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船廠最新排名
1、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2004年,公司的完工總量位居中國各船廠之首。2005年,成為中國第一家年造船總量突破200萬載重噸的船廠。2006年造船完工總量又達到了歷史性的311.5萬載重噸,接近於2000年的全國造船總量,不僅是我國率先超越300萬載重噸大關的船廠,而且,還是我國唯一一家年造船總量和手持訂單雙雙進入世界十強行列的造船企業,在中國船舶工業的發展史上又矗立起了一座豐碑,被譽為「中國第一船廠」。
2、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大連造船廠):大連造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大型船舶出口基地和國家重點保軍企業。建國以來先後建造各類船舶 2700 余艘,其中艦船 43 個型號 818 艘,被譽為「海軍艦艇的搖籃」。八十年代初,在國內船廠中率先打入國際船舶市場,產品遠銷歐、美、亞 16 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創造了中國造船史上的三十多個第一。大連新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最大規模的現代化船舶總裝企業和大型船舶出口基地企業,在國內最先開發建造了 30 萬噸超大型油輪和 FPSO 等海洋工程產品,在國際造船界和航運界享有盛名,連續多年在國內船廠中排名第一,被國外媒體稱為中國造船業「猛追日、韓的旗艦」和「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船廠」,在 2004 年國外權威雜志對世界大型船廠最新排名中,躋身第七位。大連船舶重工是中國最早建造 10 萬噸以上大型船舶的船廠,建國以來,先後為國內外船東建造各種類船舶 2700 艘,從五十年代中國第一艘萬噸輪,七十年代第一艘導彈驅逐艦、八十年代中國第一艘出口船,直到九十年代中國第一艘 VLCC ,大連船舶重工不僅是創造了中國造船史上 60 多個「第一」,更給快速發展的中國造船業帶來了無數榮耀。 依靠現代化基礎設施和雄厚的技術力量作為保證,大連船舶重先後開發和設計建造了代表中國造船能力的 30 萬噸超大型油輪( VLCC )、代表中國造船技術水平的 4668TEU 集裝箱船和代表中國造船管理水平的 23 萬噸浮式生產儲油船( FPS0 )等標志性產品,以及 2.8 萬噸多用途集裝箱「夢幻型」系列船、 4.4 萬噸成品油輪「中國大連型」系列船、具有當代世界先進水平的 RO — RO12300 噸現代化滾裝船等。目前,大連船舶重工 30 萬噸超大型油輪 (VLCC) 、 11 萬噸成品油輪已形成了規模化、系列化、批量化生產,這為降低成本,縮短船舶建造期創造了條件。所服務的船東分布在丹麥、挪威、伊朗、比利時、希臘、美國、德國、智利、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在中國遠洋運輸集團、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國內用戶的船隊重,也越來越多地擁有了新船重工建造的船舶
3、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1995年12月29日,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動工興建,她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與日本川崎重工株式會社兩大公司最大的合作項目。10年來,南通中遠川崎產品鏈完成了大靈便型散貨輪——第五代集裝箱船——30萬噸超大油輪——5000車位汽車滾裝船——10000TEU集裝箱船的五大跨越;10年來,南通中遠川崎的主要造船指標連破國內紀錄,造船工期不斷縮短,經濟效益連年增長;10年來,南通中遠川崎鍛造了一支成熟的研發設計隊伍,成就了一個精幹務實的管理團隊;10年來,南通中遠川崎屹立在風雲際會的造船市場,無論是接單選擇還是成本控制,不管是安全生產還是質量保障,交出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 10年來,所有南通中遠川崎的造船人,奮發圖強,在建造世界一流船舶的同時,矢志不渝地建設世界一流船廠。南通中遠川崎作為國內第一家大型造船合資企業,經過這10年的運作,已形成鮮明的自身特色,並與國內外同行不斷交流與溝通,互相取長補短共同促進了中國船舶工業的發展與進步。南通中遠川崎的崛起,猶如在中國造船界樹起了一根標桿,立起了一面鏡子,其示範效應和對比效應,無疑是中國造船久遠的福音。截止2005年12月,公司共交付各類船舶35艘,其中大靈便型散貨輪28艘,5400TEU集裝箱船2艘,30萬噸VLCC 3艘,5000PCC汽車滾裝船2艘,船東遍布歐亞兩洲,海外船東訂船佔70%。促進和推動了民族造船工業的發展,提高了我國在國際造船界的聲譽。南通中遠川崎以超常規的速度實現了經濟、社會、企業、文化的全面和諧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驕人成就,更確立了最具競爭力的造船廠的地位,其追求「員工滿意度、客戶滿意度、激發企業活力」的企業文化在業內獨樹一幟,為國內外船舶專家所稱道。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親臨南通中遠川崎的生產現場,充分肯定了企業所取得的成績,並對企業規劃和發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業內組織了專家分多個批次考察南通中遠川崎,探討「南通中遠川崎現象」,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指導意見。可以說,南通中遠川崎的成長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近30年造船發展的重大成就之一,其成長的歷史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愛、支持,為此所有南通中遠川崎的造船人都心存感激,立志為中國造船工業的更上台階,作出應有的貢獻。
4、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下屬五大造船中心之一。公司是既造軍用船舶、民用船舶,又造大馬力船用柴油機和大型鋼結構的綜合型企業集團。公司總部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主要生產區域分布在上海東部的黃浦江兩岸,佔地面積135萬平方米,碼頭岸線2800米;擁有360X92米大型干船塢1座,600噸龍門吊2台,12萬噸級浮船塢、12萬噸級和7萬噸級船台各1座,2萬噸級以下船台3座。公司具有70多年的造船歷史和豐富的造船經驗,為國內外船東建造過各類大中型集裝箱船、LNG船、LPG船、化學品船、滾裝船、浮式儲油輪、成品油輪、原油輪、散貨輪、客船、特種工作船、軍艦和軍輔船等共計3000多艘。船品除滿足國內用戶需要外,還遠銷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內外船東的好評。公司目前已具備年造船生產能力200萬噸
5、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50年代,江南造船廠建造了我國第一代潛艇;60年代,建造了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70年代,為配合我國發射火箭和人造衛星,建造以「遠望」號和「向陽紅10」號為主的測量、調查、打撈救生船等遠洋綜合科研研究船隊;80年代以來,江南造船廠的船舶產品頻頻走向國際市場,先後為德國、美國、義大利、加拿大、挪威、比利時、瑞士、丹麥、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建造了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多用途船、成品油\化學品船、自卸式散貨船、汽車運輸船、三用工作船和液化氣船等十多種類型的具有當代世界先進水平的船舶。在全冷式液化氣船、LNG船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儲備。2003年7月24日,中船集團公司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就上海地區船廠布局調整的有關問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其中明確提出,上海市近期在長興島安排8公里岸線,用於中船集團公司系統內黃浦江沿岸船廠調整搬遷。長興島中船江南長興造船基地一期工程有3.7公里的岸線,佔地面積約560萬平方米,在這里將規劃、開發、建設一個高起點、高標准、高要求的軍民結合、水上水下並進、產品范圍包括鋼結構等在內的我國第一造船大廠。這里將擁有4個大型船塢,其中最大的船塢長580米、寬120米,具有450萬噸年造船能力。
㈡ 上海最大的造船廠是那家
現在最大的該是這個: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出資組建,是一家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多元投資的現代化大型船舶總裝廠。
公司坐落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長江口南港河段南岸,現有面積146萬平方米,岸線長1569米。一期工程總投資32.14億人民幣,於1999年10月開工建設,2001年11月投入使用,2003年10月竣工驗收,年造船總量120萬載重噸以上。二期工程總投資12億人民幣,於2005年3月開工,計劃於2008年3月竣工,屆時年造船總量將達到260萬載重噸以上的規模。
2001年以來,公司先後與日本、比利時、美國、希臘、土耳其、義大利以及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等國內外著名航運公司簽訂了船舶建造合同。公司的主要產品有,綠色環保型17.5萬噸、17.7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10.5萬噸阿芙拉型原油輪、15萬噸、17萬噸和30萬噸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正在研發的主要產品有,30萬噸VLCC、鑽井平台、大型集裝箱船等。
公司已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和「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已先後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審核認證,在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公司大力弘揚「學習、創新、團結、卓越」的企業精神,積極倡導「推行綠色造船,創立安全環境,建造優質產品」的管理理念和「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價值觀,全面參與國際競爭,全力打造優良品牌,向著世界一流船舶總裝廠的目標穩步邁進。
㈢ 中國有哪幾大著名造船廠分別在哪些地方都是造哪類艦船
1、大連造船廠
談到大連造船廠,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就是大連船廠續建的。當然還有現在的首艘國產航母也在該廠建造,最近剛試航成功。
當然大船的軍品還有很多,比如早期的「爭氣艦」051型驅逐艦,絕大部分都是大船建造的;「神州第一艦」 051B型驅逐艦、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051C型驅逐艦,當年的出現也讓人著實興奮了一把;
近年來,大船正發力建造 「中華神盾艦」 052D型驅逐艦的建造及其加長版。最最鼓舞人心的就是055型萬噸大驅,大船也分得了3條的首批建造量。
2、遼南造船廠
遼南造船廠以建造輕型作戰艦艇和輔助船為主,056/056A型輕型護衛艦就有遼南造,此型輕型護衛艦是中國海軍近海防禦的重要巡邏力量,數量非常多,分四個廠家建造,遼南是其中一個。
海軍輔助船是遼南造船廠的主攻方向,那大家都知道大連海軍艦艇學院最新的「戚繼光」號訓練艦就是遼南造,此外,海軍大量的破冰船、消磁船,快速醫療救助艇都是該廠製造;遼南造船廠不但能造艦艇,其實也能維護和升級軍用艦艇,是不折不扣的海軍技術船廠。
3、渤海造船廠
說到渤海造船廠,大家不一定很熟悉,但說到葫蘆島,我想大家都會恍然大悟。渤海造船廠是中國核潛艇的搖籃,從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它也是目前中國唯一生產核潛艇的基地。
從091型攻擊核潛艇、092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建造,該廠為中國成為第五個擁有核潛艇和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國家做出了傑出貢獻。目前,渤海造船廠批量生產二代新型核潛艇,如093/093B型攻擊核潛艇,094/094A型彈道導彈核潛艇。
4、江南造船廠
江南造船廠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個造船廠,它的製造能力也是業界最強。
從江南造船廠走出的海軍艦艇有中國第一代護衛艦65型,她是中國第一型自行設計的護衛艦,在1988年的3.14海戰中立下了功勛,成為了海軍英雄艦。
65型首艦後江南廠就不再建造護衛艦,而是轉造驅逐艦。「中華第一艦」052型驅逐艦就是出自江南之手,從那以後,江南造船廠與驅逐艦結緣。它造過052B型、052C型、052D型、052D型加長型和055型驅逐艦,江南造船廠儼然就是驅逐艦的批發市場。
5、滬東中華造船廠
滬東中華造船廠,這是曾經的滬東船廠和中華船廠合並後的新名稱。
滬東可謂中國海軍護衛艦的搖籃,早前造過6601型、053K型、053H型、053HI型、053H1G型、052H2型、053H2G型和053H3型。但中華造船廠也曾造過3艘051型驅逐艦。
如今它們造的軍品十分繁多,如054型、054A型護衛艦,071型綜合登陸艦,815A型電子偵察船,056/056A型輕型護衛艦,903/903A型綜合補給船等。
6、武昌造船廠
武昌造船廠位於長江邊上,是內河船廠,因此它造的軍品在噸位上屬於中小型。武船的拳頭產品就是它的常規潛艇,從033型、033G型、035型、039型、039A型、032型和039B型等,都有武船的功勞。
但武船不僅生產潛艇,也生產其它艦艇。如056/056A型輕型護衛艦,081型掃雷艦,927型聲吶探測船、海軍中小型拖船等。值得一提的是,武船造的公務船也不在少數,甚至還出口了不少軍品,為中國造船業走向世界做出了一份貢獻。
7、廣船國際
廣船國際也就是以前的廣州造船廠,當年憑借著江南造船廠的技術援助,建造了給南海艦隊用的65型護衛艦。此後又建造了一批051型驅逐艦,這就是廣船的開始與巔峰。
然而從此再也沒有建造過驅護艦了,轉而生產起大型輔助艦艇。如903/093A型綜合補給船,904A型島礁補給船,新型大型布纜船和綜合保障船。
8、黃埔文沖造船廠
大家對黃埔造船廠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它的建造能力也很不錯,滿水裡都是艦艇這是黃船的特色風景。
黃船也算得上是一個多面手,護衛艦從053H1G型、053H3型造到054型和054A型,給人感覺又是一個護衛艦的搖籃,其實它還造其它輔助船。
㈣ 以中國世界第一的造船能力只能同時造兩艘航母嗎現實中航母不像紅警那樣一造一大堆嗎
中國倒是能同時開工兩個,上海和大連一起,但現在航母處於發展期沒必要一口氣造太多,慢慢造,邊造邊學習嘛,至於美國,人家二戰期間5年造200艘護航航母的速度是鬧著玩的?日本現在打著直升機護衛艦的名字造了一堆航母是玩的?韓國稍微差了一點,韓國在獨!立!設計全套建造方面基本是空白,英國的補給艦訂單被他折騰成那樣,真不太值得相信
㈤ 上海,大連哪一個造船能力更強
基本差不多
1、大連歷史久,經驗比較足。軍用較多。
2、上海,新興造船,活力比較足。民用較多。
㈥ 在上海造船一年能掙多少
你們廠里還招,需不需要焊工啊?電焊風割
㈦ 中國有哪些造船廠
中國的造船廠有:
1、中華造船廠:中華造船廠,前身是大中華造船機器廠,創建於民國15年(1926年)。1953年1月實行公私合營,改名公私合營中華造船廠股份有限公司;1953-1956年6月,先後有14家私營小廠並入,1960年又有2家公私合營小廠並入;1966年11月更名為東方紅造船廠,1973年1月重新定名中華造船廠。
2、上海船廠:上海船廠的前身是英商英聯船廠和招商局機器造船廠。1952年8月15日,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宣布徵用英聯船廠,改名「軍管英聯船廠」。1954年1月1日,軍管英聯船廠主廠(今浦西分廠)並入上海船舶修造廠。1982年6月,由交通部劃歸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領導。1985年3月,改名為上海船廠。
3、上海外高橋造船廠: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坐落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長江口南港河段南岸,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寶鋼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等出資組建,中船集團公司控股,注冊資本14.40億人民幣。是中國目前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船舶總裝廠。
4、江南造船廠:江南造船廠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船舶修造企業,是建造修理各種船舶、加工大型鋼結構的專業性企業,也是建造各類工程船舶的專業性船廠。上海江南造船廠創建於1865年,1996年改制為「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獨立建制。
5、大連造船廠: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大船集團)隸屬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前身為「中東鐵路公司輪船修理工場」和「中東鐵路公司造船工場」,始建於1898年6月10日。
㈧ 中國大型造船基地有多少個總噸位多少
三個。三大現代化總裝造船基地分別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以大連、青島、葫蘆島為主的環渤海地區;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
1.長江口地區:結合上海地區船舶工業結構調整和黃浦江兩岸部分船廠搬遷,重點建設長興造船基地,擴建中遠南通川崎船舶工程公司。2010年和2015年,長江口地區的船舶建造能力分別達到900萬載重噸和1000萬載重噸。
2.環渤海灣地區:結合大連、葫蘆島、青島等地區船舶工業結構調整和部分企業搬遷,重點擴建大連船舶重工和渤海船舶重工,建設青島海西灣造船基地和中遠旅順造船基地。2010年和2015年,環渤海灣地區的船舶建造能力分別達到900萬載重噸和1100萬載重噸。
3.珠江口地區:結合廣州地區船舶工業結構調整,重點建設龍穴造船基地。2010年和2015年,珠江口地區的船舶建造能力分別達到200萬載重噸和300萬載重噸。
㈨ 四次「雙艦出塢」!與上海造船廠相比,大連造船廠實力如何呢
對於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說,海軍實力的加強是至關重要的,而海軍裝備是海軍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驅逐艦、航母等,然而他們的建造是依靠造船廠的。由此可見,造船廠在軍事發展方面地位非同一般,雙艦出塢這對於大多數造船廠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便是我國出名的上海造船廠,至今也無法做到雙艦出塢。然而有一個造船廠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就上演了四次“雙艦出塢”,這讓眾多造船廠望之生嘆,它就是大連造船廠。
大連造船廠和上海造船廠實力如何,不是由表面現象決定的,而是由建造產品的質量決定的,二者能夠依靠自身優勢發展,這無疑是最好的。
㈩ 中國最大的5個船廠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出資組建,是一家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多元投資的現代化大型船舶總裝廠。
公司坐落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長江口南港河段南岸,現有面積146萬平方米,岸線長1569米。一期工程總投資32.14億人民幣,於1999年10月開工建設,2001年11月投入使用,2003年10月竣工驗收,年造船總量120萬載重噸以上。二期工程總投資12億人民幣,於2005年3月開工,計劃於2008年3月竣工,屆時年造船總量將達到260萬載重噸以上的規模。
2001年以來,公司先後與日本、比利時、美國、希臘、土耳其、義大利以及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等國內外著名航運公司簽訂了船舶建造合同。公司的主要產品有,綠色環保型17.5萬噸、17.7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10.5萬噸阿芙拉型原油輪、15萬噸、17萬噸和30萬噸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正在研發的主要產品有,30萬噸VLCC、鑽井平台、大型集裝箱船等。
公司已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和「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已先後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審核認證,在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公司大力弘揚「學習、創新、團結、卓越」的企業精神,積極倡導「推行綠色造船,創立安全環境,建造優質產品」的管理理念和「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價值觀,全面參與國際競爭,全力打造優良品牌,向著世界一流船舶總裝廠的目標穩步邁進。
以後最大的就該是這個了:
2003年8月12日,中船集團公司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我國內地及香港20餘家主要媒體的記者出席
了會議。會上,集團公司總經理陳小津通報了上海市在長興島安排8公里岸線,用於中船集團公司系統內船廠調整搬遷的情況,並介紹了「長興工程」進展情況。
陳小津指出,長興島8公里岸線的規劃建設是中船集團公司成為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的重要依託,也是我國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重要依託。中國造船要在2015年成為世界第一,中船集團公司就必須成為世界第一造船集團。長興島基地的建設將用8-10年的時間,力爭在2013年前完成。
「長興工程」的啟動意味著上海即將興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造船基地。中船集團公司將把船廠搬遷重建與結構調整結合起來,瞄準世界最先進水平,高起點、高標准地規劃建設「長興工程」。隨著上海船廠、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等各大船廠的陸續搬遷重建,中船集團公司上海造船基地將實現從黃浦江到長江的大騰挪、大變樣。
中船集團公司將充分發揮上海市良好的地域優勢以及科技、人才、配套、金融、航運等綜合優勢,抓住船廠搬遷重建的歷史機遇,使上海造船能力到2015年時達到1200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並繼續保持我國最大的海軍裝備建設基地地位。