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前幾年火遍全國的聚美優品,現在倒下站不起來了
聚美為了規避第三方平台業務,特別是第三方奢侈品業務的風險,將這塊業務全部砍掉。
不少電商平台的業務均為自營+第三方平台的模式。由於產品不入庫,由第三方商家發出,電商無法對其進行強有力的監管,也導致假貨、水貨不斷,售後服務也容易出現問題,這已成為電商行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上市後,聚美為了規避第三方平台業務,特別是第三方奢侈品業務的風險,將這塊業務全部砍掉。此外,聚美將小部分美妝業務也從第三方平台上砍掉,全部轉為入庫自營。預計第四季度,將完全實現這一轉變。這也是為了力保主營化妝品業務堅決不能出質量和售後服務的問題。
(1)聚美優品股價市值擴展閱讀:
聚美優品的相關情況:
1、聚美海外購上線,主要以日韓化妝品為主,歐美品牌為輔。具體說來,通過行郵保稅模式,聚美將在國外采購的貨品備至鄭州保稅區,然後再進行質檢和銷售。
2、化妝品類的行郵稅相對較高,這部分成本主要由聚美承擔,並不會在商品價格上有所體現。聚美不僅能夠對貨品來源有100%的信心,還能給消費者接近免稅店的優惠價格。
3、聚美從9月起開始實施計劃,將第三方平台的化妝品銷售業務的絕大部分轉移至自營業務,第三方平台的化妝品銷售將由品牌合作、專櫃購買和聚美海外購取代。
『貳』 當年聚美優品的廣告火遍中國,為什麼聚美優品逐漸銷聲匿跡了
作為80後的創業成功者,不得不提起典型的代表陳歐。陳歐在事業取得成績的同時還不忘對當代年輕人傳授自己的創業心得。而他一直也是傳播正能量,就如同聚美廣告一樣,陳歐就是用他獨到的心路歷程,向新一代的年輕人講述著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
說到聚美,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這個名字,正在潛移默化的淡出我們的視線里。至於為什麼落沒了,最大的原因無非是傳聚美賣假貨,現在當代的女性對面部還是非常重視的,一旦出現假貨,後果將不可想像。原本聚美就是陳歐自己親自代言,人氣還一度飆升,「聚美優品」原本授予的意思就是聚合優質美妝的平台,專門為廣大女性同胞服務,陳歐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聚美優品又宣布了准備進軍智能家居領域方面,創立獨立的品牌空氣凈化器,結果在市場上面反應也不是很強烈。然後接下來,陳歐又為一家的無人機代言,最後也是不了了之了。說到成功的案例,恐怕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共享充電寶街電科技了,現如今的反響還是蠻好的,其中的發展空間可想而知。
近日,又出現了一款名為「刷寶」的短視頻APP,而這款產品主打就是「看視頻,賺現金」,這款產品可以在各大應用商品中下載。截至目前下載量已經超過千萬,其控股人是陳歐。希望聚美優品在多元化轉型的道路上,重返之前輝煌吧!
『叄』 聚美優品ceo陳歐有多大
聚美優品的ceo是陳歐。
陳歐,1983年2月4日出生於四川德陽,中國企業家、聚美優品創始專人兼CEO 。
16歲留屬學新加坡就讀南洋理工大學,大學期間曾成功創辦在線游戲平台GG-Game。26歲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MBA學位,2009年回國創業,迅速成為中國80後青年的創業榜樣。2012年、2013年,陳歐兩次榮登福布斯中文版評出的「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名單」,並榮獲「2014年中國互聯網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12年陳歐為公司拍攝的「我為自己代言」系列廣告大片引起80後、90後強烈共鳴,在新浪微博掀起「陳歐體」模仿熱潮 。
2014年5月16日,聚美優品正式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市值超過35億美元。陳歐成為紐交所220餘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其所持股份市值超過11億美元 。
『肆』 聚美優品市值多少,陳歐持股多少
聚美優品目前市值7.51億美元,陳歐持有公司約5090萬股股票,所佔比例為40.7%。
『伍』 曾經價值150億的聚美優品陳歐,為什麼淪落為直播網紅賣貨
聚美優品出現假貨質疑,陳歐陷入困境。
聚美優品的一開始的成功,一個得益於介入的時間點,另外得益於陳歐「我為自己代言」廣告的巨大成功。一個企業的成功,建立於創始人的巨大人氣之上,是很危險的。一旦創始人出現什麼負面信息,對企業的打擊是巨大的。
當時風頭一時無兩的陳歐,肯定想不到他的負面信息和信任危機來得這么快。電商,是最講究信用的。當聚美優品出現假貨質疑的時候,陳歐和管理團隊的不當應對,失敗的危機管理,迅速耗光了陳歐曾經的巨大人氣,聚美優品也因此陷入困境。
(5)聚美優品股價市值擴展閱讀
2012年陳歐為公司拍攝的「我為自己代言」系列廣告大片引起80後、90後強烈共鳴,在新浪微博掀起「陳歐體」模仿熱潮。
2014年5月16日,聚美優品正式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市值超過35億美元。陳歐成為紐交所220餘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其所持股份市值超過11億美元。2015年,陳歐以11億美元獲得亞洲十大年輕富豪第六名。
2017年5月,聚美優品(紐交所代碼:JMEI)以總額3億元人民幣現金投資移動電源租賃企業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街電),陳歐出任街電科技董事長。
『陸』 嚴重被低估從無限風光到跌落谷底,聚美優品的東山再起有戲嗎
2016年,彼時風光無限的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提出了私有化,但顯然在當時進行的並不順利。不過在已然失意落魄的今天,聚美優品卻是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里就完成了私有化,現在買方團的投票權已經達到了96%,這意味著,聚美優品的簡易合並已經正式啟動。
美股退市,重啟在港股
其實在最近這些年,聚美優品並沒有像大家想像中的那樣沉淪下去,而是在不斷的改造當中,此時聚美優品已經成為了一家多元化的新生公司。
私有化之後的聚美優品會重新回歸市場是一定的,但是否能夠對阿里等公司造成沖擊,再度改變目前的電商市場與格局呢?在這個二次沖擊市場的過程當中,多元化或許是一招奇兵。
『柒』 縮水300億,現在的聚美優品如何了
「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幾年前陳歐體廣告詞大火,另一方面也將當時發展相當快的聚美優品又向上推了一把。其前身團美網正式全面啟用聚美優品新品牌,並且啟用全新頂級域名。聚美優品的宗旨為「聚集美麗,成人之美」,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更優質專業的服務,讓變美更簡單。聚美優品在紐交所上市,31歲的陳歐打破了紐交所歷史上最年輕CEO的記錄。聚美優品上市後,當天開盤價是27.25美元,市值達到56.5億美元,陳歐的身價跨越13億元,躋身亞洲十大年輕富豪之列。
然而應驗了「站得高,摔得慘」這句話,從今年開始,聚美在網路上不間斷地遭受著冷嘲熱諷,而相對於昔日風光,今天的聚美優品股價屢創新低!陳歐概略做夢也想不到,僅僅三年往後,聚美優品遭遇重重的堅苦和危機,股價跌至2.32美元。
這是一家首創「化妝品團購」模式的垂直電商,截止目前,聚美優品股價為當年的十分之一左右,換句話說就是與上市之時相比,聚美縮水得只剩一成。發展到如今聚美幾乎刷新了證券交易的各項記錄,下落速度堪稱可以與陳歐的「網紅事業」上升速度持平,無論其微博粉絲數量還是單條微博轉發評論,數字都巨大,曾有業內人士稱,聚美此前的成績一大半靠的是陳歐的「網紅經濟」。
逆境掙扎,陳歐能否再度登頂?
面對這些所謂正常的「人才流動」和股價的頹勢,聚美不斷調進行業務調整,在過去三年內已有五次,除兩次在電商領域資外,其餘均為跨界行為,如影視文化業、空氣凈化器、共享充電寶等。對於聚美優品的投資行為,業內人士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迎合市場發展趨勢的投資,會有新的突破;而另一種聲音則認為聚美優品的頻繁調整正是在向外界傳達一種示警信號,影響股民信心。
『捌』 陳歐聚美優品怎麼了
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4月15日聚美優品聚美優品發布公告,宣布完成私有化,成為買方團擁有的私人控股公司,將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聚美優品結束了為期6年的美股上市公司生涯。
終於,CEO兼CFO陳歐作為買方成功將聚美優品私有化!
早在2月25日晚間,聚美優品就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受了由CEO兼CFO陳歐提出的私有化方案,簽署合並協議進行私有化,目前合並計劃已經完成,聚美優品成為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不再是上市公司,聚美將分別以每股20.0美元和每股2.0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聚美優品的美國存托股票和A類普通股
這次聚美優品終於告別了美股,與那段令人不堪的日子說再見。要知道聚美優品在上市時,它的最高市值一度達到55億美元,再看看現在,僅剩下2.27億美元,直跌370億,實在是讓人感到惋惜,這是何其的慘烈。
作為紅極一時的明星老闆,陳歐好像消失了一般,許久沒有他的消息,在這個被流量熱點充斥的互聯網世界,他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從人們眼前銷聲匿跡。就好像是他刻意主動避開的,因為這與他過去的高調大相徑庭,以前他作為一個明星老闆,微博坐擁4000多萬粉絲,經常在微博與粉絲互動,頻頻亮相各大綜藝節目,成為大量女性消費者追捧的對象。
如今聚美優品正式從紐交所退市,中國互聯網忍不住為之嘆息,但這時候嘆息的人們不禁想到:這六年裡,聚美優品發生了什麼?聚美優品退市後,作為創始人的陳歐去哪兒了?
6年蒸發370億,聚美優品怎麼了?
難以想像在聚美優品上市的6年裡,有四年的時間它都在謀求私有化,最早的一次的2016年,買方團准備以7美元每ADS的價格進行私有化,最後卻因為股東對收購價格的抵制而擱淺。
這件事也是鬧得沸沸揚揚,也正因為這場「鬧劇」,朱嘯虎甚至給陳歐起了「陳七塊」的外號。就因為股東覺得聚美優品曾以22美元的價格IPO,如今退市卻只有7美元,實在無法接受。
在此之後的2020年,聚美優品將私有化再次提上日程,經過一個月的談判,買方團終於以每ADS 20美元的價格收購未持有的股份與聚美優品達成最終收購方案。
雖然每ADS 20美元的價格看起來溢價不少,實則卻是由原來的1股ADS代表1股A類普通股調整為1股ADS代表10股A類普通股,簡單來說私有化的時候,聚美優品的股價已經變成2美元了,當初的「陳七塊」成了「陳兩塊」。
雖然依然有部分中小股東不滿私有化價格,對方案持有異議,不過最終方案還是被通過,多數的股東主動接受要約收購。聚美優品強調:在全球資金避險情緒高漲的當下,私有化提供的確定性,契合了大部分股東訴求。
市值僅剩2.27億美元的聚美優品,市值縮水95%以上,在這個電商已經很成熟的時代,聚美優品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
退市之後,聚美何去何從?
毋庸置疑,聚美優品曾有屬於自己的時代,風靡一時,風光無限,想必現在都有很多人對當時那個「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印象深刻,幾乎被洗腦,那時陳歐大火,聚美爆紅。
僅成立的第四年,聚美優品就成功赴美上市,並且成為「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堪稱2014年中國互聯網圈大事件之一。年僅31歲的陳歐一時風光無限,為自己代言也成為80後創業者的標簽,
風光過後,聚美優品也和其他平台一樣,終究逃不過假貨的困擾,因為第三方供應商被爆售假,聚美優品陷入了嚴重的信任危機,並且又遭遇投資人集體投訴,公司股價隨之下跌。曾經有多風光,跌落神壇就有多痛苦。
陳歐無奈砍掉第三方的業務,要知道砍掉第三方的代價有多大,聚美股價大幅度下跌,2016年,聚美優品的市場份額僅剩0.7%,市值也大幅縮水,從此聚美就「一蹶不振」,雖然陳歐也曾採取了很多補救,也有意進軍影視劇、跨境電商,收購共享充電寶企業街電等等,想通過多元化跨界投資挽救聚美優品,但終究是杯水車薪,無法重回巔峰時刻。
聚美優品的遭遇也是絕大多美妝類垂直電商平台的宿命,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有近五成的消費者更傾向於在綜合電商類平台購買化妝品,只有少數的消費者會選擇在化妝品垂直電商平台進行購買。
退市後的聚美優品該何去何從?一些業內人士保持觀點認為,如果聚美的私有化資金主要來源於公司創始團隊,那麼聚美退市後估計會繼續保持私有化。如果資金來源於銀行或是其他金融機構,那麼退市後很有可能會沖擊A股或港股。
這十年來,陳歐風光過,被指責過,在被輿論裹挾了太久之後,他選擇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對陳歐而言,這或許意味著重新開始。他的微博不再是「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而是有些不篤定地發問:「新的10年肯定會更好的,對吧
『玖』 當年高調「為自己代言」的陳歐,短短三年虧空120億,現在怎樣了
2012年,一組「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風靡網路,引發了不少80後90後的強烈共鳴,人們記住了陳歐這個名字,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以及他背後著名的產業:聚美優品。
陳歐將自己和聚美優品緊緊地進行捆綁宣傳,很快便獲得了極高的回報,這為他和企業帶來了不少人氣,陳歐私人社交平台,粉絲達到了恐怖的4200萬,多次蟬聯微博企業家影響力排行榜第一名,而到了2014年,陳歐可以說迎來了他人生的巔峰時期,聚美優品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超過35億美元,陳歐憑借所持11億美元的股份,成為了紐交所200年以來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
其中最為著名,要數王思聰和陳歐之間關於充電寶的賭約,當陳歐宣布花費3億,投資充電寶業務後,王思聰卻發誓,認為充電寶這一項業務不能成功。
從如今來看,街頭充電寶並不是沒有商機,在網吧,游樂場、商場等大型公共設施附近,有著巨大的前景,然而聚美優品卻相繼曝光出融資失敗,拖欠供應商錢款等問題,還和另外一家來電企業,陷入了專利權的爭奪,雖然聚美優品贏得了專利所有權,但是根據2017年公司內部發展的財報顯示,全年凈利潤虧損3698萬人民幣,而在投入街電前的上一年,同期盈利卻達到了1.5億,最主要的損耗,正是來自於街電的投資(1.33億)。
除此之外,聚美優品的股東恆潤資本,也發表公開信,指責董事長陳歐將大筆資金用於充電寶和影視業務,卻沒有兌現對股東的承諾。
那麼陳歐現在如何了呢?對比於過去,現在幾乎很難看到陳歐的身影,不過他依然是聚美集團和街電科技的董事長,截止到2019年,陳歐旗下充電寶業務街電,已經覆蓋了95%的城市,累計共享充電寶用戶達到了2億,占據了整個行業的40.5%。
似乎陳歐找到了新的創業方向,重新開始證明自己,但是他本人的故事,卻也為廣大的創業者和投資者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教訓,打江山易,守江山難,至於陳歐是否能夠回到昔日的巔峰,還要取決於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