止經濟因過熱而失控,又防止因硬著陸而形成的經濟萎靡,我想,這也就為經濟與股市的發展定下了基調,與股市健不健康無關 。
按照這個思路,中國股市想要短時間內復制去年的大漲概率幾乎為零,至於什麼時候改觀那要看政策的導向、經濟的發展、市場的情緒。但如果合理的度過了這段經濟震盪期(就像G20設計的一樣),將來的中國股市再次啟航也是可以預期的。
建議投資時不要被市場的情緒影響了自己的情緒,而要用冷靜理智的態度去研究市場 。

㈩ 中國股市會健康發展下去嗎還有,散戶可以一直存在下去嗎

一、從特色社會主義角度來說我國股市會健康發展的下去的,而且會一直特色的發專展下屬去,理由如下:

1、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2、證券市場交易技術手段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法規體系逐步完善;
3、全國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也已經建立;
4、證券市場在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二、散戶會一直存在,中國證券市場從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三個時期:
1、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證券市場;
2、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灣證券市場;
3、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灣證券市場;

綜上所述中國股市會健康發展下去,散戶可以一直存在下去。

參考資料:
網路《中國證券市場》
維基網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閱讀全文

與中國股市怎麼健康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方向 瀏覽:350
p2p的投資人套利行為是什麼意思 瀏覽:811
怎麼去炒外匯 瀏覽:36
馬克吐溫兩項投資 瀏覽:480
北京世聯小額貸款 瀏覽:443
外匯出軌線 瀏覽:963
狗狗幣價格2016 瀏覽:592
新三板基金不可以贖回 瀏覽:874
為什麼債券的價格要除以100 瀏覽:865
天信投資新三板 瀏覽:928
永安期貨能操作a50 瀏覽:59
0利率貸款買車什麼意思 瀏覽:195
福州哪裡換外匯 瀏覽:842
投資啦投資理財 瀏覽:310
85元人民幣可以換多少港幣 瀏覽:328
股票買入44 瀏覽:240
外匯關天豪 瀏覽:804
寶富國際外匯 瀏覽:866
上海中期期貨上班好嗎 瀏覽:34
2009年天然氣價格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